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音乐的人听到音乐后是什么感觉?

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最初听到李宗盛的音乐是什么感想呢?那么,现在呢?

来吧,讲述一下富有青春含义的故事吧!听一听李宗盛的音乐会让你再次感觉到什么不同的意义 

  小时候,我们都曾被问及梦想,答案五花八门:老师,医生,科学家,宇航员。邓加宇的答案是歌手。

  长大后,大多数人都走上了与儿时梦想截然不同的道路。而邓加宇真的成了一名歌手。

  去年,25岁的邓加宇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发行了自己第一张正式全长专辑:《25岁前的世界观》。酝酿两年,制作一年,这个从湖南衡阳小县城走出的年轻人,几乎包揽了专辑制作中的一切工作。

  对自己的人生,他有着清晰的“五年计划”:《25岁前的世界观》之后,还会有30岁、35岁、40岁的世界观……每五年出一张作品集,直到唱不动了为止。

  他介绍自己为“预备役艺术家”。从小他就相信,自己未来一定会成为一个艺术家,从未动摇过。在这个梦想与欲望瞬息万变的时代,他的笃定简直算得上神奇。这引起了我的强烈好奇:他为什么这么笃定?

  不过,接下来要讲的,并不是什么天才传奇。走近邓加宇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邓加宇的故事,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 一个不甘于平庸的人,在现实与理想、理智与情感之间缠斗。也曾接近月亮,也曾遭遇重锤,无论如何,生活仍要继续。

  来吧尝一口这年轻的血肉

  再回答 这个世界会好吗

  第一次见邓加宇是在冬天,他整个人裹在黑色里,黑毛衣黑裤子黑眼圈,表情有点拽,嘴角向下拉,笑容极少且幅度很小,像是中学班里最不可一世的少年。他说话时脸微微上仰,用下巴看着别人,毫不谦虚地形容自己是一个“聪明”的人,但对于你说的任何一句话,他都会认真聆听,并条理清晰地给出回应。专业的声乐训练使他连闲聊都字正腔圆,排比句像一层层浪向你涌来,语气不容置疑,仿佛在进行一场正式的演说。

截图出自邓加宇为自己专辑拍摄的衍生纪录片,导演、剪辑、配乐及部分的拍摄,都由他自己完成

  今年是邓加宇北漂的第五年,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对世界同时怀着热情与愤怒。不满足于当下“集体的表达阉割”,他在《25岁前的世界观》中的表达直指个体与时代的关系。专辑介绍中写道:这是一张关于“我们”的专辑,我斗胆希望它能在时代这具巨大的车轮上,刻上一些些“我们”的烙印。

  “我们”,指9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们,在音乐中以“邓加宇们”的形象出现。这是一群怎样的人?邓加宇以一串排比回应我:有温度、有热度、有冲动的人。在他眼里,许多年轻人拥有巨大的能量而不自知,他希望自己的音乐不囿于厨房与爱,而是关乎更辽远的山川湖海,或许能在某个时刻,成为激发人潜在能量的那个按钮。

  专辑中的十首歌,囊括了丰富的元素。始于intro中朴素的吉他声与衡阳话的念白,途经《孤独》的细腻与《时代》的恢弘,既有暗藏隐喻的《东西》,也有解构男女情爱的《爱情》。而前九首歌的标题与意象,像一颗颗纽扣被针线穿起,在最后一首《邓加宇们》中以四幕音乐剧的形式连缀起来,最终在“这个世界会好吗”的大合唱中轰然落幕。

音乐博主耳帝毫不吝啬对这个年轻人的赞赏,专辑中的尾曲《邓加宇们》,被评为“2021华语100首最佳歌曲”第十名

  时间倒回五年前,还在星海音乐学院读书的邓加宇发布了自己的第一张EP,《20岁前的世界观》。那时他已规划好了未来的节奏:每五年发一张作品,发到发不动为止。他认为这是件很酷的事情,会让他的创作和他的人生经历,都更有分水岭的感觉。

  毕业后,邓加宇一心要搞独立摇滚,他一路北上,开启了“北漂”生活。音乐无法直接变成面包,为了在北京站稳脚跟,他在一家音乐培训机构教课,同时帮人编曲、写乐评、在知乎上接咨询。

