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要自杀了,又一起去的人吗、人活着为什么真...

【欢迎关注佳人官方微信】佳人官方微信出炉啦,
您正在阅读: &
& 为什么一定要阻止想要自杀的人?
拒绝自杀并不是因为“好死不如赖活着”,而是因为:任何珍贵的东西都需要付出代价。免费关注微信公众号 jiarenorg ,就能天天收到佳人精彩文章了,咱们微信里见!
为什么一定要阻止想要自杀的人?
曾经自杀过,很幸运的被家人及时发现,抢救了回来。之所以匿名是因为,现在的我还是没办法坦然的面对那个居然选择自杀,懦弱的自己。
生活一直优越平顺,直到遇到一场车祸,男朋友因此去世,我受重伤左边手臂落下终身残疾。那之后的日子,每一天都成了煎熬,父母的担忧不用说了,一个左撇子要适应没有左手的日子,从前看似简单又理所当然的事情,突然变得难于上青天,吃饭穿衣洗脸这样的小事都要重新练习。这些表面的困难也许可以克服,心里的伤口却越来越深始终不见好。
记得刚出院回家那段时间,一天我妈做饭我站旁边和她聊天,她习惯性的跟我说:“递个盘子给我。”我也习惯性的用左手去拿,盘子哗啦一下就碎在地上了,愣了一下,突然间心里特别生气特别忿恨,伸手又去拿,一直拿,一直掉地上……疯了一样想拿起一个盘子,看着满地碎片,听着我妈一个劲儿跟我道歉,说她错了,她忘了她不对……第一次想到死了算了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呢。此后去见了心理医生,表面强撑着,但那个念头像种子一样种在了心里。
小学三年级开始打网球到车祸发生,将近10年,家里原本只是想我混个二级运动员为了高考加分,顺带锻炼身体。我却意外狂热的喜欢这项运动,花了比学习还要多的时间来练球,大大小小的比赛拿了无数奖,18岁以非职业选手成为国家一级运动员。这是我的骄傲后来成为我的伤口。
20年来习以为常的生活要全部推倒重建,而这个过程完全是一个人的事。父母围在身边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我身上,为了不让他们痛苦只能强装着平静,装着积极生活,去看心理医生说不出几句话只知道一直流泪。没有睡过一个好觉,闭上眼睛就觉得他站在床边,我知道那不是小说里写的思念,那是害怕。不敢关灯睡觉,一直觉得他就在那儿……
半年的时间,1米7的我瘦到70多斤,父母能想的办法都想了,我觉得谁都救不了我,完全不认识自己了。因为芝麻绿豆的小事气急败坏,对来关心的朋友口出恶言,过后又非常沮丧,不停质问自己怎么会变成这样。这样循环往复,每一天对我来说都是看不到尽头的煎熬,折磨着我折磨着爸妈。那时候我想死也许真的是种解脱吧,这样大家都自由了。
下定决心之后,突然觉得轻松了。像从前的每天一样6点起床跑步,之后去球场训练;跟爸妈一起去逛街,挑了自己喜欢的衣服鞋子;和好基友们去看电影唱K吃火锅;最后一个人去拜祭了男朋友,只是遗憾没有见到在外地当兵的哥哥最后一面。大家都以为我挺过来了,慢慢恢复了。那天的早餐,牛奶里有谷乐脆和老鼠药,我觉得这样应该不会太苦太难喝了吧。
喝下去一瞬间,我就开始后悔了,挣扎着想要站起来,五脏六腑都绞痛起来,万分后悔!车祸那么痛苦都活下了啊!一只手慢慢就会习惯吧。不打球就不打呗别人不打也活的好好的呀!爸妈怎么办!!脑子里嗡嗡的,有什么往上涌,之后就没有意识了。得救是因为我哥跟部队请了假回来看我,正好在我喝下去几分钟后到了家。计划好了一切,以为他会坐火车回来,可以参加我的葬礼陪着爸妈我就放心了,没想到他坐飞机赶了回来。
想要自杀的时候,不管用什么方式,在你付诸行动的一瞬间,绝对会后悔,那瞬间你开始明白其实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但太迟了。为什么我这么笃定的说你会后悔,不只是依据我的经历。后来出国读书,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一个team,大多是跟一样我曾患PTSD(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综合症)的人,组成团队做义工帮助别人。其中有几人跟我一样曾经有过自杀的经历,大家一致的反应都是后悔莫及,做义工的时候接触到自杀后被救的人也都感到很庆幸。
这虽然不是科学统计的数据,但我个人经验一次次验证了它的正确。所以在论坛,只要看到有人想要自杀,我一定会一直劝阻,哪怕100句他能看到一句也够了。能做的只有这么少,如果能给别人创造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我会觉得自己的路也宽了许多。
不知道国内有没有这样的互助小组,我觉得这对于帮助走出困境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说说我是怎样加入这个小组的吧。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家健身房,每天都会过去跑步,我去的那个时间段总是有一个教练在教柔道,围观了几次觉得很有意思,教练非常幽默很有感染力那种的,大家互动的气氛特别好。每次看他们练习都有想加入的冲动,但想想自己的胳膀就只能打消了这个念头,太勉强了。
后来跟我妈打电话说起这件事,她说去咨询一下教练,可以最好,不行也没什么损失。去找教练,说明了我的情况,他说:“如果你不参加奥运会,一只手足够了。我会看着你,保证你不会受伤。”慢慢跟教练熟了起来,觉得他是个非常有魅力的人,乐天、幽默、善解人意、学识丰富,总之跟他在一起总会觉得很轻松。
