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退居禁止55岁退二线的政策策有哪些

2020-06-11 11:51
来源:
长沙岳麓专修学院
退居二线是我国行政体制中一个特有的说法,是一种不成文的现象,是一个对比的概念。也就是说,在相关的规定中并没有关于退居二线的明确规定,但是在现实的工作又是确实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主要针对的是领导干部,一般来讲,领导干部不再担任领导职务又没有退休的,这样一段期间就叫做退居二线。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讲,退居二线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在领导一线工作而言,是一种工作的状态,并不是一种实际的任职状态。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退职不退岗”。比如,一名公务员,在55岁之前,是县教育局局长,身份是正科级领导干部。退居=线之后,仍然保留正科级待遇,身份有可能会变成一级主任科员或二级主任科员,但是,不再具备领导身份,同时又没有退休,需要等到年满60岁之后再退休。
按照以往的惯例,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是可以享受一些优待的。比如不用再分管具体工作,只是协助其他领导分管部分工作;不用去签到打卡,甚至很多人不用去上班,事实上处于一种提前退休的状态,但相关的待遇却一点都不减少,不管是奖金工资还是其他待遇。这是在很多地方曾经都出现过的现象,甚至有的地方出现过40多岁的领导干部退居二线后就不上班的情况,相当于提前退休十多年。
哪些公务员更想退居二线?通常情况下,都是那些年龄已经大了、然后又觉得自己的仕途已经没有奔头的公务员,更渴望退居二线。对于这部分公务员而言,反正我已经没有上升空间了,但是,因为我是领导干部,还需要担风险,遇到大事还需要负责。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有退居二线这样的政策,相当于是有了一个退路,既能够继续享受现在的工资待遇,又不用承担责任。我们知道,职级并行之后,如果领导干部不再担任领导职务,那么它将转为职级,享受职级的相关待遇。按照职级并行规定,如果不再担任领导职务,那就再也无法享受到针对领导职务的相关的待遇。比如参加有关会议、阅读有关文件、享受配车等待遇,都不能再享受,甚至相关的津贴补贴都会减少。
但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部分公务员,并不愿意退居二线。这部分公务员,他们现在是领导干部,但是,上进心比较强,想干事能干事,渴望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由于有的地方推进退居二线的政策“一刀切”,组织上要求退居二线,很多时候个人也无能为力。
公务员退居二线,可以说,有利也有弊。
在一部分人看来,实行公务员“退居二线”,对于公务员体制,是有好处的。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的创新精神是有限的,有一部分领导干部,在机关工作三四十年之后,体力和精力都会出现下滑,尤其是会出现思维固化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他们还没有达到退休年龄,但是,如果让他们持续在工作岗位上坚持,工作中的创新创造活力,就显得不足。相比之下,如果让他们退居二线,让年轻一点的干部上来,而这些“退居二线”的老干部,又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经验优势,对于年轻干部进行指导,这对于公务员生态而言,是一件好事。也有人认为,现阶段,我国的退休年龄是60岁,但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即便到了60岁,都还处于年富力强的状态?在公务员体制内,五十多岁的年纪,很多人正是干事创业的好年纪,如果在这种时刻,突然让他们“退居二线”,其实是公务员机关的一种损失。
公务员为什么要实行退居二线?从组织的角度,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年纪大了,上进心减弱了,没有干劲和冲劲,继续待在领导干部职位上,有可能影响单位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退居二线可以让年轻的同志上,增强年轻同志的干劲和上进心。毕竟,任何一个机关的领导干部职数,都是有限的,如果领导干部不退居二线,其他的干部就没办法得到提拔,会影响干部的积极性。对此,你怎么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16-08-05 18:33:17 来源: 华龙网
举报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石柱58岁民警驻村扶贫 要在退休前让村民走上致富路)
