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世界地图

图解!!告诉你,当今美国为什么能做世界的老大!_山东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38,390贴子:
图解!!告诉你,当今美国为什么能做世界的老大!收藏
发此贴没啥特别用意,帖子也是从别处转来的,现在的老美之所以强大是和他社会意识形态是分不开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今的中国在方方面面特别是普世价值以及政府对国民的精神 思想
道德建设上面实在是欠缺的太多太多了。我们应该看到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有人会说:”难道我们只有学习欧美那套,自己难道不行?“ 在这里我只能说:'在当今世界里,哪个国家强大,谁的拳头硬,他就能做老大。那他的普世价值就是世界的标杆。(几十年前的中国何尝不是这种论调,以自己的普世价值标杆说世界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民还处在黑暗之中,我们要解放全人类之云云,不过当时的中国也就是说说而已,而老美不光是说了,而且还行动了!这就为什么老美现在是世界警察甚至是世界的领导者)除非,像朝鲜一样,闭门造车。自我封闭,自我陶醉。要想融入世界,不是让世界去融入你,而是自己去主动融入世界。既然是这样子,自己必要时做出一定的妥协,是不得已而为之。大约几十年前,中国有位领袖不是照样把西方的思想引进到中国来了吗,那些被崇拜的西方思想不是也占据了中国半个世纪的时间吗?还有那些被崇拜的某国外的领袖不是一样被人为的被供上了中国”神坛了吗?几十年前一个北方的大国被称为“某主义的老大哥”。当时中国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标杆不也是听从的这个北方大国的吗?如果,说西方国家什么什么好,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就被扣上“美分”
'汉奸卖国贼“的帽子,要么,这人是无知加脑残 的跟风狗!要不就是真正的五毛了。转过来的意思,是为了自我警醒加反省加思考。尤其是最后一张图片不管真假值得我们思考
中国人早看透美国人忽悠全世界的嘴脸,美国价值观在中国没市场,这里面的美分其实都是一两个人的数个马夹
楼主这帖子不错,但小心五毛,开门,社区送温暖
图片来自:
不顶下辈子还是中国人。
楼主你好,我是21楼说的五毛
在吧里,经常看见吧友互相之间扣“汉奸,卖国贼”的帽子!在这里,我想说一点,其实都是小老百姓,在当今中国一个小老百姓想当汉奸卖国贼根本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大部分老百姓没有接触政府,科研机构 军队高层的机会,一些绝密,机密的东西小老百姓是一点机会接触不到的!当今中国有汉奸有卖国贼吗?真的有!但不在百姓堆儿里,是谁?你们懂得... ...
楼主无私无畏,坐等开喷~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中国的人均资源太少了,所以只能用另外一种模式。
一个国家强大是有原因的,一个国家落后也是有原因的,一个国家发展进步还是有原因的,与其争吵不休窝里斗相比,更重要的是汲取别人的长处,反思昨天的教训,把握发展的机遇;不能闭门造车,夜郎自大
棒极了,超赞,我要是吧主就加精置顶。宣传普及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世界为什么会这样
世界为什么会这样&
自序.................................................(1)
世界为什么会这样.....................................(1)&&&&&&&&&&&&&&&&&&&&&&&&&&&&
物质再探.............................................(3)
运动再探.............................................(6)
浅说衡...............................................(11)&&&&&&&&&&&&&&&&&&&&&&&&&&&&&&&&&&
“一分为二”与衡.....................................(31)
“一”与“二”的哲学思考.............................(34)
改变一个自然观.......................................(36)
评“水是生命之源”...................................(37)
杂议“存在”.........................................(39)
试说“段”与“级”...................................(42)
试寻节律的“律”.....................................(45)
象棋的启示...........................................(49)
论圆.................................................(51)
简议“运情”.........................................(53)
阿里斯塔克的悲哀.....................................(55)
生物能象六层次.......................................(56)
人类的生物能象.......................................(62)
男人和女人的为什么...................................(74)
给中医说点理.........................................(91)
有趣的点滴思考.......................................(92)
科境三疑.............................................(93)
长思顿悟录...........................................(96)
&&&&&《世界为什么会这样》与她的姐妹篇《包天》一样,是运用西方的实验科学与中方的传统哲学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的科学探索,目的是解决人类最大的疑难----宇宙真貌问题----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包天》已于2006年11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它系统论述宇宙,由宇宙结构和宇宙发展史两部分组成。该书指出,宇宙的本原是物质,其结构是“一分为二”,今天的宇宙是自然加文化。全书分别描写自然与文化的各种表现,认为物质有“四性”、运动有“五律”;欲望是文化的启动和发展的原动力和永动力,人类有过四个文化探步、掀起过八大智慧潮的经历。而宇宙的发展又经历了潜物期----明物期----生物期----智物期四个时期。
&&&&《世界为什么会这样》从内容到写法都与《包天》不同:《包天》是宇宙统论,《世界为什么会这样》是宇宙散论,22篇文章各自独立成篇,分别撷取宇宙统属下的某线某点进行描写,是对《包天》的细说、补充和扩证。不少论述还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将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某些方面的研究产生一定的影响。
&&&&&两书均以辩证唯物主义作理论支撑,思想前后连贯,全都是原创性的新说。
&&&&&本书出版以前,承蒙作者家乡的宣传部长郑运安先生及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局长严振飞先生的劳神审读。溢美之词,引为策励。出版过程,又得两位先生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热忱的谢意。
世界为什么会这样
&&&&&抬头睁眼看一看这个世界,万事万物色彩纷呈各显其特,如果你因为习以为常而不在意,倒不觉得有什么值得称奇之处,但如果你喜欢思考,喜欢什么都问为什么,一股浓烈的兴味就会向你奔袭而来。比如——
&&&&&我们头顶上的天空为什么要有日月星辰?为什么只有一个太阳而不是两个?为什么月亮本身不发光而要靠太阳的光才反射到地球上来?为什么那些日月星辰大家都各行有道、来去相随而不会互相碰撞?……
为什么地球上要有高山、有峡谷、有台地、有平原、有河流、有湖泊、有滩涂、有大海?为什么一年要分出四季、一天要分出白昼与黑夜?为什么要有蓝天白云、风霜雨雪、行雷闪电、干旱洪涝?为什么要有秃岭绿坡、丛林石壁、沙漠草原、禽飞兽走?为什么要有秋月平湖、惊涛骇浪、桃红枊绿、燕舞莺歌、山崩地裂、地震陨落?……
为什么人要分出男女却又男余女缺、男粗女细、男刚女柔、男威女娇、男动女静、男予女待而最后又能男女和合共传后代?为什么以平均寿命计男短女长、以能力计男强女弱?为什么人要代代遗传又代代变异而又个个不同?为什么人要遭受天灾威胁、毒物威胁、病虫病茵病毒威胁?为什么人要喜怒哀惧、生老病死、智愚有别、穷富有别?……
这一切一切,其实都是秩序,是宇宙秩序,是万物的相适配置。
宇宙为什么要有秩序?
答曰:没有秩序,整个世界就会你碰我我撞你,一切都在不断毁坏中过日子,那么这个世界不几天就要毁灭了。
是什么使宇宙形成秩序呢?
