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不知道现在的状况,很混杂,很混乱,心也很乱,和女朋友...

心里很乱,我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清楚自己的感受。我很麻木、混乱,糟糕透了!_百度知道
心里很乱,我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清楚自己的感受。我很麻木、混乱,糟糕透了!
这是我喜欢的一个人写的心情。我应该怎样回复好,表示安慰,不能太直白
提问者采纳
你要告诉他!让他感觉你一直在他身边在这时候他最需要的你要知道,不管发生什么,我一直会在身边陪你! 我经历过这样的事!谢谢分给我好吗,就是安慰和鼓励,既然不清楚就不要刻意的去想了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6条回答
做些使自己开心的事,出去唱唱KTV
溜溜冰 找朋友喝酒玩打台球~~~缓解自己的心情,情感的事不用急,想太多只会徒增烦恼希望你开心
问问你的心是怎样想的!关键看你自己
日子过的舒坦的人都这样想.慢慢就好了...不用回复
好好想想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不会表达也没关系,可以用你的实际行动来表达你的感情。心情烦躁的时候听听歌、看会电视、电影,让自己放松放松。
参考资料:
去空间看看吧
别想那多。顺其自然。
最好不要回复!~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心里很乱,和自己的女朋友在一起,对她也算不错,她喜欢吃我每周末都带她去高档餐厅吃饭,在一起的一年来_百度知道
心里很乱,和自己的女朋友在一起,对她也算不错,她喜欢吃我每周末都带她去高档餐厅吃饭,在一起的一年来
我也不丑身高也有一米八多,送花安慰能做的我都做了,她还是抛弃了我,和自己的女朋友在一起,虽然我可能平时对她没有做到事事关怀备至,因为不是一个世界的,对她也算不错,在一起的一年来从来没落下,才大她一岁,在一起的时光里,一年才送了她两次花,我们年龄差距也不大,后来才几个星期就出轨了,可是最后依旧换来了一句我越来越确定不能跟你在一起了,那天晚上她和我坦白她出轨了我原谅了她,或许我不够温柔,她喜欢吃我每周末都带她去高档餐厅吃饭,她说我是做生意的料却不适合她,她喜欢名牌包包我一年送她四五个,她说我不够绅士上车没有主动为她开车门,并保证今后会一心一意对她好,开始学得变绅士变温柔,因为她说对我没感觉了,我真的很爱她,她有什么要求我从来没有不答应,只要她喜欢我都能给她,我能给予她一切,心中只有她一个人,从来没有向她索要什么,可是最后她却出轨了,因为我没有帮她写一篇论文,哪怕她找别人的照片我都说她是最美的,而且我为了她一直在努力改变自己,她去找一个和他一起上课的男的教她,现在心都要碎了,我从来没看过其他女性,但是我在她出轨后开始对她关心很多,可我从来也没有打过骂过她,房子车子,现在她要永远的离开我了我真的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恨不得把一切全给她心里很乱
提问者采纳
这类型的女生。个人认为不赞成你竭力挽回她!男人要自信,情感难以把控,不专一兄弟难为你了,娇纵,不靠女人也能过得很好,以前和她的快乐时光作为你的一个美好回忆吧。整理情绪。她配不上你。忘记之前的所有不快,在不久的一段时间可以重新投入新的恋情了。你到了该放手的时候了。说实在的不适合结婚做终生伴侣。相信你会遇到更适合你的女孩
哎,时间会冲淡一切的吧,我已经没什么好失去的了,接下来的路就继续一个人走吧
没事,兄弟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一直都一个,照样活得好好的。
嗯嗯谢谢你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这样的女人就算你给他买再多的奢侈品 她也不会满足
这个世界没有谁是十全十美的
为您推荐:
其他13条回答
你对她就像你对你妹妹那样好,矫情你妹啊首先说明其实我很斯文的,别人有A角BCD等等,干她啊。你妹的你写感情小说那,做自己要自己想要的别的都是扯淡,光几把送东西,改变着。再美好的东西也有瑕疵?你是正常爷们嘛,就像明星也吃饭也拉屎,感觉着,痛苦着!醒醒吧,你失去了自我,老子不抽你就证明不在乎你,也他妈不是香的,争执着,来到世界!总结一点!爱情是拥有着,但是解决你这个问题不能斯文?一大嘴巴抽她啊,快乐着,你的人生应该以你自己为中心,放屁的时候也装不出来优雅。这期间你TMD也没推到她啊,世界就有你一席之地,养小三还是小动物啊,不是一个爷们娶个老婆那样自然,享受着
