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赚钱怎么说是为了赚钱?

2022-07-22 14:47--阅读 · --喜欢 · --评论
近日,表哥家进行再次装修,将原本不要的壁纸和不要的家具全部都丢了出去,被上五年级的小侄看见了,不禁感叹:“这丢的都不是不要的东西啊,那可是金钱啊!”
我还不由的感叹这孩子是不是体会到了赚钱的不容易,所以打算加倍努力学习到时候有所成就,但是又让我没想到的是,他问了一句“读书是不是为了赚钱啊,那早点赚钱不是可以赚的更多吗?是有什么必要读书?”
其实这句话可以让很多人都为之深思,想想读书读到最后出去工作还不是一样是为了赚钱,都是一样的啊,那为什么还要读书。实则不然,读书可以让你精神饱满,赚钱可以让你物质饱满,前者要是让你不惑,后者让你不屈,一个可以让你饱受诗书不受困惑,一个可以让你不风餐露宿其实都是两码事。
那么有人就问了,可是当今社会没钱那是寸步难行,那肯定还是赚钱更重要啊?其实我们都赚钱有一定的误解,我们目前所说的赚钱其实是社会给我们打的欠条,首先我们的得为社会创造出足够多的价值这样才有资格获得相应的报酬,但是往往人们在追求赚钱的这条道路上都是为了想象中的明天去牺牲的今天,但是往往就是在出卖自己的时间,你是不能停的,你一旦停了你就没有钱赚了,就好比疫情的时候,好多人都没有办法上班,导致经济危机有些人连贷款都还不上,那么还有一种东西叫做财富,财富指的是什么呢?就是在你睡觉的时候依然能够帮你赚钱的那个东西,就比如你出来一本书你在睡觉的时候仍然有人购买,书的稿费什么的都可以让你受益无穷
所以只有读书才能拥有获得财富的能力,读书是能够解决的你能力的高低以及你思维方式的一个基础,但是我们所说的是读书而不是成绩,想要自己能力更高,那么我们就需要终身学习!

文章来源公众号:先觉者Pro
一个大学的教授叫陈宏友,去中学做讲座,主题是讲“感恩教育”。开讲前因为设备故障,在调试投影的时候,陈教授临场发挥说了几句不相关的话,没想到惹怒了台下的学生,被学生抢了话筒反驳。
这个教授说了什么呢?大概意思就是,读书是为了赚钱,不要大谈什么理想抱负,金钱就是力量,有钱才会有后面的一切。
除此之外还说了这么一段话:
我儿子在合肥六中实验班上学,他跟我说,他能学得这么好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说不对,我儿子他大伯的老婆离他家100米,他儿子上大专,二伯也是。而我,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我老婆离我家100公里,儿子基因自然好。
成绩好的人最好要找外国人结婚生子,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杂交出更好的基因。你要是没考上大学,那你就只能和你小学初中的青梅竹马过一辈子。考到合肥,就是全安徽的男人女人供你选择。考到北京上海,就是全国的男人女人供你选择。考到美国,就是全世界的男人女人供你选择。
这些话让台下的学生忍不住了,一名学生从台下直接走上讲台,夺过教授手中的话筒,大喊“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全场欢呼沸腾。
这个视频一下子火了,网上一边倒都是讨伐教授、赞扬学生的声音,骂教授的功利、崇洋媚外,赞扬学生的勇敢、三观正。
这件事儿就很有意思了。
这个教授该不该被骂?我觉得非常该。但被骂的原因,不是所谓的崇洋媚外、世俗功利,而是因为他在不合适的地方讲了不合适的话。
这就好比你去跟一些不能吃猪肉的族群,讲猪肉的营养价值多么丰富,是一个道理。你这么讲,与杀人诛心有什么区别?别人不打你都算客气的。
但除了不合时宜,活该被骂的陈教授讲的这些话,我倒是没看出什么崇洋媚外和功利。
说读书是为了赚钱,不要大谈什么理想抱负,金钱就是力量,有钱才会有后面的一切。
这是大实话。但凡在社会摸爬滚打过几年的成年人,都不会觉得这话有问题。但是问题在于,听讲座的人是“天真无邪”的中学生。
也就是单纯的学生,眼里心里装的全是星辰大海,接受不了这么直白而残酷的现实,才会倍感愤怒。
有一个笑话,很多人都听过:
爸爸问儿子:“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儿子回答:“金钱和女人。”
爸爸啪地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儿子脸上,“你太让爸爸失望了,再说一遍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儿子含泪说:“爸爸,我最大的梦想是事业和爱情!”
