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西城大妈真实身份

原标题:“北京的哥”建微信群晒违法 交警是粉丝

  违法停车、占用应急车道、强行变道超车……您再有这些行为,小心被身边的北京的哥给拍下来。记者从多家出租车公司了解到,最近北京的哥们发起交通违法随手拍活动,并自发建立了多个“随手拍违法”的微信群,专门曝光交通违法行为。而交管部门也通过这里的举报线索,对严重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的哥建“随手拍违法”群

  上周五,交管部门对花家地南街的一辆红色面包车进行了清拖。起初,附近居民还纳闷儿,违法停车一般都是贴条,怎么直接就被拖走了呢?原来,这辆车不只违反了禁止停车禁令标志,还是辆套牌车,车牌与车型不符。如此精准的打击行动,全归功于的哥的举报。

  这一线索来自的哥陈师傅随手拍下的一张照片:在一块打着红叉的禁止停车指示牌下,赫然停着一辆红色面包车,后车窗上还挂着某画室的广告。指示牌下有“花家地”字牌。“这小面太不自觉了,占了路打广告!”陈师傅把这张照片发到出租公司的微信群中。“这种堵门堵路的最讨厌。”“明显不怕罚啊,说不定号牌是假的。”另几位的哥也在群里议论了一番。

  与此同时,一直关注着的哥微信群的交管局安监处民警也注意到这个情况,将照片转发给属地交通队。正在花家地执勤的交警立即到现场核查。车牌号一录入,果然被的哥说中了,这辆小面套用了一辆已经报废的起亚车号牌。“我们的哥,就是好管闲事儿,这路是大家的路,你违法了,就影响别人,碰上了就得管!”陈师傅说。

  打开“海淀‘的士’在行动”的微信群,上百位的哥正在直播自己抓拍的违法车辆,从早到晚不间断。“海淀区花园路东侧,中午12点50分,这辆车停放在人行道上。”“早上7点50分,SUV违反限行规定。”的哥们拍下的照片很专业,车牌号、地标定位信息都体现全了。“我们的哥天天跑在路上,最怕堵车和碰上不文明驾驶行为,我们随手拍违法的目的不是非让这些司机受到处罚,而是通过曝光,警示驾驶员文明驾车。”颐海出租公司经理陶宇说。

  记者了解到,在全市200多家出租车公司中,这样的微信群已有数百个。交管局通过全市各区县16个出租专业运输交通安委会,将这些微信群整合起来。

  “北京的哥”监督交通20年

  提起“北京的哥”,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倍儿贫”、“特能侃”。从国际形势到国内政策,天南海北,无所不知,甚至还有人写过北京的哥侃晕大学教授的趣闻。其实,能侃能聊,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北京的哥热心社会管理的特点。

  早在1993年,“北京的哥”队伍中就已经涌现出一批“交通信息员”,他们把路况信息、事故状况实时传递给交管部门和媒体,向市民播报着路上的事儿。可见,“北京的哥”这支群众力量的出现,比“朝阳群众”、“西城大妈”可要早得多。

  随着首都交通形势的发展变迁,路面交通情况远比十多年前复杂,城市交通管理的难题时刻考验着这座超大城市。在那些交警和监控探头看不到的地方,“北京的哥”就像一个个活动电子眼,监督着各类交通违法乱象。现在,他们还开始借助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在趴活儿的空闲时间,自发地举起手机,随手拍下交通违法,以城市主人的身份对交通乱象进行监督、举报。

  除了随手拍,的哥们有时候还直接见义勇为。

  金站有是北京金银建出租公司的一名的哥。年过五旬的老金热心于监督交通违法。两周前的一个夜晚,老金路过梅市口路口,看到一辆小轿车撞上了电动车。老金停下车,上前了解情况。一走近肇事车司机,老金就皱了眉头,司机满嘴酒气,一个劲儿指责骑车小伙子。老金拉过小伙子低声说:“赶紧报警,他喝酒了。”看小伙子打电话报警,肇事司机慌了,竟然扔下车,撒腿就跑。

  老金立马蹿上车,一路追,同时摇下车窗指着肇事司机大喊:“他撞人了!快抓住他!”快要到下个红绿灯时,一名刚好路过的小伙子听到了老金的喊声,伸腿绊倒了肇事司机。老金跳下车,和小伙子一块儿按住了肇事司机。一直等交警来了,老金才回到出租车上。“谁要是在北京地界儿上干违法的事,咱北京的哥就得管。”老金豪气地说。

  今年群众举报建议11万余次

  群众的力量有多大?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包括“北京的哥”在内的社会群众已经利用122报警平台、北京交警微博微信等渠道,举报各类交通违法和提出建议共11万余次,其中包括违法停车、违法占路、涉牌涉证等。记者了解到,的哥们举报最多的也是违法停车,这类交通违法最影响车辆正常通行。

  根据线索,交管部门今年破获了14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处了100余起涉车涉牌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其中,14起案件的举报人受到了交管部门的奖励。一些违法司机可能暂时躲过了电子眼和交通民警的处罚,但他们躲不开“北京的哥”等群众的举报。

  下一步,交管部门将进一步创新群防群治的综合治理模式,形成人人参与交通,向交通陋习说“不”的社会氛围。交管部门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后将升级群众举报平台,像远程定责轻微事故一样,对群众举报的肇事逃逸线索以及严重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孙宏阳)

新京报讯(记者 徐美慧)在北京燕山,有一支特殊的“老工友”平安志愿者队伍:成员3000多人,多是退休老人,平均年龄60岁以上。他们为居民巡逻站岗、给孤寡老人表演节目,既为社区增添欢乐,也充实了自己的退休生活。

