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空调冷不吹又热,扇电风扇也热怎么办?

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也来了

初伏:7月12日~7月21日(10天)

中伏:7月22日~8月10日(20天)

末伏:8月11日~8月20日(10天)

下面就来看看古人的消暑神操作!

早在先秦时代,集市上就有了饮食店。不只是饮食店,当时我国也已经出现了冬日取冰,夏季取用的做法,因此冰成了古人聚餐降温的主要原料了。

证据就是东周凌室遗址和北魏时的冰殿遗址。其中冰殿遗址是北魏帝王避暑宴饮的场所。但可以在冰殿上吃饭的自然不会是一般老百姓,除了天子就只有大臣。

冰殿这样的做法,也给后人的宴饮降温带来了重大启示。

在“冰墙”的包围下吃饭喝酒

那他们的冰是从哪里来的呢?

古人夏天所用过的冰有两个来源:

一种是冬天的河流或者是湖泊中

第一种方法就是就是天寒地冻的时候古人在河面上把已经冻好的冰用冰刀切成一块一块,每一块都能承受人的重量。切成块的冰会上浮,受冷后会继续再冻,使冰块加厚,等厚度差不多的时候人们便把冰块放到事先准备好的冰窖中去保存,等到夏天的时候用。

冰窖里面放冰块时候没有空隙,都是一块挨着一块,绝对不能有大的空间,然后在把冰窖盖严了,这样冰块就能存放到来年的五六月份,这个时候就可以拿出来用或者是出售。

这些冰放到来年的五六月份

当然也会融化一点,但是不会完全融化,半年的时间里面化掉的数量有限,从冰窖里面在拿出来的时候,还是保存比较完整的,这个时候就可以切成小块出售。

在唐宋时期,人们甚至发现了把硝石放到水里会使水结冰的现象。硝石的化学名称叫硝酸钾,它溶解于水时会吸热,温度降低,所以古人便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制造冰块了。

有了冰 自然就有了“冰箱”

古代的“冰箱”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一九七七年出土于曾侯乙墓中的青铜冰鉴,就是一个古代的原始冰箱。早在两千年前,人们就会用冰鉴来装冰块来冷藏酒液了。

冰在古代毕竟还是一种奢侈品

但古代夏季降温的方法还是很多的

《开元天宝遗事》上说:“长安富家子刘逸、李闲、卫旷,家世富豪,而好待士,每至暑伏中,各于林亭内植画柱,以锦结为凉棚,设坐具,召长安名士闲坐,递请为避暑会,人皆羡慕”。

室外有凉棚  室内水室洞房

《消夏部》上说:“鱼胡恩有洞房,四壁爽安玻璃板,中贮江水及萍藻诸色鱼蟹,号鱼藻洞”。

这是一种通过改善周围的环境

但可以让人感觉置身冰境

据《东京梦华录》和《梦梁录》记载,不论是汴京还是临安,酒楼食店的装修都极其考究,大门有彩画,门内设彩幕,店中插四时花卉,挂名人字画,这个时候再增设上降温的冰盆,会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清凉感觉。

上面说到的都是一般操作

据史料记载,在唐代,皇帝在宫廷中建有专供避暑的凉殿,凉殿中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这种设备通过冷水循环,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冷水散发出的冷气传往凉殿内。同时,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着屋檐顺流而下,形成水帘,激起冷气,同样有消暑纳凉的功能。

不仅仅水力风扇用来送水送风

还在风口处摆上冬天储存的冰块

不过,这些消暑方法一般百姓用不起

百姓们有另一种土空调用来降温

在上面用盖子盖严实,只留下一两个小孔,等夏天的时候,地下就会有凉气上涌,冬天会有暖气上来,冬暖夏凉,调节室内外的温度,妥妥的空调间啊!

夏天我们都喜欢吃冰的喝冰的

各种凉席冰垫子也是某宝热卖

这时古人也会“进凉食用凉物”

古人的“凉食”还很高级!

据《清异录·馔馐门》记载,唐敬宗宫廷中有一种“清风饭”,“用水晶饭、龙睛粉、龙脑末、牛酪浆调,事毕,入金提缸,垂入冰池,待其冷透供进。唯大暑方作”。

高级的凉食除了“清风饭”

唐朝有一种食物叫做酥山,是一种用牛奶、奶油制成的看起来像刨冰的食物。

唐代诗人王泠然曾经在诗中写到“非固非絺,触皓齿而便消”,说的就是酥山,而他笔下的酥山,被现代很多学者认为是冰淇淋的早期形态

元朝的时候,元皇室会用牛奶、果汁加上冰块,制作成“奶冰”,据说当时马可波罗从意大利千里迢迢的来到了中国,元帝忽必烈就赏赐了他一碗奶冰,后来马可波罗回国之后对这一食物念念不忘,就将它给山寨了出来,最后在欧洲发扬光大了。

不过当时也只有王公贵族才有条件制作这种奢侈的夏日美食,平民百姓的消暑方式就相对简单

在宋朝的街头,街头卖冰镇冷饮的摊位比比皆是,人们很容易就能买到,而一些富裕人家,甚至会义务在街头路边分发“散暑药冰水”,比如说绿豆汤、甘草汤等。

古人也是善用“科技手段”来降温的

《杜阳杂编》中就曾经说到同昌公主宴客时的奇特方法。公主有一天在广化里宴请宾客,尽管桌子上摆满了美味佳肴,可由于天气太热,客人们都难以下咽。这时公主让人取来澄水帛(chéng shuǐ bó),以水蘸之,挂于南轩,冷得满座人都想多穿点衣服。

这薄如蝉羽轻细透亮的澄水帛

但也无法限制古人们的想象力

想学还不一定学得来呢!

