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引进的2020年底上映的迪士尼动画电影影什么时候网络上线?

  转载自《当代动画》2023年第1期  2022年度动画电影观察与分析  作者简介      盘剑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  浙江大学影视与动漫游戏研究中心教授  方正璇浙江大学文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      提要:受新冠疫情影响,2022年度动画电影市场震荡,不论放映影片部数还是影院票房总额都同比有所减少,完整、高效的产业链难以建立;同时,国产动画电影创作也遭遇题材过分集中、叙事能力较弱、IP影响力下降的瓶颈。中国动画如何走出当下困境?需要在加强技术支撑、提高影像表现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内容质量和叙事能力,建立既能满足国内市场又能拓展海外市场的动画电影创作和发展模式。  关键词:彩条屋模式 动画叙事 市场困境 IP转向 衍生品开发      在疫情形势反复、防控政策紧缩、影片供给不足、院线休眠停运等一系列现实原因的影响下,2022年的中国电影产业总体呈低迷态势,继2020年后再次跌入低谷——年度电影总票房仅为2021年总票房的六成;对比新冠疫情前爆款频出的2018、2019年,更是不及其票房半数。其中,2022年度的动画电影同样在上映数量、票房方面均表现欠佳:期间共上映动画片52部(含6部重映),累计票房35.55亿元,远低于疫情前水平。票房惨淡的背后不仅有疫情等外部原因,也存在优质头部作品稀少、大量低劣影片滥竽充数等行业自身的问题。当然,随着防疫政策的逐步放开,各大院线将逐渐恢复上映秩序,萎靡的电影产业或将抓住机遇、触底反弹;国产动画电影创作也不乏努力探索者,它或将在艰难时局中开拓出属于国产动画自己的“崛起”之路。    一、影片详情与票房表现      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2022年度全国电影总票房为300.67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255.11亿元,在总票房中占比为84.85%;全年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7.12亿。  (1)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年度共新映电影325部,同比缩减36.0%;总票房同比回落36.4%,相较疫情前差距则进一步拉大(如图1)。动画电影方面,全年共上映新片46部,同比下降25.8%;累计票房35.55亿元,同比下降13.3%。动画电影上映数占电影总数的14.2%,票房占比为11.9%,整体表现略显弱势,也远未达到成熟市场的动画电影占比期望(15%—20%)。不过,2022年度动画电影上映数量、票房占比分别较2021年上涨0.88和3.21个百分点,其票房贡献力虽不及“哪吒元年”,却也超过2018、2021年而接近2020年水平,表现出后疫情时期动画电影市场的相对稳定性(如图2)。    图1.近五年动画电影及全部电影新上映情况图表    图2.近五年动画电影数量及票房占全部电影比例折线图  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2年度共上映52部动画电影(见表1),包括国产动画33部(含重映6部),美国动画9部(含合拍),日本动画6部,欧洲动画5部(含合拍),甚至还有由俄罗斯制作、本土上映后,国内译制、贴牌的“冒牌国产”电影1部,无中外合拍动画。其中,国产动画数量占比63.5%,票房占比62.2%,数量、票房占比基本持平,体现出国产动画电影不输引进电影的吸金能力。从近五年国产动画和引进动画票房占比来看(如图3),以2019年为分界点,国产动画开始首次反超外国动画票房,并从不足四成的占比逆转为超六成的比例。实现这一转变,显然是2019年暑期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其独占鳌头的50亿元票房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该片不仅成为中国动画电影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的里程碑,也给民众呼声颇高的“国漫崛起”口号注入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与鼓舞。伴随着“哪吒”现象的后劲与广大观众的期待、支持,2020年的《姜子牙》、2021年的《白蛇2:青蛇劫起》和《新神榜:哪吒重生》、2022年的《新神榜:杨戬》等大制作神话动画电影均以4亿元以上的票房位居国产动画电影前列,将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占比稳定维持在60%上下,在美、日等动画大国一众优秀引进动画的“围堵”下,坚守住了国产动画的领先份额。    