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注册“微博电商”商标是准备进军电商吗?犹掌柜

微博(WB.US)最近的日子过得并不滋润。

今年以来,微博在纳斯达克已累计下跌35.5%,港交所同期下跌34.1%,在一众中概股中也属于表现不佳。

但日前传出消息称,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于4月6日已申请注册多项“微博电商”商标,微博在这个时间节点选择全面重启“电商战略”,充分表明了管理层内心急切拓展业务边界,以及对流量增长、变现的渴望。

微博是一家中国领先的社交媒体平台,自2012年平台用户流量开始变现以来,公司业务终于在2015年实现扭亏为盈,并持续盈利,收入成本与各项费用率稳定,业务进入成熟期。

从收入端来看,广告及营销解决方案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涵盖品牌广告、信息流广告和视频广告。广告营销收入21全年揽金19.8亿美元,附加增值服务收入录得2.8亿美元,收入占比分别为87.8%、12.2%。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单独考察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广告营销整体营收提高33.3%,其中因为大股东阿里巴巴(09988.HK)营销战略的放缓,关联交易收入下降8.2%,而非阿里部分收入18.4亿美元,同比上升37.9%,对关联方业务依赖稍有下降。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用户流量方面,2021Q4月度活跃用户(MAU)为5.73亿,同比增长10%,但略微低于预期1.2个百分点,平均日活跃用户(DAU)达2.49亿,同比增长10.7%;用每MAU平均收入衡量的流量货币化效率有显著提升,在2021Q4达0.27美元,业绩回暖的同时收入质量得到改善。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对比各项指标,从2020Q2开始用户流量同比增速下降、季度营收录得负增长,这一状态持续了约2个季度,总体营收增速、流量规模在21年开始回暖,主要原因是后疫情时代公司业务运营的稳健复苏。

02 寻找未来流量增长点

咨询机构预计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增速将放缓,据QM数据显示,21年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为5550.2亿元人民币,分季度同比增速下降幅度较大,渗透率已达54.6%,增长空间相对有限。

虽然目前市场规模能够维持正增长,但不难看出广告行业的互联网红利渐退,单日用户使用时间趋于饱和,同比而言有所下降。结合各项数据,我们认为流量增长即将见顶,并且像微博、知乎(02390.HK)这样的内容社区在如今互联网流量竞争格局中并不占优势。

从产品矩阵着手进行分析,电商类产品二维数据表现优异,淘宝最具统治力:收获超2000亿媒介广告收入、手握与“社交基础设施”——微信相差无几的MAU,牢牢位居业内龙头。短视频内容社区紧随其后,行业“一哥”抖音广告收入也达近千亿;在线社交媒体则处于第三梯队,基于“UGC”+“PUGC”的内容社区面对未来的流量桎梏,遭受影响将会更大。

微博也意识到了这个潜在的问题,选择了跟随热门产品风口。一方面, 微博在2019年推出对标Instagram、小红书的“绿洲”、2020年推出“星球视频”,旨在布局“图片社交”与短视频领域;2020年微博平台加入热门社交产品功能“同城热搜”,希望能触达更多三、四线城市用户群体、创造更多用户间的信息联结来提高APP的使用粘性。

执行层面上,公司沿用了相同的打法,邀请大量KOL、明星为绿洲站台。不可否认这在产品早期是有效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绿洲惨淡的MAU代表用户向公司回应:“我们并不买账。”而星球视频更是从上线应用商店开始,2个月以来在IOS端仅收获数十条评论,热度惨淡。

我们认为在错过了风口后,推出一款全新、能直击用户痛点的产品对于目前的微博来说,已绝非易事。

互联网流量见顶时期,如何深化用户消费行为是各个“大厂”需要考虑的问题。微博选择了重新走上熟悉、但未走完的路——电商。

在互联网广告营销服务的提供商类型中,电商平台是商家的“阵地”,对于广告客户的营销需求反馈更加专业,可以直面有购物需求的APP用户群体、广告投放更有效率。

而在线社交产品用户群体广泛,广告催化效果稍显逊色, 2021年电商平台京东(JD.US)MAU与微博相差不多,但广告收入为113.2亿美元,为后者的5.7倍。微博搭建电商平台不仅能够拓展流量变现业务边界,还将使通过广告营销进行变现的效率得到提高。