自然推倒了,都在一起一年了
她不够成熟,你太成熟了的,这就是你们的距离。你变不回年少轻狂,因为你在经历中成长了。她也变不成成熟稳重,因为她没有经历没有感觉到,她还是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外面野花的四季轮回,没有经历变幻莫测的天气!你给不了她成熟,正如你改变不了自己的成熟稳重
就是因为你太在乎了,所以她不懂珍惜,这样也好,你可以开始下一段感情,成为你的镜子,你得好好学习一下怎么处理感情中两人的关系了。
太在乎容易失去,建议不要表现得太害怕失去,心情平和一点。
你觉得你对她好,可是她想要的吗?人家只想要个苹果,你给她一车梨、不是她想要的,再多也放不进她心里!
不是你的错好么! 是她不爱你,既然她出轨了就证明你们已不再像从前一样的了。
你需要知道她!不爱你!
你应该尝试和别人开始,你真的没有缺点吗,出轨了,心里就有了裂痕,不要挽回了,不强求
我在国外一个人生活了8年,一直形影单只,虽然有不少女的追我,我却只愿意和她在一起,为了她我不抽烟不玩游戏不喝酒不去外面玩,缺点我自然有,就是嘴巴贱还还有不够温柔,因为交过的女朋友少,我不想随便交女朋友,这样太伤害别人了
谈恋爱久了,就会分手,这个是自然的,不想分手就结婚,当然换了爱你的你也有好感的好女人
女人喜欢男人温柔,但是不是永远温柔,要男人的时候不能温柔,有主见,女人喜欢犹豫
失恋自然很痛,但是时间会治愈你的,不要放大她的优点,你要想她背叛你了,就这一条,一辈子心里有个梗
离开她,她不适合你,她不配
不值得你去爱分了又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她是做情妇的料,你又何必对她情深,她配不上你
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
因为当你真正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全世界只有她,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了
前提是她心还在。
强扭的瓜不甜,人家的心不在你这你就放手吧,
既然他如此水性杨花,
你受得了你就继续呗
才一个多星期就出轨
这种女的你是怎么看上的
你真是犯贱!如此没底线。多看看爱情保卫战
是啊,我真是犯贱,哈哈😢
只能说她不懂得珍惜
棉被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关于这方面,国外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吗?
谢邀!【码完字才记起,是有人邀请答题,囧】改善国内的心理咨询行业的混乱,可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我来说一说我所了解的状况和可能解决的途径吧。1. 心理咨询归属问题。 想必这个问题,目前国内心理咨询已经被很无奈地被归属到了劳动部门管辖下,成为被大部分从业者都诟病的“国家心理咨询二级”考证,因此,在一个部门本身没有心理学专业及心理咨询业界专家组成的团队经营管理的部门去颁发“心理咨询师证”显然已经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内。归属问题也呈现给心理咨询从业者一个很大的困惑,就是行业标准言行不一的状况(比如,二级考证必须要考证人员具有研究生学位及心理咨询相关工作经验,而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考过的朋友们有几位接待过来访者,那所谓的那篇论文又是怎么个胡扯瞎掰出来的,可见一斑了。)并且,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上诉无门,没有一定的法律条文保护来访者的同时也保护兢兢业业从业的心理咨询师们。那我们来说一说改变,在这样的状况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呢?我想许多有良知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心理咨询师们,早就恪守自己的职业准则,以身作则在向不同的求助者散播正向的影响,只是势单力薄。为此,其中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也一直鼓励我要多写写科普文章,让更多地大众揭开心理咨询这层面纱,不再猜忌、揣测甚至妄下判断地认为心理咨询到底是哪门子神功? 