  一个高光时刻是拿了2019年滚石原创歌手大赛冠军,除了三万元奖金,他还顺利签约滚石,就此成为一个职业音乐人。高光并没有持续太久,邓加宇发现自己想要的发展路线与公司规划并不合拍,半年左右就解约,重新变回了一个“自由人”。

  2021一整年的时间,邓加宇几乎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专辑《25岁前的世界观》的录制,为此他“停止了80%的经济活动”,没有收入,消费压缩到最低,来北京之后杂七杂八攒下的十万块钱,成为他的启动资金。

  当时的邓加宇已同滚石解约,还未加入新公司草台回声,没有资源,钱也有限,他想方设法压缩成本。作词、作曲、编曲、演唱、制作、器乐演奏、概念设计,几乎都由他一个人操刀。吉他、贝斯的编配,就在家里完成。为了省钱,连专辑封面都是请人帮忙在出租屋的客厅拍的,照片里的小孩是朋友的儿子,铺着格子桌布的桌子是他平时的餐桌。

  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他不知道该怎么做,只是执拗地追求更好。《时代》中令人惊艳的小号,是请管弦乐团的人来吹的,邓加宇不知道吹小号嘴巴会很累,就让乐手一直吹一直吹,想选一遍最好的,直到乐手的经纪人发了火,要走人。邓加宇也觉得委屈,第一次当制作人,难免有很多事情不懂,“我有错,但是我的错来自于无知”。所幸沟通后,对方没有走,还给他道了歉。

  他像个军师,擅长做顶层设计,小到一首歌的编曲、一张专辑的结构,大到整个人生的规划。

  就拿《25岁前的世界观》来说,不同于之前的EP作品,这是他第一张全长专辑。它对邓加宇来说极其关键,因为只有第一张全长专辑才有资格参评金曲奖的最佳新人奖。这是一生只有一次的机会,或者说,赌注。

  金曲奖,华语地区知名度最高也最权威的流行音乐奖项之一,孙燕姿、徐佳莹、李荣浩……都曾在出道初期摘得最佳新人奖。在邓加宇构想的人生蓝图中,金曲奖几乎是最重要的一笔,有了它,“整个就盘活了”。甚至连做梦,他都会梦见自己拿奖。

  小时候,邓加宇就已经体会过万众瞩目的滋味。父母带他一起去歌舞厅,舞池中男男女女跳着交际舞,闪亮灯球变换出五彩光芒,他站上舞台,毫不露怯,用稚嫩的嗓音唱着当时正流行的《窗外》《知心爱人》。灯光和目光全都聚焦在这个七八岁的小孩子身上,连歌舞厅的老板都献花给他。

幼儿园时期的邓加宇在指挥小朋友们合唱

  邓加宇没有家人从事文艺相关的职业,父母都是湖南衡阳当地的企业职工,对音乐的热情是怎么生根发芽的,连他自己都说不清。不过,家庭的稳定殷实,让他比同龄人更早地拥有了电脑和MP3,也更早地打开了广阔的音乐世界。他喜欢周杰伦、潘玮柏,幻想自己未来有一天也像他们一样,成为耀眼的歌星。

  “从小我就只想做音乐,没有别的,连(做别的事情的)这种念头都没有。”邓加宇语气笃定地告诉我。学吉他、学钢琴、参加校园歌手比赛、参加艺考……他做的每一个决定,几乎都与音乐有关。

  而这些决定,也都幸运地得到了身边人的积极反馈:家长支持他,老师喜欢他,女同学暗恋他。他唱歌、弹琴、跳舞,是学校的风云人物,但又并非典型的“好学生”,打架、早恋、逃课,一件没落下,居然还同时保持着不错的成绩。

  生活一路高歌,在高中阶段达到顶点。“特别自负。”回忆起高中阶段的邓加宇,朋友范芽芽直言不讳地评价道。晚自习,当其他同学都安静待在教室的时候,他逃课到学校的琴房,弹一首炫技的《克罗地亚狂想曲》。

