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投入少,利润高的微信分身版ios小程序

来自雪球&#xe6关注 对微信小程序的思考 对微信小程序的思考9月21日号晚上腾讯推出了微信小程序的内测,这两天有很多关于这个的讨论和疑问,在此说一下我对微信小程序的看法。首先,我觉得它是人类互联网发展中具有革命性的产品,对整个互联网行业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类似搜索、社交网络这个级别。我对它的设想是:1、成为全球第一个操作系统意义的Pass平台。2、服务类电商的大淘宝,长期还会是商品类电商的大平台。一、新型操作系统:从1977年AppleⅡ人类进入电脑时代开始,人类经过了两次操作系统,一个是PC操作系统,这个Windows称霸天下。第二次是手机操作系统,以IOS和安卓系统同霸天下。人类第三次操作系统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会出现在Paas上。Iaas会成为所有企业和人都需要的硬件基础设施,在Iaas上需要有好的Pass操作系统,开发者在Pass平台上开发海量的App。微信小程序是目前最好的个人端Paas操作系统平台。所有的巨头都想成为Pass的操作系统平台,Amazon的AWS Elastic Beanstalk, Google的Google App Engine, Microsoft的Windows Azure Cloud Services, Salesforce的Force.com.
Paas为什么如此重要,因为纯粹的Iaas从长期看很难形成稳定长久的高ROIC业务,只有把Iaas跟Pass结合起来才能形成高Roic高壁垒的业务。单纯Iaas能形成规模效应,但没法形成独一无二的霸主地位,只有Pass上做成了操作系统才能形成独一无二的霸主地位,而且Pass相对Iaas是不用降价的。无数的Sass和少量的Iaas都是要经过Pass连接起来的,而其实人类选择1-2个Pass操作系统是可以帮助开发者和消费者便利的,可以节省开发成本,方便人类之间形成无缝连接。微信小程序能否成为Pass时代的操系统呢? 我们总结一下PC时代成功的Windows,OS,Unix,手机时代的IOS和安卓的历史。成为一个成功操作系统的要素:1、使用的人数和频率够多,2、消费者使用体验好,3、软件和App开发者便利低成本在上面开发。按这3要素我们进行分析,微信Mau 8亿, Iphone全球保有量也就是4亿多部。 微信用户体验好,安卓用户体验不好。 第一个小程序爱范儿证明了开发者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快速开发出好的应用,cost可能只有几十万,而App store开发一个App的平均成本就500万,而且开发周期比较长。微信具备了成为优秀操作系统的三要素。 关于操作系统,很多人概念中可能这是一件超级复杂的工程,腾讯具备这样的工程师能力吗? 关于这一点我用之前华为一个CEO说过的话来回答,华为要搞出一个安卓这样的系统,2年时间就可以,但系统研发成功后关键要有足够多的用户用才行,有大量开发者愿意在你的系统上开发App才行。有足够的消费者用户和大量的开发者聚集在一起,这才是成为操作系统的关键。就目前来看,微信是我看到的可以成为全球第一个个人操作系统意义的Pass平台。中国的产品能成为新时代的操作系统,给互联网行业做出革命性的创新贡献,这确实让我们很不习惯。但就像高铁的发展历史,中国的企业飞速变成领导者。常去硅谷的朋友其中一点比较深的感受是Facebook等企业里面很多员工最崇拜的不是乔布斯,而是Pony Ma. 只能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太快让主流精英都一时反应不过来。二、服务类电商的大淘宝,长期还会是商品类电商的大平台。电商分为商品类电商和服务类电商,Amazon是商品类电商的鼻祖,阿里巴巴做的超棒。但在服务类电商上,一直没有一个平台帮助消费者和商家完美的解决问题。美团等O to O的应用,只是在信息上连接了商家和消费者,但没有解决商家营销、店面经营、产品展示、客户互动、会员体系等等问题。商家在美团上可以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是很少的,消费者在美团平台上也不能同时解决售前售中售后的问题。