体制上,作为心理咨询师的一员,我做不出什么改变,但是作为可以分享并且广而告之地让更多人了解心理咨询,推崇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平台及同志同道合的咨询师朋友结盟一起努力维系遵守咨询师需要去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2. 心理咨询师培训与认证这里不得不提一提在美国的一些经验。美国的心理咨询师培训是以学校教育机构提供完整的心理咨询理论及技能的学习与培训为基础的。这和国内流行的2-3个月左右的强化培训是截然不同的。第一,美国的教育机构,有一部分机构是得到APA(美国心理协会)的认证,课程需要安装APA规划的一个大纲来上课,另外一部分的机构的师资力量也相比国内培训机构的老师要稳定且具备经验。一般为60个学分的课程,学校会根据自己学校的安排和实际情况,设置成2年或3年的课程。国内除了正规大学的研究生心理咨询方向培养心理咨询师外,大部分心理咨询的培训都是交给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而且教师讲课的老师流动性很大,师资是否具备授课资格也值得考虑。第二,就时长而言,国内快速压缩式的培训方式培养出来的心理咨询师,在短短2-3个月的几个周末【有网友指出有些机构是半年一年的周末课程,这里补充一下】,填鸭式地去记忆一些连名词都可能还未理解的状况下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想当然,在考完背完之后,雁过无痕。美国教育机构提供的是研究生水平的心理咨询培训,一般课程是2-3年的时长,内容涵盖了心理咨询的理论基础到后期实习过程中提供的督导及心理咨询技巧的训练。而国内不少机构确实也跟上了潮流,也提供所谓的实习,而时间短促地可以当作精神专科医院机构几日游。【网友补充:我来填洞,有网友提醒我,有些机构会提供10次左右的模拟咨询。有比前几年进步了哦!总能看到希望的。】 通常美国的课程中第一年为理论基础培训,第二年需要在实习的同时学习心理咨询技术,会跟随督导shadow一起参与咨询的过程,现场学习如何应用技术。不同州的要求和学校对学生的实习要求不同,一般是600小时到1000小时左右(硕士阶段,博士阶段则是小时计时)。实习时期需要接受等额的督导,比如一周20-40小时的实习需要1-2小时的督导。第三,在美国的课程里,有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就是职业道德教育课,我自己的项目当时还是系主任来上,因为他本人担任过好几届当地州内的职业道德评判的board member。 通过实际的案例,灌输心理咨询行业就业中可能存在的许多灰色地带及职业道德及法律条款,那绝对是让我了解到原来在美国来访者告咨询师的情况发生的频率这么高。而目前国内的心理咨询行业,很少(没有考证过不妄下完全没有)有机构单独给求学的准入心理咨询师门开设这门至关重要的课程。很遗憾,我们的考试内容中的职业道德考题也跟APA中提出的那些要求没有多少相关,比如咨访双重关系、收受礼物等等。【网友爆料:不知道跟她参加的考证机构相对时长要久一点有关系,老师授课过程中会涉及职业道德的内容,遗憾的是我们的法规还不受法律保护。】而之前在知乎特别火爆的人鱼池的帖子,也印证了职业道德规范不被大众及一些接受培训机构出身的心理咨询师所熟识。而这些规范都是需要心理咨询人自己一步步去推广去宣传让更多的普罗大众理解和明白,他们具备这个权利去投诉举报违法、违规的心理咨询师。而不是人云亦云的把心理咨询统统斥为毒药。3. 医疗保险业国情所致,我们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众所周知,心理咨询本身已经被业内推到劳动部门旗下,因而原本心理咨询本该作为精神医生的助手及药物治疗之后的康复期的最佳选择,被推到了角落。医疗保险中,甚至有许多精神疾病的药物都不包含在医保的报销名单之下,更何况,大众想通过医疗保险报销心理咨询的费用(做白日梦的节奏)确实,美国目前是商业保险为主的国家,当一个家庭有足够的财力购买一定额度的商业保险,那么他的保险可以提供一定额度的心理咨询费用的报销,家庭只需给出少量的可以承受范围内的资费。我曾经很天真的以为美国从来就没有过我们当前,没有保险公司报销的状态。而事实上,曾经的一位督导告诉我,美国在80年代以前,心理咨询行业也统统是自费的项目,都需要掏$100到$200之间,而他们现在抱怨的则是大家没有保险之后再也不愿意来做咨询,真的是贵!所以在我们国家普遍老百姓的收入远低于人家(美国)$2000一个月的,怎么消费得起一个月动则是$400-$800数额的心理咨询费用呢?!【插一句:这里又不得不提政府资助的缺乏,是这一行业举步维艰的另一个写照,对于贫困线以下的百姓医疗补助在哪里?】没有这样的一种保障,于心理求助者而言也好,心理咨询师而言也好,都是很郁闷和无奈的。