  高三毕业后,十八岁的邓加宇做了一件在县城颇为轰动的事:开个人演唱会。他拉来几个爱好音乐的朋友,负责吉他、贝斯和键盘,又用美图秀秀做了张演唱会海报,跑遍琴行,寻求赞助。他思路清晰:你们提供排练场所、出设备、搭舞台,我们帮你宣传,扩大琴行的知名度。最终真的有一家琴行同意了,老板也加入进来,成了鼓手,一个临时乐队就这样组建起来。整个过程中,邓加宇没有花一分钱。

  此时的邓加宇已经显露出“爱整活儿”的特质,这将为他日后的音乐事业打下基础。

  七月一个溽热的夜晚,演唱会在滨江公园举办。广场舞的喧闹与邓加宇的歌声相互碰撞,他唱了郑钧的《私奔》、GALA的《骊歌》,台下有老人,有小孩,还有同学专程从外地赶来支持。

  向水帘也在人群中,她望着台上的少年,满心自豪。

  向水帘是邓加宇的母亲。不同于儿子的个性张扬,她性格温和,脸上总是挂着柔软的微笑。对于邓加宇的选择,她并不都能理解,但“他喜欢什么,就让他去做”。邓加宇上初中时,主动提出要学钢琴和吉他,一台钢琴要花去家庭年收入的一半,向水帘咬咬牙还是买了。邓加宇成绩不错,足以考上一本大学,非要参加艺考,向水帘起初不支持,怕将来难找工作,看他坚持,最终还是顺从了他的心意。

  对于母亲的包容,邓加宇不会直接地表达感谢,但在他的创作中,母亲始终是一个美好的存在,出现在他的歌词中、专辑封面上、纪录片结尾的致谢里。

  “妈妈”在摇滚乐中是一个常见的隐喻,她是游子远走后又不断怀念的家乡,也是令人爱恨交织又无法逃离的国族。而邓加宇的“妈妈”,少了一些隐喻,多了一丝柔软。在“妈妈一起飞吧,妈妈一起摇滚吧”的二十年后,在“妈妈,当你回首这一切”的十年后,邓加宇接着唱道:“这个世界会好吗,我们的明天会好吗,纵使生活刁难,我也想给你答案。”

《妈妈》的MV是邓加宇和母亲一起拍的

  而父亲,仅仅以一个双关的形式在歌词中出现——“互联网和经济的发达就像母亲,确实给我们这代人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奶水,但父亲在哪呢,我们又,失去了什么。”

  邓加宇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父母离婚,是向水帘把他一手带大。父亲的缺席,的确让他失去了一些东西,比如安全感,比如一个强有力的庇护。但另一方面,他的性格一直在“野蛮生长”,邓加宇猜想,这可能是因为没有受到过太多父权的管制,也知道没有人能帮他安排什么,他只能靠自己。

  就像一株不加修剪的植物,他肆意疯长,但始终向上,一切仿佛都在朝着他的梦想靠拢。直到走出县城,进入大学,一盆冷水迎头浇下,邓加宇突然明白,世界比他想象中大太多。

  在音乐院校,邓加宇引以为傲的本事显得平平无奇。随便拿一个吉他谱子就能弹,他以为自己已经挺厉害,而很多同学已经不需要谱,可以即兴伴奏了。这种落差感让他心生挫败。

  别无他法,只有不停地学习、追赶。课余时间,邓加宇学编曲,学混音,练吉他,练唱歌。中学时期看不惯他的范芽芽,时隔几年再见到他时,惊讶于他的变化,当年的自负褪去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加踏实清醒的邓加宇。

  20岁那年,邓加宇把三首原创歌曲集结成EP《20岁前的世界观》,也是他“五年计划”的开端。那年,他仰慕的歌手去广州巡演,邓加宇大着胆子跑到演出后台,把存有这三首歌的U盘递给歌手。遗憾的是,被前辈赏识、就此腾飞的故事并没有发生,但在唱作音乐人这条道路上,邓加宇已然轰轰烈烈地向前驶去,不打算回头了。

  在某个雨后晴朗的下午

  突然觉得自己像个废物

  范芽芽记得,邓加宇曾问过她一个问题:一件艺术品,是当它被创作出来的时候就是艺术品,还是被人们熟知的时候才成为艺术品?

