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个怪兽叫什么名字,是哪部影视剧里的?

2018年1月,中国河北首次发现彩虹恐龙化石,英媒赞其为最美丽恐龙。

作为已灭绝生物,还能从影视作品里精选出5只正经恐龙与5只不正经恐龙,不愧怪兽界一哥!

在发现恐龙化石以来,人们就不断试图想象真正恐龙的样子。

一方面,随着古生物学的发展,恐龙的样貌在不断修正。电影中的恐龙形象,也随着最新研究不断变化。

另一方面,由于恐龙这个远古巨兽的形象为人们熟知,一些刻意不正经的恐龙形象,也出现在银幕上。

在这些正经和不正经的恐龙之中,有哪些奇葩的影视形象呢?

《Along The Moonbeam Trail》上映于1920年,是第一部结合真实恐龙与真人演员的电影。电影主要讲述了一架神奇的飞机将两个孩子带到月球上,在那里孩子们遇到了史前怪物,并目睹它们之间的战斗。

话不多说,看看这部电影里的剑龙长啥样:

等下,这肥大的下颚,粗壮的四肢,以及整体都伏在地上的姿态……难道不是妙蛙种子?

真实世界的剑龙,真不是这样的。

剑龙生存在侏罗纪晚期,是一种巨大的草食性恐龙,也是最知名的恐龙之一。

位于法兰克福森肯贝格博物馆的剑龙标本。

剑龙头尾长约9米,身高约4米,体重可达4吨左右,它有一个小脑袋,背上有两排多边形的骨板,尾巴长着尖尖的骨刺。

两种剑龙和人类的体型对比图。

从上图可见,剑龙才不是什么“伏地魔”,也没那么四肢臃肿。

正经恐龙2号:雷龙,出自《失落的世界》

《失落的世界》上映于1925年,影片中一个探险家相信在亚马逊流域深处存在恐龙,在探险中果然目睹了恐龙,甚至设法将其中一个带回伦敦。

空姐看到这部电影里的雷龙,恍惚以为看到了长颈鹿:

???这个脖子变异了?

也许你会觉得,这么长(cháng)没什么问题,《侏罗纪公园》里的雷龙,不也是这么长(zhǎng)的?

敲黑板,为什么上学的时候数学题老算错?细节,注意细节!

看出《侏罗纪公园》里的雷龙有什么不一样了吗?

没看出来的,跟空姐一起补习下雷龙知识。

雷龙是最广为人知的蜥脚类恐龙之一,它身长约26米,体重介于24到32公吨。

位于Tellus科学博物馆的雷龙标本。

雷龙和剑龙一样,都是食草性恐龙,它的显著特点是长颈、长尾巴,与身体相比,头部相当小。

三种雷龙和人类的体型对比图。

没错,雷龙的确脖子很长,尾巴很长,但是脖子里可是有骨头的,90度弯曲,骨骼得多扭曲?

嘶,不说了,空姐感觉颈椎咔咔作响。

正经恐龙3号:霸王龙,出自《原子怪兽》

《原子怪兽》上映于1953年,一场在极圈进行的原子弹爆炸实验,释放了冰层中沈睡一亿四千年的恐龙,这只恐龙跑到纽约市大肆侵略,造成巨大恐慌。

空姐先打个预防针,你将看到的霸王龙,并不是《侏罗纪公园》那样的。

虽然可能性很小,想不起来的话,看这里。

仿佛,似乎,好像……龙?

霸王龙是一种巨型的肉食性恐龙,学名是暴龙,它是陆地上出现过的最大型肉食性动物之一。妥妥的恐龙界头号偶像。

位于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暴龙标本。

作为二足、肉食性恐龙,霸王龙身长约13米,体重约6.8公吨,咬合力将近6公吨,是现有肉食恐龙中最大的咬合力。它拥有大型头颅骨,并借由长而重的尾巴来保持平衡。

四种霸王龙和人类的体型对比图。

不管是哪种霸王龙,都是前肢小短腿哇。

正经恐龙4号,菱龙,出自《火山湖怪兽》

《火山湖怪兽》上映于1977年,比起前面的作品来说,年代已经和现代比较接近了。剧情有点扯:一颗陨石坠入俄勒冈火山口湖,流星发出的热量把湖中的恐龙蛋孵化,警察接到当地人报告,说湖中有怪兽出现,为此展开了调查。