第35个国际志愿者日(12月5日)到来之际,新京报记者走近这群“老工友”,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志愿故事。

“老工友”志愿者郭建为社区老人义务剪发。受访者供图 

为给社区老人免费剪发 去理发店“观摩”学习

郭建是“老工友”志愿队中的一员。

她今年65岁,是房山区东风北里社区的一名普通居民。2001年退休之后,机缘巧合下,她开始义务为社区居民理发。

刚开始,郭建是为了帮母亲理发,老人年龄比较大,腿脚不利索,不便出门理发,郭建看着不忍心,就自己动手。后来,郭建发现,社区里像自己母亲一样的老人还有很多,她就开始为大家服务,这一坚持就是十多年。

“每次给老人理完发,看到他们利落干净又精神的样子,就特别有满足感。”她说。

为了“修炼”自己的理发技术,郭建还会去理发馆观摩,“再就是在网上找找教人理发的视频,跟着学一学、看一看。”

每周日下午,是郭建提供理发服务的固定时间,不少社区的老人“慕名而来”,考虑到有些居民腿脚不便,郭建还会打电话上门服务。

郭建的理发手艺收获了不少好评,今年80岁的一名社区老人说,“小郭手艺特别好,外面那些都比不上。”

今年年初疫情刚暴发,郭建还主动报名参与社区疫情防控,每天站岗执勤、巡逻查看,保护居民健康安全。

忙碌的志愿生活背后,郭建有一个不愿对人说的“秘密”:2013年她被查出患有乳腺癌,虽然手术之后有所好转,但身体还是大不如前。后来,在爱人王俊涛的劝说下,她加入了“老工友”志愿者队伍,每天虽然很辛苦,但很充实。

“我就是帮助别人参加一些活动,我就不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了,虽然很忙,但是我心情好。”郭建说。王俊涛也表示,“她退休了以后,也有一些爱好,参加一些业余的活动,但是我觉得参加‘老工友’以后,更有一些社会意义,还可以尽到一份社会责任。”

疫情期间,“老工友”志愿者王俊涛在社区执勤。受访者供图

原来搞过计算机 现在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

郭建的爱人王俊涛也是“老工友”平安志愿者队伍的一员。2015年,王俊涛从燕山石化退休,退休后的生活“相对清闲”,看到爱人和身边那么多人都加入了志愿队,他也“动了心”,于2019年正式加入。

王俊涛很快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成了一名“老工友”联络员,为各类活动上传下达信息。“整个街道的‘老工友’志愿者人数不少,光靠街道的人管理不过来,我就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跟大家沟通。”

他还主动承担了一项特殊的志愿工作——教其他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现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手机都智能化了,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跟其他人交流都更加方便,但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老年人对智能设备了解得不多、也不太认可,可能还存在一些抵触情绪,这就使得他们适应智能化生活比较困难。”

王俊涛说,自己原来是搞计算机的,对智能机相对比较熟悉。“疫情期间,很多老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弄健康宝,更别说用微信、支付宝支付了,心里很着急,有的也不好意思问子女。有的老人甚至说不敢去医院了,因为没有健康宝,担心连医院大门都进不了,又怕被其他人‘凶’。”

老人们听说王俊涛会用智能设备,都来请教怎么申请健康宝、怎么把健康宝放在手机明显的位置方便调出、怎么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当时我基本就是手把手、一步步教他们。”

至今,他已经教会了小一百人如何使用智能机。

目前,王俊涛所在的社区还没有设立培训老人使用智能机的课程,他想着以后跟社区商量一下,多组织几个老人,一起给大家做“培训”,“就想着能尽一己之力,帮帮身边其他的老人。”

12月1日,燕山工委政法办举行“12·5国际志愿者日”活动,向市民宣传平安知识。摄影/新京报记者

“燕山地区志愿者将向‘西城大妈’‘朝阳群众’看齐”

在燕山,像郭建和王俊涛这样的“老工友”志愿者有3000多人,他们为居民巡逻站岗、给孤寡老人表演节目,既为社区增添欢乐,也充实了自己的退休生活。

燕山“老工友”平安志愿者队伍成立于2019年5月,由燕山工委政法办指挥指导。志愿者们主要聚集在迎风街道、向阳街道、东风街道和星城街道,这四个街道是燕山“老工友”平安志愿者队伍的调度中心,负责组织、发动各社区联络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各社区居委会则作为社区联络处,组织并召集“老工友”参加志愿活动;老工友之家则是燕山“老工友”平安志愿者队伍的线下服务中心,受燕山工委政法办委托负责具体运营和统筹工作,进行活动策划发布与保障、会议组织和工作调研、人员招募、管理和培训以及统计认证等。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工委政法办综治维稳事务中心副主任焦健表示,“老工友”志愿队成立之后,开展了各类平安建设活动,已发展成为地区平安建设的重要力量。

根据房山区人民政府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年底,燕山地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2.64万,老龄化率高达32.7%。如何让退休后的老人更好地融入社区?成立“老工友”志愿者队伍是一个重要举措。

目前,“老工友”志愿者队伍已经形成了“平安守卫”“宣传先锋”“匠心工友”三支品牌服务队伍,活跃在燕山各个社区街道。“今后,燕山地区志愿者队伍将向‘西城大妈’‘朝阳群众’看齐,在维护地区平安的基础上,希望能为营造幸福美丽新燕山做出贡献。”

焦健介绍,作为一个公益性组织,“老工友”志愿者队依托于邻里的和谐气氛,以及熟人社会的关系,让这些退休的老人融入这样一个团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对于他们的工作和付出,我们是非常认同的,也非常赞许这种行为,希望能有更多的‘老工友’加入我们的志愿活动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大妈到底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