落马洲能不能微信充值

好消息!以后去香港坐地铁、打车...也可以用微信支付!
赴港旅游,大家都会买张八达通或者要换好港币去坐地铁,但是有个好消息要跟大家说,下个月直接刷微信就可以买地铁票了。
11月23日,腾讯公司与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在微信支付和WeChat Pay HK(微信香港钱包)在港铁的移动支付业务展开合作。
简单说就是,以后在香港坐地铁,可以直接用微信买票啦!以后就算没有八达通、没有零钱,只要带上手机,一个微信支付就可以轻松搞掂!
内地游客在香港乘坐地铁时可通过微信支付购票,无需兑换港币。香港居民可以通过 WeChat Pay HK(微信香港钱包),直接使用港币购票。
港铁表示相关的电子支付计划仍处于试验阶段,但预期未来微信支付及WeChat Pay HK可在站内售票机购买单程票,并最快将于12月中在少数港铁站内试行。知情人士透露,首批试点为落马洲及罗湖。
而第二批试点将会是尖沙咀、铜锣湾,主要目的是服务包括内地游客在内的乘客,不过仍然採用港元为单位。港铁将会率先在四个站测试,若果效果良好,将会陆续在其他站设置。
值得留意是,微信支付只可在部分港铁车站售票机购买单程票,不能为八达通增值或购买机场快线即日来回票等。
WeChat Pay HK自2016年获香港金融管理局颁发储值支付工具牌照以来,为港人带来多项大受欢迎的功能,例如社交支付(利是及转账)、网上购物、汇款服务,以及今年10月31日推出的三项升级功能,包括Quick Pay付款码、QR Code 收款及WeChat Pay Checkout。
WeChat Pay HK的合作商户类型广泛,涵盖日常生活各个范畴, 包括购物、餐饮、交通及速递服务。
微信香港钱包现在已有七大在线服务。
在香港,海洋公园、莎莎、周大福、百老汇等支持微信支付
香港900家7-Eleven便利店与微信支付展开全面合作
WeChat Pay HK支持7-Eleven便利店充值。通过点击:余额→增值→门市增值,用获得的QR Code完成现金增值。
香港的士如今也能用微信支付(记者麦钧杰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两会上,马化腾还说了一句:「今年会努力拓展香港线下移动支付应用场景。」随着移动支付在香港越来越普及,微信以后还有一大波服务要推出。
*版权免责声明: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侵权请微信告知处理。转载注明来源:3hk.cn 官方微信:香港自由行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香港海关在落马洲新田缉获20公斤氯胺酮(图)_网易新闻
香港海关在落马洲新田缉获20公斤氯胺酮(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香港海关5月13日在落马洲新田一带进行缉毒行动,缉获约20公斤怀疑氯胺酮及少量怀疑冰毒,市值超过230万元(港币),拘捕两名涉嫌男子。图为行动中于住宅单位内缉获的毒品及包装工具。香港中通社图片
(原标题:香港海关在落马洲新田缉获20公斤氯胺酮(图))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20版:台港澳侨
我给文章打分
新闻排行榜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香港,支付方式悄然扩展(港澳在线)
本报记者 连锦添
  5月24日,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与微信支付达成企业联盟合作,游客从即日起在香港迪士尼乐园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图为游客体验用微信支付购买纪念品。  新华社记者 秦 晴摄