这是一个最难解的难题。古往今来,无数思想家、科学家都在探索。尽管许多卓识之士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工作为人类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可当问到宇宙秩序形成的“为什么”时只好把眉头皱起来,最后不得不匍伏在上帝面前表示诚服。亚里士多德和牛顿都深信“第一推动者”的存在,爱因斯坦亦有“我信仰斯宾诺莎的那个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的说法,而当代一位我敬仰的诺贝尔奖得主也说过“物理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宗教”的话。
确实,宇宙中最难解决的是宇宙秩序问题了。
我在宇宙秩序问题上作了十多年的探索,直至现在仍在不断丰富它的理论。我发现,单凭西方的验证科学不能解决问题,单凭中国的传统哲学也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才有可能走出一条新路,才有可能突破几千年存在的僵局。西方的实验科学用事实说话,是直接的唯物主义,但被绝对“量化”意识所困扰,露出了“有限论”的端倪;中国传统哲学体现了“无限论”,并强调万物彼此联系着,解决问题时充分运用“宏观调控”方式,但又被随便的“意化”意识所困扰,使理论变得“玄乎其玄”,很难被人接受。我们如果让西学从绝对“量化”意识解放出来,让中学随便的“意化”意识受点约束以尽量进入实处,尊重西学从实验中取得的实据,宇宙秩序是不难解释的。
我已尝试用“物异致动,动而成序”去作出具体的探索。宇宙为什么能永不停息地运动?这是因为物物之间存在“异”;又,宇宙万事万物为什么能有秩序地存在?这是因为万事万物不停地运动所致。但这些都是表层的道理,深入下去还需拿出最光辉的哲学理论“一分为二”去解释:“二”是“异”,是物的差异性;“一”是两个“二”的同宗,具同一性。差异性致动,同一性使运动受规限,使运动轨道化,使事物的发展走向必然。宇宙的秩序就是这样形成的。
但上述的解释只是“意化”的解释,如果再用上西方的相对性理论、反物质学说和粒子(或场)流动学说结合起来作解,“宇宙秩序”理论就接近完美了。
拙作《包天》已初步讨论过这个问题,下面还有多篇文章继续讨论,但愿这种讨论能进一步深入下去。
物质是宇宙的本原,宇宙发展到今天,它仍然是宇宙的“生命基因”,没有它宇宙就不复存在,所以物质研究是宇宙研究的核心,是宇宙研究的永恒主题。有鉴于此,我在《包天》一书中虽己揭示了物质的基本面貌,但仍觉得言犹未尽,还需要讲一点关于它的问题。
什么叫物质?我想许多人都会回答:有形有体、有质有量、有方有所就是物质。这个认识一般来说无疑是正确的,没有形状,没有体积,没有质地特性,没有长短轻重,没有方位,没有处所,怎么可以叫物质呢?
是的,物质就应该有形体、有质量、有方所。这个认识,人类是通过四条渠道来实现的:
一、凭人类自身的视、听、嗅、味、触“五觉“的直接感受。虽然,因为生理条件的不同,每个人的“五觉”能力未必是一致的,但除非有病,差异都不会太大。这是人类感觉物质存在的最基本的天赋的能力。
二、借动物界(乃至整个生物界)的反应去作出判断。我在《包天》里说过,有些动物的某种感觉比人类要强,如猫的视觉、狗的嗅觉、蝙蝠的“听”能力等等,人类就借助它们的各种反应去判断某种物质的存在。用狗去缉毒,用一种小鸟放到矿井去探测瓦斯的浓度,地震学家留意到震前的动物异常……这种种,就是人类利用动物的反应去扩大自己的感觉能力的例子。只是,这种做法,至今天仅是初步的,我相信将来会有人把它列作专门课题去研究。
三、用仪器或试剂(试纸)去观察。人类天赋的“五觉”能力是远远不够用的,便把仪器和试剂创造出来。仪器和试剂太厉害了,它们的“观察”能力远远超过人类的“五觉”,你凭肉眼感觉到的只能说自然界最大的物质(体)是地球,最小的是粉末,它却告诉你最大的比太阳还大,最小的比细菌还小。人类的视野于是又扩大了。
四、逻辑推导。人的“五觉”、动物的反应、仪器(试剂、试纸)的观测之外,我们还可以把从这些渠道积累下来的资料,运用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的方法,把看不到、摸不着的物质辨认出来。于是,最大的物质(体)系外某种恒星、最小的物质粒子以下的夸克便可隐约见到了。
连最大的、最小的都能隐约见到了,物质就似乎那么简单。
&&&&&物质其实非常不简单,让我们慢慢去认识——
第一、先谈物质的“个”。我们之所以能够通过形体、质量、方所去感觉物质的存在,因为物质以“个”的面貌出现,物质不成“个”怎么可以找到它的形体、质量、方所呢?
可是,如果问什么是物质的“个”那就踌躇了。
不妨从三个方面去探讨一下。
一个是往纵向了解“个”。《包天》里说到物质有个层圈性:大圈套着中圈,中圈套着小圈,小圈套着细圈……最大的是整个大自然,跟着是明物团、星系,直到微观世界的分子——原子——原子核——粒子——夸克……一层就是一个,共有多少“个“呢?而夸克以下又还有多少层、多少“个”呢?我看仅纵向就数不胜数、难为其算了。
另一个是往横向了解“个”。我们晓得,纵向的每一层最高最大的只有一个“个”,如大自然本身,但往下推越低越小者个数就越多,如细菌你能说出一共有多少个“个”吗?而电子的数量更惊人,就是连猜也猜不出来了。
纵向是层级关系,横向是并列关系。通过对上述两种结构的了解,我们已经感觉到物质是何其复杂了。然而还有一个更复杂的问题:物质的存在怎么样才算“个”?这是第三个要了解的问题了。
物质通过粘合或分离会引起数量上的变化这一点我们不必说了,要说的是普通一个物质你可以说它是一个也可以说是若干个甚至无数个。原来,任何以“个”的面目出现的物质其内部都是有空间的,体积大、密度低的我们容易感觉到,反之就难。其实,就算原子那么小,电子与电子之间,电子与核子之间,核子里质子与中子之间都有空间分隔,只因空间太小不容易觉察吧了。既如此,你就可以说原子是一个物质,也可以说,原子由许多个物质组成。原子如此,太阳系亦然,你可以说太阳系是一个“个”,也可以说它有数不清那么多个“个”——从“个”而论,物质就是那么复杂。
在这里顺便要指出的,由于物质内部有空间存在,往往就给我们造成很大的误解,以为实的地方才是物,空的地方就没有物,太阳系就只有太阳和九大行星等实体星才是物,其余空着的地方就没有物。事实上,实的固然是物,空的也是物,不同层次不同质量的粒子构成吧了,让我们拿一碗莲子羹去比照太阳系结构吧,一颗颗莲子就像实体星,粘稠的粥就像空间,那我们就该领悟了——连空间都是物质,那物质不更复杂了吗?
