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爱剪辑上转的,有个叫狗爷评价阿姆的是谁,有他的完整资源和联系方式吗

十大关键词 带你看懂第一季《中国有嘻哈》
 作者:大娱乐家饭卡  发布时间: &#xe6 阅读数:  评论数:
作为2017年最具话题性的国产综艺,《中国有嘻哈》在双冠军的一片祥和中终于落下帷幕。自六月开播以来,共计12集《有嘻哈》创造了无数流量奇迹,造就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中文说唱偶像,亮点与争议齐飞,而比赛的结束也标志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始。抛开剧情,我们就用简单的十个关键词,带你看懂第一季《中国有嘻哈》。
所有观点仅代表个人,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转发
以打造中国第一档嘻哈综艺为噱头的《有嘻哈》自一开播就饱受非议,被人批评最多的一个点之一就是被指节目形式赛制涉嫌抄袭韩国同类型节目《Show Me The Money》,关于爱奇艺到底有没有购买版权这一争论至今也依然众说纷纭。诚然,《有嘻哈》绝不是中国第一档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档被指控抄袭的综艺&&中国的各项文化产业向来有一种强大到偶尔畸形的学习能力,但由于其文化根源特殊性,《有嘻哈》除了赛制与SMTM雷同之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负面事件,都再一次引发了国内观众对于版权这一问题的思考与讨论,真真假假随便举几个例子:
- 节目组logo、舞美、赛制等多个部分被广泛指责于韩国《SMTM》高度雷同;
- 节目主题曲《R!CH》被指涉嫌抄袭一喀麦隆rapper于2016年发布的demo,后由节目组音乐指导刘洲辟谣;
- 多位全程未参与比赛录制的Hip-hop制作人指控《有嘻哈》节目组未经授权盗用其beat作为比赛用伴奏,大多数不了了之;
- 选手徐真真被指其作品《东莞市歌》抄袭韩国组合SHINee,其本人经过大张旗鼓却不太有说服力的解释之后,最终以微博涨了一万多粉告终;
- 选手PG One被指其作品《$o What》未加任何署名直接套用Logic《Ballin&》伴奏,至今本人未作出解释;
SMTM VS 有嘻哈
除此之外,还有漫威X战警万磁王的百度百科被狂热粉丝修改、竞演作品《中二病》中大量动漫作品镜头授权存疑等类似情况;在国家越来越重视版权的情况下,《有嘻哈》在版权上的努力远远没有达到令所有人满意的程度,于是,一边是国产综艺的老毛病:抄袭赛制、未经授权直接使用艺术家素材,等;另一方面,则是由说唱,尤其是地下说唱,这一特殊风格衍生出来的、此前在国内长期存在却从未引起广泛正视的问题:
给钱买了beat、票据齐全的情况下算是抄袭吗?
Sample与抄袭的界限在哪?
和弦行进相似到什么程度算是抄袭?
有授权的情况下套用伴奏填词算翻唱、算Remix、还是算原创?
没授权的情况下套用伴奏算不算直接抄袭?
同一个flow套个不同的词算不算抄袭?
在中国说唱走出地下Live House之前,这些问题都处于无人监管的混沌之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现在《有嘻哈》一鸣惊人让以前这些好的坏的通通见了光,直接暴露出的即是,所有的人对此经验都严重不足。当说唱走向主流逐渐需要面对舆论压力和社会目光之后,这些问题能否逐步得到解决,将会是这个节目乃至中国说唱能否构造长期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9. Freestyle
&有Freestyle吗&这一《有嘻哈》本季最火金句没有之一,在不同的人和不同的语境下有着相当不同的含义,当12集节目都结束之后再回头看看这句话,又多了几种解读方式:
对于行内的工作者来说,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节目组在第一集亮点内容有限、剪辑制作稀烂的情况下,第一波的舆论病毒攻势成功发酵,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眼球;
对于真正了解并热爱Hip-hop的核心消费人群来说,这句话放在这个场合其实没太大硬伤,虽然由吴亦凡提出来这一点最开始确实莫名违和不太习惯;
对于天不怕地不怕铁了心想借节目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的地下rapper来说,这话给欧阳靖说给陈冠希说给热狗说都行,你吴亦凡一个idol出身的说这话是不是不有点班门弄斧?
