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移动有什么好 的、说说看

大家说说上海有什么特产好送送人呢?
全部答案(共11个回答)
有:高桥松饼、“五芳斋”糕团、城隍庙五香豆、嘉定白蒜、崩瓜 、面塑、木雕、凤尾鱼、枫泾丁蹄、进京乳腐、上海浦东鸡(白斩鸡)。如果对您有帮助,请设置 答案有用,谢谢
南京烟:价格分别。绿南京6,红南京12,紫南京15,黄南京20.南京的12金钗26。小南京30.大南京50.九五100.本人知道的就这么多。酒:洋河。海之蓝16...
上海糖藕好像是一个,还有桂花糕之类的,大型超市有一块地方是卖特产的
《围城》《人性的弱点》 竭力为您回答,请赐我一个好评,谢谢亲
厦门特产太多了,有鼓浪屿馅饼,南普陀素饼、 海鲜,还有就是闽南安溪(属泉州)盛产铁观音了。话说柴烧铁观音是一款不错的茶品。
当然是东北特产了,如东北黑龙江黑蜂雪蜜,中华蜂蜜,野生臻蘑等,需要的话请联系我!
沈阳特产 糖 不老林 中街 老边饺子 ...在沈阳吃的更多 能带走的...少
答: 你好,月子期间是可以吃柚子的,柚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吃的时候最好在温水里泡一下。
答: 换人吧......这东西出了问题是修不好的.药物只是榨取剩余价值而已
答: 低血压是指成年人收缩压<12千帕(90毫米汞柱) ?舒张压<8千帕(60毫米汞柱)。理论上讲跟贫血并没有直接联系。
  中医认为本病之因,多为久病体虚,气血暗耗...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  看到很多关于上海的地域贴,说上海怎么怎么不好,说上海人排外,说上海人怎么怎么好,说上海人说上海话不好等等,看了让我实在忍不住了,上来发帖  首先上海的经济发展和繁荣离不开所有外乡人和上海人的共同努力,上海人是排外,哪个地方排外啊,香港人排大陆人,纽约人排纽约以为的人,上海人排外地人,上海再解放前和解放后,都是一个繁荣的城市,很多人都向往的地方,但是在80年代90年代上海没有像现在这么多外地人来上海务工,扎根,因为当初外地农村的经济比较差,现在外地人来上海都很方便,一张火车票,汽车票,甚至飞机票就可以来上海了,既然来了上海,那就不是你自己家乡了,要融入这个城市和环境,而不是上海人来迁就你们,要学会听上海话和学会上海话,毕竟这里是上海,不是你家乡,上海人不说上海话,还是上海吗?再说上海话又不是说了一天两天了,几百年说下来了,岂能说改就改,再说上海话里的很多词汇和语言是普通话里无法表达的,很绘神绘色和唯妙唯俏的所以上海人习惯用上海话表达,这是一种本能和习惯,不由自主的,广东人香港人都是用粤语来表达是一样的道理  上海人喜欢上海,香港人喜欢香港,都会喜欢自己家乡,不像很多外地人到发达的城市,都不写自己的家乡是哪里,直接写这些发达城市,这算什么心态呢,上海人不会留你,上海人也不会赶你,你活不活得下去,你走不走都是你自己的事,和上海人一点关系也没有,倒过来说,香港现在是需要通行证的,一国两制的制度,香港人也从来不会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如果香港和上海一样可以随到随走的话,那估计很多外地人都往香港涌了,到时候又说香港怎么怎么不好,香港人排外,香港人说香港话怎么怎么不好,这都是心态问题,从来没有看上海人说哪里哪里不好,因为他们只热爱上海,哪怕就是去了香港旅游回来,还是觉得上海好,因为毕竟上海是大陆最发达的城市,我去过大陆包括国外很多大城市居住工作,虽然很多地方是比上海发达,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觉得上海是最好的  所以不要所上海人排外,排外也很正常,看不起你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别说上海人说上海话是排外,上海人只说上海话,说不来普通话,现在上海政府大力保护和支持沪语!要知道经济决定地位,说直接点上海人就是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这是与生俱来的,没什么这么多为什么,也不用解释很多,因为你不是上海人,不会知道这种感觉,要知道自己慢慢体会做上海人,香港人!估计也要下辈子了!  也别说什么在上海的小白领拿一两千工资有什么资格看不起外地人,福利懂不懂,上海的福利和外地不一样,政府比较重视,哪怕不工作家里也养的起,吃的起,几套房子就够吃几辈子的了,更何况拆迁政府补贴的人,更不用愁了,而外地来上海的农民也后,二三线城市的人也好,你们是为了赚钱来的,因为家里的老父老母等着你们寄钱回去养家!所以往往那些公司小白领并非上海人,都是外地人来打工的,还要租上海人的房子,否则住哪里啊,当然很多来上海打工的外地人也就看不起自己家乡刚出来的或者其他省市的人了,因为他们把自己当上海人了!  所以外地人要别人看得起,多开开自己的眼界还有自身的着装品位,这不是装出来的,是天生的一种气质和习性!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上海人只向往国外,不会向往国内任何一个城市!