其实早在2012年,微博就开始试水电商。但在一年后阿里入股,公司转变角色,只为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引流,主动放弃自身电商平台运营。

2021年3月,微博发布电商号相关政策,推出“电商合伙人计划”,给予百亿流量扶持和一亿现金奖励,配合已经上线的“微博小店”,也只是帮助第三方电商平台进行商品推广,微博通过从中收取平台服务费来获利(比例一般为佣金的5%-20%)。

按照微博CEO王高飞的说法,“我们将专注于连接商品和消费者,不是把用户直接连接上商品,而是通过2000多万的购物达人与用户发生联系。”但现在,情况似乎已悄然发生转变。

近期,公司正式开启“微博闭环店”,这是微博利用自身流量和内容创建的电商平台,创收模式与阿里巴巴淘宝(09988.HK)相类似,收取入驻商家技术服务费。

而不变的是,微博依然采用“达人KOL”引流的打法,从3月初开始,微博相继推出“服饰主理人出道计划”、“带货排位赛”活动,每月提供“带货补贴”,期望以“内容”来创造用户需求。

相对比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存在的场景链:用户存在需求、寻找平台资源、平台内容反馈、激发用户更多潜在需求,目前微博电商平台购物场景较单一,过分依赖内容刺激,用户以搜索形式获取目标类型产品的效率较低,这是在内容社区基础上搭建电商平台所不可避免的弊端。

KOL直播打法可能并不能打破如今的电商格局。据微博21年财报显示,因为激烈市场竞争,直播业务收入全年仅录得1490万美元,同比下降62.1%,如何发展微博电商核心竞争力,修建护城河,是微博作为一家内容平台需要进一步考量的问题。

“内忧”的同时还有“外患”。2022年3月23日,美国证券会(SEC)依据《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将微博列入“预摘牌暂定名单“(现已转入”预摘牌确定名单“),如果公司不更换审计师,最早在2024年会有停牌的风险。

即使微博-SW(09898.HK)已完成港股上市,但因为“二次上市”的身份,港股发行股份可与美股所发的ADR进行互通。可想而知,如若面临美股退市风险,必将对港股上市股份造成激烈波动。

2022开年以来,微博在纳斯达克市值已蒸发25.4亿美元,就公司前景而言,投资者已经给出了答案。

    现如今,包括微博、微信等社交产品也在积极布局电商领域,微信方面推出了微信支付和微店,而微博在年初上线了“支付”产品,随后又尝试售卖多种商品,最近微博甚至试水汽车销售,并且收效不错。那么,这种基于社交的电商模式究竟能否成功? 

    众所周知,社交平台最核心就是“社交”二字了,企业、品牌以及个人之间的关系,都是无形的社交资产,在平台上任何有亮点的话题和内容都有可能被大范围传播,在传播的同时也有彼此之间的带动和影响,这里的“传播”和“影响”的行为,就为社交平台做电商做核心的竞争力。

    虽然传统电商在直接售卖的商品中,也加重了评论的版块,就是借由用户的真实点评带动有消费意向的用户执行购买行为,这也是一种影响和带动,但各位消费者中间没有任何关系,导致商品评论必须充足、大量,且有足够的说服力才可能带动有消费意向的用户下单,且这种行为不可能被扩散和传播。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微信和微博在社交电商上的尝试。其实严格来说,微信不算社交网络,它是基于社交关系的即时通讯工具,它的朋友圈更偏重于关系紧密的好友私密社交。去年,在微信火的人人把它当做移动互联网时代唯一的有效入场券之时,无数“专家”都在分析微信之内的强关系如何能变成销售的强大利器,而在朋友圈被营销和代购刷屏之后,这种声音终于变得弱了下去。其后京东入驻微信入口,也曾让很多人抱有期待,但今年的618大促,微信也没能把美梦变成现实。