对于唯恐天下不乱的自媒体来说,这是场难得的天上掉下来的舆论狂欢盛宴,在那段时间谁家公众号要是不发篇文章奚落一下吴亦凡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抹黑《有嘻哈》也成为了一场政治正确运动;
而对于真正的吃瓜群众你我他来说,许多人通过这句话引起了对这个节目的兴趣,更多人则是以日常打交道时又多了一个网络段子而沾沾自喜。
中国有嘻哈表情包
事后诸葛亮来看,&Freestyle&梗只是本季《有嘻哈》舆论号召力的一个缩影,仅仅在同一集中,&火锅底料&、&一开口就知道是老江湖了&、&我觉得OK&、&我觉得不行&、&糖糖先记着&等都成为了今夏尬聊对话的热门句式。
你以为你跟上了热点不落俗套,其实你早已成为了这场教科书级别网络文化营销案例中的棋子。
另一方面,娱乐圈的病毒性营销普遍具有极高的偶然性和不可循环性,在头几期通过金句营销吸引并成功拉拢大量边缘受众的关注之后,节目的后几期似乎很难再出现如此点石成金的神段子,观众也在适应了节目基本节奏和剧情走向之后逐渐进入审美疲劳,其中最明显的证据即是第7、8、9集的收视率稳步下滑。在这么个情况下,又出现了另一神来之笔将局面扭转:红花会与Gai的华语说唱圈年度Beef续集强势爆出。
先非常简略地给一点背景,今年年初,华语说唱圈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beef,起因不重要因为有人说是炒作,你只需要知道核心是Gai和来自南京的MC光光,其他主要比较重要的出场角色包括:
MC光光队:红花会、后来还有Higher Brothers强势围观
Gai队:Jony J、大狗、小青龙、理会农
简单来说,或许红花会和Gai确实一直互相看不对眼,但是我还是要说的是,在当时朋友圈截图爆出之后,几乎一天之内就有一大批微博和公众号转疯了,如此整齐划一的反应速度还是让人不禁思考节目组在其中有发挥多少的作用。而结果就是,PG One转天就在第十集中全面转型祭出了年度神diss《HME》,再到总决赛戏剧化双冠军的和谐盛世,连起来思考一下,所以说:圈子里这种这种看似你死我活,信一半吧各位。
中国有盲人
能让&Freestyle&这么个梗红遍大江南北,如此流量吸引力大概也就吴亦凡能做到了。作为中国粉丝+黑子相加总和稳进前五的艺人,吴亦凡的加入对于这个节目的商业成功居功至伟。一言以蔽之,吴亦凡连同其他三位评委热狗、张震岳、潘玮柏,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有嘻哈》这一节目的下限,特别是吴亦凡的存在&&哪怕是这个节目一整季都挂羊头卖狗肉彻底跑题,哪怕选手全都是扶不上墙的烂泥一个都红不了,哪怕热狗张震岳潘帅全都退出这个节目,只要吴亦凡每周准时出现在评委席中间那个位子上,一样有人看,而且看得人不会少。
对于许多听了多年中文说唱的老粉来说,吴亦凡这种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无差别号召力有时候实在太不符合逻辑也太招黑,但是说白了,许多人表面上不屑内心里未必不憧憬&&那么多年真正坚持做Hip-hop的人,除了纯粹的热爱之外,有多少敢说自己完全不想靠自己的作品挣大钱、时时刻刻都有一大批粉丝顶礼膜拜?
