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要开车重走321国道,不知广西三江至贵州从江斗牛路段...

发布日期:日&|&标签:&&&&
以下内容,仅对会员开放。如需查看详细内容,请先 成为会员,已注册会员请
&&&&相关的其他招标项目信息
为保证您能够顺利投标,请在投标或购买招标文件前向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咨询投标详细要求,有关招标的具体要求及情况以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的解释为准。【资 讯】: -
【行 业】: -
【商 务】: - 建设市场 -
广西:321国道三江境内被分成多个等级
  “国道321线三江侗族自治县至从江公路三江境内路段,为何有一段为二级公路,有一段为三级公路,甚至还有一段为四级烂路?”日前,车主吴先生向记者描述了自己驾车往返三江与从江两地碰到的一个奇怪现象。
  “从三江到贵州从江,321国道是必经之路。”生活在三江县城的吴先生,经常要去贵州跑业务,因此对这条路很熟,但每次开车从三江前往贵州时,心情都会由好变坏。原来,321国道从三江县城到良口乡路段,全部为二级公路,水泥路面,很好走;然而,从良口乡到富禄乡,路面却是坑坑洼洼的,道路狭窄,路中没有分隔线,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虽然从富禄乡至与贵州交界的梅林乡路段稍微好一些,但仍然有不少坑,而且也是砂石路面,不好走。
  据吴介绍,几年前,321国道三江至从江路段,全线都是砂石烂路,后来政府进行改造,但只是改造了三江县城至良口乡路段,从良口至梅林路段不知何故一直没见改造。“我不明白,为何同一条路,离县城近的路段就高标准建设,远离县城的路段就变成低标准了?”吴先生疑惑。
  “并不是因为离县城近的路段才高标准建设。”三江至从江二级公路工程建设办公室生产处处长杨大模告诉记者,三江至从江公路起于三江县城西面,与龙胜至三江二级公路终点相接。经良口、洋溪、高安,止于黔桂两省(区)交界的梅林乡石碑村附近,全长约97公里。目前虽然除了三江县城至良口乡路段是二级公路外,良口至富禄则是四级公路,路基只有6.5米宽,设计时速为20公里;而富禄至梅林则为三级公路,路基只有7.5米宽,设计时速为30公里。“这主要是因为柳州防洪控制性工程的重大水利项目洋溪枢纽即将建设”。
  据杨介绍,2007年8月,他们按照二级公路的建设标准,对原是砂石路的321国道三江县城至良口乡34公里路段进行了改造,2009年12月改造完成,路基宽为8.5米。由于规划中的洋溪水利枢纽工程坝址,正好位于洋溪乡境内,距乡政府所在地只有500米左右,而该工程建成后,良口至石碑村约60多公里路段将可能被洋溪枢纽库区淹没,他们这才计划对该公路的改造工程分期实施。拟待洋溪枢纽建成、库区水位确定后,再按二级公路的建设标准,改造321国道良口至梅林石碑村路段。
敬告:转载本文时请注明出处为“中国公路网”,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中国公路网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今日信息概览
上周网友最关注公路新闻
上周网友最关注行业热点
中 路 公 告
[ 服务热线 (010) ] [ 在线服务QQ:6673744(大聪头)、(公子哥) ]
京ICP备号 中国公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从三江到从江,最后的枪手部落