  香港湾仔的菜市场只收现金,摊主闲下来整理花花绿绿的港币。  本报记者 连锦添摄
  “一机在手,走遍城乡。”习惯于手机支付的内地居民,来到香港可能会瞬间陷入尴尬:此间手机支付尚未普及,如果不带现金或信用卡,可能吃不上饭,购不成物,打不了车。香港支付工具相对落后,遭到一些内地客吐槽。  情况果真如此吗?在信息化时代手机支付慢半拍,显得“赶不上趟儿”,本地人似乎并不那么着急。仔细探究,香港市场有其独特性,且正在改变。  支付工具不是“痛点”  香港的各种消费场景,付费方式选择多多,支付不成问题,不是港人的“痛点”。移动支付方面,除了信用卡,有支付宝HK、微信香港钱包、八达通“好易畀”(O!ePay)、“拍住赏”手机钱包等等,五花八门。  记者在铜锣湾看到,内地客人“血拼”的连锁店洞察先机,其收银台十八般武艺齐全,扫码枪、刷卡机、二维码……一家连锁药店可接受的移动支付工具多达12种。最醒目、推广力度最大的当属支付宝和微信,最近一年多在港全面铺开,包括商场、便利店、快餐店、咖啡馆等。  但据银行业统计,香港私人消费开支中,现金交易占40%,电子支付占60%,其中约八成是信用卡,可见手机支付总体占比还不大。  在湾仔,有食肆明示“本店只接受现金”,菜市场商户也只收现金,铺子前挂一个装钱的篮子,水果摊、花店、报摊等,大都不能用手机付费。全港出租车约1.8万辆,目前接受手机付费的很少。  市面上已有多个以港币结算的手机支付软件,但尚未风靡。什么原因?有人说自己年纪大,不太会用智能手机;有人说带钱包习惯了,用现金不费事的,倒是手机要先充值,麻烦;有人对手机支付的安全性有顾虑,担心个人信息泄露。  手机支付在港推广慢半拍,原因与欧美不少地方相似,因为信用卡已高度普及。统计显示,香港每年发出1.5亿张纸质支票,人均拥有信用卡2.5张。八达通卡总发行量约3000万张,它无须记名,充值方便,小额支付频率极高,甚至可用作住宅楼的门禁卡。如此“全能”,难怪人们改变的动力不大。  “越成熟的市场,改变越难。”支付宝港澳台区总经理李咏诗对本报记者说。信用卡、支票、八达通太普及了,对港人而言,单纯的由手机携带的电子钱包,价值就没那么大了。  市场独特“大饼”难啃  有调查显示,40%的香港人满意现有支付方式,不急于放弃。而早已形成的金融格局,则稳健而保守。  在内地,用手机可以理财甚至买保险,在香港如果要加上这类功能,需闯很多关。行家指出,一个手机支付系统面市前,要先通过金管局的“沙盒试验”才获审批,如果增加投资、保险功能,则要再分别通过香港证监会、保监局的“沙盒试验”,过程繁复。  有的商家会考虑“改变”的成本。在内地客多的尖沙咀,火锅店老板黄先生向媒体算起了账:终端机一年租费1200港元,按营业额计算的手续费每月约1.3万港元,这够聘一名员工了。每次使用后,伙计为方便统计账目,要用收款机再输入一次,每月做会计报表又要“对数”。而且支付工具多种,员工感到制式混乱,增加工作量,因而并不情愿。  作为用户,图的就是简便。一位自称“愿意拥抱科技生活”的香港用户写出他的体验:“好易畀”推出P2P(点对点)服务,申请者要上载身份证和住址证明,我放弃了。汇丰和恒生银行推出P2P“转账易”,我满心欢喜开通了,但一次没用,因为必须在手机APP上用译码器登入手机银行,才可用“转账易”,操作繁琐,不如付现金快。  据香港法例,警察可向任何居民查看身份证,这令市民不能舍弃实体钱包,出行又离不开八达通,还习惯带上信用卡。要备齐这几样物品的功能,仅凭一部手机还做不到。  香港出租车司机对电子化颇有抵触。当年八达通推广刷卡,久攻不下,那时无法做到无线传送数据,司机收工时要回公司抄表,又要一周后才能去指定地点拿钱,很麻烦。现在传输技术可用手机解决了,司机为何仍在观望?业内人士披露另有内情。香港司机向车行租车营业,自愿报税,收现金,税务机关难以核实,电子支付记录则会让收入无所遁形。不少司机正在申请政府公屋,收入过高就无法“上楼”,已住公屋者,收入高了租金必涨。