平心而论,吴亦凡潘玮柏之流与和地下众神们的区别既不在技巧也不在名声,而是他们作为主流音乐工业的产物经历过大量资本的洗礼,并且联同这个节目一起目标都是让更多优秀嘻哈音乐人进一步商品化并得到专业的资本扶持&&这一点是中文嘻哈想要继续蓬勃为主流文化的必经之路,而这一点也是让许多深度粉丝难以接受的,毕竟在他们眼里嘻哈音乐作为一个能够逃避现实生活压力的乌托邦,现在变得一身铜臭味确实挺扎心。然而站在选手的角度来说,就算再怎么看不顺眼再怎么诋毁,吴亦凡随便上个几十分钟的综艺就能把摩登天空MDSK签红花会一整年的钱轻轻松松连本带利赚回来,穿着定制的衣服演着最顶级的场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生活而不是活在歌里,这也是现实。
听起来近乎残忍,但这就目前中国本土粉丝经济的力量,吴亦凡作为这一规则下第一批吃螃蟹的当代艺人,在此无意去讨论他到底real不real、身上衣服到底多少钱、说唱水准究竟如何如何,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出现也是毫无疑问为中国说唱彻底进入资本化时代提供了非常实际的支持,节目组在这一点上最初并没有看错。甚至可以说,当前许多理性讨论第一季的大热过后《有嘻哈》到了未来还能不能实现长期为中文说唱造血这一议题,事实上许多人不愿承认的事实是,有吴亦凡这么个老本,至少两三年内节目组的流量收入就不太需要愁。
除了吴亦凡之外,另外一个在节目中以非竞技因素留下浓墨重彩的,莫过于Hip-hop Man&&欧阳靖。
三个月前,我在大学里一节市场营销课上曾经以欧阳靖作为留美亚裔Rapper的代表给一班美国人做了一个Case Study,彼时全班加上老师总共也就只有三个人听过MC Jin这个名字,与此同时在Spotify上的每月听众也勉勉强强刚过10000;而在前《有嘻哈》时代,如果你在国内听过欧阳靖这个名字,那么我想你至少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至少两个:
1.听歌不是只听QQ音乐首页榜单流行的中/深度乐迷
2.对香港的娱乐、音乐、影视圈子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3.在微博上看过一个叫《欧阳靖与黑人Battle》的视频
彼时的我真是打死也不会想到,短短几个月以后,欧阳靖会通过一个中文说唱节目,从一个被我分析为&已经过气亟需重塑存在感&的老前辈一跃成为一个人尽皆知的华人说唱的上古巨神。
不说了,脸疼。
是的,欧阳靖对得起他在节目内外收到的每一分赞美与尊重,他本身的经历对于中国说唱来说就是个活化石级别的存在:出生在美国,发迹于纽约皇后区,本世纪初就开始活跃在纽约各大地区性battle比赛;Freestyle Friday Hall of Fame首个亚裔成员、签约Ruff Ryders成为首个进入美国主流厂牌的亚裔R十几年前就和Kanye一起做歌,还能在《速度与激情》中露个脸;后来回到香港发展,进军影视剧行业,出演多部TVB剧集;然后在《有嘻哈》前最近一次发歌是2014年&&
就这样毫无征兆地在《有嘻哈》里横空出世,不得不说是个惊喜;至于他参加这个比赛的历史意义,则早已超越了竞技层面的考虑:不论冠军花落谁家,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欧阳靖都会是第一季《有嘻哈》的图腾人物。从第一集开始被全面剧透揭穿身份,到后来相当一段时间里被拿来当做讽刺抨击节目组和制作人导师水准的核武器;从竞演中体现的碾压级全面实力与他蹩脚的普通话形成的反差萌,再到第八期高风亮节的禅让式出局,可以说,排除刻意安排的成分,欧阳靖这短短一个多月所得到的流量关注和顶礼膜拜绝对比他当年进入Freestyle Friday名人堂或者跟Kanye合作出歌的时候要多得多&&这是网络时代中国粉丝经济的必然结果,也是他作为华人说唱先驱所应得的一份迟来的尊重。
感慨一下,靖哥在美国开始玩说唱的时候许多选手甚至还没有出生,而拥有如此睥睨资历的他如今在微博上却还依然这么平易近人谦虚有礼,节目上也是一副与世无争、专心给后辈铺路的姿态,啊,除了Respect还能说什么呢!
PS:欧阳靖最近出了很多中文广告歌,精神可嘉,但是如果从此就改路子坚持只写中文的话,实在有点扬短避长呢。
连欧阳靖这么尊大佛都这么心甘情愿当自来水了,所以这节目还是很real的是吗?