  呵呵!上海和上海人!被外地瘪三抹黑 谩骂不是一天两天了。。有些人眼红嫉妒上海地段好环境好硬件设施强他们占不到光卡不到油所以嫉妒憎恨。。。有些人跟风道听途书骂上海骂上海人。。这种外地瘪三多了去了。。楼主我以前也不喜欢地域攻击。。但是我感受到的是外地人强大的占有欲和对上海的敌意。。我这人就这样谁跟我们好。。谁都是朋友。。谁谩骂打击。。老子可以做的比他们更绝。。我有很多外地朋友正因为他们好才交友。。因为他们才不像天涯上的外地瘪三那样。。偏见。。攻击。。谩骂。。上海这种外地瘪三死马路上我只有吐口水的分。。楼主你不要发这种无谓的帖子。。外地狗看得懂也不会看也不愿意看。。
  没办法,嫉妒的蛮多的,而且都是说上海不好,可是还是呆在上海。
  有道理,支持  
  土著是对你这种人心态的最好诠释,排你妈个头,从800万排到2400万,还有不办居住证暂住证的1000万  上海人老是认为是外地人在抢用自己的资源,可是上海的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是外地人在上海就业,外来老板在上海投资,国际资本,国家资本在上海投资创造的,所以外地人根本没占用上海人的资源。上海出生的上海人在上海的富豪榜上只有20%多,上海写字楼的白领,70%来自外地。学校等研究机构外地人比重极大。上海人要算对财政的贡献,只能把上海人开办的,工作的,算进去。  上海人喜欢拿摊贩,农民工来攻击外地人,要是外地人不来从事这些事情,上海人你愿意去做吗?这些外来低级打工者实际上在很大程度是维护了上海人的面子。相反上海人面对的是越来越多的精英进入上海,全国至少1/3的人才会涌入上海,上海队VS国家队,能胜利吗?再说现在政府一把手都是外地人,还是识相点吧。  上海人不承认外地人的成就,说外地人成功的就顶头的几个,几个顶头的是最容易被人了解。可以要是仔细看看上海的富豪榜,上市公司法人,政府机关的全部名单,你就不难发现任何事物都是线性变化,里面70%-80%的人都是外地人,不信可以去一个人一个人地去看。  上海人喜欢说自己一拆迁就分很多房,外地白领工资再高都买不起房,可以大家可以搜搜,上海的豪宅市场是不是90%的外来人,商品房中外地人的购买比例也很高,而且很多外地人不来住罢了,属于投资品。SOHO中国上海的房产租金都是个天文数字,这些外地公司里的高层是上海人吗?上海只不过是全国富豪们狩猎场罢了。外地白领中很多父母一辈还是很有资金实力的,毕竟全国这么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上海人喜欢想象上海人的生活比全国人好,其实上海经济发达只不过是一个聚集起来的效应,上海人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房面积没上海人吹得那么神,上海人用上海这个概念去比全国的小城市,然后引申到人身上,这种思想很可笑。  上海人口2200万,上海户籍1400万,外地常住800万,表面上看上海户籍占先,上海人解放初期600万,自然增长率又这么低,很多公务员,国企,海归,都是可以上户口的,或者挂亲戚名下,我看就有400万。其实上海还有一大部分人不办任何手续,这里面差不多还有1000万,而且大家把每10年的人口统计连成线,就能算出2020年上海人的遭遇了。再说了,上海人,不过是1/4苏南人,1/4苏北人,1/4浙江人,1/4本地人+其他地区的人组成,有什么血统和尊贵可言,解放后有点实力的都出国去了。上海人认为上海民国时就是远东第一大都市,所以上海人能力强,可不要忘了,那可是民国政府集中发展的,那些上海的名人,客居在上海的名流一大把,他们都是那时的外地人,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上海人不过是国家投资,然后过来打酱油的。