心理咨询师想提供来访者帮助,但得不到足够的金钱作为工资储备,你让一个天天在思考温饱的咨询师如何帮助你走出你的困境,而来访者则苦于无处寻找廉价的帮助而四处乱撞,有时候甚至撞进了骗子的圈套,特别是那些打着“心理咨询”骗子的圈套,受到二次伤害,那对于心理咨询这一行业而言,损失的不仅仅是来访者,而是行业的信誉。4. 缺乏交叉行业平台的转介在国内,精神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之间没有特别稳定的转介沟通平台和桥梁,原本可以互相互惠的一个转介平台,国内至今还没有被搭建起来,大家大部分时间都在各顾各的,我也遇见过,需要药物治疗的来访者,我手上也没有几个认识的自己了解的是靠谱的精神科医生。摔!【业内人的社交没做好啊,怪自己不爱social! 】还有就是近几年兴起的社区里的社工们,在欧美国家,社工们都会转介许多有需要的来访者给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及psychologist进行深入的治疗。我们目前呢,这些都还在启蒙萌芽的状态里,算是好事,起码在开始行动了。还有一个就是school counselor国内的学校心理辅导老师,不管是小初高还是大学,国内部分大学一般都是自产自销(就是需要做心理咨询的学生直接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完成所需的治疗)大学这部分,暂且不论,因为对于普通的大学生而言,就近原则,轻度的心理问题在学校治疗是最好的一种方式,但是一旦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的时候,如果学校能够更好地做好与社会资源的整合,悲剧的频率会减少许多。这也是大学配备心理咨询中心的一个目的之一吧。那么说一说小初高,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大部分学校都已经配备了这样一名心理辅导老师,心理老师的任务很繁多,一般除了职业范围内的心理辅导课程及偶尔的学生咨询外,还需要兼职团委书记啊,思想政治老师等等兼差。而当小初高的孩子出现问题需要专业的家庭治疗心理治疗师或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时候,小初高的老师也是要么转介无门,要么学生家长完全不当回事。而我当时在美国的工作的一个机构,就是完全跟学校合作,自杀干预并提供儿童咨询,还有家长parenting 教育的工作。这些都告诉我们,资源整合和转介平台的搭建是有助于整体的精神疾病行业的发展,不管是精神医生,还是心理咨询师,还是学校心理老师。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聊一聊除了政府机构等层面的搭建平台,作为业内人士,我们自己可以做什么。【我已经把从自己做起贯彻在自己生活的每一点一滴啊,确实,改变不了的,只能放着,做我们可以做的。】就跟我自己说的,平时也没有太多医院的资源人脉,社交上也比较少跟其他行业的比如学校心理老师、医院医生、社工有一起交流的机会,如果可以的话,可能会需要我自己以及其他人大家一起共同来探索,怎么拓展起来,形成一个资源圈,特别是当地的。5. 继续教育及考核【填坑开始】美国的心理咨询师执照一般是2年一更新(Renew),而更新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在这两年内证明你已经接受了继续教育的学分满足每个州执照的要求,其中需要涵盖大概是10个(不同州不同规定)credits的职业道德教育。足以见得美国对于执业规范的重视程度。这方面,其实国内做的不能说很不好,因为确实我们现在的培训、工作坊什么的五花八门的不要太多,甚至让我觉得要赶超美国的感觉。只是,这些五花八门的培训,收费不一,也没有什么行业标准去规范它,所以很难像美国执业者可以通过评估这个培训是否被APA承认,是否被业内认可作为一个首轮删选的功能都没有。大家趋之若鹜的在自己都还没有个案的情况下奔向各种培训,其实是很浪费资源的一种方式,因为许多应用技巧是基于你有过实战咨询经验,有过自己的体验,在一些案例处理上存在不足,想要学习进步,学习新的技术及理论等等。如果我们可以做的到话,就是能够制定出这样一个标准,去把合格的优秀的培训课程、工作坊等等,推荐甚至推广到咨询师圈子里来,这样对于那些已经从业一些年数的咨询师而言,不需要花过多的时间眼花缭乱的挑合适的培训参与。当然像心理治疗大会啊什么的,还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只是国内目前的价格,真心不太亲民,能否给执业的咨询师折扣等等,都是有效帮助更多新手咨询师更好地紧跟最新的研究及最新的理论去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心理咨询服务。6. 督导制度