在科技发达、设备先进的今天天气一热我们的命都是空调给的

开空调一时爽但是空调的耗能太大一开电费就蹭蹭往上涨

当要短暂外出时,为了省电,大多数人都会关掉空调,等回家后再重新启动。这其实是一大错误观念。

冷气在开始运作时,需要500瓦~1000瓦的耗功率,而等室温与冷气设定温度一致时,又需耗费100瓦左右。因此,若只是短暂外出10分钟,最好继续保持冷气运作,会比较省电。若想要更省电的话,建议外出时可以把设定温度上调1度

当室内湿度越高时,体感温度也会更高。虽然冷气模式也具有除湿功能,但除湿效果还是比干燥模式来得差,且冷气模式也会同时让温度下降,耗费多余的电力。反之,干燥模式则尽量维持温度一致,同时发挥优良的除湿功能。

人体在吹风时,体感温度约会下降2度左右。由于冷空气下降的原理,可以搭配电风扇一起,提升冷气的循环,让肌肤感受到冷风,有效降低体感温度。

使用空调时,不宜把温度设得太低。国家推荐家用空调夏季设置的温度为26至27度,空调每调高1度,可降低7%至10%的用电负荷。

室内外的温差最好在5~6度之间。例如,室外气温32度,则冷气温度要调整为26~28度。从健康的角度来说,人体能够适应与外界相差5~6度的温差,若差距过大,则会造成身体很大负担。

选择适宜的出风角度会使空气的温度降得更快。空气温度变低后,冷气流容易往下走,制冷时出风口向上,这样的制冷效果好。

在睡眠时,人们应该使用空调的睡眠功能。睡眠时,人体散发的热量减少,对温度变化不敏感。睡眠功能就是设定在人们入睡的一定时间后,空调会自动调高室内温度,因此使用这个功能可以起到20%的节电效果。

这些日常生活中空调使用的一些小细节

只要在使用空调的时候注意

不仅节省开支、还绿色环保何乐而不为呢?


信息来源:深圳共青团综合广州青年、湛江日报、中国文明网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统筹整理:新时代新罗湖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 每到寒冷的冬天,对于南方的小伙伴们来说,床以外的地方都是远方,手够不到的地方都是他乡,上个厕所都是出差,每次起床都是背井离乡,非常的痛快和难熬。对于没有暖气的南方来说,唯有指望着空调熬过一个又一个的寒冷的冬天。当然对于空调的暖气虽然远不及北方室内的暖气那种享受,但是空调暖气对于南方朋友来说如有救命草。那么对于南方朋友来说,经常会遇到一个这样的问题就是空调用时间长了后,就会出现打开空调的制热模式的

  • 冬天天气冷的时候,一部分朋友选择用暖气来取暖,还有一部分人选择用空调制热来取暖,不管怎么哪种取暖方式都很舒适。不过用空调取暖的时候,有时候制热的效果很差,在家仍然觉得会很冷,这是怎么回事呢? 1、室外温度过低 室外温度过低会导致空调无法正常工作,通常情况下室外温度在零下15度以下就会导致空调不制热,因为空调在低温环境下化霜功能无法进行正常的运作。建议手动清理空调的积霜,但千万不要用热水化霜化冰,这样反而会

  • 一是模式调整:空调效果不热可能是因为调到了自动模式,可用遥控器将其调到制热模式。二是使用不当:如空调滤网未清洗、蒸发器上尘垢太厚、使用时敞开门窗等,最好对空调进行清洗后再关闭门窗使用。三是空调故障:对此还需请售后人员上门检修。 空调怎么用省电 1、温度正确设置 空调温度设置正确,能很大程度降低能耗,也就是更省电。许多人使用空调制热或制冷模式时,总喜欢把温度调得很极端,比如夏季制冷开16℃,冬季制热开30℃,

  • 南方的冬天湿冷湿冷的,也没有暖气,大家就通过取暖器或者空调来取暖,因此,在冬季空调的使用频率也比较高,但是空调却不能制暖了,这该怎么办? 一、首先查看风口温度是否正常。 如果风口温度是正常的,考虑空调配置没有考虑空间的制热量。因此大家在购买空调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房间大小去匹配,购买合适P数的空调。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只计算冷负荷而忽略了热负荷的计算。 解决方法:增加或更换一台空调,或者增加其他辅助加热设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风扇费电还是空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