上海人现在怕什么呢?就怕上海成为民国那样,自己被边缘化。  上海人的气质咋们来归纳一下,帮你在上海识别上海人:1)上海的人群,年纪越大的越可能是上海人2)做这一份苦差事,还觉得自己牛逼哄哄,阿拉上海人写脸上的,基本上海人。比如保安,24小时大妈,公交司机,卫生员。外地人干这行有自知之明,混饭吃的3)年轻男人,上海年轻男人,很多书没多好,工作也不好,但喜欢甩派头,赶时髦,颇有点混混气质,玩世不恭的样,看到这样的,基本上海人。外地男青年,特别是高级白领,气质较儒雅。年轻女人,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但喜欢装成大小姐,通俗点讲就是装B,这样的女人多半上海人,外地女人表情比较平和,特别读书多的,感觉很知性。4)那种穿睡衣,拖鞋上街的,不用我说了,上海人。5)写字楼聚集区,基本外地人 6)市井社区,基本上海人
  作者:shbiesanmen 时间: 10:02:00 .    上海人的气质咋们来归纳一下,帮你在上海识别上海人:1)上海的人群,年纪越大的越可能是上海人2)做这一份苦差事,还觉得自己牛逼哄哄,阿拉上海人写脸上的,基本上海人。比如保安,24小时大妈,公交司机,卫生员。外地人干这行有自知之明,混饭吃的3)年轻男人,上海年轻男人,很多书没多好,工作也不好,但喜欢甩派头,赶时髦,颇有点混混气质,玩世不恭的样,看到这样的,基本上海人。外地男青年,特别是高级白领,气质较儒雅。年轻女人,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但喜欢装成大小姐,通俗点讲就是装B,这样的女人多半上海人,外地女人表情比较平和,特别读书多的,感觉很知性。4)那种穿睡衣,拖鞋上街的,不用我说了,上海人。5)写字楼聚集区,基本外地人 6)市井社区,基本上海人  .  ==========  1.“年纪越大越可能是上海人”?  很自然啊,太自然了,上海年轻人很少到外地发展,要么就是出国,老人们就留在家里享福,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比例,不可以?你以为你发现什么别人没发现的规律了?你回去看看你老家,还剩多少年轻人。----从这句话说你大脑营养不良不冤枉吧?  2.“做这一份苦差事,还觉得自己牛逼哄哄,阿拉上海人写脸上的,基本上海人。比如保安,24小时大妈,公交司机,卫生员。外地人干这行有自知之明,混饭吃的”  这句话让老枪来教训你,我不和你废话,你读书都读到屁眼里去了。  3.“年轻男人,上海年轻男人,很多书没多好,工作也不好,................”?  书没读好?上海小孩子一般不愿意在本科以后选择继续读书,为什么?他们工作很好找,上海公司行政事业单位在用人上肯定会以上海人为主,这已经不像前几年了,你们这些人的名声已经被你们自己弄臭了。我几个朋友已经被外地研究生要弄疯了,他们来上海读研的唯一目的,就是留在上海,没几个踏踏实实做学问,而且显示出一个很重要的缺陷:基本学识素质差、动手能力差、想象力差、创新能力差,懒我就不说了。和多公司现在也对外地劳动力资源(本科以上教育的劳动力资源)很头疼,就是吃不起苦,这很超乎我们的想象力,我们原本以为外地孩子比上海孩子吃得起苦,现在错了,同样进入公司的新人,最后能留下来的上海孩子反而居多了,外地孩子吃得起苦的概念已经彻底颠覆。很普遍一个现象是,情商略低。  4.“那种穿睡衣,拖鞋上街的,不用我说了,上海人。”  又来了,第一穿什么上街和你没什么关系,你也太娘了,管到老娘们穿衣裳去了,第二他们穿睡衣上街总比你的那些姐妹们在橱窗里晃着大半个胸脯叫卖好一点吧?  