而且他们属于自雇的个体户,向其推广手机支付,要逐个洽谈,十分分散,不易说服。当然,根本的原因还是气氛不浓、压力不大。  “猛龙”过江攻势不断  改变加速进行中,而且群雄逐鹿,竞争激烈。  香港金管局从前年底开始,已向16家储值支付工具营运商发出牌照,包括内地的支付宝和微信。两巨头采取与内地市场一样的策略,或“烧钱”给用户优惠,或大量发新年红包,强攻港市,动作频繁,不断取得突破。  去年9月,支付宝HK与长江和记实业签署共同运营的协议,支付宝进入长和集团的众多超市、连锁店等。不久后,“微信香港钱包”宣布,与中银香港、工银亚洲等合作,为用户提供小额转账、线下支付、网上支付、汇款、红包收发和零钱充值等功能。  2017年底,两巨头先后宣布与港铁合作,乘客可通过专门的购票机扫码购票,试点从罗湖和落马洲站开始。  手机支付不断攻下一些八达通未涉足的消费场景,例如部分出租车和小巴、街市、茶餐厅、小店等。最近一届香港工展会,近百家商户首次用上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采访中李咏诗告诉记者,支付宝HK个人用户已达150万,商户1.5万家,成绩令人振奋。“我们借助淘宝在港200多万用户的网络,扎根香港。我们不会停下来,正在不断拓展,为不同商家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例如收电费,例如在超市完成支付后,自动录入积分,很受市民欢迎。至于菜市场,目前引入支付宝的已有7家,年底要到17家。”  微信方面,香港已有逾百万人开启了微信电子钱包功能。推广的力度很大,例如今年春节期间共派发1000万港元的利是红包,还与麦当劳合作,只要用“微信香港钱包”付款,消费满25元即减10元。推广是见效的,仅今年2月份注册用户数目就上升了44%。从开通转账服务,到银行账户绑定至香港钱包,再到全港900多家7—11便利店可现金充值,“微信香港钱包”业务稳步拓展。  微信支付未来将把更多在内地运作成熟的支付解决方案推广到香港。将要推出的“微信买单”,面向香港中小商户,用户可自助快速接入,无需安装POS机,即可用收款码便捷收款。  “过江龙”连番攻势下,香港原来相对固化的市场松动了,倒逼本地业者改进。八达通启动换卡计划,向数字化发展,2016年推出的“好易畀”,包括线上购物和P2P转账。2017年春节开始,“好易畀”也加入了“烧钱”优惠和红包大战,增加不少用户。  在港起家的“TNG”积极行动,香港有大量人口(外佣)无银行账户,往海外汇款的需求殷切,TNG提供便捷的手机转账,外佣汇款不再大排长龙。中银香港则早已推出绑定信用卡的移动支付APP,正筹划在深圳试行港币的电子钱包。  做销售行业,人家有的我必须有。屈臣氏、周生生珠宝金行等连锁店较早就引入内地的手机支付工具,给客人多一个选择。现今在铜锣湾,有部分潮州风味夜宵店,甚至民俗活动“打小人”经营者,也有用手机收款的。  业内人士信心满满地表示,一年有4000多万内地客来港消费、示范,加之业者倾力推广,大部分港人会采用手机支付。香港与外界商网遍布,做生意的,自然要提供生意伙伴熟悉运用的支付工具。所以,让港人广泛接受手机支付其实不难,只是时间问题。  香港手机支付比内地起步晚,现正加速融入社会,随风潜入千家万户,悄然改变着港人的消费习惯。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香港,支付方式悄然扩展
时间: 7:33:33&&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内容摘要:2017年底,两巨头先后宣布与港铁合作,乘客可通过专门的购票机扫码购票,试点从罗湖和落马洲站开始。市面上已有多个以港币结算的手机支付软件,但尚未风靡。什么原因?有人说自己年纪大,不太会用智能手机;有人说带钱包习惯了,用现金不费事的,倒是手机要先充值,麻烦;有人对手机支付的安全性有...