[原创]芭沙,我为你远道而来(全文完) && &&&&&&&芭沙的名气很大,号称是“最后的枪手部落”。&&   芭沙名气大是有其原因的,也可以说是名实相符的一个地方!&&   芭沙是一个奇特的,充满传奇色彩的苗寨。它身处现今商品社会的滚滚红尘之中,艰难地固守着自己古老的传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321国道就从这里穿寨而过,但这一切仿佛与芭沙无关,芭沙人依然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着。&&   当你一踏入芭沙的寨子里,就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远古的洪荒时代。你看:芭沙男子清一色梳着奇特的发髻,穿着颇具秦汉遗风的青布衣,跨刀持枪,活脱脱就是一群古代的武士!对了,说起芭沙男子的服饰,还有一段日本人回来认祖的故事呢!&&   更为难得的是:我们满寨子乱转,居然没有看到一个穿汉装的芭沙人,并且绝大部份人不懂说汉语,简直不可思议!要知道国道就穿寨而过啊!现在,别的寨子大部分人平时都是穿汉装的,据说是为了活动方便,他们的民族服装是在节庆或表演时才穿的。&&&& &&&&&&&芭沙男子非常重视他们的发髻。发髻在芭沙苗语里叫做“户棍”,是男性成人的标志。“户棍”就是剃掉男性头部四周大部分的头发,仅留下头顶中部的头发,盘发为髻。据说,这种装束是由苗族先祖蚩尤传下来的,芭沙人也因此自认为是最正宗的苗族。“户棍”发式是在中国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男性发式,而户棍的理发方式也最为独特,俗称为“镰刀剃头”。 && &&&&&久在心头的向往,使我和伙伴们一起,48小时,为了芭沙,我们远道而来! && ------从三江开始------ && &&&&&&4月9日早上,没能睡到自然醒的我们在九点钟出现在三江的两位梁老哥的面前,没想到迎接我们的是笑脸间不知不觉的九斤重阳酒。被真诚的甘醇醉得满面通红的我们在正午十二点的时候才能出发。&& &&&&&&很快,我们驶上了大约是我们见过的最差的国道,从三江到往从江的路上,全是沙石小路,滚滚的烟尘使我们在会车和超车时不停的做着摇车窗的动作,加之路的颠簸使我们此行成为名副其实的动感之旅。&& &&&&&&一路沿江而去,风光美不胜收,从三江县城出来,宽阔而平静的浔江引领着我们前行,因为修了水电站的原因,水面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因而水域也更为宽广。一江春水,澄蓝泛光,远山近树,绿的层次清新分明,呼吸而因此变得轻松顺畅起来。&& &&&&&&三江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湖南的浔江、贵州的都柳江在此汇结,融江由此起道,成为柳州的母亲河,三江溶汇而得名。欢笑中的我们不知道过了多久才知道江水已经转换了流向,我们开始逆都柳江的流向而行了。&& &&&&&&都柳江与浔江并不相同,因了山区地势,都柳江河道时宽时窄,江面上怪石与险滩不时林立,突兀于青山秀水之中,都柳江以其险峻多变显得更有魅力。 && ------和里------ && &&&&&&沿江逆行不多时,我们被路边一座古老的山寨所吸引,车中有人欢呼:风雨桥、风雨桥。&& &&&&&&停得车来,我们才发现,原来风雨桥和桐寨民众的生活贴得如此之近,小小的风雨桥很有些年头了,黑得有些污浊,驾在集市和道路之间,不时有人行走有此间。而在路的另一边,有一座更有气魄的风雨桥,名曰人和桥,端正的驾在小河田头之上,通向外墙剥落、雄伟而略带败落、位于高处的三王宫。走过一段田梗,踩着乱草从生的青石台阶,我们先上到了三王宫。&& &&&&&&这三王宫,供奉的竟然是夜郎国传说中的国王父子。三王宫的建筑极有特色,我们只有看份,却完全摸不着头脑。还好遇到了长守于此的覃伯,68岁的覃伯甚是热情,带我们游走于三王宫中,慢慢领略这始于400年前,也就是乾隆40年建设的用以纪念司马迁《史记》和《西南夷传》所记载的夜郎古迹。&&&& &&&&&&人和风雨桥约是民国七年间修筑的,为的是方便当地人能够风雨无阻的参拜他们的先祖。风雨桥的地面用细细的卵石填埋成各式图案,因为行人的走动而变得光滑起来,愈发有些神秘的感觉。