微信小程序可以第一次打通商家和消费者,让商家在上面努力经营,让消费者在上面完成售前售中售后的所有程序。Amazon,淘宝系让商品真正从offline到online, 微信小程序是让社会服务从offline真正转到online。 人类社会互联网化的过程中,无数的商户都需要从offline进入到online,但这些服务商户很难低成本和快速接触到消费者,没有流量入口或者流量太贵,在App store开发App那是只有超大商户才能做的事情,消费者又有这种需求,但在online找到需要的商户又很麻烦,很多小商户是没有App的,而且就算有为了几次低频的消费去下载App也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微信小程序第一次提供了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平台,让所有长尾的服务都可以对接消费者,真正帮助到了所有的商家,同时帮助到了消费者。微信小程序有可能成为服务类电商的鼻祖。
微信小程序提供的是去中心化的服务,微信小程序只做连接。 淘宝和天猫的体系仍然是中心化的,中心化的体系最大的问题是流量是有限的,就像现在淘宝上很多小商户接触到消费者的成本就很高。而去中心化的体系是可以做到让流量更大化,这就意味着微信小程序相对于大淘宝系是可以做到容纳能力更大的。关于怎么理解去中心化的问题,建议阅读好友李总写的一篇文章《李国飞—失控与投资》。微信小程序推出来之前,AT是一个同级别的公司,但微信小程序有可能让腾讯超越阿里巴巴一点点。因为腾讯可以触及到阿里巴巴最核心的商品类电商了。以微信公众号的拼多多商城为例子,卖的就是商品类电商。以后类似拼多多这种卖商品类在微信小程序上会非常多,这就会出现无数蚂蚁打大象的例子,虽然阿里大象不会受到巨大侵蚀,但被侵蚀一些是会出现的。这也是AT这几年竞争中,腾讯第一次侵蚀到了阿里巴巴的核心领域,而我们暂时看不到阿里巴巴可以侵蚀到腾讯的核心领域。对几个讨论比较多的问题的看法。1、 苹果会不会封杀微信小程序。从利益角度,苹果当然想封杀微信小程序,但苹果几乎不可能做到。第一,对于中国用户来说,可以没有iPhone还是可以没有微信,大部分人应该是选择不可以没有微信吧。第二、从法律角度,这种封杀就算放在美国也是非常危险的,Google发展的前5年,当时的超级霸主微软一直想打败Google,在全球90%用户都用Windows的情况下也封杀不了Google。第三、如果苹果封杀微信,那么中国政府会不有所作为吗。第四、当年QQ对中移动形成威胁的时候,QQ不是完好生存下来。当年的中移动更强大还是今天的苹果更强大?2、 百度直达号不成功,为什么微信小程序就可以成功。
关于百度直达号,做轻应用不成功,网上很多文章已经说到了微信是高频,而百度
是低频的逻辑,这个逻辑在此就不做阐述。 任何一个大产品要成功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结合起来的,缺一不可。就像Uber诞生在2009年,那不是偶然的,2008年是全球智能手机开始快速增长和3G服务快速增长的开始,没有智能手机和3G服务作为基础设施,Uber不会成功。百度直达号是2013年推出的,但在2013年,html5本身就开发不成熟,云服务在2013年还没有开始,就是说在基础设施还没有的时候,百度直达号就想成功,那是不可能的。而在今天,html5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云基础设施快速普及,加上中国最优秀的产品经理张小龙这个人和。才让微信小程序取得成功。3、 微信小程序的盈利模式微信小程序的盈利模式是非常清晰和强大的。第一、类似今天的App store和百度,提供流量分发服务。第二、给微信支付和腾讯金融带来巨大的消费额,微信支付相对于支付宝最大的一个劣势就是大淘宝系统治了商品类电商,而这一块是对微信支付封闭的。如果设想一下微信小程序统治了中国的服务类电商,那么可以给微信支付和腾讯金融带来的价值会有多大。第三、对腾讯云的促进,到时腾讯云可能会拥有中国最多的大客户。第四、数据的价值,这里就不细说了。微信小程序的价值思考。