  对很多问题,邓加宇都能给出自洽的答案,只有这个问题让他困惑至今。

  “北漂”近五年的时间里,他一个人像一支团队,除了音乐创作,还身兼多职。做自媒体、拍纪录片、运营知乎与微博……播放量与粉丝数都在一点点增长,但始终不温不火。他渴望被更多人听到,并理解。

  初识邓加宇时,他自信而强势的作风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直到今年三月份,我和一位朋友去北京五环外的通州拜访他,在家里,他渐渐展露出更丰富的一面。

  他很随性。阳台落地窗前,十几只洗好的袜子就直接晒在地上,像在晒红薯干,他说是为了方便,想穿的时候就随手捞起一双,还省去了挂的时间。听说我和朋友都喜欢唱歌,他拿起吉他给我们伴奏,我们问他会弹什么,他说随便点,我们说了一首他没听过的歌,他认真听了两遍,临时扒谱,等着我们准备好才开始。

  他很坦率。无论问任何问题,他都是“没问题,随便问,问什么都行”的态度,没有禁忌。

  他很自律。每月出几条视频,每周练多久的吉他、口琴和唱歌,每天学多久英语,他都设定目标,项目还在不断增加。

  那些极少提及的脆弱,也在有意无意间舒展了出来。

  尽管他表面笃定,身边的朋友能也觉察到他对未来的担忧,担忧有没有人听他的作品、能不能拿金曲奖。喝酒是他舒缓情绪的方式之一,拉开冰箱冷藏层最下面的抽屉,满满的全是罐装啤酒。

  最焦虑的时候,他会抗拒睡觉。桌上放着的,除了南京歌手的专辑与韩寒的书(他从中学喜欢到现在),还有好几种调节睡眠的药。失眠让他的黑眼圈很重,被B站观众多次指出后,他索性把这个特征变成了一个梗,在视频里自我调侃。黑头发里夹杂的银丝,我原以为是挑染,“不是,是白头发”,他低下头来给我看。不过,他又会立刻表现出轻松的样子,声称已经有一套非常完善的应对方式。

  他也很要强。平日的他,就像音乐人薛禹舟形容的“永远都是一个特别饱满的状态”。为了完成想做的事情,他愿意调动起全部的头脑与精力,哪怕已经很疲惫,很想睡觉,对做音乐的渴望却“像旁边有人一直在挠你痒痒或者给你喝红牛,让你没办法睡觉”。

  2021年终总结视频的结尾,邓加宇引用王小波的话:“没有什么能锤得了我。”

  今年5月18日,一记重锤。

  中午,第三十三届金曲奖入围名单公布。邓加宇没有马上去看结果,他知道,如果入围,一定会有人向他道喜。名单公布后一个多小时,他打开手机,看到微信群里很多人说“遗憾”“可惜”。他感到很懵。

  下午,他照常去菜市场买菜,路上他无意识地戴上耳机,点开《25岁前的世界观》听。大半年来,做饭的时候、洗澡的时候、去菜市场的时候,他都会习惯性地听这张专辑。他自知这并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很少有人会反复去听自己的作品,但他每次听,依然会被自己兴奋到、感动到。

  而那个下午,他听了十几秒,突然一种恶心的感觉涌上来。他关掉音乐,觉得自己像一个自我感动的傻瓜。时代、世界、自由与爱……自己唱的这些东西,真的有人在乎吗?

  曾经的希望有多大,此刻的沮丧就有多大。一个月前,他刚凭借《25岁前的世界观》入围了第十五届Fresh Music Award(FMA)的最佳新人与年度十大专辑。FMA被称为金曲奖的“前哨站”,二者名单的重合度一直很高。和邓加宇一起入围FMA最佳新人的七位候选人中,有四位也出现在了金曲奖最佳新人奖的名单里。

FMA(上图)和金曲奖(下图)的入围名单

  沮丧之余,邓加宇也在思考,艺术没办法以量化的标准评判,能提名音乐奖项的作品,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审美上的差异。入围FMA而没入围金曲奖,或许与曲风有关,或许与评委的偏好有关,又或许只是差点运气。