在上面的教育培训中也略有提起。国内现在一个比较大的困境,作为新手心理咨询师来说,就是找督导难,找一个价格合理靠谱的好督导更是难于上青天。这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新手心理咨询师,想要寻找督导,帮助自己在心理咨询师成长的道路上少走歪路,避免一些职业灰色地带及自己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还有一批心理咨询师,应该是没有想过需要一个督导,因为我们的考证系统及培训系统都没有囊括进督导这一机制。在美国的话,大部分州的情况是一般要求新手心理咨询师(under-supervision)需要接受100-150小时左右的督导,或者是按照40小时一周的工作匹配2小时督导时数,需要在完成3000小时以后,才能拿到州执照。(各州法规不同,有些要求有不同,具体要求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ACA的网站查询)目前国内如何改变的话,我自己觉得,这部分真的只能交给新手心理咨询师自己了。是否找督导,这全是靠自觉的,因为投资去见督导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特别是新手心理咨询师还没有多少客源的情况下,会有很多障碍和困难。自己只能内心嚎一句,那些已经在心理咨询行业走得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是否可以考虑以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提供给这些承接我们心理咨询工作的新人们一个机会,让更多的人能够提供一个更加完善的心理服务。当然这需要许多人不断地倡导和宣传。这里不得不说,正规的高校绝对是一个找到自己好督导的好地方。还有就是CAPA这样的长程培训,也是提供国外心理督导的机遇(钱还是要自己掏的)也是非常棒的机遇!当然大家不要被以上的比较给打击到了。目前国内有
等专业机构倡导和推出的注册系统,开始逐渐拓展规划我们的行业规范和准则,这也是我目前看到的特别让我欣喜的地方。唯独遗憾的是,督导太少,对于许多刚毕业的心理咨询师而言,需要接受和寻找督导的机会和财力也一直阻碍着大家朝向这个注册心理咨询师的方向发展。(具体要求可参考网站内的注册要求与标准)感谢提供不少最新消息的网友,让这个坑活起来了。个人所见,必有偏狭之处,希望大家多提供信息,补洞。好了,暂时我能想到的就写这些,欢迎大家丢石头砸鸡蛋跟我热烈的讨论起来。可能以上言论也有不足之处,匆忙回答,待会过来再补充修改吧。这个坑挖得有点深。【需要一直填坑的节奏】
&p&谢谢蓝紫的系统回答。&/p&&p&感谢知乎圆桌@刘珂 组织的关于心理咨询困境的讨论。&/p&&p&这个节奏似乎接下来要感谢CCTV,好吧,感谢CCTV的心理访谈节目,创办以来对心理咨询的普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顺便有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不靠谱和有违咨询伦理的心理咨询。&/p&&p&已经深夜了,想从一个在国内从事心理健康工作近20年,在公立,民营,外资医院都工作过,现在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工作,同时也是致力于承担起行业管理和发展重任的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的角度,来尝试回答这个问题。&/p&&p&首先,混乱状况的形成有其客观原因,中国人精神障碍的发病率在12年间从1993年的1.12%激增到2005年的17.5%。精神障碍整体发病率&b&17.5%&/b&,需要服务人群&b&2.48亿&/b&,目前只有&b&8%寻求过专业帮助,4.9%&/b&得到专业帮助(Michael R Phillips,2009) 。而全国的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只有&b&1650个,精神科医师只有2万余人,其中合格的大约4000人&/b&。&/p&&p&而与此同时社会运转速度越来越快,整体压力水平倍增,才会有心理咨询师培训市场从2003年起每年50%速度的增长,迄今已经有大约200万人参加咨询师考试,约90万人通过短训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我们做过初步调研,这些投入到心理咨询行业中的人,其中90%是因为需要心理学的专业服务而不得所以参加心理咨询师学习、考试的。也就是说我们确实生生把客户逼成了同行。需求爆增,供给的机制都没有建立,在劳动部的功利目的指引下,先培育出了培训市场这就是过去十年现状。&/p&&p&目前主要的矛盾是:&/p&&p&u