图3.近五年国产动画与引进动画票房分布图    图4.近五年内地票房前十名中、美、日动画电影数量折线图  2022年动画电影票房前十名中,国产动画电影占据4席,并由《熊出没·重返地球》(以下简称《重返地球》)和《新神榜:杨戬》包揽冠亚军,美国、日本动画则各占3席(如图4)。以美国、日本为主力的引进动画凭借其鲜明特色和尖端的制作技术一直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尽管近年来在疫情影响下,好莱坞动画的影响力呈现出波动衰退趋势,不再占有半壁江山以上的绝对优势,但以其过硬质量依旧强势屹立;日本动画电影的市场竞争力略弱于美国动画,却也因其绝对成熟的2D动画技术和热门IP的二次元粉丝粘性,仍能稳定占据一席之地。而国产动画在历经了2020年突发疫情、跳水撤档的波折后,在2021年、2022年重现生机,向佳作云集的2019年看齐,甚至再度呈现出对进口动画上映数量、票房收入双方面的超越之势;虽然口碑、话题大作仍然略显欠缺,却也能够彰显国产动画电影的可喜成长——产业趋于成熟稳定、受众逐渐扩大和固定、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  本年度上映的动画电影仍然没有10亿元以上的爆款作品。达到亿元量级以上的“头部”动画影片共8部,同比下降27.3%,占52部上映动画电影的15.4%,其中国产3部、美国3部、日本2部;贡献票房共27.3亿元,占动画电影总票房的76.8%,基本符合内地动画电影市场的“二八定律”,即票房过亿元的影片以二成左右的数量贡献八至九成的票房。横向对比2020—2022年各票房区间的动画电影占比(如图5)可知,近3年破亿元动画电影数量占比分别为14.7%、17.9%和15.4%,均远低于2019年24.7%的占比。在疫情影响下,影院屡次关停,观众的观影机会、意愿骤减,上座率惨淡,众多院线生存坠入严冬。    图5.近三年各票房区间动画电影数量占比分布图  与2021年类似,领跑票房的是上映于春节档的合家欢电影“熊出没”系列,本年度的《重返地球》不仅延续了其系列IP一贯的强大吸金能力,还以9.78亿元的高额票房打破了系列纪录,一举拿下内地影史春节档动画电影票房冠军,跻身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第四位。在IP对少儿受众强大号召力的基础上,《重返地球》运用较成熟的特效技术,结合当下成为热点话题的科幻题材、优质的视听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圈层,吸引了大量全年龄观众前来观影,从而达成了票房突破。位列第二的则是追光动画出品的暑期档作品《新神榜:杨戬》,其吸取了前作《新神榜:哪吒重生》厮杀春节档排片遇冷的教训,选择于契合青年动画定位的暑期档上映。尽管以精良新颖的美术设计受到观众的一致称赞,其薄弱的叙事仍未撑起追光“封神宇宙”的品牌。毁誉参半的口碑也使得该片未能突破圈层,仅以比《新神榜:哪吒重生》略好的成绩止步于5.56亿元。另一部破亿元的国产动画电影是于春节档上映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继2015年第七部剧场版以惨淡票房宣告系列终结以后,沉寂七年的“喜羊羊”IP卷土重来,以精心打磨的分镜特效颠覆旧设,大胆挑战“全年龄”“硬核运动”2D动画,获得了不少好评。但由于时隔多年,原系列粉丝已与系列定位产生错位,最终未能完全从“低幼化”成见突围,仅斩获1.61亿元票房。  亿元票房以上的三部美国动画电影分别是梦工厂的《坏蛋联盟》、“小黄人大眼萌”系列的《小黄人大眼萌:神偷奶爸前传》和“精灵旅社”系列的完结作《精灵旅社4:变身大冒险》,分别占据票房排行的第3、4、8位。不同于两部IP续作动画,《坏蛋联盟》是一部改编自同名漫画的全新IP电影,以流畅的反转叙事将简单的故事演绎得妙趣横生,在合家欢笑中传递了美式价值观。类似地,《小黄人大眼萌:神偷奶爸前传》和《精灵旅社4:变身大冒险》也依靠夸张诙谐的美式幽默和成熟精良的3D制作,演绎出好莱坞式的“坏蛋英雄”故事——套路虽老,但仍能给全年龄观众带来爽快舒适的观影体验。两部日本动画电影则均是来自老牌国民动画IP的剧场版作品,在中国青少年泛二次元群体中拥有广泛的粉丝基础,得以持续领跑年末贺岁档电影票房。《名侦探柯南:万圣节的新娘》作为该系列第25部剧场版,演出上延续了近年剧场版强化动作视效的风格,主题框架展现出主打情怀的粉丝向特征,在稳定的国内受众圈层中获得了较高评价,名列系列引进作品票房第三位。《航海王:红发歌姬》则是《航海王》剧场版国内引进的第三作,首次加入的歌舞元素也燃爆了广大“海迷”的观影热情,一经上映便展现出不俗势头和吸金能力,在近半数的排片支持下迅速突破亿元大关。  2022年度千万元票房层级的“腰部”动画电影共19部,数量占比36.5%,同比增长3.69个百分点,贡献了22.1%的动画票房;尤其是5000万元以上、亿元以下的动画电影数量占比达11.5%,与2021年持平,较之2020年增加了2.71个百分点。