复杂是够复杂了,然而,只要它以“个”的面目出现,我们就可以用形体、质量、方所去判断它是否存在。
第二、再说无“个”之物。原来,某个层次的物质是离开“个”的意念,不受形体、质量、方所的限制而存在的。我指的是整个大自然本身——物质的整体就是那么一个层次。它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怎么成“个”呢?不成“个”,其形又若何、体积怎算、质属何种、量有多大、方位在哪、所在何处呢?由此,物质又增加了一层复杂性。
第三、最后谈物质的深层次。最大的物体无形体、无(穷)质量、无方所,即以无“个”的面目出现,只有它属下的各个纵向层次以及每一个层次中横向的所有物质才成“个”(其实严格的“个”也是不存在的)。然而,纵向的“个”延伸到哪一级深层次为止呢?无限,永远永远无限,直到“个”的不存在,直至“无”。庄子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哪里有尽头呢?人类认识物质,先认识日月星辰、田土山石、飞禽走兽、绿树红花等“个”体然后再认识无“个”的大自然,认识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目前,科学家己经能摸到了夸克那个层次。我相信,未来的科学家会找到夸克的儿子、孙子、曾孙子、玄孙子……我多次说过,人类永远都有未知,也永远都有新知,当你找到夸克的万世孙时,亿世孙却又等待你去寻找它的踪影了——这又是物质的复杂性。
&&&&&物质有无穷无尽的复杂性,随便举个例还有:任何以“个”体出现的物质都有被人克和克于人的性质。
到此我不再说什么了。还是重复开头说的那句话吧:物质研究是宇宙研究的永恒主题。
物质为什么会运动?科学家指出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物质存在着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力,它们是引力、电磁力、弱作用力和强作用力。因为有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力的普遍存在,使宇宙万物一刻不停地运动。
但是,物质为什么有相互作用呢?相互为什么会产生作用呢?科学家进一步指出,这是因为构成物质的粒子不断地交换的缘故,通过粒子的交换产生了力。然而,粒子为什么要交换呢?这个问题似乎还没有谁作过深入的研究,而我在《包天》里却反复拿“物异致动”一语来进行解释,说“动”的原因在于一个“异”字,还对“异”为什么就能“动”也进行过一些探讨,但我没有引入“粒子交换”这一学说。在此,我想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以作为《包天》的细说、补充和扩证。
我想引入中国的传统哲学去作点分析。
中国的传统哲学中有个“一分为二”的命题,我对它的理解是:任何事物都可以分出“二”,而“二”又必定“异”,无“异”就不能算“二”。层层纵向事物都“异”,个个横向事物也“异”,天下无数事物就存在无数的“异”。有无数的“异”就有无数的动源,于是整个宇宙就不能不动了——运动就是这样形成的。
此间我们要再次具体解释“异”为什么能“致动”了。一物虽有两个方面,但两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互济互制关系的。互济互制的关系,就是亲和关系与对抗关系,就是既不使对方失存也不许对方独存的关系。为了维护这种关系,任何物体都会有引力和斥力,由两种力的交着状态使物物之间达至衡势。举头望天空,满天星斗无数,为什么除少数在总体衡的情况下因局部需要调节而出现流星外,绝大多数都不会你碰我我碰你呢?这就是因为引力与斥力互相制衡的结果。由此我们就可以说,“一分为二”的“二”是“衡”意义的表现形式。
“一分为二”,由《周易·系辞传》提出的“分而为二”转化而来,首先用上“一分为二”一词的是隋代的杨上善,宋以后哲学界作逐步深入的研究,现代列宁、毛泽东都曾经用过,尤其毛泽东更作反复的强调,故在中国社会已深入人心。只是,人们在理解它时,往往只注意“二”的对抗关系而忽略它的亲和关系。事实上,这两种关系是共存并立的。这点,太极图的作者非常聪明,他把“二”绘制成黑白对等的两条鱼,并由两条鱼组合成一个完美的图形——圆,表现两种势力的互济互制,表现事物总是相生相克、生死与共才能达至平衡的哲理。
为什么“一分为二”的“二”要有亲和与对抗的两种关系存在呢?在此我想作一点画蛇添足的解释:“一分为二”的“二,如果只有亲和(引力)而无对抗(斥力)的关系,事物就必然延续不间断地作”合二为一”的运动,而如果只有对抗(斥力)而无亲和(引力)的关系,那“二”也只能成为两个互相对抗的孤立的“一”了。两个“一”都不是好事,前一个“一”会使整个宇宙最终合成一个“一”而独“一”不“异”,独一不异就凝固下来不动了;后一个“一”虽然一的数量无限,却因彼此绝对孤立、互不牵连,同样会使宇宙死静不动,不会动的宇宙还要来何用?没有用,宇宙就不该存在了,一切一切都毁灭了。至此我们就该明白:万事万物为什么都要“一分为二”,为什么说中国人发现“一分为二”是何等伟大的事情!
&&&&&两物存“异”,必定是一强一弱,一正一反,为了达衡,又必定强向弱输、正反相混,于是出现“粒子交换”(所谓“粒子交换”,可以解释为“场的流动”或“场的传递”),出现了力,出现了运动。
我们试以压力、温度、亮度去说明“强向弱输”、“正反相混”的概念。大气层某个局部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压区,高压区就必定向低压区输气,于是造成了吹风;高位的水必定向低位流动,于是造成了水流;地层的重力区必定向弱力区挤压,于是造成了固流。大规模的气团急速流动是风暴,大规模的水团急速流动可能出现水灾,大规模的固团稍一移位就可能造成地震——这就是压力的强向弱输、正反相混。压力如此,温度也一样:炉上一团火,为什么能煮沸一锅水,这就是温度强向弱输、正反相混的明证。人们普遍懂得,黑色是吸收光线的,所以夏天在猛烈的阳光下不要穿黑色衣服,这些道理,“黑洞”、“白洞”的创说者必定曾经思考过。但,黑色能吸收光线这一说法可不可以换过另一个角度来说呢?那就是:亮度也是一种势,它要向薄弱的地方流动,而黑色是最薄弱的地方,故与其说黑色能吸收光线,无宁说是集束起来的强势光子团向弱势的黑区流动,以追求达到“亮的平衡“。光如此,声也一样,电也一样,总之是“二”中有“异”,为了不异,就实行“场的传递”、“场的流动”即“粒子交换”。可是,世界是永远抹不平的,就是说,永远都不会出现“绝衡”,绝衡了,倒是一切都完了。
那么,靠什么抹不平呢?靠粒子层次的无穷无尽的延伸。我在《包天》里指出,宇宙物质是以层圈的形态出现的,叫“层圈性”。无穷无尽的层圈,哪一层都有粒子交换的情况。什么是最低最微小的粒子呢?无尽,无尽!所以粒子交换的情况想用“量”去表现出来、想用完整的数字表现出来是永远也做不到的,不是因为演算太繁琐,而是因为客观实在不存在最低和最小的缘故。由于不存在最低和最小,每一次的粒子交换不是不足就是过头了,使宇宙始终存在着不绝对平衡,即我常挂在嘴边的“准衡的宇宙”、“倾斜的宇宙”。粒子交换的不了断,令宇宙处于永远运动之中。
既然粒子交换是一切动的根源,那四种基本力的说法、斥力的说法还算不算数呢?一切有关运动的学说,如万有引力论、地心吸力论和波粒二象性等等又作何解释呢?我想把这些问题连同前述内容捆绑在一起力争作出条理性的概括。
一、宇宙由自然和文化构成。自然由物质和运动构成。物质以纵横排列的形式存在,纵向的每一层、横向同层的每一个都一分为二,层层如此,个个如是,作着无限的延伸,这就是物质结构的基本面貌,也是宇宙结构的基本面貌。有了这个认识基础,理解粒子交换、理解运动就容易多了。
二、一分为二的“二”就是两个“一”,两个“一”之间存在着同一性和差异性两个方面。同一性起什么作用,我们留待下面再说。差异性却是引起粒子交换的根源,也即运动的根源。
这话怎样说呢?我们不妨借甲乙两人作此拟。甲乙两人站在一起,你有的东西我没有,我有的东西你没有。有的都是多余的,没有的都是需要的,多余的施予需要的便是粒子交换,这个过程就是运动过程。
宇宙万物总是存在着多余的和需要的,总是处于不大平衡的状态(准衡、倾斜状态),于是宇宙便作着永无休止的运动。至此,我们就可以对天地万物的演变作这样的理解:演变之源在于运动,运动之源在于交换,交换之源在于一方多余一方需要。多余和需要其实就是差异,我说的“物异致动”就是这个道理。“动”的结果是平衡,而只有“动”才能平衡,故又可以说,求衡是运动之源。
三、“粒子交换”因为“交换”两字,容易理解成只有双边的交换,其实除双边外还有多边的交换。布、锤、剪的猜拳,“五行”的生克,万物的施予和吸纳都是多边的交换。当然各种交换有明暗之分、强弱之分。这种交换既有内部物质的互通有无,也有单向一需一施,空气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江河水向大海奔去,光粒子团移向黑暗区域……这些就是单边交换。
四、作为纵向,高层有高层的交换,低层有低层的交换;作为横向,大个有大个的交换,小个有小个的交换。总的来说,整个宇宙一切物质都因为存在差异而不停地交换着、运动着。
五、但两物分立,并不是所有构成物质的粒子都进行交换,不是的,只有一方需要一方多余才交换(流动)。通常来说,两个男人就不会有结婚的行为,两个水体同样满的湖,即使把分隔它们的堤坝挖开,水也不会流动。为什么?因为两个男人、两湖水体都有同一性。主体上的同一性是不动的,只有附于主体内的差异性才动:两个男人可能有友谊上的互助、钱物上的交流;两湖水体也可能有微生物的来往、鱼虾蟹的游动。由此看来,只有“异”才动,“同”是不动的。
六、粒子交换的方式及其结果有三个:一是补缺,就是一方充盈一方空档,充盈的一方流向空档的一方,结果填平了,将两者连贯起来成为新的平衡体,这新的平衡体此刻只好处于等候新的差异出现的状态;二是相混,就是正反两种物质一旦相遇便碰合起来产生一种新的物质,诸如雷电、受精卵、酸碱相遇后的中和物质等等,相混的结果是“合二为一”;三是一物中低层的粒子遇到旁边异样粒子的诱动而分化,实行动态性的“一分为二”。
上述三种的第一种,其实可以划入第二种范畴去理解。这么一来,整个粒子流动的方式和结果就只有分和合两种了,换言之,整个宇宙的传承运动无非是“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罢了。
七、粒子流动还有一种奇特的方式,这种方式像传染病那样表现出来。传染病之所以流行,在于病菌和病毒这些微生物在活动过程不断俘获别的适合的客体粒子即功能性受体,令它们迅速变为与自己一样的身份从而扩大自己的势力,让传染病蔓延开去。当“俘获”和“变身”的能力减弱了,传染病便被遏制下来。
微生物属于生物界,讲述它制造传染病的经过我们是容易理解的。但如果我们借它来描写非生物的某种运动又将会如何呢?比如说太阳光的照射现象,这到底是太阳把光的粒子团撒向大自然空间呢还是光的粒子像微生物那样通过对客体粒子的“俘获”和“变身”传到每个角落去?