这部电影里的恐龙,下肢为鳍状,是一种水生恐龙,就体型来说,和蛇颈龙类的菱龙属较为相似,外形槽点不算太大。

头颈结构看起来还是有点奇特……

先说明一下,严格意义上的恐龙指的是特定陆地爬行动物,能采取直立步态,包括蜥臀目与鸟臀目,并不包括蛇颈龙类、翼龙类、鱼龙类、沧龙类。不过大众认知的“恐龙”这个词语,还是泛指这一类与恐龙沾亲带故的种属,所以空姐也把它算在内。

菱龙又名彪龙或拉玛劳龙,是种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生活于侏罗纪早期的托阿尔阶,距今2亿至1.95亿年前,属于脖子较短的蛇颈龙。

位于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菱龙属标本。

蛇颈龙类的特色在于小头、细长的颈部、像乌龟般宽阔的身体、短尾巴,与两对大且细长的鳍状肢。它们的体型变化很大,三尖股龙属的身长估计为3米,而毛伊龙的身长超过20米。

菱龙的身长约7米,属于蛇颈龙类中的中等身材。

菱龙和人类的体型对比图。

说了这么多,重点其实只有一句:菱龙是百分之百的海洋生物。

这部片的菱龙,槽点就主要在于:它上!岸!了!

咋地?没见过海洋生物上岸?万物起源于海洋知道不?

空姐OS:人家一辈子没离开过海洋,人类说上岸就上岸……

大概就约等于,《大白鲨》里的大白鲨上岸咬人了,鱼离开水也能活了,牛被吹到天上飞了。

……最后那个好像有可能。

正经恐龙5号,所有出自《侏罗纪世界》的恐龙。

没别的理由,根据最新研究,恐龙应该长这样:

忘掉那些披着一身蜥蜴皮的恐龙吧,有羽毛,可能是兽脚类恐龙甚至是整个恐龙类比较普遍的一个特征。

鸡就有可能是霸王龙进化(?)来的。

准确地说,鸡和恐龙具有一个最近的共同祖先,就好比人和猴子具有共同祖先。恐龙与鸟类的DNA序列非常的相似,甚至契合度达到了80%。

再来看《侏罗纪世界》,出于“制造怪物”的理念,并没跟着古生物学界与时俱进,而是继续保持恐龙在大众眼中的恐怖形象。

伶盗龙在电影里长这样。

以人类为参照,身长少说也有2米。

好吧,空姐也能理解,恐龙这个形象出现了一两百年,突然变成大咕咕咕鸡,还恐不恐啦?

日本漫画家村田雄介想象的霸王龙复原图。

说完正经的恐龙复原,下面空姐要放那些故意奇葩的恐龙还原了。

不正经恐龙1号:网红,出自《恐龙家族》

朋友,你识不识得这张表情包?

由于在网上成为表情包,空姐决定叫它网红龙。至于究竟是什么种的恐龙?拒绝回答(已经昏迷)。

《恐龙家族》是一部美国家庭情景喜剧电视剧,最初于1991年4月26日至1994年10月19日在美国广播公司播出。

故事情境设定于公元前60,000,002年,从大恐龙辛克莱一家的日常生活开始。

不正经恐龙2号:警察,出自《恐龙特警》

经受了网红的冲击,看下面这张人龙合作的图,空姐竟然觉得挺正常的。

不就是人体大小,有智慧的恐龙嘛,见,见过了!

《恐龙特警》是一部1995年的哥特科幻家庭电影,讲述了在一个人类和拟人化的恐龙并存的未来社会,一名女警探与搭档霸王龙警探合作,以调查另一种恐龙谋杀行为的故事。

仔细一看海报,还挺萌萌哒。

电影扑街惨烈,被称为“价值3350万美元的灾难”。

不正经恐龙3号:大眼怪,出自《山洞人》

前面两部电影,《恐龙家族》获得过艾美奖,《恐龙特警》则因烂而“烂史留名”。

这部电影本身没什么名气,主演却很知名:披头士乐队的鼓手,林戈·斯塔尔。

就是骑在大眼怪身上这个↓

相信你和空姐一样,目光被大眼怪深深吸引……

怎么说呢,大眼怪这个形象,介于蟾蜍、狮子和蜥蜴之间,吸睛的大眼前面,还有犀牛角的元素,让人完全难忘。

《山洞人》是一部1981年的原始时代喜剧电影,讲述的是在石器时代,两个山洞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不看,再见ヾ( ̄▽ ̄)