结合后疫情时代下票房普遍萎缩的状态,这些动画或许还有冲击亿元的潜力。亿元票房对于中国动画电影的市场认可度有着分水岭般的意义,因此,这些“后备军”队伍的壮大也未尝不是可喜的进步:它一定程度上昭示着中国动画电影市场“腰部”力量的加强和票房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的优化趋向。值得注意的是,达到千万元票房的19部动画电影中,国产动画14部,占比73.7%;但其票房贡献率仅有63.1%,显著落后于进口动画。日本动画《哆啦A梦:大雄的宇宙小战争》、美国动画《汪汪队立大功大电影》《魔法满屋》票房均集中在七千万元以上,表现了品牌效应与知名IP的稳定性;而国产动画超过五千万元的仅有《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5:我的外星朋友》《海底小纵队:洞穴大冒险》和《我们的冬奥》三部。“大头儿子”和“海底小纵队”作为知名中国动画IP,吸引了大量亲子观众前来观看系列续作。《我们的冬奥》则是2022北京冬奥会宣传之际,集结了包括上海美影厂形象,以及“罗小黑”“熊出没”“非人哉”“大耳朵图图”等众多国产动画IP制作的冬奥吉祥物动画短片拼盘。遗憾的是,其制作质量差强人意,尤其是后半部分的短片剧情突兀、制作粗糙,纯粹是消费观众原来的审美经验,尽管在冬奥的背景下取得了尚可的票房成绩,其整体质量仍然难以令人满意。  此外,11部国产动画电影扎堆于不足五千万元的票房区间,其中既有《萌鸡小队:萌创新世界》《我是霸王龙》《猪猪侠大电影·海洋日记》等亲子动画,也有《山海经之再见怪兽》《冲出地球》等成人青少动画。后者两部作品均在暑期档开画,整体制作水准较高,可见团队在动画打造中所下工夫。《山海经之再见怪兽》借山海经这一奇幻异域为背景,别出心裁地以精神疾病及治愈为立意,以神话皮囊包裹现实主义内核,迈出了国产动画多元化探索的一步。但影片角色构成成分杂糅蹈袭,导致“山海经”被指“沦为噱头”;剧情主旨也难逃陈词滥调、隔靴搔痒,加上宣发失语导致电影遇冷,未曾激起水花便过早沉寂,恐难回本。《冲出地球》则是彩条屋影业“热血”IP《星游记》的大电影版,充满科幻色彩的故事颇具王道热血的日本JUMP系“中二”风格,全片的2D制作在国产动画的3D风潮下显得难能可贵。电影叙事完整,燃点、笑点和泪点的交错安插也能较好调动观众情绪;然而分镜和剧本的打磨仍显粗糙,对原作设定的“魔改”也引来了部分原著粉丝的差评,加上点映后不幸撤档,电影票房遭遇大跳水,最终仅堪堪跨过千万元门槛,令人惋惜。  对比近三年疫情时期动画电影票房结构可以发现,2022年百万元以上、不足千万元的“臀部”影片占比明显缩减,数量占比25%,同比下降6.34%。该区间内电影多由重映片和小众引进片组成:《小美人鱼的奇幻冒险》《魔法鼠乐园》《阿里巴巴和神灯》等几部重映影片制作粗糙、剧情幼稚,首映时票房已并不理想,重映则更是鲜有人买单;《猫狗武林》《忍者神龟:崛起》《妖怪手表:永远的朋友》等冷门引进片虽制作水平尚可,但宣发、排片双重遇冷,因受众狭窄而未能充分进入大众视野,票房反响更是平淡。此外,票房不足百万元的“尾部”影片数量则显著增加,占比高达23.1%,远高于2021年的17.9%和2020年的8.8%;甚至还有3部票房不足万元的影片,数量占比5.8%,均是粗制滥造、质量低劣之作,其制作水平远未达到市场准入门槛。事实上,不仅是动画界,放眼2022年整个中国电影市场,都可见大量低质量、微成本的滥竽充数片涌入,如《林深时见麓》《春水繁星》《爆裂蝴蝶》《冒牌车王》等,其简陋到滑稽的海报和观影人次甚至登上微博热搜,一度引发全网热议,疫情时期的此类市场乱象需要认真反思。    二、市场现状、IP转向与衍生品开发      (一)后疫情时代下的动画电影市场震荡  2022年是全球进入疫情以来的第三年:一方面,人们逐渐适应了疫情时代下生活的新常态,票房组成则稳定趋向低上座率、高单价的模式;另一方面,国内抗疫形势依旧复杂多变,防疫政策多次收紧,大量票仓城市的出行限制对于电影市场的打击十分沉重,院线的间歇瘫痪更是导致了不少影院关停倒闭。  根据一般规律,动画电影相较于真人电影,档期投放相对集中:贺岁档(含春节档)和“六一”档常有面向低龄观众的动画电影集聚,而暑期档则是青少年、成人动画电影的主阵地,也有部分动画电影会选择投入“五一”档、国庆档厮杀。近年,引进动画的“入境”难度加大,其内地上映时间一般迟于本土上映和全球公映,定档时间也相对分散。结合2022年的动画电影票房档期分布(如图6),可见2022年动画电影的票房高峰依旧集中在春节档、暑期档这两个热门档期。其中春节档遥遥领先,2部破亿元、1部超千万元动画独占32.6%的票房;暑期档也表现不俗,14部动画电影扎堆抢映,贡献了近三成票房。“五一”档、贺岁档的国产动画电影表现平庸,主要依靠几部破亿元进口动画电影撑起票房;而以3月、6月和9月为代表的三个空窗期则尤其令人忧虑,票房坠入冰点,分别仅有166.7万元、172.7万元和1500万元,不及往日零头。整个5、6月份在疫情阴云的笼罩下显得尤其困难,线下影院遭到巨大冲击,原定“五一”档开画的《猪猪侠大电影:海洋日记》《我是霸王龙》《迷你世界之觉醒》等影片受疫情影响先后撤档,转移至暑期档和国庆档。