5.5和6我不来和你费口水了,你喜欢意淫你继续。(这是你们的好习惯。还是想想老家的父母吧,想想你那些站街的姐妹和工地上辛苦的兄弟吧,有能力就让他们过得好一点)  至于上海人过得怎么样和你没什么关系,你自己照顾好自己别在上海作奸犯科上海人民就很感激你了。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已经是上午十点了,办公室窗外的马路上,各种车辆仍然拥堵不堪,在交警的指挥下龟速行驶。而我的思绪却像在放一部老旧的黑白片,自己在上海这十几年的经历缓缓流过,最终定格在2000年三八节的那天,那是我第一次来到上海的日子。  记得那时候我才25岁,刚从毕业分配进去没几年的一家国营企业里买断下岗(买断的意思就是国家给你一笔钱,从此以后两不相干),因为在老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又不愿意拿买断的钱(两万多块)去开店做小生意,所以下海打工成了我唯一的选择。本来计划去要去深圳的,但是上海离家比较近,还有些亲朋好友已经在上海打工了,因此就先到上海去看看,要是没什么机会再去深圳好了。  下了火车以后,拖着一个行李箱和2床被子的我,七拐八绕的来到了位于漕宝路上的静安新城,我的一个朋友在这里租了一间民房,房租90元一个月,大概有10几个平方,里面有2张床,本来是和他同事一起租的,但是他同事刚刚离职去别的公司了,所以床就空了出来,正好给我用。住下来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工作。因为朋友找工作是直接到工厂门口去找的,所以我一开始,也骑着朋友的自行车在附近转了好几天,见到工厂就去问门卫要不要招人。随着被拒绝的次数越来越多,心里的沮丧也越来越沉重,对于自己能做什么工作也充满了怀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然为什么找不到工作?每天晚上睡不着,就听着上海广播电台的一个榕树下的节目,听着那些同样睡不着的人打电话给主持人倾述自己情感上的经历,常常一直听到凌晨才能入睡。最后有一家工厂的人事看了我的毕业证书,职称证书等证件以后,告诉我工厂现场都是招普工和操作工的,我这种有证书的,要去中山路的人才市场上去找工作,我才恍然大悟,难怪这几天一直找不到工作,不是自己没有能力,而是自己没找对应聘的方法,真是个猪头,人生阅历还是太浅呀!  于是我每天都去中山西路的那个人才市场上去看招聘岗位,觉得自己能够做下来的就去投递简历,很快我就在一家五金厂找到了一份品管的工作,工厂在七宝和莘庄之间的一个工业区内,包食宿,月薪1500元,当工厂人事打电话通知我第二天去上班的时候,我乐得屁颠屁颠的去买了几瓶酒和一些卤菜,准备和朋友庆祝一下,要知道,我在国营企业里的薪水也不过就300多,每个月再精打细算也只能维持生活,存款什么的是不要想了。现在一下子变成1500,还包食宿,那不就是说1500都是可以省下来的么?  这家五金厂是台资企业,刚从台湾搬来一些机器和流水线,在大陆生产一些门锁五金类的产品,我进去的时候,工厂还没有开工,每天就是干一些杂活,机床安装,设备调试什么的。我的任务就是先熟悉图纸,搞清楚每个零件的公差要求,有一些自己以前没有用过的仪器,也要跟仪器厂家的调试人员一起安装调试,以尽快熟悉和使用,这段日子,过的很是充实,跟自己以前在国营企业里每天喝茶打牌完全不一样,对于明天也充满了希望。我甚至觉得,在这家企业里一直做到退休,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没过几个月,工厂就走向了正轨,做好的成品不断的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也不断的有经销商来订货,车间里也经常要加班,我们品管部也同样要加班,于是加班费又成了一笔额外的收入。