心理健康需求爆发式的增长与专业人员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p&&p&u
资本与政府权力的介入与行业管理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对劳动部心理咨询师考试的评价就是只生不养,无法承担重任。&/p&&p&u
互联网的冲击和带来的世代变化与心理健康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滞后之间的矛盾。&/p&&p&简单一句总结:需求倍增,政府重视,民众需要,市场巨大,管理混乱,挑战、机遇和危险并存。&/p&&p&而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工作委员会(简称注册系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10年前成立的。一群来自国内高校、医院的心理咨询师、治疗师、精神科医师预测到今天可能出现的乱象,非常理想主义的在没有一分钱的情况下,开始了乌托邦的事业,试图建立完整的专业人员培养体系,从硕士博士培养方案认证,到完成学业后去实习机构的认证,在完成基本实习、督导后能申请注册专业资质,成为注册心理师、注册督导师。然后终生学习,接受定期的高质量的继续教育,每三年重新考核注册。同时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心理咨询伦理守则,并将学习和遵守伦理守则作为成为咨询师的前提条件。第一次申请认证的注册督导师,可以说汇聚了国内当时2006年行业精华,包括钱铭怡、樊富珉、赵旭东、肖泽萍、杨蕴萍、陈向一、侯志瑾、江光荣、施琪嘉、梁宝勇、胡佩诚、张亚林等108人。非常巧合,是的,108名注册督导师,要走的就是纠正体制问题,最终希望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为今后的行业管理所用的道路。&/p&&p&十年来,注册系统成功的做到了完成了整个人才培养和管理体系的建立。目前由专业人员811人经过严格评审,获得注册。在上海,河南、山西、四川等19个省份建立了督导点,认证注册实习机构13个,包括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武汉心理医院等。并建立伦理委员会接受对专业人员的投诉,每年都处理很多伦理投诉案。2014年处理了华人世界第一起咨询师与来访者发生不当亲密关系的伦理投诉案,通过长达1年半调查取证,最终根据伦理守则处理了严重违规的注册督导师。&/p&&p&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注册系统还没有从心态上准备好担负行业协会的重任。不够接地气,没能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去发展心理咨询行业。也就是说面对暴增的需求和已经取证的90万心理咨询师,完全走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硕士以上学历教育的道路,在接下来的10年中是不现实的。我个人认为,90万的心理咨询师,哪怕只有1%能通过注册系统所提供的培养体系,学习、实习、接受督导等在3-5年内成为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也是对国家绝大的贡献而不是坚持高学历标准甚至排斥没有机会完成学院培养的心理咨询师。&/p&&p&因此,我认为就中国目前国情而言,改善国内心理咨询行业混乱的基本途径是:&/p&&p&(1)
坚持和完善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培育体系,具体的讲,坚持10年来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已经发展完善的专业人员、机构、学校和继续教育项目的注册体系。&/p&&p&(2)
通过在各省建立起督导点和实习机构来推动新手咨询师接受系统在督导下的实习,在3-5年内成为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在未来三年内至少还需要建立100个以上督导点和实习机构。&/p&&p&(3)