不时有身着侗族服装的人挑了担或牵着牛往来。我们这些穿着时兴的户外服装的人走在其间,倒很有在历史间穿行的味道。&&&& &&&&&&离开的时候,我们记下这里的名字:三江县良口镇和里村。&&&& ------都柳江风情------ && &&&&&&&继续前行,都柳江变得更加蜿蜒曲折,所谓的国道,也就是沿着江边将土岭削边垫成的沙石土路。但凡路过对岸有一棵或数棵巨大蔽日古树的地方,定有木楼垒成的寨子,要进到寨子里去,非要从江面取船过渡。急驰而过我们不时停下来拍些寨子的远景,景致极佳,只可惜偶有寨子里富起来的村民修建的砖房让寨子的生命不甚完美。想来,在还没有这条简陋的沿江公路的时候,贵州的汉子从都柳江上游放排而下,这些寨子也就成了他们歇脚落身之处,联想到放排汉子的粗犷、侗家妹子的多情,其间演绎了多少动人爱情?而又有否不识趣的如砖房唐突的破坏寨子的风格般让生动的爱情残破不堪的呢?我们自然就不得而知了。 && ------富禄------ && &&&&路过富禄的时候,已经过了中午吃饭的时间,我们决定停下来稍做休整。还有三天才是侗族人民的三月三花炮节,但现时的富禄已经热闹非凡了,才到富禄地界时,就看到一个翠绿的松枝扎成的极大的迎宾门。道路中间的上空飘浮荡着各色的彩旗,电器、手机摩托车等广告因为三月三的原因铺天盖地的。 && &&&&富禄是三江侗族自治县花炮节传统的发源之地,也是最为正宗的抢花炮所在。因为两省国道相连的原因,富禄着实比起别的乡来要富裕得多,路的两边全是高低不一的水泥结构的商店饭店。但往两侧纵深进去,岭上河边仍然是高低不一、风格一致的木楼,有新有旧。可以见证的是一个民族的根源甚至简单的居住方式都不容易改变,中国少数民族在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的地方生命力仍如此之强! && &&&&伙伴们在顶着个巨大的木屋顶的市场里毫无目的的逛着,侗家风雨桥的建筑风格在这破旧的市场里也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我斜靠在墙边用瑞士军刀削着甘蔗,午后的阳光懒懒地洒在身上,少数民族的原味生活无须咀嚼,就轻易地印进我的思绪里去了。向来巧于钻营的AAN居然跑到公路养护站里拽出个漂亮MM,带我们去到一座沉旧的木楼民居里,这就是那几个家伙明天回来亲历三月三时的栖身之所了。 && ------芭沙------ && &&&&从江县城小,却不精致,这可能也就是其境内有最后的枪手部落--芭沙,有著名的小黄大歌,而自身却不出名的原因吧!我们从街头到街尾来回的走动,都找不到一份与本地有关的地图或是旅游介绍。我们找了间发屋,洗去因赶路而积攒在头发上的尘土之后,开始赶往芭沙。 && &&&&芭沙位于县城西南方向7公里处,321国道从部落中穿行而过。映入眼帘的景象却让我们失望之极:旅游局修建的大门之后,新起的木楼稀松的立在道路两边,大门紧闭,好象既没有游客也没有居民。&&&&我们把车停到芭沙小学的路边。学校是新起的,水泥混砖结构,仿着些许民族建筑的风格。九年义务教育和两基达标的要求使即使是全中国最落后地区的小学校都有着漂亮的校舍。
&&&&在通往学校的阶梯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正在玩乐的芭沙小男孩,问不到他的姓名。他的额头上贴着类似于图腾的印画,身上穿着典型的芭沙男子服饰,他始终怯生生的看着我们。后来才得知,头上的印画是在县里上中学的姐姐买回来帮贴的,小子的名字姓滚,叫“滚你两”。而我们找他的时候,正好是两人,听他妈妈叫他名字时倒真是尴尬极了。 && &&&&&&“滚”姓是芭沙部落里的第一大姓,滚你两的父亲是一名真正的枪手,父亲的弟弟则是我们早有耳闻的火枪队滚队长。&&&& &&&&&&&晚上的时候,我们去滚队长的家里吃夜饭。队长家里有一版照片墙,记录着芭沙被公开于世后滚队长到全国各地表演的痕迹,队长心里的种种荣耀在我们的看来多少有些败落。由于部落里的人过于老实,或者说是文化水平低,芭沙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而队长在外奔波也找不到带领大家摆脱贫困的路子。