华龙网8月5日16时11分讯(记者 阙影)“孙警官,今天这么热,又这么远,你还来看我们呀。无论如何,今天要喝碗蜂蜜水,吃个鸡蛋再走。”今(5)日中午,重庆石柱县公安局民警孙建明走访到新乐乡红河村贫困户谢登发家时,一名老人紧抓着孙建明的手说道。今年58岁的孙建明曾是石柱县公安局南宾第二派出所所长、石柱县拘留所所长,因年龄限制退居二线后就来到离县城83公里远的新乐乡红河村,成为了县公安局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孙队长来了之后,我们的苦日子慢慢变甜了,就像这蜂蜜水一样。”年过八旬的谢老笑眯眯地说。一碗蜂蜜水、一个鸡蛋,背后是浓浓的警民情。记者-罗嘉-摄
帮助解决看病难 贫苦户身上的担子轻了孙建明到贫困户家里走访。记者-罗嘉-摄新乐乡位于重庆石柱县东南部的七曜山山脉上,距离县城83公里,车程2个多小时。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后,孙建明就住在了村上。驻村后的头一个月,他就率扶贫工作队对29户贫困户进行了精准摸底,为每一户量身定制了“脱贫套餐”,并列出了“倒逼脱贫”时间表。谢老的儿子谢登发今年40多岁,在前几年得了胃病,一直靠药物维持治疗,再加上孙子还在上学,导致家中一贫如洗。“要帮谢登发一家脱贫,就必须先帮他们减轻医药费的负担。”孙建明心里盘算着。孙建明联系协调了民政部门、社保部门、医保部门,想方设法帮助谢登发解决看病花费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前不久,谢登发的部分医疗费就得到了减免。对此,谢老很是感激。“公安局晓得我们家的情况后,还经常有人来看望我们,不是送米就是送油,去年冬天,还给我送来了一件新棉衣。”谢老说,他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孙建明和他的同事们,每次都喊他们吃了饭再走都被婉拒。“今天无论如何,都要喝碗我们家自己的蜂蜜。”说着,谢老端来了碗和蜂蜜,为孙建明倒了满满的一碗蜂蜜水。
土墙房变成砖房 贫困户笑着修建新家在孙建明的帮助下,廖邦禄一家终于要住上砖房了。记者-罗嘉-摄廖邦禄是新乐乡红河村内的一个深度贫困户,他身患骨节癌,长期需要靠药物维持疼痛,走路都需要杵着拐杖。家中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初中毕业,在外靠打临工维持生计。小儿子今年12岁,还在当地乡小学读五年级。其妻子也患风湿,常年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因为收入微薄,一家人的生活是捉襟见肘,一直住在破旧的土墙房里。孙建明在走访得知廖家的情况后,将他列为了重点帮扶对象。廖邦禄告诉孙建明,自己一直想盖一间新房子,因为现在的住的房子只要遇下雨,就四处漏水,根本没法住。“你的困难我们会尽力帮你解决。”孙建明承诺说。回到村委会,孙建明便组织当地村干部,找出政策对廖邦禄进行帮扶。通过协调多个部门解决,孙建明帮助廖邦禄申请到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补助。如今,廖邦禄的新家已大致成形,一家人的脸上也挂满了笑容。
有人帮助找销路 贫困户家的牛羊能卖出去了红河村建起了养殖基地,村民们也有了盼头。记者-罗嘉-摄今年43岁的向仕川也因患腰间盘突出,留守在老家,以养殖维持生计。家里上有60多岁的老母亲、老父亲,下有15岁的女儿和8岁的儿子。妻子迫于生计,在前两个月外出务工。当孙建明来到向仕川家走访时,向仕川愁眉不展地诉苦说,今年养殖不景气,家里的牛、羊都不好卖,眼看女儿马上要读高中,可学费都还没得着落。回到村委会,孙建明便将向仕川的情况写成材料汇报县公安局主要领导,争取多方资源帮解决销路问题。据了解,目前,石柱县公安局正在积极申请农村养殖项目,一旦申请成功,便会彻底解决村民养殖产品的销路问题,帮向仕川及其他村民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实现增收。
搞养殖基地建合作社 帮贫困户发展“脱贫产业”红河村建起了养殖基地。记者-罗嘉-摄“一个村不富裕,贫困户相对就多。就算贫困户一时脱了贫,也容易返贫。”孙建明认为,长效产业才是帮助村民彻底脱贫的基础。基于这个观点,孙建明经过走访调研、征集民意,发现红河村空气新鲜,植被丰厚,适宜土鸡林下养殖,决定帮助村民大力发展养殖业。刚开始,村民们对这些没搞过的产业持观望态度。孙建明就逐一上门去“算账”,让贫困户有了发展产业的信心。很快,200亩的养殖基地建了起来,村上还注册了“护康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请了一名技术人员,以公司加农户、共同致富为最终目标。现在,养殖基地里散养了土鸡5000只,土鸡长势良好。为了将土鸡和鸡蛋等农副产品卖出去,孙建明又联系县公安局,计划帮新乐乡建立一个农副产品销售合作社,面向城市市民销售新鲜无污染农副产品,以此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贫困户脱贫。虽然不久就要退休了,但孙建明在扶贫日志上写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警察,我一定站好最后一班岗!”(原标题:石柱58岁民警驻村扶贫 要在退休前让村民走上致富路)
本文来源:华龙网
责任编辑:
王晓易_NE0011
相关推荐热点推荐
2023-06-17 10:52:4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局长55岁必须退二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