注册系统需要改变思维,不仅是专业人员的注册机构,更是专业人员的培育机构,也就是要为新手咨询师提供在注册系统监督和规范下的系统的培养课程、实习机会、督导资源和继续教育项目。&/p&&p&(4)
通过系统补课和督导下实践的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国家更加严格的执照考试,获得在学校、医院和私人开业的资质和法律保护。&/p&&p&简而言之,心理咨询在中国,需求巨大,前途光明,危机潜伏,走职业化规范化道路,势在必行。&/p&
谢谢蓝紫的系统回答。感谢知乎圆桌@刘珂 组织的关于心理咨询困境的讨论。这个节奏似乎接下来要感谢CCTV,好吧,感谢CCTV的心理访谈节目,创办以来对心理咨询的普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顺便有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不靠谱和有违咨询伦理的心理咨询。已经深夜…
难道碰到一个我熟悉的话题。(在心理学行业某公司多年,当年该公司同中科院心理所向劳动部申报”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br&&br&
蓝灯幻灭回答得已经比较全面深刻,我就不按部就班回答了,说件事,我以前经常和各省市心理学方面的培训机构、大量的一线咨询师打交道,有一家上海的培训机构,负责人在心理学方面也颇有点资历,有一次吃饭时候跟我说,她女儿刚上大学,在心理方面有些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问题需要帮助,问我能不能帮她介绍个可靠的专家或者说咨询师,之所以找我,是因为她很了解这个行业,多数半路出家的持证”心理咨询师“都是半桶水,而我们跟一些比较权威的专家打交道比较多,&b&只有这些本来应该给心理咨询师做督导的专家才能真正有资格和能力进行心理辅导/咨询&/b&。而没有条件接触到专家,自己又需要心理帮助的,很多都去考”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证“了,通过自学来自助。&i&(题外话:国内考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考生,女性居多,尤其是某些区域,我碰到过有的考场清一色女性,国内心理学博士女性占绝大多数,我只能理解为女性感情细腻,在处理情感交际等方面问题时候容易碰到障碍,所以大多通过考证来自学自助)&/i&&br&&br&
这也算是中国心理学行业的一种现状吧,我常跟人说,在中国的心理学行业里,培训赚钱,其次是服务,至于纯咨询,会饿死人的,供需双方都有问题,要说怎么改变混乱的现状,我很悲观,可预见的未来,我看不到希望。就像蓝灯幻灭说的,&b&由一个本身没有心理学专家团队的政府部门去颁发“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是很荒谬的&/b&,想想如果医生的&b&执业医师资格证&/b&不是由卫生部、卫计委来颁发,而是由人社部来发,会是什么结果? 以我的理解,目前的”心理咨询师“其实和”拓展训练师“差不了多少,以前,现在,包括将来,都只是个政府和培训行业牟利的工具而已,认真不得。&br&&br&
这样来说的话,要想改变就得打破现状重来,很难,政府和国民都不重视国民的心理卫生的影响,由一个强力民间/半官方机构来牵头推动改革的话,又会碰到各种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单靠业内生态进化又受发展基础的阻碍,毕竟靠大量没有扎实专业背景,没有经过长期临床从业和持续督导、不断继续学习和自我成长的”心理咨询师“,是推动不了整个生态往良性方向发展的。&br&
我持悲观态度的另一个原因是,心理咨询师,尤其是某些心理疗法如催眠治疗,和对患者隐私的保护,是需要咨询师很强的职业道德,以及法律法规层面的约束,这在国内可预见的未来是没法保障的。
难道碰到一个我熟悉的话题。(在心理学行业某公司多年,当年该公司同中科院心理所向劳动部申报”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 蓝灯幻灭回答得已经比较全面深刻,我就不按部就班回答了,说件事,我以前经常和各省市心理学方面的培训机构、大量的一线咨询师打交…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心理咨询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道不知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