  会有很多人拍拍他肩膀,鼓励他说你还年轻,未来还有很多机会。但邓加宇清楚地知道,很多人欣赏他,是因为做这张专辑的时候,他才24岁。

  “如果我是一个40岁的人,你会来采访我吗?”他问。

  邓加宇的故事原本可能有两种不同的走向,就像磁带有AB两面。

  去他家拜访那天,他曾谈到自己为什么如此渴望金曲奖:“就像中学的时候你违反校规,如果成绩差,老师会说你调皮,你成绩好,违反校规就能成为你有个性、有灵气的佐证。现在金曲奖就是我那个成绩好的那块石头,一卡进去,你以前一切的做派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你的所有东西都会变成好的……”这是A面。

  而没有得奖,“我可能就只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愤青了”。这是B面。

  回到金曲奖提名公布的那个下午,邓加宇走在路上,听着自己的歌,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恶心。生活还是要继续。关掉音乐后,他照旧去了菜市场,回家后炒了一个空心菜,一个丝瓜炒肉,然后在那张铺着格子桌布的餐桌前把它们吃完。

  人生没有按照预想的剧本上演,但邓加宇不会停下脚步。他打算先找个稳定点的工作,缓和一下为了做专辑而接近负债的状态。唱歌和乐器还得继续练,还打算学些爵士和民乐,自媒体也会接着做,此外他还正在一档音乐综艺的选拔过程中,如果顺利的话,他将有机会为更多人演唱自己创作的这首《孤独》:

  “不被理解是一件必然的事,这残酷的世界本就是这个样子。”

  邓加宇的故事,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渴望A面,而B面往往才是真实的生活。失意也好,释然也好,都已是邓加宇身体的一部分,或许未来,还会成为《30岁前的世界观》里的一个乐句。

  (本文首发于2022年6月2日,原标题为《25岁那年,我做了一张专辑,想要冲击金曲奖》,由于不可抗力因素重发)

  封面:《摇滚新乐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最近看完这本书,干货十足,受益匪浅,但因不懂乐理看不懂乐谱,未接触过古典音乐,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小白up实在看不懂,就此忽略,但还是想做个读书笔记与大家分享)

序言:一本作曲家写的书。

真正的音乐爱好者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欲望:想熟悉艺术的所有形式。

如果你对音乐反应能力感到自卑,那么最好打消这些念头,这些所谓的感觉,每每是毫无依据的。

社会上流行的模仿能力强、绝对音高的辨别力,不能借此说明你是个懂音乐的人。然而,对具有高度潜在理解力的听众,有一个潜在的要求:当他听到一个旋律,必须能把它识别出来。光聆听音乐还不够,还必须能把特定时刻听到的音乐与在不久前刚刚听到的和即将听到的音乐联系起来。

许多钢琴家用了一辈子的时光去谈奏鸣曲,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也略显肤浅,至于那些做音乐普及工作的人,一上来就用天花乱坠的故事和叙述性的标题来解释音乐,继而在明确的主题上加些歪曲的顺口溜,作为结束这对解决听众问题过于小儿科了。

这个层次听音乐不需要思考。不少自认为合格的音乐爱好者都过于沉溺于听音乐这个层次,他们去听音乐会是为了自我放松,把音乐视为一种安慰或者逃避。

还有一种情况,人们对于不同的作曲家使用不同的音响素材,变得更为敏感,原因在于并非所有的作曲家在书里声音方面都用同一种方法,不要认为音乐的价值等同它诉诸感官的程度。旧音响方面而言,也不要以为最优美的音乐都是由最伟大的作曲家写的。

作曲家大多会回避音乐表达内容的问题。

一个人要用自己准确不误,一锤定音的解释来说明一首作品的含义,还得使得每个人都感到满意,只有老天才知道这多么困难。

个人认为所有的音乐都有表达能力,有些强,有些弱些,所有的音符背后都有某些意义,毕竟这音符背后的意义构成了作品,想要言说以及作品关涉的内涵。

有些人总希望音乐有一个意义,这个意义越具体,他们就越喜欢。音乐能让他们联想起一列火车,一列暴风雨,一个葬礼行列,越是他们熟悉的构想,对他们来说就越富有表现力。

那些精明的音乐爱好者,要求任何一个特殊的作品都要具有明确的意义,越明确越好,要我说充其量不过是泛泛的概念而已,音乐在不同的时刻,有不同的表达或安详,宁静或朝气蓬勃,或懊悔不已或心满意足,或暴怒或喜悦。