是。个。鬼。
在很多地下圈内人视为生命的所谓&Realness&上面,《有嘻哈》在最大限度保留、弘扬优秀说唱及更广义的Hip-hop文化这一点上,在几个方面作出了难能可贵的突破,也在另外几个问题上栽了跟头现了型。
先扬后抑,节目组以国内前所未有的尺度保留了Hip-hop音乐独特的火药味魅力,这点打破规则的尝试值得肯定:从第一集开始,整个节目从评委到选手对于舆论或者是对彼此之间beef大都会直接拿上台面来回应,微博上被骂也好骂人也好,选手看评委不顺眼也好,觉得老子天下第一谁都不服气也好,虽然后期演戏性质越来越明显,但起码都敢说(或者说都敢播),这是该有的态度,没完全丢掉,好事。一个比较十集时PG One的瞬间爆炸:PG One当年这一炸抛开有多少上述的设计成分,在中国乐坛都可以说是个突破。传统意义的综艺中,所谓的强者、王者,就应该是能让所有人仰望的榜样:不仅要能力拔群,而且在道德上不说是楷模至少也要能服众。但Hip-hop并不是武侠小说,实力和地位不代表善良和正义,PG One作为毫无疑问的强者,这次与其说是黑化,不如说是释放了压抑已久的来自地下的血统和天性,一边考验着中国观众的进步速度,一边回归地下本能翻旧账,real的。无论如何,直到大结局令人汗颜的双冠军设定之前,节目组从最开始的全民大笑话到后来能逐步获得认可的很大一个原因即是他们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多数国内综艺其乐融融式的伪善思维,不仅是对于Hip-hop,更是为整个中国音乐圈打开了一个新的窗户,照进新的阳光。
然而呢,有阳光就会有阴影。人家川普去年也是靠着打破&政治正确&为核心当上了美国总统,现在日子不是一样不好过。
具体讲,上述提到各种版权问题打打擦边球也就算了,更主要的是节目组插手介入剧情走向的做法备受观众诟病。传得最火的自然是Al Rocco海选淘汰风波,据多方资源透露,为了最大化杀鸡儆猴的魄力效果,节目组曾多次要求Al Rocco以最高调的方式入场(开辆兰博基尼上镜),以最悲壮的方式退场(让女朋友在镜头前哭)。
这个逻辑脏吗?
这个逻辑在中国综艺中常见吗?
太常见了,只是别的综艺可不用背负&Real不Real&这个大包袱。
除此之外,节目组也不止一次搞出让真正了解说唱的乐迷哭笑不得叹为观止的奇葩赛制,感受下:
-30分钟现场创作围圈Freestyle Cypher海选赛(*注:允许套词)
-1V1-假装单挑-中国好声音式-Battle
-五进四车祸现场外貌协会淘汰赛
节目结束两周,热情逐渐冷却后也不禁思考,所以其实什么才叫real?在真正和节目组没有纯粹利益冲突的情况下&&比如:被节目组淘汰不服气或遭到其他不公正对待、偶像被节目组抄袭、和节目中走红的选手存在过节、打算靠节目蹭一波热度的自媒体,等&&又有多少人会真的在意Real这个问题会让中文Hip-hop往哪走?是不是韩国人做的东西就百分之百的real?是不是听说唱的时间越长就越real?是不是你不想红不想赚钱就Real?还是说你炒粉嗑药反社会玩说唱你就Real?
还是说其实都像陈冠希说的:中国就是没有Real Hip-hop Culture,只有被过度娱乐性消费的空壳?都只是在套个马甲为自己的个人利益狡辩而已?