不正经恐龙4号:朋克龙,出自 《恐龙城历险》

和前面的《恐龙特警》有点类似,这里的朋克龙,也是穿衣服的龙。

对比起来,这只朋克龙,恐龙脸的人性化程度要低很多,难怪顺眼得多。

《恐龙城历险》是一部1991年的电视电影。电影围绕三个爱看恐龙的青少年展开,一个漩涡把他们吸入电视屏幕,并进入了他们最喜欢的节目。

不正经恐龙5号:恐龙后裔,出自 《超级马里奥兄弟》

从出处,就已经透出了不正经的气息:《超级马里奥兄弟》?

是的,任天堂同名电子游戏改编,海报长这样:

还是看不出来哪里马里奥……

电影里的恐龙后裔,长这样:

这部电影上映于1993年,剧情发生在平行世界的纽约市,恐龙没有绝迹,而是进化成了与人类非常相似的生物。

邪恶的国王Koopa统治这个恐龙与人类混血儿的城市,直到主角马里奥兄弟到达后才将他击垮。

按照电影设定,恐龙还与人类混血(。)

回过头来看这十个正经不正经的形象,作为怪物界的一代icon,恐龙家族真的是很庞大了。

告诉空姐,你还见过哪些奇葩的恐龙形象?顺便点个赞再走吧。

知道这个的都老了(并没有)。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架空(ID:jiakong2017),这里是科幻、奇幻、惊悚的世界,欢迎关注。

“架空”开设了全新小说号【独角兽小说】,主要提供科幻、奇幻、悬疑、惊悚类原创精品。也许下一个《三体》就会在这里诞生。

WARNING:想象力匮乏者请止步!

要说怪兽界的“扛把子”是谁?

毫无疑问,以前这个问题的答案肯定是金刚,但如今怕是要非哥斯拉莫属了!

毕竟前者仅仅只是为了与心爱的女人看一场日出而在摩天大楼上与飞机战斗,虽然爱情故事感人但是格局还不够高;

而后者可是为了拯救人类在地球上与怪兽作斗争,先后打败了穆托、拉顿、基多拉这些能毁灭地球的怪兽,这样的“英雄”谁敢说它不是怪兽界的“一哥”?

而且哥斯拉这个莽夫,不仅仅是在电影中能打,现实中的战斗力也是强得一塌糊涂!

上映4天票房破5亿,从吸金能力上来看《哥斯拉2》依然“吊打”大多数怪兽界的电影。

要知道,此前上映的怪兽片《巨齿鲨》破5亿用时5天还多14个小时,《狂暴巨兽》破5亿的时间更是长达6天还多21个小时。

唯一能在票房增长速度上“吊打”《哥斯拉2》的怪兽电影也就只有侏罗纪系列了,可是用一个世界的恐龙打一个还在成长期的怪兽,咱能要点face吗?

由此可见哥斯拉的战斗力不仅仅局限在电影内,电影外的它也依然强悍。

更何况与它同档期的电影中更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所以哥斯拉的强势来袭也算是有目共睹!

与《哥斯拉2》一起热映的电影票房走势图

而且从IP的角度来讲,哥斯拉非常具有商业价值。

在IP方面能与之相提并论的也就只有漫威超级英雄宇宙、DC扩展宇宙以及《变形金刚》系列了。

毕竟这玩意是日本向世界输出的最成功的文化符号之一,从1954年关于它的第一部电影上映以来,至今不同版本的哥斯拉电影已经有约32部,并且以漫画、动漫、影视以及各类相关的周边产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

甚至在2015年哥斯拉还成为了日本东京新宿区的特别居民和旅游大使。(值得一提的是,“哥斯拉”第一部电影上映的时间是1954年,而它在电影内被发现的时间也是1954年。)

面对这样一个属性全方位加满的“吸金类怪兽”(怪兽本身、电影票房、商业价值),美国与日本的电影公司自然都像是饕餮见到了美味一样,积极的参与到对它的拍摄中去。

而且这两个国家也一直热衷于大搞怪兽题材的电影,哥斯拉自然不用再多说,此前上映的《狂暴巨兽》《金刚》以及《侏罗纪世界》系列电影等也是此类型的影片,而且这类影片不论是在电影内还是在电影外都与哥斯拉一样,是非常能打的吸金类怪兽电影,内地票房成绩普遍跻身10亿元票房俱乐部。

相反,面对这样一个在国外吸金能力属于热门题材类型的电影,中国电影公司的反应却近乎可以用“冷淡”来形容,以至于在《哥斯拉2》强势来袭之后,同题材能打的中国怪兽与电影更是一个也没有!