如果那是首音乐作品,每次当你重新听到它时,不要期望它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当然主题或乐曲不止表达一种情绪。我的意思是说,音乐的确可以表达某种意义,但又不能用过多的言辞来说明它。

音乐确实存在于音符自身和对音符的处理方式中,多数听众并不能充分意识到这个层次。

专业音乐人士和业余爱好者的区别在于,他们更关注音符本身,但他们的误区在于经常全神贯注的陷入琶音和断奏,以至于忽略了他们所演奏的乐曲更为深刻的层面。

理解能力强的听众,必须强化对音乐素材的意思,知道他们是怎么发展推进的,必须更有意识的去听音乐里的旋律、节奏、和音和音色,为了跟上作曲家的思路脉络,必须懂得一些音乐曲式的原理,这一点尤其重要,当你能听旋律节奏等要素的时候,你慢慢就会在纯音乐的层次上听出门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理想的听众在同一时刻既能进入音乐也能超脱音乐,既可以品评音乐也可以欣赏音乐,希望音乐向某个方向运行,同时又注视着他向另一个方向进行,就像作曲家创作时一样,原因在于作曲家在创作时必须能进能出,时而心醉沉迷时而冷静批评,无论创作还是欣赏音乐,同时要具有主客观两种态度。更自觉、更有意识地去听。不仅是听,带着某些目的去听,才能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灵感,作曲能力,主题,乐思,音响媒介

①最能激发大众想象力的作曲家,像舒伯特等人,他们的灵感是与生俱来的

②贝多芬是第二种类型的代表,姑且称为结构类,他不是舒伯特那种天生富有灵感的作曲家,他从一个主题开始,让它萌芽,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夜以继日,不辞辛劳的写成一首音乐作品。

③传统主义者或者因循守旧者。他们用大家熟悉和公认的体裁作曲,其创作方式却超越前人。改进。事先掌握了这种形式的总体模型后的创作。

④先锋派。他们的态度是实验性的,寻求新的和声,新的音乐响度,新的形式原则。

作曲家打算对自己的原始素材加工整理,还有两种重要的方式。一是延长法,另一种是素材的发展。

从一个乐思连接到另一个乐思,需要“连接素材”。把所有的素材都“焊接”起来,使他们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这个工作是最为艰辛的。

作曲家的任务是要使听音乐的人始终知道自己听到了哪个段落,开始段,中间段,还是结尾段,重要的是整首作品的安排,必须巧妙得看不出“焊接点”在哪里,作曲家的即兴创作在哪里结束的?而且艰难的推进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当然,我并不是说作曲家把素材编制到一起的时候,必须从零开始,相反,每个受过良好训练的作曲家都有某些标准的结构模型作为作品的基本结构。我所说的这些标准模型,是几百年来经过无数作曲家的共同努力才建立的。这些模型是逐渐发展而成的,也是保证作品连贯性的方法。

无论作曲家采取哪种形式,都有一个迫切的要求,这种形式必须要有一条长线贯穿。一首好的乐曲,必须给人一种流动感,一种从第一个音符到最后一个音符的连贯感。一首伟大的交响曲,就像一条密西西比河,从出发的那一刻,他就不可阻挡地流向遥远的可以预见的终点,音乐必须是流动的。这种连续性和流动性,也就是那条长线的创造,是决定每个作曲家成败的关键。

四、音乐的四种要素:节奏、旋律、和声、音色。

节奏是音乐的首要元素。区分拍子和节奏的概念。音值的概念。在时值上,一个全音符等于两个二分音符,或者四个四分音符。复弹节奏的概念,强拍不重合。

如果节奏让我们想起形体动作,那么旋律会使我们联想起精神情绪。唯有旋律创作,才不得不依赖作曲家的音乐直觉。旋律性一定要悠长而流畅,有令人愉悦的高低起伏,通常在接近尾声时达到高潮,很明显,这样一个旋律,一定会穿梭于各种音符之间,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每一个好听的旋律都有一个基本架构。