我这里引用一下Apple创始人Steve Wozniak的思考,在昨天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Wozniak说道苹果公司历史上哪个产品改变了最多的人类生活(What product change people’s lift most came from Apple?),他说他以前观点是AppleⅡ and iPhone,但现在觉得应该是App store,因为App store让全球开发者把他们的聪明才智都利用起来最终服务于社会。最后说一下,微信小程序是人类互联网发展历史中一个全新的革命性产品,至于效果会怎么样,我们只能观察,去猜想。没人能肯定知道未来的世界,我们只能不断去探索和改进自己的认知,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和总结出新的观点。前进首先是因为开放,欢迎拍砖!Ken Peng注册 | 登录
翼课网产品总监,前网易设计经理。微信公众号:外说
零基础学产品,BAT产品总监带,2天线下集训+1年在线课程,全面掌握优秀产品经理必备技能。
微信作为程序的运载体,会很快变成一个巨无霸应用,之后会对各种服务和工具提供商产生影响,更会逐步把我们推进后APP时代。
微信近两年来除了发力微信红包和支付外,在产品功能层面一直没做太多的更新。按照产品正常的生命周期来分析,大家都认为微信基本只剩下维护和衰退的可能,所以很多产品社区网站都在探讨颠覆微信的下一代产品是什么。
但其实了解微信的人都知道,他们花了很长时间在布一个大局,你肯定会说这个局就是小程序,但其实远不止于此。微信的未来肯定会打造一个更宏观的战略生态,不单只是入口,这也得益于腾讯的战略观和生态布局。各位看官,具体听我慢慢道来…
小程序作为微信这个自带聚光灯平台下的产品,一经发布曝光,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讨论,掀起了全行业性波澜。
那腾讯为什么要做个小程序呢?他的出发点和战略目的是什么呢?
一、小程序的缘起
1.在信息繁杂的时代让信息获取的唾手可得
在谈到做小程序的初衷时候,张小龙谈到了PC时代的信息,他认为在电脑浏览器上用户可以快速切换网站获取信息,根本不需要下载东西。而对比手机,用户切换的成本很高,普通用户最长用的就是那么几个应用(对应的是获取信息入口)。微信考虑的其实就是如何在单一入口内给用户提供更多信息和服务,这一点一旦做好就会把用户很好留在自己闭环的生态APP里。
如果仅考虑到这一点还不算什么,最多只能做个百度的直达号。微信想要的远非如此。
另外张小龙认为在移动互联时代的下一站——智能时代,我们访问网络的形态可能是类似眼镜式的智能端,我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所见即所得——看到的事物自然就包含了它的信息,和它的处理程序。到那时的网络环境下,信息是唾手可得的。他举了两个例子,比如我想开关一个灯,戴着这个眼镜看到灯,它上面就会出现一个开关的小程序,你可以用眼镜去控制它。而当你走到公园门口,你可能会看到一个公园售票的小程序。
可见,作为微信小程序要探索实现的就是一方面就是像在浏览器切换网站一样快速地把不同的信息在用户需要时呈现给他们,另一方面怎么样更直接把你和所见的事物关联起来。用户无需下载就自动出现该场景下的信息和小程序。
2.设立线下入口,通过二维码连接线上和线下
说到人和到事物的直接连接,就很好地介入到了线下场景。张小龙还曾谈到了餐馆吃饭的例子,用户在餐馆排队点菜,根本不需要下载这个餐馆的应用程序,而是直接扫描一个二维码就可以点菜,吃完之后也不需要卸载。
想到线下一方面是连接人和物的必然。另外线上用户的时间都已经被微信占据很多,而线下还是一片蓝海,这个时候和用户分享线下时间是一种极具战略眼光的选择。用户时间和注意力依然是都在抢占的焦点。
从这两点可以看出,微信的出发点就是想做一个能够让用户短路径低成本获取信息,切同时便捷连接线上和线下的工具,通过这个工具让信息让获取更智能化。
这是做小程序的初衷,那在略层面应该怎么考虑呢?其实微信远不至于做一个(获取信息的)工具。
二、从连接商业服务到连接一切的战略
1.从链接人与人、人与服务到连接商业
马化腾在14年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就提出了“连接一切”的战略口号,大家当时的理解是微信作为超级APP会做各种服务和应用APP的入口,其他的靠未来智能设备来做,当时腾讯做的车联网投入很多,现在也不知道具体做到什么地步了。其实这个局远没有这么简单,如阿禅在小程序想要什么里分析的那样,连接一切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连接人与人