爸爸欣慰地说:“这就对了!”
所以陈教授不应该说读书是为了金钱,而应该说读书是为了事业。
怪只怪陈教授对社会一知半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金钱重要,却不知道人性复杂。
直白,在社会的公开场合是一种禁忌。
就比如我写文章,有些话也不能说得太直白,否则不仅很多网络斗士会在评论里骂我,有时候连平台审核都过不了。
普通人喜欢幻象远多过真相。幻象是精神的迷药,让人活在虚假的幸福里;而真相是痛苦,痛苦会让人清醒。
把人从美梦中叫醒,让他必须直面惨淡的人生,别人不骂你骂谁?
至于陈教授关于基因的说法,也完全看不出什么崇洋媚外的意思。当然我不清楚他还有没有其他言论,但就上面已知的那两段话,讲的其实是杂交优势。
在生物界,两个遗传基础不同的植物或动物进行杂交,其杂交后代,所表现出的各种性状均优于杂交双亲,比如抗逆性强、早熟高产、品质优良等,就称之为杂交优势。
杂交产生优势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遗传基因的存在,杂交双亲均能把各自的优良性状遗传给杂交一代,并且这些优良性状表现为显性性状,使杂交一代表现为优势。
这个是自然规律,在人类身上同样起作用。
也就是说,如果两个人的血缘越远,他们结合的后代的基因,越是会选择双方的优势基因遗传下去;血缘离得越近,他们后代的基因,越是会选择双方的劣势基因进行遗传。
近亲不能结婚的原因就在这里,血缘近,基因相似度太高,生出的孩子就大概率会有基因缺陷,即遗传病。
血缘的远近,在物理空间上就是双方的距离远近。出生地相隔越远的人,血缘上自然也就越远(特殊个例除外)。
所以陈教授说,自己和夫人隔了100公里,生出来的孩子的基因,比大伯二伯的孩子更好,因为大伯二伯的老婆跟他们只隔了100米。
同理,要想孩子基因更好,那么你跟另一半的血缘关系越远越好,最远的情况,自然就是和外国人结合。
一个东半球一个西半球,或者一个南半球一个北半球,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种生出来的混血儿,基因大概率就是最优的。
所以你看,陈教授讲的东西其实是有科学道理的。
他甚至还结合了社会学和遗传学,告诉学生们要好好读书,才有机会去到更远的地方,找到差异更大的基因结合,这样才能获得更优的后代基因。
只不过呢,这些话听在单纯的学生和网民耳里,就变成了功利主义和崇洋媚外。年轻的学生振臂一呼,突然的自豪感让整个网络都高潮了。
以上是第一部分,接下来说第二部分。
一个社会,从建立初期到不断发展稳定,阶层一定是逐渐固化的,这种固化的过程,往往从人的认知开始。
而认知的阶层固化,也带着基因的遗传规律。人类不同于其它生物,人类不仅会从父母那里遗传生理的基因,还会遗传到认知的“基因”。
同一阶层的认知固化,导致这一阶层的群体在相互结合后,后代的认知中带着强烈的阶层“基因”。这些“认知基因”由于“血缘”相近,会产生更多的认知缺陷。
这也是群体低智化的重要原因。
到了一定阶段,社会一定会出现阶层认知的大分裂。比如现在的m国,精英阶层和普通民众,完全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白左和极右各说各话。
社会由乱到治,秩序越来越稳定的同时,也意味着阶层的边界越来越清晰,阶层之间的不互容性越明显。
我之前说过,我们生活的世界其实是有两层的,一个是里世界,一个表世界。一个是少数人掌握多数利益的现实,一个是多数人活在假象中的梦幻。
里世界的规则不能拿到表世界去说,就像底裤不能穿在外面一样,除非你是超人。戳破了美梦的人,必须承担人们面对残酷真相时的恐惧与愤怒。
里世界的规则,只能自己关起门来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赚钱怎么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