5. Idol Rapper
思考上述问题的,除了节目组和部分理性老粉之外,还有另一个群体也在这一议题的另一端立场很苦恼地思考着:那就是在第一季中处境异常尴尬的Idol Rapper们。
在年度15强出炉前,节目组极力渲染的矛盾之一就是地下Rapper VS. Idol Rapper,结果呢本届的练习生们也是不怎么争气&&
评委席上坐着个吴亦凡呢,我都替你们着急。
简单分析下背后原因:
其一,从最开始就很明确的一点,节目组知道练习生idol吸金能力的巅峰已经坐在评委席上了,所以既然都已经决定要做说唱这么个细分市场,现在要选择第一批投资捧红的对象,怎么想都只能是地下rapper这片处女地;
其二,《有嘻哈》虽然制造偶像的意图明显,但是毕竟说唱才是核心卖点;对于Hip-hop这一风格来说,练习生更多是在公司的规划导向之下有意识地被动接受学习,具体接纳度有多高因人而异不得而知;对于地下rapper来说,每一步都是靠自己纯粹热爱所兑现出的努力,每一分靠说唱挣回来的都是自己的血汗,所以到了真的拼刺刀的比赛中,一群习惯被粉丝宠着、被公司捧着的乖乖仔,遇上一堆上来就不要命冲脸的,这,不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嘛。
其三,近几年以吴亦凡、鹿晗、张艺兴到现在王嘉尔为代表的中国顶尖偶像艺人,无不是经历过海外工业标准锤炼、见识过大世面的;抛开说唱从广义的音乐市场来说,横向对比韩国,中国照搬过来的练习生产业链每一环相比韩国都存在点硬伤,所以一旦加起来就不够看了&&这当然不是练习生自己的错,他们中大多数也只是想靠努力实现一个非常模糊的梦想罢了。而回归到说唱这一细分市场,更是会发现这些集训选拔出身、严格执行综艺规则的idol rapper所代表的流水线价值观与传统的崇尚街头自由天性的hip-hop文化有着多处不兼容,若是想这一点根本上的冲突不这么抢眼,至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 中国对于商业化说唱的接受度提高到一定的程度
2. 真正出现一个各方面光芒足够耀眼足以忽视其他所有冲突的idol
直到今天我都依旧坚持认为,周艺轩朱星杰他们今年走不出来不代表中国练习生rapper这条路本身走不出来,未来总会有人去开这个先河的。这道理就和十几年前说&现在中国没有说唱不代表以后也不会有&,重要的还是切莫故步自封闭门造车,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一言以蔽之,中国的说唱圈现在就像80年代的NBA一样,群雄并起,却在等待着属于自己这个领域的乔丹。
至于这个乔丹来自地下还是来自练习生,我继续用NBA打个比方吧:
现在NBA里绝大多数球员教练都是黑人,科比詹姆斯魔术师这些球星自然也大多数是黑人,但是也有像纳什诺维茨基伯德这类极其牛逼的白人球员受到所有人尊敬,该拿MVP拿总冠军的也不含糊。所以,即便样本数量上存在差距,但只要你的实力足够强大到掩盖掉你和其他人的区别,那区别本身,也就不这么重要了。
4. 女Rapper
说完idol rapper这个群体我们来聊聊另一个比赛中的特殊群体:女Rapper。
自hip-hop这一文化发明以来,女rapper的地位非常尴尬,直到最近这几年才稍有缓和。在7、80年代Hip-hop文化的萌芽期,整个文化体系还稍微保留有一点funk与disco音乐的遗风,男女之间的关系也以轻松诙谐、调侃搭讪一起party摇摆为主;然而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即所谓说唱爆炸成长的&黄金十年&期间&&中国最早的说唱家门绝大部分都是受这个阶段音乐的启蒙,物化女性成为了说唱中一项非常常见的做法。如果你是一个活在90年代美国的女rapper,你会发现:
第一:你身边绝大多数的同行都是没读过什么书的男人,而且大多是特别凶特别拽特别混子那种;
第二:你一半以上的同行都是现实意义上的大渣男,十分露骨把女人当做写进歌里、用完就扔的消遣。