连接人与服务
连接人与商业
连接人与物
其实连接人与人是微信的基础功能——即时通讯(IM)+朋友圈(社交)来实现的,目前日活用户已经有超过 8 亿的微信几乎每个有手机的中国人,可见这个目标已经实现。连接任何服务靠众多的服务号来实现的,同时微信还为几个战略合作伙伴提供了入口,用户可以在这里获取一些社交、娱乐、购物、本地生活等服务。
而连接人与商业的连接就靠小程序了。比如每个商家都在微信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程序,那就这么说,连接线上和线下就可以解读为连接人与商业。
这一点你通过小程序的图标样式都能看出来——“连接”的含义,甚至还有点无穷大的意味。
2.不久,微信和支付宝必有一战
我可以再延伸解读(纯属臆测)一下,微信如果成了万千商家小程序的入驻平台和入口,也就会是一个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的商业平台,那对谁的威胁最大呢?在中国提到商业,这块版图你最先会想到那家互联网公司呢?
对,那肯定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旗下有2C的电子商务:淘宝,有本地生活:口碑网,还有以支付宝为首的蚂蚁金服。
再想想微信有什么:小程序、微信支付、微信理财通。
商业服务+支付,这个时候一定会是微信干过支付宝,支付的一条腿已经迈开,下面就看商业服务了
所以这个局的第一层就是接下来一两年微信和支付宝必有一战。当然这个战争的力度和范围,完全取决于微信小程序的推广和普及程度
3.围剿与反围剿——两强相遇勇者胜
明年支付宝依然会在社交上有大动作,你可以想想,现在你都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支付宝?应用频率是怎样?一天几次?一周几次还是一个月几次?每次使用多长时间?主要做些什么?
以我个人为例,我每个月平均就使用四五次,多数用来还信用卡或者大额转账,从淘宝或天猫购物直接调用支付宝支付,根本不会手动打开。
再回到微信,生活中更多的线下支付都会选择微信,比如生活中买点零食或者和同事之间吃饭钱转账都是在微信完成的。想想近一年多微信线下支付的推广,不仅能够对抗支付宝,更有超越的趋势。一个微信二维码夺走了支付宝巨大的生意,而此时又诞生的小程序会残忍到让你遗忘支付宝。
下面看两组数据:
从2016年行业APP活跃度排名来看:微信第1,支付宝第46,前者活跃度是后者的3倍多
从使用时长上看微信是支付宝的近46倍
从这些数据你就能明显看出在抢占用户时间上,微信遥遥领先支付宝。另外,毕竟很多用户也被支付宝频繁发布版本戏耍过,你肯定也对于他没有节制的粗暴社交做法苦笑不的,作为用户使用产品出发点就是用户满意度。此时微信敬业、克制的产品态度完胜了,微信的社交完胜了。再加上最近支付宝安全漏洞丑闻事件,虽然靠手段避免了事情的扩散,并及时做了处理,但用户对其形象认知也会多少发生改变。
有人曾说过微信和支付宝是分别现在社交和金融的两端往中间跑,谁朝对方跑得快,并且能把对方挤在对方的区间里谁就是赢家,当然两强相遇必有短兵相接的一战。这一站恐怕就出现在接下来的一两年。
微信和支付宝的对战
4.通过连接一切甩掉对手
微信小程序发展到后面可以根据地理位置或者其他智能方式,实现自动判断用户使用场景进行小程序推荐,让用户真正实现对信息的触手可得。
当然微信(可能不限于小程序)的最高级阶段就是通过连接人与物,这个时候人和物能够直接对话,真正从手机时代步入微智能时代(微智能:作者认为未脱离手机实现的智能生活方式)。
这时候微信就会甩掉现在在线服务、O2O以及人工智能初级阶段开展业务的所有对手。
说说微信如何推进和改变现在的APP局面
三、作为操作系统——打造一个后APP时代
谈到小程序,绕不开张小龙对于小程序的定义:
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就能打开应用,也实现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户不用安装太多应用,应用随处可用,但又无须安装卸载。
怎么理解小程序这个定义呢?