属于孩子的“六一”档更是惨遭荒废,两部重映、一部新映,三部低质量的国产动画共计只产生了172.7万元票房。暑期档的短暂高峰后,疫情再度加剧,9—12月上映的国产动画在质量和票房上差强人意,远不及两部日本动画的影响力。进口动画电影的整体吸引力虽然下行,但仍具有圈层的固定性和粘着性,得以维持住相对稳定的表现。    图6.2022年动画电影票房档期分布图  由于疫情影响,不少动画电影的制作周期产生了较大波动。《深海》《飞向月球》《王者回归》《大圣降妖》《小美人鱼之海怪传说》《大雨》等原计划于2022年上映的动画电影以种种原因纷纷跳票,但国产动画储备作品并未停下脚步。北京精彩时间文化传媒在《雄狮少年》之后还将继续打造包括《铸剑少年》《逐日少年》的“中国少年宇宙”系列动画;光线传媒也正在推进《哪吒2》《西游记之大圣闹天宫》《姜子牙2》《大鱼海棠2》等项目。  疫情下的中国电影市场遭遇着空前变局,主旋律电影和重映影片市场占比进一步增加,也有大量低质量影片流入,呈现出鱼龙混杂的乱象,透支了观众的观影意愿;佳片青黄不接,兼有大型空档期,可能导致人们的观影等需求得不到满足,国民对电影产业信心下滑。不过,随着最新政策的逐步放开,国内抗疫将打响“最终战役”,疫情的延宕也可能带来更精细的打磨,不少作品都在等待一个更好的上映时机。随着影视行业回暖和市场复苏,蓄积的作品或将集中涌现,重新带来一次上映热潮。  (二)动画电影题材集聚与IP转型  自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吹响“国漫崛起”号角以来,“彩条屋模式”的诞生、发展让国产动画开始逐步摆脱“低幼化”成见,开辟出一条指向“全年龄”“青年”乃至“成人”动画的崭新道路。考察2022年国产动画电影的题材分布(如图7),可见主打“寓教于乐”、取材自童话的的亲子幼教片在数量上占据半数份额,仍是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的主力;“科幻”“神话”“运动”则是近几年动画电影的热点题材,其题材标签也与较高的制作水平绑定,展现出绝对强势的票房潜力;同时,在“国风”“国潮”的影响下,包括“神话”主题在内,从“文化”“历史”的角度选题的动画也开始增多。对比2016年以前由进口动画牢牢控制的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国产全年龄、青少年题材动画电影的集聚彰显了国产动画冲破圈层、打造本土精品的野心和追求。    图7.2022年国产动画电影题材数量分布图  猫眼研究院在其发布的《2021暑期档动画电影数据洞察报告》中以购票用户的性别、年龄为基础,从观众选择的角度为动画电影划分属性:25岁及以上女性占比代表“亲子属性”,25岁以下观众占比代表“青少属性”;然后以两项交叉将动画电影分成五个类别:重度青少动画、中度青少动画、全年龄动画、中度亲子动画、重度亲子动画。  (2)  按照以上方法和标准,2022年动画电影亿元以上票房规模的8部影片全部属于全年龄动画、中度或重度青少动画;中度、重度亲子动画则多达26部,数量占据了上映动画全部影片的“半壁江山”。其中,《汪汪队立大功大电影》《海底小纵队:洞穴大冒险》《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5:我的外星朋友》等具有知名IP、制作水准较好的作品能够达到八千万元左右的票房成绩;大部分亲子动画则扎堆于1000万—3000万元票房、质量较差者甚至不足千万元。不难看出,在低幼动画市场的角逐中,不少动画电影以面向“低幼”为幌子,擅自放宽了质量的自我要求,试图以粗劣的建模、生硬的特效和低智剧情糊弄低龄观众。如此这般,不仅起不到益智教育的基本作用,甚至可能给少年儿童带来不良导向,这种投机行为是不应被市场容忍的。  事实上,以“熊出没”“喜羊羊”为代表的老牌“低龄化”国产动画IP都已着手受众类型转向,本年度春节档两部作品的创新题材和良好口碑就是明证。《重返地球》出品人尚琳琳指出,“熊出没”电视动画片最初以儿童观众为主要群体,发展到电影阶段之后,观众群体不再局限于原来的“小手拉大手”,让成年人也喜欢是影片希望做到的。“根据市场调研结果,不带孩子的成人在观众群体中已经超过20%,而且逐年增高。不少成人观众觉得看‘熊出没’很解压”。  (3)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更是如此:“喜羊羊”IP的发展之路远不及“熊出没”顺风顺水,它曾历经低幼化导致的IP乏力和票房萎缩,其贺岁系列也在第七部后惨遭腰斩。主创之一的陈力也坦言赴“七年之约”实践IP转型的决心,“希望以后能够让粉丝说出来我是看喜羊羊的时候,可以更加自豪一点”。  (4)  我们深知颠覆旧定位、打破认知枷锁的困难性,但可喜的是,经过多年成长,“熊出没”“喜羊羊”正逐步从低幼IP走向青少年IP,向着迪士尼、皮克斯式老少皆宜、阖家共享的观众定位努力。  (三)国产动画电影的衍生产业链仍然发育不良  众所周知,动画行业的产值来源远不止票房,这也是动画区别于真人影视的重要特征之一。与制作周期长的劣势相对应,动画产品也具有高附加值、长产业链的优势。相较于真人影视,动画显然更容易进行IP多元衍生开发,人物造型可以复刻,世界观设定资源也能在游戏等衍生开发品中高度复用。