按照“波粒二象性”的解释,光、电、声等的运动是通过波的传递去完成的。但波怎样传递呢?我以为用解释疾病传染的方法去作解容易使人明白,因为它始终没有离开粒子运动的概念。当然,微生物是生命体有着“繁殖”的特征,非生物却没有,借生物去解释非生物似乎不伦不类,但请不要忘记:所有物质都会“见异思迁”、“见异生变”,用“物异致动”去解释声、光、电的传播大抵同样可以吧?
八、一切动的根源都在于粒子交换——粒子流动,那四种基本力的说法还用得上吗?我的回答是:我是在探索,科学研究不允许邪说却允许异说。
九、“需要”、“空档”把“多余”、“充盈”引过来,姑且把此称为“引力”。那“斥力”呢?“斥力”是怎么一回事?其实,“斥力”是不存在的。它只是没有引力的一堆同一性物体的表现。两个男人站在一起,尽管可以互相帮助、交换财物,而说到性事,通常是不会发生的。除非心理变异。由于“同一性”没有粒子流动,故物物之间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十、归根到底,差异造成的粒子流动是唯一的运动根源——这里,算是我对“物异致动”的进一步解释。
十一、“物异”能够“致动”,那“万有引力论”、“地心吸力论”与此说有无矛盾呢?
本想以《论衡》为题给这篇文章命名,怕与东汉王充同一题目的著作相混淆,于读者造成不便,故易名为《浅说衡》。
王充的《论衡》以权衡天下的豪气,用科学的精神批判了“天人感应”说与谶纬神学,意欲扫荡当时笼罩在整个社会的腐朽空气,其为可敬,其勇可嘉。但因为历史的局限,王充不可能把理据说得更充分,以令天下诚服,故他的学说只能作为一点星光在黑暗的夜空中闪烁,并不能照耀整个大地。
我这篇《浅说衡》,将讲述衡是宇宙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通过对衡的阐发,冀望人类认识衡,把衡特点运用到对自然和对社会的行为中去,推进人类文明事业的发展。
下面谈几个问题。
什么叫“衡”?《辞源》有14种解释,《辞海》更有15种解释。我这里说的“衡”,是它们的其中一种,即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衡”,是杆秤,也早天平,引伸开去为哲学用词,表示物物之间互济互制,既不使对方失存也不许对方独存,实行共生共荣的关系。换句话可以说成:天平的两头是本意的“衡”,引伸到整个宇宙便是天布万物、物物存差、互济互制、共生共荣。
把哲学用词的“衡”还原为天平,把天平两头秤盘上的砝码看成是两物的势力,我们就可以作出这样的说法:两个砝码同样重的叫“平衡”、
“均衡”,绝对相同的叫“绝衡”,只差一点的叫“准衡”,相差大一点的叫“微衡”,相差明显的叫“失衡”,相差严重的叫“缺衡”,一边倒无抗力的叫“无衡”。
绝衡、准衡、微衡、失衡、缺衡、无衡都是我对于衡变程度高低的表达,目的是为了行文的方便。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平衡”、“均衡”,只表衡的约莫程度,离量化感觉很远,其真正含义与“准衡”相近,故在此不作衡的级别列入。同时要指出的是,&
自然界里真正的“绝衡”是不存在的,而“无衡”也不轻易存在,我只是为了有所比较才使用这两个词。
二、宇宙无处无衡在
物质纹理中有个“相干性”,通过对“相干性”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到“衡”的身影。
任何事物都有两头或两面,就是说都“一分为二”。这“二”是对应关系,是直接互济互制的一对,雌与雄、前与后、上与下、左与右、底与面、表与里、长与短、大与小、轻与重、疏与密、暂与久、动与静、刚与柔……这种种,用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概括起来就是阴与阳。
除对应关系之外,任何事物还有连环关系,试把一切事物按亲疏近远排列成一个偌大无比的圆圈,你会发现,它们之间,无论身边的,抑或隔得老远的都有直接的或间接的关系,甲之于乙,乙之于丙,丙之于丁,丁又之于甲,用时兴的话说是食物链关系,用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是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关系。
无论阴阳对应还是五行连环,物物之间总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实行互济或互制体现了任何事物都有着“衡”的作用。
物质存在的形式一是纵向延伸,一是横向延伸,大自然无边无际,物质纵横盈溢,而每物都有“衡”的作用,那我们就有理由说出“宇宙无处无衡在”这句话了。
差异引起“动”,同一性造成“序”,“动”与“序”都因“衡”而来,所以都可以落到“衡”的身上去作出解释。
如果至此还体味不到衡的普遍性,我们还可以拿几个生活实例去谈谈。
一、近来我比较留意有关人类男性与女性平均寿命的报道。这类报道见诸于多种报纸上,虽然对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统计,此报与彼报,此时与彼时都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女性的平均寿龄总是比男性高,比如全世界最高寿的日本,男性为79岁多,女性却达86岁多,相差竟7岁。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高,这已成为世界各国一致的事实,是全人类年龄结构的一个特点。
女性的平均寿命为什么比男性高?这点早就引起科学界的兴趣。据认为原因有三个:一是生理原因,说女性有月经、临盆的经历。月经临盆总要流血,旧血流掉,新血补充,实际上是不断换血。通过换血增加了活力,使女性增寿,而男性无此际遇,只好屈居其下。二是生活原因,认为男性不良嗜好多,女性相对较少。三是女性操持家务,是一种体育活动,而男性较少参与,于是女性的寿命比男性长是合理的。&&&&&&&
&&&&&&&&&&&&&&&&&