把镜头调回到中国,性别不平等同样早就是老生常谈,但是却是以一种更微妙的方式存在。
此时中国和彼时美国的市场最大的一点不同,在于受众乐迷的性别比例存在区别:《有嘻哈》在全国范围内制造了大量年轻女性粉丝;是的,迷妹这个词不管听起来有多少褒义贬义,不管这一批人的目光到底会在hip-hop这个流派上停留多久,都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对于女性rapper而言,横向对比同量级的男rapper,显然缺少了一件最大最致命的武器:雄性荷尔蒙;另一方面,纵向比较男性粉丝与女性粉丝,男性普遍在社交媒体上的表达欲望和感性程度明显远逊于女性,进一步扩大了顶级男rapper和女rapper之间的粉丝活跃度差距&&这就是女rapper现阶段在hiphop圈中无法突破的一到天险。
当然了,没有反抗就没有hip-hop,女rapper中亦有佼佼者在黑暗中摸索出了一些自己的优势。本季《有嘻哈》中,真正能让人以积极的方面记住的女rapper有两个半:Vava、大笑,加上Yamy算半个&&可以说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女rapper的思路。
大笑、VAVA、YAMY
第十集的六强专题中曾经提到过,实力最突出名气最大的Vava走的是Rapper版蔡依林的路线,技巧从商业音乐角度上讲可以算过关,人设没太大黑点争议,唱跳兼修,戏路宽广,拥有驾驭大型舞台舞美的能力和台风,总体而言符合主流审美,可以说是中国商业化女rapper一个非常稳妥的范本。杀入最终12强的大笑则选择了一个很邻家女孩的路线,不搞大新闻不玩高难度一直政治正确,加上节目中一系列紧张、落泪、挣扎的瞬间所展示的怯懦脆弱的一面,大笑以一个比较能引起普通人共鸣的方式,在客观上对Hip-hop这一阳刚气息过剩的文化起到了不少软化的作用,少了一分商业爆炸,多了一分岁月静好,对于较为保守的观众来说潜意识里较为容易接受。最后说说Yamy,虽然在淘汰赛就遇到了彼时如日中天的PG One被无悬念淘汰,但是却体现了女rapper的剑走偏锋的一面:不太主流的外表和歌路带点妖气,题材审美也带着&爱谁谁&的小众独立逼气质,单论纯说唱的技巧来说肯定算不上顶配,但若把说唱从副业的角度放到一个更广的艺术角度,如Yamy般的不可预测性对于中国音乐圈来说却反倒更不可复制,代表了一个神秘却又令人兴奋的高上限。
如果对于这个区别还get不到的话,你们玩过一个叫&杀上娶&的游戏嘛?用这仨人来一局吧。
总之,在现在这个大框架下,作为女rapper最重要的一点课题就是,如何平衡性别上的特点和技术上的打磨,过分注重前者就成了不懂文化精髓的肤浅花瓶,过分注重后者则明显是扬短避长缘木求鱼,两者的火候稍微拿捏不当都会沦为笑柄,妹子们在追求平权的道路上,任重道远呐。
总决赛前一周就收到北京的朋友发来消息说:第一届《有嘻哈》总决赛搞出了双冠军,在回看了总决赛的正片之后,发自真心为导演组和稀泥的能力而惊叹,正如我曾在我个人微博中点评Gai时提到的:
&若把说唱当成一门技术,Gai远远称不上最强的中文但是若把说唱当成艺术,并且一定要选一个rapper代表所谓的所谓&中国说唱&去和世界其他地方的说唱作对比的话,我会选Gai。像PG One和艾福杰尼毫无疑问在技术上拥有更好的flow,更强的Freestyle,更诺难涸希凵托砸餐浅8撸堑亩鞣旁凇队形氛飧霰热锸欠浅S芯赫Φ谋硐郑欠诺礁蟮幕肪诚吕此担且仓荒芩闶窃谥泄驯鹑说募际趸涣艘桓鲇镅栽僮龅揭桓鎏乇鸶叩闹柿浚獾愕比灰裁挥腥魏蚊。Gai则是确确实实在本土化进程这一点上拿出了创造性的思考&&都知道皮几万玩节奏玩韵脚无敌,可是能让普通人一提马上记起来的歌词,没有任何提示你能记得多少?大概也就只有&炒面&了;相比之下,Gai有&火锅底料&,然后有&天干物燥&,现在又有了《苦行僧》,他的走红代表的是一个新的美学从无到有走入中国主流。总之,如果最后PG One或者艾福杰尼赢了冠军,那是技术性的胜利我不会奇怪,但是如果Gai夺冠,那说明是意识形态的突破,同样值得欣慰。&
爱奇艺你是不是考虑象征性付我点剧本稿费啥的?