随着国内开发产业规模的扩大以及版权市场的正规化,动画电影完映之后,“后面的收入”也将愈发彰显其重要性。  对此,迪士尼早已有非常成功的模式和经验:以“IP媒介+内容+主题公园+科技”为经营理念,其动漫产业链包括广播电视媒体、公园和度假村、影视娱乐、消费品和互动媒体四大业务板块,  (5)  每个均有不俗表现。例如《疯狂动物城》的上映伴随着大量周边产业的迅速发展,园区内玩偶、相关娱乐游戏设施和服装产品随即投入流水线生产。类似地,依托连载杂志和漫画网站的广告宣传,日本动漫IP背后基本有专业设计团队周期性地推出各类官方周边制品,同时频繁开展与品牌、扭蛋、设施的联动合作,不断延续衍生品的制作与销售链,这种成熟的运转体系使得IP附加值不断提高。在“二次元”圈层中,“买谷”即购买官方周边的行为早已成为表达对作品及角色喜爱的重要方式,重度“发烧友”甚至通过拼团大量复购,展现出粉丝圈惊人的购买力。  遗憾的是,从网络动画番剧到动画电影,中国动漫产业的延伸链条发展都很不充分。衍生市场良莠不齐,主催、设计、宣发、品控等环节任一缺失,则将引发混乱。2015年上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IP于2019年终于推出一款同名游戏,该游戏虽然号称“3A”,并且前期进行了铺天盖地的宣传,最终产品质量却低劣到被骂“骗钱”,不仅口碑扑街,还引来全网声讨。《白蛇2:青蛇劫起》2021年上映后,昱家良品和花果山潮玩、追光动画合作的官方手办也因品控不过关、实物和图样差异过大引发了粉丝的极度不满,不得已只能返厂重制以息事宁人。2022年度的《新神榜:杨戬》则通过官方品牌授权方式,与圆本饰物、摩谷屋、MaggcoZone等品牌联名在摩点平台展开众筹,但产品也因捆绑销售、选图敷衍等问题,被粉丝诟病“赚钱都不会赚”。当然,尽管此类周边产品的设计生产尚不成熟,出品方多能根据粉丝反馈及时进行调整。“熊出没”系列也于近期开展调研、公开征集周边设计创意,以期更好满足广大粉丝的喜好、需求。无疑,只有进行更高质量、更严监管的衍生品开发,才能实现IP价值和粉丝热情的“双赢”。    三、创作模式、市场困境与发展趋势      (一)IP与原创:“彩条屋”及其他创作模式  2015年以来,国产动画电影市场逐渐呈现出崭新格局,其票房主要由几大片源构成:一是以“西游”“封神”等传统神话、传说为题材进行改写、全新演绎的“彩条屋模式”或称“神话IP”动画,包括光线传媒彩条屋影业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大鱼海棠》,以及追光动画的“白蛇”系列、“新神榜”系列等,这类影片在近年动画电影市场中占据了头部位置;二是以华强方特“熊出没”为代表的动画IP剧场版系列,不仅在春节档拥有稳定的市场份额,近期作品票房还在持续攀升;此外还有《罗小黑战记》《雄狮少年》等高质量黑马作品以两三亿元票房的市场贡献间歇出现。  有人认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50亿元票房神话完全是孤例,多方面复杂因素导致了这份空前成功再难复制;当前“彩条屋模式”作品的票房佳话很大程度上倚仗着观众对国产青少动画电影的期待、宽容与保护;《姜子牙》是在捆绑宣传下取得的16亿元票房,如今看来已远超其实际水平,因为其视听质量和叙事水准都不比后来追光动画的“白蛇”“新神榜”系列高,而后者票房基本停留在四五亿元左右。事实上问题并非这么简单。不可否定,在近年的不断发展中,“彩条屋模式”已然成为国产青少动画的主力,票房数亿元的国产动画电影大多是关于西游、封神等传统神话题材的新说;这类有着“神话引擎”的国产动画电影既能很好地抓住国内观众的传统文化认同,又通过与现实打通的“改写”引发人们共鸣、共情,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相对比较稳妥地获得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这对于“国漫崛起”愿景的实现确实是一条捷径。  也确实是,在“国风”“国潮”背景下,“光线”“追光”两大巨头引领国产动画电影一味追求“神话IP”红利,似乎把“原创”的生存空间挤压得愈发逼仄:这些年来,亿元票房以上量级的全龄向国产动画电影中,仅有《大鱼海棠》《雄狮少年》等极少数作品属于完全原创。然而上述“神话IP”的“改写”动画与以往尊重原著的“改编”之作《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已有明显不同,不仅表达的主题与原来的神话传说有了很大的区别,而且整个叙事(情节、结构)都几乎是全新的。这就意味着它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原创”成分、品格,甚至是在“原创”范畴了,至少可以算作一种“不完全的原创”,或“限制性原创”,一种介于“原创”与“改编”之间,既是“原创”又不是“完全原创”、既像“改编”又实际上不是“改编”的作品。因此,上述“神话IP”之作盛行其实不仅挤压了“原创”的空间,同时也挤压了“改编”的空间,却创造了“第三种空间”。