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团”如何团建盈利如何?


导游骂游客事件频发
每到小长假旅游高峰,总会听到游客的抱怨,指责导游无良无德,强制消费不成,就摆出泼妇骂街的阵势,云南发生的这一幕,其实并不新鲜。
有游客通过微信视频曝料称,在云南旅游时因购物少被女导游大骂没良心、不要脸。在这段持续4分43秒的视频中,该女导游全程不换气骂人。视频显示,女导游因部分游客消费金额低或有的游客没有消费,向游客大发怒火:“你们的良心和道德在哪里?”女导游称:“我付出了四天的时间,有父母、孩子,如果大家(游客)不消费,对得起你们的良心吗?”随后,该女导游又说:“你们有的三四名游客才消费1000多元,还不如其他旅行大巴上的一个游客就消费一万多,有的一个人买镯子就花四五万。”她接着说,在此次出行的50多辆旅行大巴中,消费最少的就是她所在的这辆大巴,这也是她很生气的原因。她进而发出威胁的话语:“如果每个人不消费满3000—4000元,将取消西双版纳的旅游,旅行社将不再负责返回沈阳、河南游客的2000多元的机票费用。”视频显示,大巴正在驶向西双版纳的路上。在一顿怒火之后,该名导游点出了到达下一站(西双版纳),游客需要为家人购买黄龙玉、烟嘴、化妆品等,直到买满指定的数额。
其实,有关导游不满游客购物少而破口大骂的行径,此前已被曝光过多次:
2014年1月3日,一个标题为“丽江导游骂游客不买东西比卖淫可耻”的视频在微博上疯狂转发,视频显示,一名导游模样的男子口出污秽之语:“一路下来,一分钱没有消费的话,比卖淫更可耻。”并称,“丽江欢迎你,云南欢迎你,欢迎你来干吗,是欢迎你来消费。”随后,有女性人员上车推销螺旋藻,要游客购买。
2014年1月7日,继丽江导游辱骂游客“不买东西比卖淫更可耻”之后,石林又爆出“导游骂游客是婊子”震惊网友,引起社会广泛热议。随后,网络上传出了视频,视频显示,一白衣女导游与一群人吵架对骂。导游骂游客“你一代一代都做婊子”,并冲向对骂人员,被其他人员拉开。
导游委屈自称无奈
云南女导游辱骂游客事件再次将导游这一职业推向了风口浪尖。但在一片骂声中,也有人指出女导游背后的行业问题,称其只是引爆这个问题的一根导火索。
“导游接这种团也是有压力的”
云南辱骂游客“当事导游”小陈告诉记者,当天所带的团是一个“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游”的低价团,合同上签的就是“旅游购物团”。“我是按合同来带团的。在回昆明途中,按合同要进几个购物店。这引起了部分游客的不满,说导游黑心,还骂我讽刺我。本来是要一直带他们去西双版纳的,因此就没有再跟了。”
小陈坦承,像这样的低价团,只有游客多多购物消费,自己才拿得到带团的酬劳,“如果团费是交够的,咱们导游应得的报酬旅行社也给了,(那么)该怎么玩就怎么玩,怎么还会产生这样的事呢?”“事实上导游接这种团也是有压力的。我带了四五天的行程,最后还要被指鼻子骂,谁愿意?”
没有底薪和保险,“带不到团就吃不上饭”
“淡季有的导游一个月没有一个团,就没有一分钱收入。”安徽黄山市导游协会常务理事、高级导游胡惠萍介绍,现在绝大部分导游都是拿计时工资,没有底薪也没有保险,“带不到团就吃不上饭”。还有导游告诉记者,90%多的同行没有基本工资,只有约半数有带团补贴,绝大部分都“仰仗客人消费”。
胡惠萍介绍,以国内旅行团为例,黄山带团薪资约200元一天,平均下来导游一个月带3到4个团,“年收入大概一万五到两万块钱”。过去购物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在《旅游法》出台之后,这一块的收入几乎全被砍掉,但基本工资、薪酬底线几乎没有进行相应调整。
“低价团”赚钱基本靠购物
世界上没有不想赚钱的商家,若游客缴纳的团费远低于其旅行成本旅行社想要盈利就只能靠强迫或变相强迫游客消费,从定点购物商家那里索取回扣。
从旅游业产业内涵讲,“吃住行游购娱”,购物是旅游的重要一环,无论是奢侈品还是普通的旅游纪念品,游客本身就有购物需求;行程中附带购物点和自费项目,使得组团“报价降下来”,旅行社和游客或许实现“利益均沾”,其中也不免有不少游客纯粹图“低价团”的便宜,这造成了低价团在市场上有着强大的市场需求。
不掏钱或少掏钱就能游览风景,“零负团费”诱惑力十足,但天上掉馅饼,往往有陷阱。不管旅行社采取哪种“零负团费”的形式,其都放弃了正常的行业利润。旅行社不是慈善家,不可能倒贴钱让游客出门来玩,以“零负团费”吸引游客参团,必然会通过其他的旅游相关行业利润弥补损失,最常见的便是购物和自费活动佣金(回扣)。如此一来,当游客的消费不能让旅行团止亏盈利时,强迫游客消费的行为极易发生。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统计了从2012年10月到2014年10月发生的168起旅游纠纷,结果发现,强制游客消费、未经旅客同意带入购物点比例最大,共有60起,占比达35.7%。
事实上,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新《旅游法》就明令禁止“零负团费”,但“低价团”仍然大行其道。这一方面跟旅游业惨烈的竞争有关,一方面也跟游客的消费习惯有关。曾从事导游多年的朱女士指出,尽管“不合理低价”甚至“零团费”“负团费”在旅游业内已不是什么秘密,但还有很多人出游时只看价格。“图便宜的消费心理让部分消费者习惯选择便宜的线路。”
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对于这类名为旅游团、实为购物团的欺骗性宣传,游客要擦亮眼睛,克服爱占小便宜的心理,坚决不受诱惑,省得出门旅游变成了挨骂、看人脸色,最后还买回来一大堆说不清真假的东西。
国家旅游局整治不合理低价
继云南旅游部门作出处罚后,国家旅游局在通报假日旅游市场专项检查情况时宣布,决定吊销女导游陈春艳导游证,今后不得从事导游业务;对昆明风华旅行社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罚款,停业整顿6个月;对涉事企业法人代表、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分别处以5万元罚款。
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还表示,向“不合理低价”宣战将提到今年旅游市场整治工作的首位,旅游、公安、工商等部门将联合行动,坚决依法打击这一旅游市场的“百病之源”。
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司长彭志凯说,“不合理低价”问题是我国旅游市场秩序“百病之源”。国家旅游局将联合有关部门,把向“不合理低价”宣战提到今年旅游工作的首位,组织开展“不合理低价”专项治理行动。
各地旅游部门将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对“不合理低价”开展专项检查,对被举报的旅游企业进行重点检查。对被举报的重大问题,国家旅游局将根据情况责成省级旅游部门约谈或直接约谈。旅游局将会同公安部、工商总局,把旅游电子商务纳入监管范围,建立联动机制,加大对“不合理低价”等行为的查处力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团建盈利如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