2017年底,两巨头先后宣布与港铁合作,乘客可通过专门的购票机扫码购票,试点从罗湖和落马洲站开始。
市面上已有多个以港币结算的手机支付软件,但尚未风靡。什么原因?有人说自己年纪大,不太会用智能手机;有人说带钱包习惯了,用现金不费事的,倒是手机要先充值,麻烦;有人对手机支付的安全性有顾虑,担心个人信息泄露。
有的商家会考虑“改变”的成本。在内地客多的尖沙咀,火锅店老板黄先生向媒体算起了账:终端机一年租费1200港元,按营业额计算的手续费每月约1.3万港元,这够聘一名员工了。而且支付工具多种,员工感到制式混乱,增加工作量,因而并不情愿。
记者在铜锣湾看到,内地客人“血拼”的连锁店洞察先机,其收银台十八般武艺齐全,扫码枪、刷卡机、最醒目、推广力度最大的当属支付宝和微信,最近一年多在港全面铺开,包括商场、便利店、快餐店、咖啡馆等。
去年9月,支付宝HK与长江和记实业签署共同运营的协议,支付宝进入长和集团的众多超市、连锁店等。不久后,“微信香港钱包”宣布,与中银香港、工银亚洲等合作,为用户提供小额转账、线下支付、网上支付、汇款、红包收发和零钱充值等功能。
香港金管局从前年底开始,已向16家储值支付工具营运商发出牌照,包括内地的支付宝和微信。两巨头采取与内地市场一样的策略,或“烧钱”给用户优惠,或大量发新年红包,强攻港市,动作频繁,不断取得突破。
在内地,用手机可以理财甚至买保险,在香港如果要加上这类功能,需闯很多关。行家指出,一个手机支付系统面市前,要先通过金管局的“沙盒试验”才获审批,如果增加投资、保险功能,则要再分别通过香港证监会、保监局的“沙盒试验”,过程繁复。
做销售行业,人家有的我必须有。屈臣氏、周生生珠宝金行等连锁店较早就引入内地的手机支付工具,给客人多一个选择。现今在铜锣湾,有部分潮州风味夜宵店,甚至民俗活动“打小人”经营者,也有用手机收款的。
业内人士信心满满地表示,一年有4000多万内地客来港消费、示范,加之业者倾力推广,大部分港人会采用手机支付。香港与外界商网遍布,做生意的,自然要提供生意伙伴熟悉运用的支付工具。所以,让港人广泛接受手机支付其实不难,只是时间问题。
5月24日,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与微信支付达成企业联盟合作,游客从即日起在香港迪士尼乐园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图为游客体验用微信支付购买纪念品。新华社记者 秦 晴摄?
在港起家的“TNG”积极行动,香港有大量人口(外佣)无银行账户,往海外汇款的需求殷切,TNG提供便捷的手机转账,外佣汇款不再大排长龙。中银香港则早已推出绑定信用卡的移动支付APP,正筹划在深圳试行港币的电子钱包。
有调查显示,40%的香港人满意现有支付方式,不急于放弃。而早已形成的金融格局,则稳健而保守。
“一机在手,走遍城乡。”习惯于手机支付的内地居民,来到香港可能会瞬间陷入尴尬:此间手机支付尚未普及,如果不带现金或信用卡,可能吃不上饭,购不成物,打不了车。香港支付工具相对落后,遭到一些内地客吐槽。
香港的各种消费场景,付费方式选择多多,支付不成问题,不是港人的“痛点”。移动支付方面,除了信用卡,有支付宝HK、微信香港钱包、八达通“好易畀”(O!ePay)、“拍住赏”手机钱包等等,五花八门。
采访中李咏诗告诉记者,支付宝HK个人用户已达150万,商户1.5万家,成绩令人振奋。“我们借助淘宝在港200多万用户的网络,扎根香港。我们不会停下来,正在不断拓展,为不同商家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例如收电费,例如在超市完成支付后,自动录入积分,很受市民欢迎。至于菜市场,目前引入支付宝的已有7家,年底要到17家。”!