不需要下载安装就可以使用是建立最短的连接路径,尤其是单一的目的和行为根本没必要注册,这样小程序就在线上就帮用户争取了时间,
小程序强调线下和用户触达,扫一扫就能用是因为二维码在成本和普及率(8亿手机安装了微信)上,相比于NFC和AR有着极大的优势,所以目前阶段“二维码是现实世界和电子世界的超链接”。
是到线下把时间还给用户,让用户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线下体验上,分享用户线下时间。
“可以运行程序的程序,通常意味着是一个操作系统”,所以你肯定说微信依然变成了一个操作系统或者管理平台,那作为操作系统的微信会给用户和行业带来什么变化呢?
对于普通用户生活方式的改变:
1.首先是卸载低频APP
对于像旅游、租房等低频的APP,普通用户可能更倾向于卸掉本地APP而选择小程序来使用,这能够节省一部分手机空间。
2.微信变成巨无霸应用,用户停留时间更长:通讯(IM)+社交+工具和服务。
用户把省下来的一部分空间,留给微信使用。原本已经很长的使用时间,因为所提供的工具和服务的多样化而变得更长。
微信小程序服务领域
由上图可知,微信小程序涵盖的服务类别非常多,涉及的面很广泛,可见微信在起初设计的时候就想圈起来更大的生态圈。
这时,对于行业应用和服务提供者而言:
不仅体验不佳的服务号会快速转移阵地
先是给本地生活和电子商务的应用带来很大的便利,尤其是有战略很作关系的应用服务商,这些应用app的核心功能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触及用户的面会更广,使用频率会更高,他们肯定会成为享有小程序的第一批红利者。
随着商家直接制作小程序的开始,微信会逐步变为商家入驻平台,就会给本地生活电子商务等应用带来巨大的冲击,到那个时候人们更习惯于在微信里完成闭环的任务,基本上不会再想起来用别的APP。
所以微信小程序的出现,我们会进入后APP甚至无APP时代。
真不敢相信,到后面成千上万的服务提供者舍弃原生APP转向微信小程序,微信本身是否会遭受到苹果或谷歌的这种操作系统的绞杀。
四、场景化、AR式智能化工具——从所用即所得到所见即所得
1.场景化智能推荐——所用即所得
微信入口一直强调在线下,并且还说用户在某一位置就可以获取到附近的小程序。可以想象一下,不远的将来微信小程序有可能会实现围绕用户的行为、位置、时间和场景做智能化的推荐。比如用户在逛商场,时间是中午吃饭,微信可以根据用户的生活偏好、消费习惯、店家优惠信息等推荐最适合他的参观小程序。真正做到用户所用即所得。
2.AR式智能工具——所见即所得
另外,人工智能(AI)是移动互联网的下一站趋势。长远来看,微信要实现的就是在用户未脱离手机这块屏幕时,就能够做到取代眼镜做些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式连接人和场景,以及连接人和物的智能效果,直接让接触到的事物的相关信息和处理程序触手可及。比如我们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的画面一样。
科幻电影中的AR效果
再想想文章开头说的那个透过眼镜看到灯的例子,我们就能直接获取灯的信息如:品牌、产地、照明时长、寿命、亮度等,还可以看到与之相配的小程序,你可以调节灯光的亮度或者进行开关操作。
可以说这些将会是微信面向未来的一种重要尝试,它探索的是离用户最近的智能化形态!