迄今为止,已经四种主要的音阶体系:东方的,希腊的,基督教会的,现代的。

帝听一首音乐,必须紧紧抓住这根旋律线。也许他会暂时消失,被作曲家收回,为的是实使他在现实更加强有力。大多数旋律或多或少都和精心设计的次要元素相随相伴,不要让旋律被伴随着的素材所淹没。

鉴别一个优美的旋律,区分平庸与心灵的旋律线,这些能力的培养要靠增加听音乐的经验,吸收数以百计的旋律后才能达到。

和声 一个学习音乐的学生,要全面学习和生学原理,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更不要说普通听众了。读者需要了解的是:和弦的构成和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调性和转调的含义,在整个建构的和声中,基础和声的重要性,协调音与不协调音的相对意义。

和音理论基于这样的假定:所有的和弦都是从最低的音符开始向上,以一系列的3度音程构成。

对于敏感的听众来说,当和声有些缺陷时,尽管他说不出道理,但总会感觉出来。

音色 明智的听众在音色的辨识方面至少应该做到两点:一是提高自己对不同乐器和他们不同音色的鉴别能力,二是更仔细分辨作曲家在使用乐器和乐器组合时的目的所在。

究竟是什么念头?使他决定选择这件乐器,而非另一件乐器呢?就一个条件,他要选择的乐器的音色必须能最好的构成乐思的内涵,换句话说,他的选择取决于特定乐器的表现力。

无论怎么完善?每件乐器都有它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包括音域、力度和演奏。

演奏的难度也是作曲家心里要经常挂记的。

①单声部织体,有单独一只无伴奏的旋律线构成

②主调织体,有一条主旋律线和和弦伴奏构成。对简单的和弦一般有两种思考方式,一是从对位的角度去思考及一个和弦中每个分开的音移向紧接而来和弦中的下一个音,或者从和声的角度去思考,不再考虑每个分开的音。

③复调织体,通过几个独立的旋律线推进的,它们共同组成和声。复调音乐则要求我们更多的从旋律方面去听,在某种程度上不去理会那些组合而成的和声,如此便造成了听音乐的困难。

如果不去反复聆听同一首作品,悉心解析那些交织的声部,诸位读者就会不得要领。

要辩识一首大型乐曲的结构绝非易事。

“曲式”①既定的曲式②曲式外的独立性

“结构”音乐的结构可以有两种考量方式:①是把乐器作为一个整体去思考,它与乐思之间的关系②是一首乐曲的局部片段与曲式的关系

“反复”:①精确的反复②乐段的反复③变奏反复④赋格处理的反复⑤通过发展进行的反复

二段体,三段体回旋曲,自由的乐段曲式

任何和声、旋律、节奏,任何音乐中的元素都可以成为变奏。

固定低音,帕萨卡利亚,恰空,主题与变奏

变奏比较容易区分的类型有五种:①和声的②旋律的③节奏的④对位的⑤上述各种类型的结合。

九、基本曲式—赋格曲式

复调式或对位式 ①严格的赋格②大协奏曲③众赞歌前奏曲④经文歌和牧歌

十、基本曲式—奏鸣曲式

奏鸣曲 奏鸣曲—快板货第一乐章曲式

十一、基本曲式—自由曲式

歌剧几乎包含了所有的音乐媒介:交响乐队、独唱、重唱、合唱

歌曲作曲家面临二选一,要么让唱词占主导地位,音乐只是为戏曲服务,要么干脆以唱词为轴,把音乐编织在上面。

这类歌剧中故事情节无关紧要,戏剧一成不变,表演也乏善可陈,所有的兴趣都集中在歌手和演唱部分,一部歌剧的分野完全取决于音乐的感染力。事实证明,这种趋势十分危险,不久之后,歌手便有一种要使自己始终成为舞台中心的渴望,这种陋习至今没有完全肃清。歌手之间的竞争导致了旋律的“加花”:各种华彩经过句和附和的修饰音,这种手段唯一的目的就是让特殊的表演者展现高超的技巧。

你要对他们所做的尝试抱有开放的思想昂,好的愿望和天然的自信。每个作曲家熟悉的范畴,眼界和见识,以及个人气质和表达方式差别很大。相当多的作曲家,往往既有平易近人的作品,也有困难重重的作品。