从这一意义上说,“神话IP”或“彩条屋模式”动画无疑在“原创”和“改编”之外为中国动画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作模式。这是当前国产动画电影创作出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尽管这一模式可以溯源到周星驰从《大话西游》到《西游·降魔篇》的一系列电影创作。  毫无疑问,这种新的创作模式不论对创作者抑或观众都具有极大魅力,也因此会有很大的市场号召力,这又是这类作品大量涌现最根本的原因。但这一创作模式的运用其实难度极大,类似于“戴着镣铐跳舞”,要求创作者既对特定的“神话IP”有着精准的把握,同时又能以IP为起点“跳出来”,或基于这一IP进行超越常规的想象、突破原著的表达和符合现实的阐发,在一系列看似无法协调的矛盾中寻找平衡机制和弥合线索,而这一过程的完成需要创作者超凡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想力。如果想象力不够或思想力薄弱便极易陷入困境,或导致作品表达混乱或品质平庸。《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后再无超越者,其根本原因并非“神话IP”或“彩条屋模式”已经失效,而是创作者的想象力和思想力不够。《姜子牙》《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哪吒重生》等皆如此,2022年的《新神榜:杨戬》也是这样。观众和批评者们所谓“特效炸裂,剧情僵硬”“技术超酷,故事却没讲好”“主旨表达混乱”等等评价指的正是这种由于创作者“想象力和思想力不够”而导致的结果(下一节还将展开一些具体分析)。  所以,目前国产动画的困境并不是因为“神话IP”或“彩条屋模式”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创作者由于自身原因使得这一模式的运用不能完全到位、无法取得最佳效果所致。事实上,即使是像《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这样基于原创电视动画IP的动画电影创作,其机制也与“神话IP”或“彩条屋模式”的“改写”相似。至于《雄狮少年》这样的现实主义动画,其实更需要超越现实的想象力和非同凡响的思想力,而不能停留于对日常生活的直白记录和浅显表达。除《昨日青空》《雄狮少年》之外,此类动画极为罕见或没有引起关注原因也在于此。  (二)形神割裂:国产动画“封神宇宙”的建构  法国电影理论家让·米特里总结电影影像包含三个层面:一是知觉层,即视觉、听觉等物理层面;二是叙事层,即要讲述故事;三是诗意层,即传达思想引发共鸣。  (6)  显然,故事是基础-核心层,诗意是目标层,知觉是手段(或路径)层:以故事为基础,通过知觉,实现对诗意的表达——这是电影艺术创作的基本逻辑。动画作为一门“画出来”的艺术,包括视听体验在内的知觉层显得非常重要——音画具有先声夺人的直观性。近年来,国产动画在3D技术领域持续发力,建模、动态和特效有了长足进步,与好莱坞顶尖工作室的差距日渐缩小,逐渐可望其项背,大大提振了国民对国产动画的信心。然而音画毕竟只是作为手段(或路径)的知觉层元素,故事才是基础-核心,如果形式大于内容——在故事薄弱的情况下过于追求视听效果也会出现问题,目前便有一些国产头部动画电影陷入了此类的创作怪圈。  以前文提到的本年度“封神大片”《新神榜:杨戬》为例。该片开篇对于世界观的场景展示便先声夺人,极富美感和视觉冲击力的古典奇观表现令人惊艳。世界观设定的丰富细节展现了对科技、文化、艺术、宗教的全方面考据,打造出诚意满满的东方“丝绸朋克”幻想世界:富有机械感的木质飞船穿梭在蓬莱仙岛的古风建筑中,四臂刑天、比翼鸟和形形色色的异族居民从《山海经》中脱胎而出;“洛神赋”飞天舞翩若惊鸿、美轮美奂,太极图内则是水墨氤氲、荡气回肠。该片在场景、动作的制作水平上刷新了国内3D动画的技术高度,给观众带来连连惊喜。创作团队似乎在以一种游戏制作人的态度搭建着电影的世界观,展开了十分宏大、精细的场景地图设计,还有同样雕刻细腻的物什道具和战斗场面,从中可以一窥创作者的野心:利用设定资源的高度复用性,追光动画可以更轻易地展开相同世界观的“新神榜”其他电影作品创作,也能够更快地推出游戏等衍生产品——这是在下一盘“大棋”,也分明是在建构一个“封神宇宙”,“哪吒”“杨戬”只是这盘大棋中的棋子或这一“宇宙”中的星辰。  但是问题也正是出在这里——毕竟这里的“世界观”仅仅只是知觉层面的视听觉创造,更重要的是还要有一个与之匹配的故事作为支撑,而该片却恰恰缺乏这样的故事。偌大的一个世界观里装着的只是一个格局很小的故事,不仅世界观呈现的“大”和故事线展开的“小”极不相称,而且开篇创造的宏大世界在后面既无作用,也无呼应,堪堪沦为美丽的摆设;堆砌的视觉元素严重溢出,也不能为故事合理服务,剧情逻辑不通,给人虎头蛇尾的观感。角色塑造也是重灾区:人形哮天犬设定有趣却流于扁平,前期表现活跃、后期反倒游离于主线,让人不明所以;杨戬、沉香、婉罗、杨婵等主要角色核心动机暧昧不明,行为突兀、转折生硬。主旨表达也浅尝辄止,薄弱的“家人之爱”就这样消弭于传统的宿命价值观之中。