不过反应“冷淡”也是有原因的!

据了解,国产怪兽电影早期就有《百万巨鳄》《食人虫》《异种》等,但是这些电影不论是评分还是票房都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尤其是《百万巨鳄》在结局时还留下了悬念(电影中有小鳄鱼逃生),让不少观众猜测这部电影应该还有后续,但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7年之久,却依然不见这部电影的后续有什么动静。

这几部典型的怪兽电影基本上都败在特效技术不成熟、剧情走向单一、国内怪兽电影受众群体较少等方面,而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其实还是缺少资金。

所以不少国产怪兽电影选择了新的发行方式,不再追求成为院线电影,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网络大电影的方式继续生存。

这样的做法有两个好处:第一个是拍摄电影投资少,第二个是资金回笼周期快。

院线电影与网络大电影的区别

而在这一方面,也的确诞生了不少成绩还不错的怪兽电影,比如2018年上线的《大蛇》虽然评分是在豆瓣的底线边缘疯狂试探。

但是其在网络平台上却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票房分账成绩,以5078万位列2018年网络大电影票房榜首。

当然,从上述的这些国产化电影里也不难发现,大部分片方在做的事情基本上就是将几十年前或是十几年前国外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外国电影,以“Ctrl C”与“Ctrl V”的方式进行简单的复制与粘贴。

甚至复制出来的作品特效还不如人家几十年前或是十几年前拍的电影,尤其是《大蛇》这部网络大电影,就差没将名字改成“中国版之狂蟒之灾”了。

2018年上映的网络大电影《大蛇》开场特效

1997年首映的第一部《狂蟒之灾》特效

可见,在电影行业不论是舶来品还是拿来主义,实际上往往都会发生水土不服的事情,即使在票房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也会在口碑方面受到猛烈的抨击。

再加上资本的不看好与不支持,想要做好怪兽电影的拍摄,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几乎等同于痴人说梦。

尤其是对资本来讲,对于不赚钱的电影项目本身就已经避之不及,而不赚钱反而会赔到裤衩都没了的电影项目更是谈之色变,再者也没有谁会傻到先花钱去培养国内观众对怪兽电影的兴趣,而让他人受益。

所以有业内人士认为:要想做好中国怪兽电影的开发,首先要向韩国怪兽电影学习,先将怪兽本土化,才会有更多的受众群体,进而斩获不错的票房成绩,也能借此收获一波敢于“吃螃蟹”的好评。

但实际上,每当谈论到这个话题,中国电影公司面临的问题又要回到原点,因为中国电影公司不缺乏顶尖的怪兽IP,缺乏的是强悍的开发能力!

简言而之就是:中国怪兽IP潜力无限,片方开发能力有限。

因为仅仅只是一部在任何一个书店都能买到的《山海经》著作,就有着400多个不同类型的怪兽,其中被大众所熟知的就有穷奇、毕方、西王母等,相信这些怪兽里不缺能与哥斯拉正面对抗的怪兽。

至于书中有些怪兽体型较小的问题,都可以在后期的制作中将其扩大,毕竟1954年上映的哥斯拉身高不过50米,而等到2019年《哥斯拉2》上映的时候,片方给设计身高就已经有100多米。

那么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片方设定中国怪兽经过了5000千年的成长,那它们的身高会有多高?

凭借如此多的怪兽基础,不要说打造一个中国怪兽电影宇宙,就是再来个中国怪兽电影宇宙的电影宇宙的电影宇宙,相信都不是问题。

更别提还有那些在民间流传的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魔兽(混沌、穷奇、梼杌、饕餮),以及麒麟、凤凰之类的祥瑞神兽了,更是多如牛毛!

甚至孕育这些怪兽的地方小北都已经想好了:神农架、罗布泊、昆仑山、塔克拉玛干沙漠......

可难题是,如何将这些现有的民间神话传说里的怪兽运用好,构建出来一个独属于中国的怪兽电影宇宙,进而打败强势来袭的哥斯拉?