&&&&&这样的分析似嫌表面、肤浅,我在宇宙统论《包天》一书的
“引子”中指出它的探索方法属于“点式思考”。事实上,平均寿命女高男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一个“衡”字,目的是要维持男与女的存活数有一个适当的比例。这话怎样说呢?原来,人类的自然出生率男与女之比是1.06:1,就是说,需要有106个男婴出生才有100个女婴出生。自然,幼年段男比女多,那到了中老年段就必然要让男的早点退出,才能使存在的男女比例处在一个适当的数字上。事实上,每次人口统计你都会发现,男女之比总是维持在52%:48%左右,而80岁以上,尤其是100岁以上年龄段,活着的女性比男性是以倍数来计算的。由此可见,人类的女性寿命比男性长,完全是为了维持男女适当比例所致,从更深层次来说,是使人类这个物种能够保存下来的必然。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是为了男女有个适当比例才出现女高男低的情况,那么,为什么出生率不安排为1:1而偏偏要1.06:l呢?这是一个又牵连到“衡”的问题。原来,万事万物都需要准衡,只有准衡宇宙才会倾斜,也只有倾斜才会运动,1:l是一个“绝衡”的比例,真是这样的话,那世界就静止了,所以1.06:1是最恰当的。
据反映,由于男尊女卑思想作怪,目前中国社会有人运用文化手段,使男女的出生率弄到1.19:l的比例上。这是一个严重违反生态平衡的比例,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不加以解决,恐怕到一定时候会出现“自然调衡”的突变运动,那时悔之晚矣。
二、我生长在珠江三角洲的水乡,少年时积极参与捕捞野生水产品的劳动,其间发现许多趣事。每年初春,雌性鲤鱼总是大腹便便,肚子里藏着数以千计甚至万计的卵子。按理,一颗卵子就是一条鲤鱼,可到了年晚
“竭泽而渔”时,鲤鱼的数量并不多,一个十来亩大的荒泽才得几条,多的也不过十把二十条。鲤鱼哪里去了呢?原来在春天产卵时,一个极其热闹的场面出现了——附近一带的荒涌荒泽,鲤鱼们无论雌的雄的都“相约”云集在一个最能发泄爱情的环境里肆无忌惮地进行集体性交活动。鲤鱼是体外受精的,雌鱼一边滚动一边排卵,雄鱼一边追逐一边射精,尽情处弄到哇哇水响,声传遐迩,引来无数异类小鱼,可它们并非来看热闹,而是追着吸食那些卵子精子,你发射多少它们吸食多少。如此一来,能够漏网的受精卵已屈指可数,孵化和成长期间又得不到父母的保护,于是万计之卵终成个计之鱼。
万计而起,个计而终,这就是鲤鱼的繁殖哲学。为什么不是万计而起万计而终呢?又为什么不是个计而起个计而终呢?我思考的结果是:要是万计而起万计而终,那“万计而终”的鲤鱼除非改变整个自然生态,否则凭什么去养活它们?万计而终也即万计而现,淡水区域都变成鲤鱼世界了,其它鱼类还活不活?又,要是个计而起个计而终,那些异类小鱼又由谁供它们去快活呢?每年春天又何来热闹的嘉年华会呢?何来这如此蓬勃的生机呢?说到底,万计而起个计而终正是衡的需要,也是衡的调节。
三、鲤鱼成活率之奇低,其深层原因是衡的需要,浅表原因是鲤鱼父母只顾自己快活不顾儿女生死、严重不负责任所造成。有一种鱼却与鲤鱼相反,它就是鳢鱼,我们乡下叫“生鱼”。
雌鳢鱼所含卵子虽没有鲤鱼那么多,但至少也有数百,多的还达千多两千。鳢鱼的繁殖方式与鲤鱼大相径庭,它们严格遵守一夫一妻制,临盆前夕,夫妻俩寻到一个幽静的环境,布置一番后成为产房。生产时,一雌一雄上下滚动,雌排卵,雄射精,如痴如醉,好不快活。完成了,散落四方的受精卵被它们一颗一颗地吸喷在一起,最后排列成圆盘状,让它们浮在有水草保护着的水面上,接受阳光的照射而慢慢孵化。几天后,卵变成幼鱼。又过几天,幼鱼变粗了,可以游动了,这时,你会看到无法数得清的一大群小鳢鱼活蹦活跳、浩浩荡荡地在荒漠的河涌里邀游,所到之处,所有小鱼小虾都要肃静回避,因为小鳢鱼有父母在一旁严密护卫。这父母生性强悍凶猛,在水中称王称霸,无人可敌,也无人敢敌。虽如此,它们对待儿女却又柔情似水,关怀备至。从儿女出生的那一天起,夫妻俩轮流护卫,有时还一齐把守,要是此时有哪个冒失鬼闯到产房附近蹓跶,不经意间就会立即丧命——鳢鱼父母为了儿女的健康成长对敢于觊觎者实行格杀勿论。这种无时无刻悉心保护儿女成长的行为直保留到儿女能自立为止。这样的繁殖方式,按理,年终“竭泽而渔”时,一个十来亩的荒涌荒泽当会出现数以万计,最低限度也数以千计的大鳢鱼了吧?因为,这么一个大面积的荒涌荒泽,春天时节起码有十多二十窝鳢鱼卵在孵化。可是,“竭泽”时成鱼的数量仅得一百几十条。哪里去了呢?原来,谁也没料到,当小鳢鱼能自立时,一向呵护它们的父母竟然残忍地把它们吃掉!漏了网的才可以活下来传宗接代,使物种得以保存。
鲤鱼以万计而起个计而终,鳢鱼则以千计而起个计而终。鲤鱼是未活即由异类所食,鳢鱼则是成活了才被父母(不排除还有父母的同辈)所食。鲤鱼繁殖方式的为什么我们已经答了。鳢鱼繁殖方式的“为什么”又怎样说呢?我想,答案有几个:一、如果鳢鱼也是大腹便便,也是万计而起,也是未活即被异类所食,那自然界就不需要有鳢鱼了,一种鲤鱼就够了。而物质是要多样的,宇宙所有物质无穷无尽,从最本质来说,没有两件相同,相同了就只得一件物了。二、鳢鱼是食肉的,要是对同类未活即食,它的食物来源不是相对减少了吗?三、要是小鳢鱼统统都能长成大鳢鱼,则广漠的河涌沼泽休想有别类鱼虾存在。四、鳢鱼是水中之霸王,要是大鳢鱼不趁它们“羽毛未干”时把它们吃掉,让它们长大了怎么吃呢?不是大鳢鱼吃小鳢鱼,又有谁能吃、有谁敢吃呢?这种种答案,通到一个“衡”字上慢慢把玩,其味无穷。&&&
一切面呈各异的物象之所以出现,在于宇宙需要相适配置。所谓相适配置,说到底是衡的需要、衡的作用。衡的确无处不在,生物存在衡,非生物也存在衡,整个宇宙大大小小虚虚实实的无数物象,没有一件是不受他物的托辅与制约的。这托辅和制约就是衡,就是物物之间的互济与互制关系。
是的,宇宙确是无处无衡在。
三、准衡——宇宙的基本格局
为什么人类男女婴儿的自然出生率不是1:1?为什么鲤鱼和鳢鱼的怀卵数不按实际需要控制在十把二十颗?要是这样,男女平均寿命不是可以等同了吗?鲤鱼父母不是不敢不负责任了吗?鳢鱼父母不是可以避免吃食子女的残忍行为了吗?