这就使得“知觉层”与“叙事层”“诗意层”产生了巨大的断裂,让人不得不质疑创作者以“想象力”和“思想力”合力打通“知觉”“故事”“诗意”三个层面的“创造力”是否足够。  可见,盲目构建“封神宇宙”,一味追求宏大华丽,而忽视了人物塑造、剧情叙述和情感主旨表达,求“形”而忘“神”,这样的取舍可谓是迷失了动画电影立足的根本支点,令人叹惋。当然,并不是说不应该强调视听效果,也不是不需要创建宏大的世界观;恰恰相反,技术的突破、视听效果的提升、甚至宏大世界观的建构都是国产动画电影升级、高品质发展的必要前提,关键是叙事还要跟上,故事框架、情节结构、角色体系、思想表达要能够与世界观相匹配,这是不论神话IP还是现实主义动画创作都必须做到和做好的。显然,这又是当前国产动画电影创作正在经历并寻求突破的最大瓶颈。  (三)发展趋势:“中国故事”如何“走出去”  由上可见,中国动画电影首先必须直面的问题,莫过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针对这一诘问,《新神榜:杨戬》的导演赵霁曾在一次访谈中回答:“当初我们在选择动画创作方向时,就决定要做中国自己的动画,讲好中国自己的故事。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早已融进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而创新则意味着用年轻人的声音讲述故事,用最新的技术创作故事,用现代化的思想解读故事。以更加年轻的视角讲述着古老的中国故事,为传统赋予新生。”  (7)  赵霁导演关于“技术现实主义”和现代化视角的见解十分独到,这也是当前国产动画“封神宇宙”系列惯用的“改写”手法,即解构传统故事、注入现代特征,重塑新价值。然而,正如前文所述,目前的动画电影大多在传统与现代价值观的跨越处理上仍不够自洽,主旨常常遗落在古与今、奇幻与现实的夹缝之中,只留下不伦不类的印象。而国产动画电影普遍面临的“剧本问题”还不止于此:叙事结构的安排缺乏整体感,起承转合各部分间的割裂感太强,衔接不够丝滑流畅;选取的题材与追求的幽默风格不能很好融合,笑点穿插生硬刻意,以低俗、恶搞的闹剧元素让人强颜欢笑,未能透彻理解喜剧和幽默的内核。  最得不到充分表达的恰恰是让·米特里所提出的最重要的“诗意层面”,即传达思想引发共鸣。“尽管IP和题材非常重要,然而更重要的实际上是对IP的创造性运用、对题材的深刻挖掘和创新处理,而其中的关键则是寻找与时代的同频、与社会的共振、与观众的共情。”  (8)  脱节于当前时代社会、缺乏情感共鸣的动画电影势必很难真正成功。反过来,好的情感爆点能够大幅度提升观众对整体剧情的评价判断,如《雄狮少年》后段对观众情感的出色调动兼具燃点、泪点,不禁让人忘却前段略显生硬的剧情,电影依旧能够收获“瑕不掩瑜”的高扬口碑。不管选取神话题材、动画IP还是现实主义题材,想要讲好中国故事,下沉到时代性和人民性的基点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回归时代语境和现实意识,去审视角色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共通情感诉求,才能在观众、创作者和角色之间建立起彼此投射的“巴别塔”,让主角的成长故事真正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故事。  当然,将目光放长远,我们需要考虑的不仅仅要“讲好中国故事”,还要思考怎么让中国故事“走出去”——如何突破地域文化差异、通过引发共鸣的故事和普世价值的传递提升全球影响力。众所周知,在所有艺术样式中,动画是文化折扣最低的,也即最容易“走出去”的。而中国动画电影要想做大做强还有两个市场需要开拓:一个是衍生品市场,另一个就是海外市场。中国当前文化软实力不足,导致了华语文化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普遍缺乏话语权。相较日本、韩国等其他东亚国家,中国传统的文化标志与新时代文艺创作的结合不够紧密。没有好的创作输出,谈何国际影响力。如同前述,当前国产动画对于叙事节奏和故事框架的把控还远不够成熟,这是因为我们仍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起步时期,商业动画电影的产业体系还不够完善,优秀的实践范本数量更是不足。国产动画的“舒适区”究竟位于何处,创作者们仍在艰难地探索。  正如刘健对“中国学派”的概括:“长期立足国情,将中国传统美术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养料,以现代化的动画工艺和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出的符合新中国时代风貌和人民群众需求的作品,尤其是这些文艺作品符合青少年观众精神文化和审美需求,体现了一种守正创新的创作精神。也正是因为‘中国学派’所体现的时代性与人民性,才具有普遍性,从而克服‘文化折扣’,为世界所接受。”  (9)  当前,国产动画难以走出去的主要问题根源可能在于:长期对标美国、日本动画,在这种下意识的看齐过程中,“动画”的思维模式也在被两大体系悄然塑造,我们做出来的仍是处于被凝视框架下制作出的、以中国元素包装的“仿美”“仿日”作品。只有在时代的呼吸中广泛地汲取养分,确立根本性的“中国自信”和“中国审美”,才能终有一日以独树一帜的“自我”身份实现本质蜕变、汇入世界潮流。  附:2022年动画电影上映一览表    注释:  (1)《国家电影局:2022年度全国电影总票房300.67亿元》,央视新闻,https://news.cctv.com/2023/01/01/ARTIN3hwZzLLmuaVJ8K7n7cX230101.shtml?spm=C94212.PJrYzp2d5HcR.EI93hVLZjnX8.12,2022年1月1日访问。  (2)文旅中国《〈2021暑期档动画电影数据洞察报告〉发布:13部动画电影票房突破千万元亲子类影片多刷率高》,网易新闻|有态度,https://www.sohu.com/a/487555178_120006290scm=1004.674557111514103808.0.0.2526,2022年12月20日访问。  (3)李霆钧《〈深海〉〈新神榜:杨戬〉等蓄势待发“全龄化”策略让传统文化展现新魅力》,《中国电影报》2022年5月11日。  (4)引自2022年1月7日上传的猫眼专业版制作特辑《喜羊羊大电影筐出热爱特辑,幕后首次大揭秘》,https://c.m.163.com/news/v/VRS6ELS53.html,2022年12月20日访问。  (5)乔羽茜《浅谈迪士尼动漫产业的营销策略及启示》,《传播与版权》2018年第5期。  (6)刘婷《影像叙事》,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7)赵霁、刘晓东、武瑶《〈新神榜:杨戬〉:神话再读、故事“新编”与民族动画创作新实践——导演赵霁访谈》,《当代动画》2022年第4期。  (8)盘剑《2019年中国动画电影观察与分析》,《当代电影》2020年第2期。  (9)徐雪霏《〈新神榜:杨戬〉:中国动漫重“形”更要重“神”》,《天津日报》2022年8月30日。  编辑:张瑶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法国动画电影《高卢英雄:魔法的秘密》将于9月11日欢乐上映,是经法国国宝级高卢英雄漫画IP改编,该漫画曾被译成100多种语言(包括拉丁语和许多欧洲方言),深受读者喜爱。《高卢英雄:魔法的秘密》原著漫画由漫画界最著名的双人组合戈西尼与乌德佐操刀,从1959年开始连载至今,漫画全球销量达到数亿册,法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就是以“高卢”系列的主人公阿斯特克斯(Asterix)来命名的。前法国总统萨科齐赴美访问,特别挑选了《高卢英雄历险记》当做国礼,赠送给了奥巴马的两个女儿,可见,《高卢英雄》漫画IP对法国人民意义非凡,不仅象征法国精神,也诠释着法国民族历史的英雄故事。《高卢英雄:魔法的秘密》主要讲述高卢村庄的大祭祀盖塔菲克斯想为自己找一个继任者,并把高卢村庄抵抗外敌入侵的关键法宝神奇药水教给继任者。盖塔菲克斯带着村庄最英勇的战士阿斯特克斯和奥贝里克斯寻访遍历整个高卢寻找合适的继承人。 而与此同时,师出同门的硫磺克斯在消失多年后和入侵者狼狈为奸,暗中掀起一场争夺神奇药水的战争故事。除了经典法国IP的光环加持以外,这部电影的后期制作也由国际一流制作公司M6保驾护航,高水准大片质感。影片欢乐诙谐,体现浓厚的法式幽默,是地地道道的合家欢电影。影片中奇幻搞笑的电影情节、寓教于乐的冒险故事,将奉献给孩子们一部欢乐的法国动画电影。更多精彩尽在9月11日上映的《高卢英雄:魔法的秘密》动画电影中,让我们共同期待吧!原标题:法国动画电影《高卢英雄:魔法的秘密》定档9.11【责任编辑:徐子茗】

动画片,最早诞生于法国。1888年10月,法国光学家兼画家爱米尔雷诺运用幻灯机的技术,制成了光学影戏机。他绘制的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成为在电影发明以前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动画片。随后,法国电影大师梅里爱于1902年拍摄了科幻电影《月球之旅》,其中使用了大量动画技术,在法国动画电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06年,在爱迪生实验室工作的布雷克顿制作了《滑稽脸的幽默相》,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动画影片。从此法国的动画之路正式开启。声明:业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yebaike@foxmail.co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0年底上映的迪士尼动画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