但据银行业统计,香港私人消费开支中,现金交易占40%,电子支付占60%,其中约八成是信用卡,可见手机支付总体占比还不大。
情况果真如此吗?在信息化时代手机支付慢半拍,显得“赶不上趟儿”,本地人似乎并不那么着急。仔细探究,香港市场有其独特性,且正在改变。
“过江龙”连番攻势下,香港原来相对固化的市场松动了,倒逼本地业者改进。八达通启动换卡计划,向数字化发展,2016年推出的“好易畀”,包括线年春节开始,“好易畀”也加入了“烧钱”优惠和红包大战,增加不少用户。
手机支付不断攻下一些八达通未涉足的消费场景,例如部分出租车和小巴、街市、茶餐厅、小店等。最近一届香港工展会,近百家商户首次用上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手机支付在港推广慢半拍,原因与欧美不少地方相似,因为信用卡已高度普及。统计显示,香港每年发出1.5亿张纸质支票,人均拥有信用卡2.5张。八达通卡总发行量约3000万张,它无须记名,充值方便,小额支付频率极高,甚至可用作住宅楼的门禁卡。如此“全能”,难怪人们改变的动力不大。
香港出租车司机对电子化颇有抵触。当年八达通推广刷卡,久攻不下,那时无法做到无线传送数据,司机收工时要回公司抄表,又要一周后才能去指定地点拿钱,很麻烦。现在传输技术可用手机解决了,司机为何仍在观望?业内人士披露另有内情。香港司机向车行租车营业,自愿报税,收现金,税务机关难以核实,电子支付记录则会让收入无所遁形。不少司机正在申请政府公屋,收入过高就无法“上楼”,已住公屋者,收入高了租金必涨。而且他们属于自雇的个体户,向其推广手机支付,要逐个洽谈,十分分散,不易说服。当然,根本的原因还是气氛不浓、压力不大。
“越成熟的市场,改变越难。”支付宝港澳台区总经理李咏诗对本报记者说。信用卡、香港,支付支票、八达通太普及了,对港人而言,单纯的由手机携带的电子钱包,价值就没那么大了。
微信方面,香港已有逾百万人开启了微信电子钱包功能。推广的力度很大,例如今年春节期间共派发1000万港元的利是红包,还与麦当劳合作,只要用“微信香港钱包”付款,消费满25元即减10元。推广是见效的,仅今年2月份注册用户数目就上升了44%。从开通转账服务,到银行账户绑定至香港钱包,再到全港900多家7―11便利店可现金充值,“微信香港钱包”业务稳步拓展。
据香港法例,警察可向任何居民查看身份证,这令市民不能舍弃实体钱包,出行又离不开八达通,还习惯带上信用卡。要备齐这几样物品的功能,仅凭一部手机还做不到。
在湾仔,有食肆明示“本店只接受现金”,菜市场商户也只收现金,铺子前挂一个装钱的篮子,水果摊、花店、报摊等,大都不能用手机付费。全港出租车约1.8万辆,目前接受手机付费的很少。
作为用户,图的就是简便。方式悄然扩展一位自称“愿意拥抱科技生活”的香港用户写出他的体验:“好易畀”推出P2P(点对点)服务,申请者要上载身份证和住址证明,我放弃了。汇丰和恒生银行推出P2P“转账易”,我满心欢喜开通了,但一次没用,因为必须在手机APP上用译码器登入手机银行,才可用“转账易”,操作繁琐,不如付现金快。编辑整理:日 7时33分32秒,香港,支付方式悄然扩展!
&温馨提示:大广生活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大广生活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如有侵权行为请来信告知,信箱:
粤公网安备 30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话费能不能充值微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