理解斯特拉文斯基的晚期作品,你必须喜欢他的音乐风格,精确性以及本人的个性特征。

区分不同的作曲家是第一要义,要根据他们表达的内涵,分门别类的听作曲家是不能相互替换的,每个作曲家都有自己的意图,聪明的意图,聪明的事先想到这种意图。

面对一首新作品,旋律表达的内容是让人困惑的根本。也许这个作品就没什么旋律,很可能你还在念念不忘那些可以哼唱出来的旋律,一听就会的那种。现在的旋律可能是无法唱出来的,尤其是器乐作品,尤其是远远超出了人声所能控制的范围,也是它们过于迂回曲折,参差不齐,支离破碎,不能让人过耳不忘,这些原因可能暂时让听众感到困惑。不过,一旦作曲家打开了现代旋律创作的天地,再回到早期朴实而清晰的旋律就难了。假如作曲家却有天赋,我们听听他的作品,就会明白错综复杂的旋律背后,其实有着长久的感染力。

当你感到一首当代乐曲显得枯燥,偏于理性,听起来是不缺乏情感,或者没什么感觉,很可能说明你对这个时代的音乐语言的个性麻木迟钝。

这种音乐与人当然有实验的性质,也许有争议,前提是作品真的有活力。

听音乐说听起来有些怪,唯一的可能就是听得太少。年复一年,人们看到的大量演出都是传统作品,广播和音乐会的节目单唱片厂家和经销商的广告,学校的日常课程,他们无意间都在强调正规的音乐是过去的音乐,是证明了自身价值的音乐。

理解新音乐的关键在于反复聆听。

一个忽略当代音乐爱好者等同于剥夺了自己的艺术享受一种难能可贵的审美体验。

一般的观众因为关注与情节与动作,忽视了背景音乐的存在,正是这样的观众想知道是不是漏掉了什么?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和你的音乐理解力密切相关,从背景音乐的伴奏中能得到多少乐趣,取决于你听的时候的专注度,要把配乐作为电影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是一种综合的印象。

在音乐创作的准备中,作曲家要做的头一件大事自然是看电影,几乎所有的配乐都是在影片完成之后写的。

简单总结音乐为电影提供帮助的几个要点:

①创造和强化时间和地点的氛围

②凸显人物的心理活动,包括人不无言的内心世界,或者某个场合看不见的暗示

③写道中性的填补背景的作用

⑤为营造戏剧性高潮的场面打基础,使它有一个圆满的结束

对于给音乐会创作的乐曲家来说,去写电影音乐确实容易犯一些错误。一些电影场景中,过度显眼的音乐喧宾夺主,分散观众注意力。

十五、从作曲家、演奏者到听众

每个音乐场合都包括三种不同的角色:作曲家、演奏者到听众。归根结底,音乐的一切都是为了听众。

永远要记住,当你听一位作曲家的作品时,你是在听一个人,一个带有特殊个性的具体的人。对作曲家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个性,个性的价值有高低,但凡意义重大的作品,都会反映作曲家的个性。一个作曲家,如果有自身的价值,就会把他写到自己的作品中去。

个性问题,两种不同成分:①与生俱来②受时代影响。认识自我革新和时代特征的相互作用,才形成了作曲家的风格。如果两个个性相似的作曲家生活在两个不同的时代,不可避免的会写出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

说到底,一首音乐作品是一个有机体,是动态而非静态的事物。因此,不同的演奏者乃至同一演奏者,在不同的时刻,会有不同的认知角度去看待同一作品。

没有一位技术高超的演奏者,在演奏一首乐曲或者一个乐句时不加入自己的个性。非要机械照搬的话,演奏者就成了一个机器人。

在听一场音乐会时,必须更留意演绎者的作用,为此要做好两样功课:对作曲家头脑中理想的风格构成有适当的了解,以资参考;其次,要能感受到演绎者在个性之内对这种风格再现的把握程度。

鉴赏力像敏感度,有时候是与生俱来的,但都可以通过有效的练习加以提高,这就意味着要听各个时代,各个流派、新派的和传统的、保守的和现代的音乐,要尽可能不带偏见地去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是感觉耳朵边有音乐歌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