宇宙的格局不允许这样,不允许天平两头绝对相等,它必须头轻头重,或一斤对八两,或一斤对六两,甚至一斤对四两、二两乃至在特殊的情况下出现无,但决不可以绝对等同,也不可能绝对等同,因为用亿亿分之一毫克去衡量就总是有差异的。不过,宇宙万物之间的差异很少是一斤对无的,甚至对二两、四两、六两也是少见的,一出现这种情况,砝码就要倒地了。现实总是一斤对九两、九两半、九两八甚至九两九,这样,既保证了物物存差以持续运动,又保证这运动在稳定中进行。这么一种格局,我称为准衡格局或宇宙的倾斜格局。&&
&&&&&让我们细心观赏一下这种格局吧:人类这座天平,男与女是两个性别砝码,无论身高、体重、力量、智慧,一般地说,男人都要比女人强,体现了衡差。一个人的眼睛是视觉器官,而左眼和右眼是两个砝码,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然而,从细微处分,两个眼睛无论大小、视力都是不同的;耳朵也如此,听力不绝对相同;鼻孔也一大一小;至于左手与右手、左腿与右腿,它们力量的差异那就更明显了。最有趣的是人体多种器官的生成、成长、成熟、衰退、死亡过程的不同步,牙齿与头发是迟熟早衰,脑力是迟熟迟衰;更有趣的是体现脑力的记忆力和想象力都不同步发展。在一个人的身上已是如此,不同的人更有不同的表现,有些人早慧,大器早成,夏完淳十四五岁就成为著名诗人,并当上大官中书舍人;而不见经传的陆云从却104岁才赶考进士,道光皇帝感动之余赐以翰林院检讨加国子监司业。今日学校,学生天天都一律的着装、一律的穿鞋,上课时一律的双手放后或搁在桌面上美其名曰“静息”;高一级学校取人、单位的录用,一律的试题、一律的问答;人到六十岁,一律的退休、一律的告老待终……我想,这些都是与自然相悖的。
人如此,物如是。空气中氧占21%,氮占78%,其余为惰性气体,为什么不各占三分之一呢?大家都说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可从来没有人说过地球也是月亮的卫星。其实,地球和月亮,它们既与其他星球有着五行连环关系,两球本身也有阴阳对应关系,月亮护卫着地球,地球也护卫着月亮。地球毁掉,月亮休想存在;反之,月亮毁掉,地球也休想存在,虽然彼此大小质量都不同,却是天体中的相适配置。前些时候,俄国科学家提出炸毁月球,以改善中亚和俄罗斯一部分地区的气候干旱环境,这是缺乏衡理论的一种天真的想法。
如果世界上没有女人而只有男人,或者只有男人而没有女人,世界会变得怎样?我想,真的如此,不出百年整个人类物种就不复存在,整个文明世界又回到荒蛮的时代去。如果天空所有的星星都是一样的大小、一样的形状、一样的质量、一样的距离,大自然又会变得怎样?我想,真是这样的话,所有引力和斥力都将互相抵消而归于零,整个大自然是死静的大自然,整个世界是死静的世界。&&
在此,有必要弄清一下“物异”与“衡差”两个概念。物异,物体形状、大小、结构、性质的差异;衡差,一物对外物托辅与制约作用的差别。衡差由物异而来,对宇宙的进化更能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宇宙无处无衡在,无处无衡不相差。但,为了行文的方便,我把衡差分成绝衡、准衡、微衡、失衡、缺衡、无衡六个级别。而绝衡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无衡在特定的条件下可能有瞬间的存在,真正存在的是缺衡、失衡、微衡和准衡。不过,这四类衡差从存在方式而言也有区别,表现为缺衡偶有,失衡不多,微衡不少,准衡常在。准衡是一斤对九两八、九两九或一斤对一斤零一、一斤零二,是衡差的最佳值,是万物的最佳状态,是宇宙的最佳格局。现实的宇宙正是这样的格局:万物基本在准衡中作平稳的运动,因运动才使宇宙不会倒下,犹如陀螺因旋转才不会倒下一样。
为什么宇宙在前进中的局部地方或局部时段未必永远都处于准衡状态?若失去这种良好状态会发生什么事?我们应该怎样面对?
四、维衡与复衡
衡是物物之间的关系,维衡就是要把它们的关系维持在最佳状态之中。差异是天地万物的根本性质,然而有一种势却不允许差异存在,总是要求物物一致,这种势就是力趋“绝衡”之势。但“绝衡”是永远无法达到的,天平两个砝码,貌似一致,用亿亿分之一毫克去衡量就不一致了,它们必然是—边重一边轻。边重边轻就是差异,显示出来就是倾斜格局。“绝衡”之势不允许这种格局存在,便要重的一头减码或往轻的一头加码,可亿亿分之一毫克却是很难控制的,要吗是减码减得过轻了,要吗是加码加得过重了,天平两头始终不能保持一致,于是欲静不能,使天平永远处于运动状态。由此看来,维衡其实
是要维“绝衡”,只是无法达到,客观上变成一斤对九两八、九两九或一斤零一、零二的准衡,这准衡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平衡”、“均衡”,是物物的关系的最佳状态。
物固存异,但各物之间的差距也不是一致的,甲与乙之比是一斤对九两八,乙与丙之比可能是一斤对九两半了。因为差距有大有小,经过历久运动有可能使小者越小、大者越大,出现了微衡、失衡、缺衡甚至无衡状态。这就是物异在运动中带来的不稳定的衡差。幸好,这种不稳定的衡差只是局部的——局部的地方局部的时段——从宇宙的整体而言,仍然是最佳的准衡状态。然而,衡差过大的异常状态即使是局部的也不可以忽视,它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在自然范畴将要发生自然灾害,在文化(社会)范畴将会发生社会动乱。&
准衡因衡差不大,使你认真留意时才感到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春来秋去、花开花谢、星移斗转、沧海桑田,而总体感觉是平静安谧,天地万物没什么变化。然而,没什么变化是大体感觉而已,万物其实每一刻都在变,整个宇宙就朝着大多高的“无极目标”前进。对于这么一种无形中的变化我们称之为“渐变”。渐变是和谐运动的规模,是宇宙运动的总趋势。
天布万物,虽配置相适,却不绝对均匀。物因异的程度不同而带来衡差的不同,衡差过大若不及时消弭会越积越大,按其严重程度可分为微衡——失衡——缺衡——无衡。这微衡、失衡、缺衡、无衡大概是一斤对七八两、五六两、三四两、零。我们说的“准衡”,“准”而已,是一样存在着衡差的,都是一样要“维”的。准衡也要“维”,微衡、失衡、缺衡、无衡就更加要“维”了。维衡其实是对衡差的一种调整,是要让“差”变成“无差”&
(这是不可能的事),这过程我们可称之为“复衡运动”。&准衡的复衡运动,是平静安谧的,变化是缓慢的,这变化就叫“渐变”。微衡等的复衡运动,越往后退,其突然性和摇动性就越强,如果以地震作喻,微衡的复衡会出现四级地震的感觉,失衡的复衡是四至六级,缺衡是六至八级,都带震撼性的,程度不同罢了。而无衡的复衡,用“震撼性”形容是不够的,它可能是毁灭性的结局了。微衡以下造成的运动,其表现出来的变化,我们就叫做“突变”。
当衡差处在微衡状态时,走势有两个,一是向准衡目标复衡,一是向下滑至失衡;失衡也是如此,要么向微衡、准衡复衡,要么下滑至缺衡;而缺衡也是要么向上要么向下。无衡就是没有对应物,甚至失去了连环物,失去了傍力,失去托辅和制约的作用,完全成了孤悬状态。这样的物又有两个可能,要么马上消失,要么立即“无中生有”地生出一物与之对应。而这“马上”、“立即”就会产生突变的效应,这效应是震撼性的或者是毁灭性的。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和白垩纪恐龙的灭绝,可能就是“无衡”状态下出现的结局。
五、衡的启示和运用
认识衡、认同衡会得到许多启示,并可以凭着它去解释和解决全宇宙各个方面的实际问题,益处是不少的。下面我随便举些例子去谈谈,读者诸君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解释和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第一、解释疑案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仍然有许多来自自然界的疑案,如前文所说的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就是—例。1984年,科学家们在云南澄江县发现了一大群古生物化石,经研究后确认为5.3亿年前的寒武纪曾发生了一次动物大爆发,学术上称为“寒武纪动物大爆发”。这一发现是深化达尔文进化论的一件好事,但有人却持相反态度,认为它正好说明达尔文主义的失败,是“创造论”的胜利,因为按照进化论原理,物种是逐渐演化而成的,寒武纪生物群却突然一朝大量生成且以“门”一级多类出现,不是“造物主”的造化又作何解释呢?