然而即使解决了上述的难题,在基本的世界观构建出来之后,在拍摄期间与后期特效的花费上,也会是一笔令人望而生畏的天文数字!(参考《哥斯拉2》1.7亿美元的制片成本,约等于11.74394亿元人民币)

乃至于这类电影在上映之后能否盈利?口碑是否会爆棚?那真的都是听天由命的事情,这怎么看怎么都是一笔赔本的买卖。

当然,这并不是代表中国怪兽就没有与哥斯拉一较高低的机会了,毕竟近些年来国产电影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

如果将电影行业的发展看成几何学里的基础元素“点、线、面”,那么十几年前的中国电影无疑处在“点”这个基础阶段里,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现阶段的中国电影则正处于“线”的发展阶段,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终会向着“面”的阶段发展。

小北对于所谓的“点、线、面”三个阶段是这样解释的!

点:没有前作,也没有后续,仅此一部电影,既是开始也是结尾(一般我称这种电影是一锤子买卖电影,甭管电影票房与评分的好坏,卖完一部就走人)

线:当第一部电影卖座,就会出续集,如果续集也卖座,那就继续出续集(系列电影,比如《捉妖记》《唐人街探案》《速度与激情》《黑客帝国》等,这类电影注定了片方要更注重评分方面,只有评分好了,后续的电影才有希望继续大卖)

面:多个系列电影共享同一个世界观,并且彼此之间有联系(比如漫威电影宇宙,怪兽电影宇宙等,这类电影则更注重评分与粉丝的维护)

当然,现阶段的中国怪兽电影想要猛锤哥斯拉坐上怪兽界“扛把子”的位置已经不太现实!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国产电影里从不缺乏作为配角或者是龙套类的中国怪兽的身影,或许它们能与强势来袭的哥斯拉PK一二。

其中《西游伏妖篇》里的妖怪,不论是体型还是战斗力都弱成了渣,但胜在可爱,观众缘会好很多。

同样是体型不够的怪兽,在张艺谋执导的电影《长城》里出现过的怪兽饕餮,虽然体型不大,但胜在数量够多,如果对阵哥斯拉也可以使用“人海战术”。

说到怪兽需要体型大,那么《九层妖塔》里的昆仑山水怪绝对算得上是国产怪兽里的“一哥”了!

而且出身绝对是根正苗红的国产,不仅拍电影的是国产,就连出生地昆仑山也都是国产啊!

除此之外,在评分仅有3.0分的《封神传奇》里也有一个怪兽体型够大,编剧安排的名字叫“绝地百足”,实际上就是一个大蜈蚣。

不过从这个怪兽不论是从体型上来看,还是从战斗力上来看,都是个给哥斯拉泡酒喝的好材料。

还有“狄仁杰系列电影”里的怪兽,虽然都不是影片里的主角,战斗力也弱成了渣,但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怪兽造型都还不错。

除了这些凶狠系的怪兽以外,国产怪兽还有萌系的,比如电影《捉妖记》里的胡巴,电影版《秦时明月》里的Q版貔貅,都是靠卖萌为生。

而在卖萌这件事情上,哥斯拉拍马不及,因为它虽然能打败怪兽拯救全人类,但可惜的是它无法暖化少女的心,不是吗?(毕竟,谁掌握了女人的心,谁就掌握了市场)

当然,除了这些萌系的妖怪之外,其他的怪兽在电影里基本上都是大反派或者是终极BOSS,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类降妖除魔的,剧中的地位也基本上都是配角或者是龙套,相比起怪兽电影宇宙里作为主角的哥斯拉与金刚这两个人类的守护神,格局与地位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而想要等到真正能打的中国怪兽在电影市场上与哥斯拉正面一战,不敢说“家祭无忘告乃翁”,但也得是需要“活久见”才能看得到的事情了。

值得注意的是,19年以来,尤其是进入3月份之后,以网络大电影形式通过备案的电影数量激增。

其中又以怪兽题材类型的电影为多数,不乏一些与外国影片似曾相识的电影,如《蛇王》、《侏罗纪崛起》、《夺命鲨滩》、《怪兽猎人》、《海怪》、《陆行鲨》、《蚁型危机》、《怪兽2:史前异种》等。

这类影片的出现,也足以证明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公司对怪兽类题材的电影开始感兴趣了!

虽然可以预见,这类网络大电影在质量上不如院线电影,但毕竟也算是填补了中国院线怪兽题材类电影的空缺,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消息,至于未来何时出现真正能与哥斯拉“打架”的中国怪兽,相信这一天迟早会“活久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0只怪兽名字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