    再来看下微博,在上文提到过的传播和影响行为两点上,微博全部具备。可以说微博具有社交媒体尝试电商——最大程度的将社交资产利用好的基础。这个基础具备还不够,还需要一系列“利器”来给电商尝试做铺垫。

如今社交媒体做电商,还没有任何一个可以作为标杆的案例,无论是Facebook还是Twitter,都在电商尝试方面加倍谨慎。从这个层面来说,微博和各位国际社交巨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略微领先。微博也明白,电子商务正在从单一的网购平台朝综合的生态系统方面迈进。因此,微博做社交电商也存在生态体系方面的考量,比如支付工具的推出,有了微博支付,在微博平台上实现交易闭环,是微博打造完整电商生态的必须策略。

    不过这还不够,微博要成为综合服务商,而不是简单的网购平台。前不久刚结束的微博购车季,算是微博首次举办大规模售卖汽车活动,14天内6万台车被预订,订单总额破92亿元,成为行业淡季期内的“黑马”案例。首战告捷,微博尝试社交电商的信心更近了一步。

在这次欢乐购车季活动中,微博已经体现了品牌综合服务的理念。对用户来讲,微博购车可谓是一条龙服务,用户除了全面了解汽车信息之外,还可以就车的信息进行交流,微博支付还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体验,即用户点击商品页面后可直接购买支付;对商家而言,购车季在微博上的传播,在售卖的同时也达到了品牌传播的效果,推广性价比高于传统广告模式。同时,用户之间的意见影响,也使成交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另外,在直接售卖行为之外,微博上的用户行为数据,一直都被各个商家视为未来的“金矿”。在本次微博所有参加购车季活动的用户中,来自山东、河北的用户更多关注20万元以下车型,而广东、江苏、北京、浙江用户,是此次购车活动的中坚力量,关注20-40万甚至40万以上的车型,福建和上海的用户,更多关注20万以上车型。除已经预定的用户外,还有超过15万用户明确表达了购车意向。这些典型的用户特征,将为汽车厂商的后续营销提供重要参考。

    对微博社交电商而言,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开放战略,众所周知,开放战略是微博做大做强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如今,微博开放平台已吸引了数十万第三方开发者,所产生的应用也是成千上万,覆盖娱乐、生活、工具等不同领域。随着社交电商的深化,开放战略也必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比如,未来开发者可能会开发出基于电商业务的深度应用、个性化推荐应用等等。不排除开发者直接和商家合作,推出定制的应用。这种模式的好处有很多,比如,它可以丰富社交电商的应用场景,可以拉近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可以帮助商家更准确的统计消费信息,可以帮助商家更好的与用户进行互动等等。总之,只要平台足够开放,就有足够大的想象空间。

    而且,这种开放性不受终端的局限,也就是说,无论在移动端还是在PC端,微博都能执行同样的策略,带来始终如一的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微博更能抓住用户的碎片时间,扩大其电商业务。

    应该说,微博尝试做电商有了开放社交和传播基础,有具备更大价值的用户数据,以及越来越完善的开放平台,未来如何让传统电商望而却步,我们拭目以待。(文/王易见 QQ:)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创业者的入局,在未来,电商产业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更何况现今又在大力发展电商,积极推动产业升级,日前,新浪微博推出电商号扶持政策,不过,微博电商号怎么加入呢?经了解得知,具体方法并不难。

新浪微博电商号开通方法

据介绍,3月22日,新浪微博电商号扶持政策正式宣布出炉,在未来一年时间内,微博将会重点扶持千万电商号,积极打造垂直领域的特色电商博主,以帮助创作者获得电商收入为目标,而电商号又可划分为五大等级,分别是青铜、白银、黄金、铂金、钻石。

针对不同等级的创作者,将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成长服务,至于微博电商号怎么加入?意向创作者可以通过搜索“微博电商”找到官方微博,开通入口就在3月21日晚间20:30分发布的博文当中,点击博文中的链接,进入即可一键开通电商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南博喻电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