对于这么一个问题,我认为“衡”可以派上用场,用“衡”去作出解释。虽然,达尔文学说并没有强调物种演化的时间有长有短,但我们可以凭逻辑去作出分析:进化是向前发展的运动,不同的物种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其进化速度不是统一的,犹如一群人向前行进,有慢步、有快步,有慢跑、有快跑,有跳跃、有飞越……各种行进的方式,在于各人的需要,在于环境的需要,一句话,在于“衡”的布局,“衡”的现状。所有生物都处于准衡状态,生物与整个环境的关系又是准衡的关系,那生物的进化是一个缓慢的进化,“渐变”的进化;但如果生物自身的衡差过大,或生物与环境的衡差过大,处于严重不协调的状态之中,那么,生物群就以突变的方式出现了。而突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缺者突补”,另一种是“余者突削”。看来,寒武纪大爆发是属于“缺者突补”,因为不如此就不足以使地球物质平衡起来。
这个立论能否成立,除了认真研究“衡”、研究渐变与突变并最终认同之外,还需要对5.3亿年前的地球环境作深入研究,我这不过是一个假设。但我相信,我的假设也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作过寒武纪大爆发的解释,还想对一个热门话题进行探讨,那就是6500万年前白垩纪恐龙灭绝的问题。
一百年来,科学界对恐龙灭绝的研究不可谓不广不深,有些科学家甚至毕其一生的精力去从事这个问题的研究,可直到今天为止,恐龙为什么灭绝还没有一个近乎统一的结论。有人统计,无数科学家参与研究的结果,得出六十多种假说,如砷中毒说——当时地球上恐龙的食料含砷太多,因长期食用中毒而灭种;又如屁说——恐龙胃口太大,吃下的植物在肚子里发酵,要整天放大屁,你放它又放,使大气层严重污染,结果恐龙自己害自己;再如颇为流行的陨落说——有一天,天上突然降下一颗巨型陨石,陨石撞击地球,扬起厚重的灰尘,灰尘遮天蔽日达数月之久,使地球上所有植物都死光了,植物死光,恐龙缺食,自然也死光了……假说多多,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因为你说不服我,我也说不服你。
我在《包天》一书的“引子”中指出,一些朋友惯于“点式思考”,对每一个疑案,只想从身边找答案,眼光放得太短太浅,这是不足取的。恐龙的灭绝,直接原因我不讨论,等于女人的平均寿命比男人长,我不从性别的生理结构和生活习惯上找原因,而从宏观上去找,从哲学上去思考。我以为,恐龙之灭绝,可能是该物种繁殖过量,影响着作为进化大树尖梢的哺乳类动物的发展,出现“反客为主”的局面,使生物界严重失衡,造成进化秩序的混乱而不得不让它灭种以谢天下。我们不妨作出这样的假设:6500万年前地球因上述原因作了一次相当规模的“调衡运动”,在此运动中,恐龙因为太“张狂”而且多余了,于是跌落“余者突削”的陷阱,毁灭了。曾经有人指出,要是恐龙不灭绝,就不会有后来人类的降生。这是一个符合调衡原理的假设,我表示欣赏,但具体应怎样说,还需作深入细致的研究。
人类为什么降生?同样可以用衡去作解释。从宏观上讲,宇宙仅得自然一个房族是“欠衡”、是不够的,还需要文化房族与之对应,而文化又需要用物来生发,于是便有了人类这物,因为只有人类才能培育文化,使文化发展。从微观上讲,是类人猿生理上的“缺”与“余”促使了它的进化而演变成人类。类人猿肚子饿了,是一种失衡现象,必须用食物填补,这填补过程是复衡过程;类人猿性素过盛,需要发泄,于是就有性交,性交过程是一种“削余”的复衡过程。孟子说,食色性也,吃食与性交便成了类人猿重要的复衡运动(当然还有排泄、呼吸、作息等等)。通过不断的复衡运动,一方面使物种保留下来,另一方面是使这一物种渐渐萌发了“欲”,由“欲”而产生了文化,发展了文化。这一设想,我在统论《包天》里已作过近似的论述。总之,人类的降生,用衡来掂量一下,从宏观到微观都可以作出解释。
天地万物为什么能配置相适、井然有序?在统论里,我用“动而成序”作解。现在我还是这样作解,但如与衡联系起来则会有更大的说服力。世人面对万物成序,不得其解唯有归功于“上帝之手”,现在我们用上衡去作解,“上帝之手”可以停止挥动了吧?
外星人是许多人都感兴趣的,而我的看法会令许多人失望。我认为外星人是不存在的,理由可以列出几条,而最重要的一条是衡根本不需要他,有了他,反而使宇宙失去平衡。今日的宇宙已经有了自然和地球人类(文化)这两大房族,恰似左右两个砝码,是相适的配置,使天平稳稳当当地作着准衡运动。两个砝码、两个秤盘就够了,何必还要弄出第三个砝码、第三个秤盘来呢?想象中的外星人与地球人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智物,从哲学上讲,让相同的东西存在,有此必要吗?真的有此物存在,又如何解释“一分为二”呢?
物物关系为衡。用衡去解读万象,去解释各种疑案并没有离开辩证唯物主义,相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深化,用它去解释进化论时,它又是“自然选择”的真相。
第二、防灾减灾
缺堤是什么一回事?是水库或河里的水与堤外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就是说,堤坝的两边,一边是超衡,另一边是失衡、缺衡甚至无衡,超衡要削,失、缺、无衡要补,一削一补付诸实行的话就是缺堤。缺堤是维衡的突变运动,能造成居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如果水库或河里的水不超,或堤坝后面的水不缺,没形成巨大落差,即天平两头相差不大,缺堤的事就不会发生。防止缺堤自古以来就有两个办法:一是加宽加厚堤坝,一是把库水河水疏导。大禹治水主要是采取疏导的方法。疏导是以长期渐变运动防止一旦突变运动发生的一个方法,也可以说是日常维衡取代突然维衡以防止灾害发生的方法。
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对于防范它带来的灾害,人类早已想到了办法,大禹治水的故事就证明了这点。但人们不知有没有想到整个宇宙物质是一层套一层一圈套一圈的,我把这种物质结构称为“层圈性”结构,汉语中“见微知著”的成语,实际上已经承认了这种结构的存在。“见微”可以“知著”,“见著”也可以“知微”,我们只要掌握一个层圈的原理,就可以理解和驾驭各个层圈。水既然可以用疏导方法,大气层不是可以借鉴一下吗?地层也不是可以借鉴一下吗?如果太空层有灾变的话同样是可以借鉴的。不过,目前与人类关系最大的除水层以外便是大气层和地层,水层已经讨论过了,那我们就对大气层和地层展开讨论吧。
&&&&&&先谈大气层。大气层各个区域间因温度与湿度的不同,形成气压的高低差别。两个相邻区域级差太大,“超衡”会向“缺衡”冲去,形成了风暴。风暴如果发生在人类生活区,人类就要蒙受损失。这一科学道理,大禹时代是不懂的,因为气体看不见、摸不着,现代人却懂了,但防灾只有通过预先避让的方法,更积积的方法还没有。水的疏导其目的是为了减压,防止大气层灾变同样地可以运用减少区域之间的压差来实现。气压的高低与温度的高低有直接关系,我们就应该用调整区域间的温度来达到目的,这叫“平温减差”。平温减差说穿了就是调衡,把缺衡、失衡调整到微衡、准衡水平。我们运用这种思想,防范或减少大气层带来的灾害。
&&&&&&地层的突变比大气层突变带来的后果严重得多,这里指的是地震。
大家都在探索地震的成因,认为断层说(弹性回跳假说)、岩浆活动说都是值得考虑的,而板块说却几乎已取得一致肯定的意见。所谓板块说,首先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六个板块凑成的。在地球自转过程,板块与板块之间互相挤压,产生应力积累。当应力积累达至相当程度,为取得平衡,会有一个恢复原貌的突变运动,造成地震。还有,板块与板块之间的错动和碰撞,这也会造成地震。这样的解释,从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来看,与衡理论是一致的,但细心想来,我有点疑。
首先,自然虽然是无意志的生成,但每一生成都有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都是有序运动的结果,正如人类的眼睛不长在脚板底却偏要长在前额下面都有它的道理一样,地球岩石圈为什么由六大板块构成呢?构成六大板块的机制在哪里呢?其次,板块与板块之间必定有隙缝,那隙缝又由什么物质填塞的呢?岩石下面的地幔物质不是随时都会“乘虚而逸”吗?要是这样,隙缝的地表不是“永无宁日”了吗?——我不否定六大板块,但我找不到关于它的答案。
那地震的成因可不可以多找一些线索呢?我建议借助大气层、水层去了解地层。气、水、地三层基本上由气、液、固三种物质形态构成。它们形态不同,纹理与运动规律却是相同的。大气层,它有几个特点:第一、因受热程度不同,气压是有区域性的,有些地方高,有些地方低;第二、不仅在同流层(水平)有差别,上下层(即垂直)也有差别;第三、由大气层构成的气象,既有区域性,也有可变性,比方,台风发生在低纬度地区,北半球寒潮来自北冰洋附近,这就是区域性,但台风并非朝朝刮,寒潮不会暮暮来,来去没有固定的时间,而移动的线路也常常有变,这就是可变性;第四、整个大气层不停地作着水平和垂直运动,这种运动,既有整体动也有个别动,所谓整体动就是
气体大伙儿在地球轨道上附在地球表面作永远打滚(即公转),所谓个别动就是不同气团作不同速的运动;第五、气团与气团之间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分界,你渗一些过来,我渗一些过去,我把这现象叫作“互渗性”;第六、两个气团出现压差就造成空气流动即风,压差小是“惠风轻吹”,压差大就成为风暴。这就是大气层的基本情况。
&&&&&&只要我们慢慢玩味就会发现,地球上的水层与大气层相比有许多相似之处。与大气层一样,每股水体之间必有压差,压差小者必定是“柔水轻淌”,压差大者就造成洪灾了。只是,人类对付洪水倒有疏导和堵塞两个办法,对付风,却反而只有“避”,办法单调而且消极,我提议借水层的“疏导”办法把它引伸到气层的“平温减差”这条思路上去。既然压差是温差造成的,我们为什么不让温度拉平一点以减少压差呢?