,这样大半年下来,我竟然小有积蓄啦!  我在感情上,是属于比较被动的那种,从来都没有主动追求过女孩子。自从我在学校里就开始谈的女朋友离开我以后,我就再也没找过女朋友,颇有些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感觉。这时候已经和我在学校里谈的女朋友分手好几年了,感情上正处于空窗期,当我现在的老婆出现在我的生活里的时候,开始我只当她是普通的朋友和同事,虽然大家经常在一起聚会或者出去游玩。但是慢慢的接触时间长以后,发现彼此都很对眼的,也就走到了一起。因为工厂宿舍是男女分开的,我们就搬出去租了一间民房,开始了同居的生活。到了2001年末的时候,我和老婆一起去她家拜访老丈人和丈母娘,然后定下了结婚的日期,丈母娘要求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在上海买房子。回到上海以后,我和老婆一到周末,就骑着自行车到处去看房子。这时候的房价,七宝七莘路上的叠彩人家是2350元一平,新镇路上的城市花园也是2000多一平。我和我老婆的家庭状况都不怎么好,父母都没什么钱。我自己以前买断的钱和老婆一起攒下来的钱,加起来就只有4万多。有天在自行车前面的车篮里发现一张预付2.7万,月供330元的楼盘广告(莘庄南广场的银都新村),和老婆兴冲冲的去看房子,房子也挑好了,单价1670元每平,准备付钱的时候,房产销售拿个计算器巴拉巴拉一算,首付和各种费用要拿6万多,还要3天凑齐,算算口袋里的银子不够,借钱也是没有把握3天能借到2-3万块,就只能忍痛放弃了,先回家借钱去。花了10几天凑够了钱,再跑去买房子的时候,那边的房子也卖完了,买房的事情也就一拖再拖没了下文。后来兜兜转转的在九亭买了一套房子,单价2000多,70多平,房子是以老婆的名义买的,目的是为了给老婆办蓝印户口。但是后来去办的时候,却被告知4月1号前拿到产证的才给办,我们是5月份才拿到的产证,不符合条件,老婆郁闷死了,说运气真不好,早知道就早点买了。但是没法子,只能这样了。  公司由于业务发展很快,从台北调来了很多台湾干部,也给我们品管部加了一个品质总监,这个总监很看不起大陆人,每天都斜着眼睛跟我们说话,张嘴闭嘴就是你们大陆人怎么怎么,我们原来品质部的经理气的辞职不干了。总经理提我当经理,每天伺候那个总监,我干了几天,也受不了那个台干,于是也辞职不干了。  在家里呆了几天,很快在人才市场上找到了新工作,在一家台资的外贸公司当委外质检员。没多久又内部调职,去了业务部做产品开发。那时候还没有淘宝和阿里巴巴,开发新产品全靠跑工厂。我的工作就是拿着美国客户发邮件过来的产品资料和图片,这家工厂跑到那家工厂,打听工厂有没有做类似的产品,没有的话,有没有能力开模山寨等等,每周提交一次报告给公司,每个月有半个月都在外面出差,老婆说家里已经变成了旅馆,每次回家都是把脏衣服往洗衣机里一扔,然后第二天带着干净衣服又不见了,好在薪水和出差补助都不少,算下来每个月能有近4000的收入,而且这时候外贸的订单都很多,工厂对我们这种前期产品开发的人员都很重视,经常都是吃喝玩乐一条龙的服务,逢年过节礼物不断,老婆学到驾照以后,还有家工厂低价卖了一辆二手车给我们。  2004年的时候,我家女儿出生了,老婆也辞职在家,当起了全职太太,我们的生活趋于稳定,我每天上班,出差,回家,老婆在家带孩子,买菜烧饭,房子的贷款也还完了,家里是无债一身轻,日子过的平凡而又充实。到了08年的时候,孩子眼看幼儿园要毕业上小学了。