有一次练习完,手机没电了,去他办公室借电话。敲门进去,好像感觉有什么不对,看到他坐在椅子上,但是,他的腿,一只腿却放在一边,突然间意识到,他竟然装着义肢,他竟然是残疾人,我有点失态的惊呆了。他恶作剧般笑着说:“没想到吧,吓到你了吗。”我就那样呆呆的站着。
那天跟他聊了好久,他曾在伊拉克服役,一次任务中负伤变成现在这样。很多战友牺牲了他活了下来,那段日子特别难熬,靠酒精麻醉自己,消沉了好久。后来通过心理医生介绍,加入互助小组。意识到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坎坷,但我们不能总是沉浸在那种痛苦里,催眠自己一蹶不振,只要你愿意改变一点,总会走出来。
我是这样被教练介绍加入互助小组,大家像朋友一样吃饭聊天,看似平淡的说着自己的伤痛,我静静的听着,觉得自己的痛苦似乎并不是那样不可逾越。我想,所有悔恨自责都留在这一刻吧,不为别人只为自己,一定要好好生活下去,更努力的生活,战胜那些痛苦。往后的日子里我总是记得在小组里听到的一句话:Pain is the payment for each precious thing. 任何珍贵的东西都需要付出代价。()
| 京ICP备 | 京公网安备64推荐到广播
604579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是枝废柴)
(沉默的潜水钟)
第三方登录: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只是让我在梦里迷茫徘徊吗?为什么有那么多放不下,那么多的留恋和不甘,不甘心,真的不甘心,我不会去死,因为已经碎的不能碎了,也就这样了吧,明天还是活着跟死了一样的我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var sogou_ad_id=731547;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基督教信仰真的有希望吗?从江绪林自杀谈起-福音时报--基督教资讯门户网站
江绪林微博截图
日晚,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青年学者江绪林自缢身亡,震动学界。自杀前,江绪林在微博上如此写到:“饶恕我吧,赦免我吧,上主啊,请你开启希望之门;哦,正义…我接受……”据说,江绪林的同事在确认江逝世之后在 朋友圈写到,“希望他信仰的主在天国给他温暖和爱。”查看江绪林的资料能够发现,他很早之前就应已成为基督徒。他于十几年前发表的文章中就曾写有“天父啊,求你见证”的文字;五年前他发表在大公网上的一篇文章称,2006年的时候,“我正在反出基督教,觉得基督徒基本上等于伪君子”。江绪林出生于1976年,曾就读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还曾于香港浸信会大学宗教与哲学系读博士。2009年起,任教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担任讲师。江绪林的自杀,令笔者不得不想起27年前,著名诗人海子带着《圣经》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海子出生于1964年,自杀时年仅25岁。同样是在春天这个生命复苏的季节,同样是才华横溢的青年,同样曾在圣经中寻找过人生的意义,却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他们的自杀,让笔者不得不产生一个想法,基督教信仰真的能够给人带来拯救、给人带来希望吗?如果是真的,那么我们口口声声称信仰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命,我们拿着《圣经》说这里面有永生。但是,却有人带着《圣经》选择自杀;却有人说看透了基督徒是伪君子,在呼喊“上主”之后还选择了自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想,我真的不敢嘲笑海子的选择,也不敢轻视江绪林的自缢,他们的灵魂深处当中到底承受着怎样的切身之痛,恐怕只有当我们完全放下一切,切实地去一点点查看自己的灵魂时,才能够切身地体会到——绝望,人生最终的结论是绝望。我们到底为了什么在生活?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带着一层层伪装,假装自己很坚强,假装对别人很冷漠,却又多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得到这个世界的夸奖。我们太在乎自己的名誉,太在乎自己的成绩,拼命地努力,不过是为了乞讨一份重视,一片关注,一点施舍。我们活得并不真实,我们不敢把自己真实的脆弱的样子展现出来,越是心灵脆弱的时候,我们需要表现的越刚强,事实上别人的一句话都可能把我们打垮。在这个世界上取得的成就越大,我们就越容易被这些成就捆绑,想要活出真实的自己就越困难。我们时常陷入到一层层关系的网络里面,让自己都无法自拔。我们渴望成功,但是即使获得了自己想要的成功,立刻就有更大的空虚进入我们的心灵深处。