开个玩笑。不管这个结果有多么扯淡,PG One 和 Gai,两个几乎对立极端,在此时此刻都有资格代表中国rapper成名的新方向。
先说PG One,作为节目中第一个成为媒体新宠的rapper,PG One正如同其绰号&万磁王&一般,是一个极具西方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冷酷而富有野心的精英型反派:
节目开播至今,从flow韵脚节奏的凶猛程度、不可思议的吸粉速度和能力全面程度来说,PG One给人的印象就是将说唱这一门技术纯粹打磨到极致的集大成者,不需要特别多额外的性格也能独树一帜,单论总决赛的表现,PG One同样略胜一筹。在审时度势充分展示万花筒般的技巧这一点上,节目中没有人能比PG One做得更好,此外,他对于他在地下摸爬滚打那一套东西一直没有丢,如果真的来认真Freestyle Battle的话大概四个评委加起来都没什么胜算。
如果说强大如PG One也有弱点的话,那就是他作为一个非常纯粹的技术流大师,技术上的优势放到长期发展中恐怕难以掩盖其在内容深度上的缺失。打个比方,他的作品就如同电影《阿凡达》:在顶尖的配置支持下,你在首次接触时会有一种非常纯粹的感官震撼&&&苍天啊太酷了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但是过一段时间你回忆起来的时候,除了&太酷了&之外,你记不住什么真实能留得住人的自身体悟。当然了,大多数人听歌也好刷综艺也好看电影也好,就是图个乐子不是为了上课受教育,也正是因为这样,PG One观赏性极高、符合快消市场思维的作品才会吸引到如此大量的说唱新粉。不过呢,如果有一天PG One真的开始学会放慢速度谈生活讲哲学了,那么这个大魔王恐怕就真的无法被击败了。
夺冠的两人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
Gai所面对得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局面。他的标签一直很鲜明:方言、江湖、旋律感。比起PG One,他更具有东方写意派的色彩,像是一个乱世中修炼成仙却又走火入魔的孤傲枭雄。
为避免有失公正,这里将其音乐和人设分别来讲。
从音乐角度来说,有选择有意识地加强旋律让他的说唱维度更加丰富听起来不那么容易累,而中国风/方言说唱的加持则让其在技术并不鹤立鸡群的情况下脱颖而出。但是相比PG One,他的缺点在节目中看来更为显性:flow相对平淡观赏性稍逊(适合演出不适合发),偶尔过度放大旋律本末倒置,江湖做派听多看多还是会疲劳,几次套词也没得洗。
从人设角度来说,被人诟病最多的便是Gai这么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超社会混混在节目里变成了心有大爱主持公道的仁义大哥,有明显被节目组明显招安的痕迹,后来被扒出签约到音乐总监刘洲旗下更是坐实了这一消息&&这么来看,Gai的两面做派确实也没得洗。说句公道话,有多少刻意设计桥段我们无从得知,但能确定的是,节目开播以来中国说唱环境已经大有改变,一些问题也不再适合用过往江湖规矩来看;或许在资本和梦想面前,rapper们确实有了在公众面前一次改过自新的选择,与此同时,也需要学会面对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质疑。
总结:两人在说唱造诣上各有取舍,都并非完美。PG One实力更强,Gai格局更大。
2. 粉丝经济
一个结论:《有嘻哈》最核心的根本目的并不是Hip-hop这个文化体系,而是名为&嘻哈&的中国特色粉丝经济&&这正是让《有嘻哈》一面引起许多圈内人反感,一面以席卷全国大获成功的根本原因。同样也是在这个前提下,《有嘻哈》折射出了一个非常矛盾的两面性:
对于真正搞华语说唱、站在节目对立面的这一批圈内人来说,《有嘻哈》的走红是以一种暴发户的形式发生的;所有的江湖道义规矩被无差别凌驾,自己所热爱所代表的文化被简单粗暴地呈现给了全国数千万计审美素养文化意识参差不齐的普罗大众任人评判。在这过程中,无数管中窥豹的普通观众把&嘻哈&当成茶余饭后吹牛逼的谈资&&少了热爱,只剩庸俗,若你在这圈内待过,你会知道这感觉确实不是滋味。
然而,以上极具煽动性的论调也难免有当局者迷的意思:行业起初的关注点很纯粹,或者说太纯粹了。古今中外任何一个行业要想真正发展壮大都是需要大量关注为基础,说白了就是需要让参与者赚钱。然而,中国实在太大了,民间的关注点都是具有被导向性的。中国的Hip-hop如果一直没有大量外来资本介入,一直停留在几百块出场费的水准,那抛开自我陶醉的私欲情怀来说,这行业前景究竟有多少?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数据显示,包括PG One、Gai、Vava、TT等几位人气选手都在几个月内获得了超过百万的微博新粉丝(其中PG One的涨粉幅度达到了惊人的360万),而像鬼卞、李大奔这样的纯草根rapper也借节目成功建立了相当的粉丝基础,甚至是没参加节目的Lu1、Higher Brothers等其他说唱界名宿也都无意间乘上东风,吸了一波新粉。对于无论哪个风格的艺人而言,如何长期经营粉丝都是一门学问,而对于单一一个风格而言,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孵化这么多个量级可观的活跃粉丝群体,且不论粉丝最终粘性几何,都绝非易事。