由于我们一家三口的户口都在老家,根据上海市的政策,孩子就算能在上海上学,以后中考还是要回老家考试的,我们又不是什么有权有势的,找人帮忙都找不到,于是我们花了20多万在老家买了一套学区房,首付付了7万多,加上七七八八的费用和装修,我们一夜之间又回到了解放前,好在上海的房贷已经提前还完了,加上薪水还可以,所以经济上的压力也没那么大。  老婆就带着孩子回去以后,剩下我一个人在上海继续打工,赚钱养家。开始的时候还觉得挺自由,一个人想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虽然每个月都回老家看老婆孩子,但是对家人的思念是一天比一天多,那种孤独和寂寞,尝尝在夜里纠结的夜不能寐。但是又没有什么好地方可以去,回老家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曾经有个老家的工厂打电话请我去当副总,负责外贸方面的业务,但是薪水只有2000元!而我这时候的薪水大概有6000多,怎么可能去呢!  到了2010年的时候,由于台湾的经济形势恶化,公司台北办事处快经营不下去了,董事长把台北办事处和上海办事处合并,让台北办事处的总经理来上海当老大,这位台北老总来到上海以后,没多久我们上海办事处原来的总经理就辞职了,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我们这些在公司里已经干了近10年的老员工很快也遭到了大范围的清洗,都被调到一些不着边的部门去看饮水机去了,于是大家都纷纷离职。我和离职的几个同事一商量,干脆大家合伙重新开一家外贸公司,大家一合计,每人拿50万出来注册公司,我没有那么多钱,正好上海这段时间的房价一直在涨,我一咬牙,把上海的房子给卖了,到手100多万,然后拿了50万入股,剩下的钱给老婆存起来,那时候心里头还觉得自己卖的挺值,赚大发了。现在看起来,就只能呵呵了。  我们开始的时候,在漕河泾租了一间办公室,雇了几个人,负责业务的同事开始联系以前经常联系的那些客户,我还是负责联系工厂,做一些产品开发和跟单的事情。但是老外做生意都很认真和讲规则,大部分的客户都还和原来的公司做生意,不把订单给我们,虽然我们报的价格都比较低。只有些别人不要的订单,才交给我们去处理。第一年算下来,刚好不赔不赚,公司就这么不咸不淡的开着。一直到了2014年,公司改变经营方向,以国内业务为主,代理了几个国外品牌的产品,才赚了些钱。  时间很快就到了今年,我现在每天上班从九亭开车到办公室,10几公里要开一个半小时!坐地铁要提前1-2个小时,不然早高峰能挤上去就不错了!不管去哪里办事,停车都是一个大问题,一不小心就被贴一个违停的罚单,有一次去给在东银中心的一个客户送样品,停车场里已经停满了车,我们没法子就只能停在路边,停车以后把样品送到客户前台就赶紧跑下来,时间没有5分钟,就看到车子上已经被贴上了违停的罚单,都不知道警察是躲在哪里的!客户来公司拜访,中午请吃饭,性价比好一点的饭店去了全部都要排队!去超市买东西,乐购大润发家乐福,很少有人少的时候,大部分时间也都要排队!天热的时候去游泳池游泳,也是排队排的老长!感觉实在是太挤了!每天下班要是回到租住的小区晚了,也找不到停车的位置,有时候只能停到小区外面的马路上,一不小心被警察叔叔逮到,又是一张违停的罚单!我本质上是一个喜欢清静的人,每天这么急匆匆的生活越来越不习惯,就动了离开上海的念头。这个念头一起,心里面就像长草一样,蔓延的无边无际,一心只想着离开了。但是自己的工作又离不开上海,怎么办呢?  老婆给我出了个主意,在上海周边地区买套环境不错的房子住,反正是合伙的公司,在家里办公也没什么。而我们孩子也大了,放寒暑假的时候就过来一家团聚,平常节假日我就自己回老家团聚。我想想老婆说的不错,听老婆的话吃饱饭,于是年初的时候,在昆山入手了一套房子,拿到房子再装修装修,准备年底前把上海租住的房子给退了,过双城记的生活了。