我们希望改变世界,却发现连改变自己都非常困难,甚至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我不知道江绪林选择自杀的最终原因是什么。有人说他已经被抑郁症折磨了很久,也有人说他空有一腔抱负却无法实现,但是,我清楚地知道一点,他的人生经过数十年的奋斗和争战之后,来到了彻底的绝望——不仅是对世界的绝望,对自己的绝望,也是对身边的基督徒的绝望,对教会的绝望,对基督教信仰的绝望。对世界的绝望和对自己的绝望,相信每个真正走进基督教信仰世界的人,或多或少都能够有所体会。我们这个世界是绝望的,我们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也找不到任何真正能够给自己希望的东西。如果连这两点都没有真正的体会的话,即使我们口称自己是基督徒,恐怕也还没有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基督教信仰。但是,对身边的基督徒的绝望、对教会的绝望,却是更大的绝望。当我们已经放弃了从这个世界寻找希望的时候,当我们把全部的希望和未来都倾注在这唯一的希望上的时候,却发现我们的这点希望也是靠不住的。就像江绪林曾告白的那样,他发现,基督徒基本上等于伪君子。是的,在某种程度上,基督徒跟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没有什么根本区别。虽然我们口称自己是基督徒,但是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跟非基督徒常常并没有根本区别。我们并没有跟着《圣经》的教导改变自己。并且,当我们努力跟着耶稣的教导改变自己时,却发现有时候是心里想做、行为上却跟不上,有时候行为上去做了,心里的动机却不纯粹。渐渐地,我们不仅发现自己是这样一个人,发现即使成为基督徒,我们的人生中仍然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绝望。后来,我们不仅发现自己如此,还发现我们身边的弟兄姐妹也是如此,发现几乎整间教会到处都是这些跟自己一样假冒伪善的人。本来,当我们陷入绝望的时候,基督教信仰让我们重燃对人生的希望。但是,这个给我们带来唯一希望的希望,现在却成了我们最大的痛苦,让我们陷入更大的绝望。我们再也难以对这个世界产生盼望,难以对自己产生盼望,难以对他人产生盼望,难以对教会产生盼望。我们发现这世界到处充满的都是一个个虚伪诡诈的人,和我们一样生活在层层包装之中的人。这本是我们的实存。基督徒信仰之后,并不是一下子就变成了圣人,而是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在这颗种子发苗长大的过程中,依然要经历泥土之下的黑暗,以及成长的艰辛;需要与外界的环境对抗,需要突破自己的极限,需要打破人生的束缚,需要不断挑战自己,不断朝着耶稣基督的样式模仿、学习。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克服自己的肉体,让自己的行为跟得上上帝给我们的感动;还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归正我们的动机,让我们不仅有外面的善行,也拥有美好的动机。在这个与自己最深的本性争战的过程中,我们注定是要经历一长段虚伪的人生的。因此,基督教信仰强调“因信称义”的同时,也非常强调之后的“成圣”的过程。如果仅仅在“因信称义”那里停止下来,我们必将会发现我们的真实生活与所期待的美好生活有着天壤之别,我们也会再次陷入对自己和他人甚至教会和信仰的绝望之中。此外,我们越是努力,越会发现靠着自己的努力真的不能够给自己带来真正的改变,越是会陷入绝望之中;但是,在这样痛苦的时候,一旦上帝打开我们的眼睛,我们就会发现“因信称义”到底是何等的宝贵,基督教信仰到底在讲什么——我们能够存在下去,完完全全是上帝的恩典,是因着耶稣基督甘愿为身为他的仇敌的我们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份爱,而不是我们的任何行为。笔者不知江绪林所面对的真实痛苦是什么,但是,作为一个跟江绪林有过类似体会的基督徒,作为一个也曾对自己、对身边的基督徒绝望的人,我期待更多人真实了解基督教信仰的内涵,更多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没有任何盼望的;甚至在教会之中,如果没有看到上帝的恩典,我们也不可能找到任何盼望。我们唯一的盼望,就是那位创造宇宙,并且为我们舍命流血的耶稣基督。在他那里,我们才不需要任何伪装,不需要任何遮盖,不需要任何欺骗;只有在他面前,我们才可以像一个人那样活着,才可以活出真正的自己。
90后的马欢姐妹从小就跟着妈妈一起信仰,虽然也知道有一位救主耶稣基督,但她从来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位救主跟自己究竟有什么关系?信仰对自己又意味着什么?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电话(010-)或微博(/cngospeltimes),微信(cngospel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活着为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