对于这点我很期待。
综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微信做小程序是有很远见的战略眼光的。
首先微信做小程序试图使用实现信息的唾手可得,并且连接线上和线下场景。
其次从战略意图上他要逐步实现连接一切的梦想,而小程序就会实现连接服务和商业的层面,之后不久就会和支付宝这些商业应用进行短兵相接,必有一战。
微信作为程序的运载体,会很快变成一个巨无霸应用,之后会对各种服务和工具提供商产生影响,更会逐步把我们推进后APP时代。
微信是一种AR式的智能化工具,它没有脱离手机屏幕,是离用户最近的人工智能。
不过,它也有一定的风险,如,用户是否买账(刚需)?应用场景是否足够的多(规模化)?它潜在的威力是否能够足够爆发(变革力)?作为操作系统微信是否能够很好地运营和维护(平衡商业服务和用户体验)?作为巨无霸APP的微信是更有魅力还是被用户嫌弃(用户满意度)?等等。
但愿接下来小程序带来的价值能够变成用户必不可少的刚需,而不是介于服务号和APP之间的可有可无。
面对小程序这种新事物,我总体上抱以赞赏的态度!
我相信未来一段时间也是属于小程序的时代!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由 @阿外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赞赏是对原创者的最大认可
赞赏3人打赏
收藏已收藏 | 52赞已赞 | 44
翼课网产品总监,前网易设计经理。微信公众号:外说
产品经理群
运营交流群
品牌营销群
文案交流群
Axure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大家都在问
4个回答10人关注
11个回答12人关注
2个回答5人关注
8个回答8人关注
9个回答14人关注
20个回答22人关注微信小程序可能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作者: 坤鹏论来源: 新浪创事记 08:46:48
在小程序推出之前,坤鹏论与很多媒体人一样,对小程序的未来乐观看好,也陆续写过几篇看好小程序的文章。但真当小程序正式发布上线以后,坤鹏论发现之前的观点并不太正确,这个被张小龙寄予厚望的小程序或者并不如我们之前想象的那样美好,被搜索引擎证明成功的“用完即走”产品思路也未必适合小程序,小程序现在的处境就显得有些尴尬。这让坤鹏论想起了一句老话:偏疼的果子不上色。一向以低调出名的张小龙,为了小程序做了两次公开演讲,甚至发布日期都特意选在iPhone正式发布10周年的这一天,可见其对小程序的重视程度,但偏偏越是重视,反而表现越是不佳。一、开发者也是“用完即走”“用完即走”是张小龙给小程序确定下来的产品思路,这个思路之前被搜索引擎证明过成功。当搜索引擎还是雅虎、新浪这种以内容推荐为主、以展示广告作为赢利方式的时候,google、整了搜索框,除了搜索框以外什么也没有,主打“用完即走”,希望尽可能快的将用户分发到目标网站上,google和百度用事实证明搜索引擎“用完即走”的策略是非常正确的。但这个策略用在小程序上就不见得正确了。开发者之所以愿意额外投入一组技术团队去开发小程序,更多还是看中了微信海量用户,希望可以更好的获取用户,或为现有用户提供更多使用场景。但显然小程序不想把自己定义成一个流量入口,而更愿意把自己当成一个应用场景创造者,当用户有需求的时候,可以想到通过小程序上的某个”应用“来完成,当用户需求结束时即可退出该”应用“,这实际上是想让小程序上的”应用“为微信提高用户粘性,这与开发者的意愿是相违背的。换言之,小程序为”应用“提供的更多是存量用户应用场景,而开发者希望得到的更多是增量用户。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用完即走“并不是用户离开微信,仅仅是离开小程序上的”应用&,用户仍然留在微信里,开发者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资源为小程序导去用户,难道只是为了让微信“功能更多”么?