我们的仓库租在九亭的一个开发区内,前不久接到了通知,说是属于违建,限于今年12月31号前拆除!而且是整个九亭地区,所以九亭这边的仓库租金立刻飞涨,还租不到!所以我们几个合伙人一商量,为了节约成本,把仓库搬到昆山去,反正现在物流也方便,江浙沪的运费都差不多。其他的同事还留在上海负责联系业务,我就不用来上海了。除了负责联系工厂以外,顺便管着仓库。要是开会或者其他什么事情,我再过来,反正开车也就1个多小时,我觉得这样正好,就和大上海说再见啦!  回想在上海的这10多年,一步一步的走过来,那个年轻朝气的春春少年变成了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大叔,心里头不免有些感慨。如果当初我没有买断下岗,还留在老家的那个国营企业里,我的生活轨迹肯定就是另外一种了,估计会找个当地的姑娘结婚生子,每天围着家庭琐事过日子,而现在的生活虽然有些匆忙,但是上海是给了我一个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在这里,只要肯做事情,没了工作也不用担心,用不了多久就能找一个新的工作。不好的地方就是人太多,干什么都要排队。所以在离开之前,在这里祝愿留在上海和即将来到上海的朋友,大家工作顺利,生活顺心:)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更多
  我还在纠结,回不回老家  
  记号,看看
  楼主真是蓝印户口的事情上真是倒霉。。我家是在取消这个政策的前两个月买房落户的。。  
  除了卖房是个败笔,过的还行  昆山生活最起码比上海舒服,压力小点  赚大城市的钱,活在小城  是一种诗一样的存在  
  创业的时间点  如果能提前两三年  可能情况会好很多。。。
  当年卖房子创业,辛苦十几年,到头来发现创业所得却未必能买下当初卖掉的房子,这是人错了呢?还是这个社会错了呢?
  哥们,成功人士啊  
  哥们,成功人士啊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只为证明自己曾经在这个世界存在过!  不求生活多么多姿多彩,但求平平淡淡!  
  哥们,成功人士啊  
  握手!缘份啊,我也是2000年三八节来的上海!  
  现在还有中介时不时的打电话给我,问我的房子还卖不卖,眼睁睁的往伤口上撒盐。但是想想当时的情况,几个朋友一起创业,卖房子筹款是唯一的选择。当时的错误是应该把余钱付首付再买一套偏远一点的房子,而不是让老婆存起来。不过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也没什么好后悔的。
  蓝印户口可惜了  
  十大败家  1、卖房创业。2、卖房炒股。3、炒股。4、创业。5、吸毒。6、炒期货。7、赌博。8、大额储蓄与大量买理财产品。9、养宠物。10、淘宝。
  户口搞的
步步错  
  顶!  相同的经历,也请关注天涯论坛另一个帖子里了, 长篇打工心路历程小说 ---- 悠悠广东情事,满满两行清泪
  我已经离开上海了!我也是在九亭呆了十几年的楼主  
  加油,奋斗,相信自己会有很好的人生,噢耶  
  卖房买房租房联系
  上海有些人 冷漠自私素质差,但是却活在自我的优越感之中,简单点说就是没有自知之明。当然我说的是其中一部分。  这个和认识几个字的文化素质没有几毛钱关系。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移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