平心而论,这几年来中文说唱说唱在各大节目中都早已有过引起注意的登场:
14年成都CDC的谢帝登上《中国好歌曲》16年南征北战同样登上《中国好歌曲》,同年万妮达参加《中国新歌声》、重庆GO$H的Bridge、长沙的C-Block参加《十三亿分贝》,广州Ace Project登上《中国之星》&&
可以说,这一代的中国说唱人一直存在着努力往主流市场靠近的尝试,却都往往成为传统综艺套路的配角和注脚,尽管能为单个艺人吸引一定流量关注,对于大文化环境的改善却一直杯水车薪。
然后,今年2017年,有了《中国有嘻哈》,有了一个真正成体系的粉丝经济,有了节目中以肉眼可见速度增长的赞助商,有了各个品牌纷纷推出的说唱广告歌,
有了中国商业化说唱元年。
1.中国说唱元年
Hip-hop源于生活,但它不该高于生活
《有嘻哈》不管有多火,客观来说其现实意义也只是在于让长期存在盲区的中国观众知道了有一种东西叫&说唱&,并且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模糊展示了&中文说唱&的形与神。至于未来Hip hop的精神如何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越走越深,绝不是靠一个节目就能一劳永逸的。
中文说唱的真正蓬勃,真的还得靠自己
在前《有嘻哈》时代,中文的说唱实在如同空中楼阁:一直存在,且仅存在于一个特定的小圈子内(只是因为人口基数大所以显得人不少),而且因为大洋彼岸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文化差异,圈子内人与人之间普遍因为缺乏参考系和评判标准,几乎不存在准确的定位,对所谓Hip-hop的理解,也趋向于理想化的精神信仰。
在这样的情况下,缺乏引导的中文说唱的题材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和排他性
现在2017年,《有嘻哈》一出说唱确实火了,以rapper自居、为说唱梦想努力的人也越来越多,然而打开我的网易云,上百首中文说唱的题材来来去去却无外乎那几个,其中最普遍的就是:
为说唱而说唱,为Hip-hop而Hip-hop
或许这么说你get不到问题所在,那我换一种表达:
中国rapper:我首先是个Rapper,所以说唱是表达生活的目的。先有说唱,再谈生活。
美国rapper:我首先是个人,所以说唱是我表达生活的手段。先有生活,再谈说唱。
生活的方式有千万种,说唱也只是其中之一。太多人只看到美国说唱里吃喝嫖赌打打杀杀老子天下第一那一套&&毕竟新鲜呐,却忽略了更大的背景:狗爷可以写自己在加州卖叶子,Jay-Z可以写自家老婆多牛逼,Kanye可以写自己如何把自己的鞋从Nike做到阿迪做到LV,Eminem可以写自己作为黑人统治的rapper圈里唯一一个白人是什么感受,Kendrick可以写黑人们如何一边打着反对白人特权的旗号一边却在手足相残,Logic可以写他自己想象中由黑人扮演的那个蜘蛛侠,Lil Dicky可以写自己作为犹太人从小衣食无忧大学毕业却立志进圈当个搞笑rapper的前因后果,Chance可以写自己怀念儿时家里妈妈和奶奶用的Cocoa Butter清香剂的香味&&这些都是Rapper们自己真真切切的生活,什么是Real?这才是Real。生活才是最高级的艺术,将生活用说唱的方式讲出来,这才是Hip-hop真正无法取代的魅力所在。
而在中国,无论是对于外来文化入侵的自卑感也好,亦或是文化环境的细节缺失也好,目的和手段的不同,终究决定了高度上的差距。如果中文说唱无法以中国人的角度将中国人自己的真实生活写进歌里,那么不管未来预算多吓人,制作水准多精良,双押三押多牛逼,这个文化在大热之后依旧不会有出路,只有没有灵魂的空壳。
时也命也,此时此刻,《有嘻哈》的横空出世让中国说唱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思考,也预示着中文说唱的新一轮启蒙运动。当资本与媒体的介入使纯粹的热爱不再能够推动这个文化发展到下个台阶时,属于Hip-hop的下一个重大转折点随时都可能出现。
2017年,中国说唱元年,大幕已经拉开,这条路会把我们带到哪,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Coldboi
文章来源:OURDEN
数据统计中!
嘻哈之城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狗爷头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