在小程序发布时上线了“值得买购物攻略”“购物决策助手”“值得买优选”三款小程序,也是少有的上线多个小程序的品牌,其产品经理张春鹏坦言: “小程序只是场景化的产品,功能不如App完善,更多的是起到平台覆盖和完善用户使用场景的作用。”所以我们看到,大量开发者在尝试过小程序以后都选择性放弃。闹的声音最大的就是罗辑思维,1月15日,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发了一个微信朋友圈,称“我们决定不做了。我们知道小程序是什么了。哈哈,但是不能说。”罗辑思维不是唯一一个退出小程序的开发者,1月13日,有消息称监管层已紧急叫停开户、交易等金融类小程序,接到通知后多家金融企业的小程序已被迫暂停服务。监管层表示,主要是出于网络安全考虑。但微信公众号里仍然提供这些服务,难道说小程序的安全性不如公众号?除了这些,在经过了最终的疯狂以后,陆陆续续退出小程序的开发者不在少数,用户是否”用完即走“不知道,很多开发者”用完即走“却成为不争的事实。二、“小程序”并没有降低开发成本很多人以为“小程序”降低了开发成本,事实上也并非如此。小程序独立于IOS、安卓以外自建了一个生态,如果你只基于小程序做开发,小程序可以跨平台使用,成本是会低一些的,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人不会把小程序作为唯一的渠道,即使开发了小程序,还是不会放弃原生态APP,这种情况下,小程序的开发成本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开发APP时,除了要开发IOS版和安卓版,还要再开发一个小程序版,即使后台API接口很完善,不需要重写,至少也要为小程序配备一名前端吧?好奇心日报前端齐修曾表示,“微信小程序就是一个类似RN的轮子,从技术栈来讲我不喜欢,并没有减少产品的开发成本,反倒是多了一个开发流水线。”俱牛网创始人鲍禹卿也认为,小程序每次修改后都需要走一遍审核/发布流程,效率上不如H5便捷。大家都明白,在微信的大生态下做事,必须要能洞察微信的心思。三、公众号也面临挑战不想被用户当成推广渠道是微信一直以来的产品思路,除了小程序以外,微信公众号也是这个路数,所以很多可以快速增粉的活动方式都被微信认定为”不合法“,比如去年7月份柏拉图app公众号那次活动,直接被微信处罚,不仅活动期间增加的粉丝全部归零,公众号还被封停了一段时间。现在的公众号运营,更多是依靠优秀内容的自传播。虽然公众号在2016年已达到1200万,预计2017年达到1415万,但越来越多公众号都开始停止更新,据说有三分之一的公众号都已成为”僵尸号“,这其中微信的”不导流“功不可没。在微信限制各种营销方式之后,公众号获取用户和阅读量更多只能依靠自己营销,转发微信群、发朋友圈,虽然公众号内容开放给,但对绝大多数公众号来说,帮助有限。原本很多人维护公众号是将其作为一个营销渠道来做的,却发现公众号本身还需要做很强的营销才能聚集起来粉丝,这是很多人放弃公众号的一大原因。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原本大家想通过开通原创、打赏功能后会有不错的收入,这是支撑自媒体作者持续更新下去的动力,但事实上大多数自媒体作者通过公众号能拿到的收入非常有限。随着异军突起,作者从头条号上能获得更多广告收入,百度百家今年也号称要投入200亿,此消彼涨之间,自媒体作者更多开始向今日头条等媒体靠拢,再远大的理想也需要面包。不过话说实来,公众号是成功的产品,而小程序至少目前看来需要走的路还很长,或者是张小龙在小程序上倾注了太多,用户也对小程序寄予厚望,但结果却不尽满意。如果当初大家都不对小程序如此企盼,或者小程序的路不会这么坎坷。偏疼的果子不上色,不是没有道理的。(文/坤鹏论,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和朋友圈
移动电商频道
电商服务推荐
电子商务ERP软件
下载亿邦App使用独家功能
一线实战高手-解答问题
热门电商峰会-随时报名
电商创投资讯-实时直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分身版ios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