有人说芭沙是个造出来的名胜,其实也不为过:枪手们的枪都是祖传下来的,平日里都用不上,就连他们火枪队的节目,也是县里旅游局找人编排的,并无实质。然而芭沙确有它的独到之美:真正踏进芭沙寨子的时候,分明会感觉到那种时光的倒流。我们仿佛回到了远古的洪荒时代。简陋的木楼杂错堆积,色调渍黑,水源奇缺。我们满寨子乱转,居然没有看到一个穿汉装的芭沙人,并且绝大部份人不懂说汉语,简直不可思议!芭沙男子清一色梳着奇特的发髻,穿着颇具秦汉遗风的青布衣,挎刀持枪,活脱脱就是一群古代的武士。&& &&&&&&&芭沙的早晨,树苍竹翠,空气极为清新。来去匆匆的族人腼腆的和我们打招呼。他们将赶集称为“赶场”,今天正好是从江县城赶场的日子。族人们多是挑着晒干的稻草,步行到市集上卖给专门收购的商人,再换回些许生活用品。在燕子飞翔的天空下沿着寨子的石板路漫步,也会看到族人在挖笋、采一种可以食用的花,随便走进一户住家,可以看到她们在织布或是舂米的身影。高高的晒谷架虽然有些残旧,却不屈的立在你的心里。&& &&&&&&&生活的艰辛恰恰反映出了芭沙人对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富裕的向往:在芭沙,当你举起相机时,他们会以极快的速度整理好装束,盘好头发,让你拍摄,会笑着靠近你,看他们的影像,请你把相片给他们寄来,然后会极不要意思的要求你给他们一两元钱。 && &&&&&&&&在芭沙,当你到了某个族人家里的时候,他们会盛宴款待你,而邻居也会闻风而来,好奇的和你打招呼,然后远远的看着你。 && &&&&&&&&在芭沙,男人上坡种地,女人织布持家,平实的生活中他们还会享受映山红节、秋千节等诸多节日,让生活被欢乐填满。&&&& &&&&&&&离开芭沙的时候,心里感慨万千。社会的进步,会让寨子里的人们离现代文明越来越近,而我们能够用心去品味的古文明会越来越少。芭沙的明天,何去何从?
ZT自广西柳州探奇户外
有精彩图片
民俗风情浓郁的好线路。
----------------------------------------
叫我小5好了。
& 从三江到从江,最后的枪手部落
&邀请xuliang1215参加此活动
& 2000 - 2015 www.doyouhike.net
Version 4.7.8 -
19:59:00 +0800
粤ICP备号-2 &去年春节开车回家 路过321国道广西三江至贵州从江路段 路太烂了怎么没人补修???_百度知道
去年春节开车回家 路过321国道广西三江至贵州从江路段 路太烂了怎么没人补修???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关部门正在处理、、、^_^
其他类似问题
321国道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回复南方侠的图片: 怎么玩啊?
回复泡泡:下面很多动物图案,玩的人压注就压动物图案上,骰子上也有相印的动物图案,待骰子滚落下来,骰子朝上的动物图案跟压注的图案一样,那压那个动物图案的人就赢了。
我的路线和你一样啊 只是稍长 我是从荔波开始也玩的经三都转车现在到了榕江也是打算走桂林回。三江程阳风雨桥值得去吗
回复南方侠的图片: 喜欢!
回复amanda900805:我只是从三江路过,时间问题,没有去那里,如果时间充足的话,没去过的地方都值得去。
三宝千户侗寨往里走10几公里有个大利侗寨未开发,中午没卖吃的,但需自驾。
拜读了你的功略,不错嘛,但为什么不选择住在景区里呢?比如可以住在肇兴侗寨里,不需要折返回从江住,这样也有足够时间游玩景区了。
回复台湾特首:肇兴侗寨不大,游玩的时间足够,之所以选择回从江住,是想赶第二天一早的班车,好有点时间在三江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州从江斗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