借鉴大气层和水层的活动情况,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地震的成因。大气不停地流动,水也不停地流动,我看地层也在不停地流动,就是说,既有气、液流(水流),也有固流,三种流可统一称为“物流”。当然由于质量的不同,气流会最快,液(水)次之,固最慢,慢到人们不容易感觉出来,局部地区某些固体物质的移动甚至可以用万年为单位作记录。气体有水平运动也有垂直运动,大海里的水也一样,我设想地层下面的物流(包括岩浆等柔性物质)也一样。大气层因气压高低不同分出许多区域,大海水也一样,地层下面亦该如此。大气层中气体密度大的气团称为强压气团,强压气团肯定要向低压区冲去,形成了风。如果低压区被一道有相当重力的暖湿气流形成的墙档着,强压气团就不轻易冲破。但当一旦找到隙缝或薄弱的地方就能猛冲过去,形成巨大的冲力,这就是大气层的“地震式”阵风。水向前流动,给堤坝拦住,如果堤坝坚固那就安然无事,而一旦遇到蚁穴或薄弱的堤坝,水会突然冲破,“轰”的一声缺了堤,缺堤就是水层的“地震式”洪流。再看地层下面,整个地下由各种元素构成的物质是存在差别的,这个地方可能铁多些,那个地方可能铅多些……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压力,再加上温度的影响,使整个地层的压力都不平衡。自然,高压团总是要向低压区流动,要是低压区畅行无阻那就相安无事,问题在于低压区的“前卫兵”是强势组合,顶住了来势凶凶的高压团。相方对峙,壁垒分明,可惜“前卫兵”后面是一群残兵弱将,而“前卫兵”的队列中又有个别抱病在身,这高压团大军便乘虚而入,突然冲破缺口,“轰”的一声名副其实的地震发生了。这就是水平运动性质的地震。
除了水平运动发生的地震之外,还有垂直运动发生的地震,成因与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的道理是一样的。物理学上有个受热会膨胀的定律。大气受热膨胀后,要吗向四周扩散,要吗向上升腾,若四周是高压的话,就只好向上升腾了,好在高空没有一幅“墙”阻挡,不然一经冲破便发生“空震”。海水也一样,遇热扩散,若四面受阻,必向上喷涌,也由于水面没有一道“墙”,否则也会发生垂直性质的“水震”。而地下则不同,它有坚硬的岩层,当深处的强压物团要向上浮,岩层给阻挡住了,高压物团与岩层上面的大气形成强烈的反差,结果突破岩层冲了上来,火山由此爆发,另一类地震也由此发生了。
如果问地震为什么多发生在地中海一带和环太平洋地区,我们可以用另一些问题给予回答:为什么龙卷风多发生在中国东南部和美国本土?为什么台风多发生在太平洋低纬度地区?为什么飓风多发生在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一带?
两股地下物流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需要用突变的方式来复衡,这突变方式就是地震。换句话说,维衡是宇宙运动的定势,而地震是维衡的突然方式。
地震是维衡的突然方式。因为“突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惨重损火,这“突然”真是可恶极了。有没有办法变“突然”为“渐然”,就是说把突变运动变为渐变运动呢?我想是有的,最好的办法是防止应力积累,莫让两股势力拉大差距,在微衡阶段就开始维衡,以多次的小变代替一次的大变。这是防止大地震发生、防止人类惨重伤亡的指导思想。
具体实施办法可考虑对地震多发区做如下工作:一、加强物探,特别注意掌握地下各股物流的温差及重力差。二、当差别开始拉大时,表示衡差扩大,已处于微衡状态。三、一出现微衡状态就要处理,若听之任之,有可能发展为失衡、缺衡,最后造成“突然复衡”的大地震。四、处理的办法可参照大气层的“平温减差”手段,或干脆单独进行减差,实行“以震防震”——用人工多次的小震消除自然的一次大震。人工地震的方法是火药引爆,必要时还可用上核能。这个以小震防大震的办法与疏导水流防止缺堤的意义是一样的。
运动是宇宙的生命,而运动不可避免有渐变和突变,通常情况下,突变会给人类带来惨重损失。人类是文化的生发者,文化的功能是对自然的改变。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为了宇宙健康地向“无极目标”前进,应该把自然安排的“突变”变为文化安排的“渐变”,我看,地球三大环流——气圈、水圈、地圈都可以如法泡制。
第三、明晰中医理论
许多人都赞扬中医药学“博大精深”,但如果问一句“如何博大精深”的话,你未必得到满意的答复。我青年时候结识过一些医卫界的朋友,我请教他们:西医有生物学、化学、解剖学做基础,它的生理、病理、医理、药理使人听得明明白白,中医呢,怎么解释?什么叫风、寒、暑、湿、燥、火?什么叫阴阳、五行?什么叫精气?这些东西是物质性的吗?如果是物质性,怎样体现物质呢?对于我的发问,西医朋友的回答是:
“你请教中医吧。”而中医朋友却用又玄又虚的话回答你,使你越听越糊涂。
大概因为这个缘故,许多西方朋友就不信中医。笔者所在地的侨务部门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海外找到一笔慈善捐款,但当从事西医业的捐款人知道要建中医院时,马上提出中止运作,后来改为建体育馆,捐赠才得以进行。
可中医的确能治病,我有时身体不适,总是找中医医治,还多数能药到病除。我赞美中医,我身边的许多朋友也赞美中医,但当谈到中医的生理病理医理药理时却又面面相觑,露出神秘莫测之色。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说中国“有技术无科学”,而我国著名科学家吴大猷也说过同样的话,这大概同中医的状况不无关系。
“有技术无科学”,换句话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晓得“怎么样”,不晓得“为什么”。人们面对此情况就说中医是凭经验成就的,它没有理论做基础。
先弄清“为什么”然后才“怎么样”,先有理论后有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去进行实践固然是发展科学技术的一条理想的门径,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先有实践,后再总结,总结过程实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把理论依据寻找出来以指导下一轮的实践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我看中医就是先实践、后理论,边实践、边理论的一门科学,如我在《包天》中指出的,它是人类在文化探步中“碰”出来的一项伟大的文化成果。
现在是为中医做总结、为中医寻找理论依据的时候了。
&&&&&&我说的这句话,并非否定前人已为中医做过总结,找过理论。事实上,自有中医以来,一直都在边实践、边总结、边寻找理论依据,我还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中医已有的理论,其核心在于一个“衡”字——准衡健康,失衡患病,维衡治病,复衡痊愈。只可惜,对这点没有说得很明晰,病者固然茫然,一般中医生的“衡”观念也并非十分牢固,那就让我们对此作一些探索吧。
中医喜欢用阴阳、五行解释生理、病理、医理、药理,中医生常说出“阴阳失调”、
“五行欠X”一类的话。听到这些话,你会觉得如堕五里雾中,其实它是“衡”的具体运用了。此话怎样说?我们要理解它,必须把阴阳、五行与物质联系起来。这里指的物质,包括感得到、测得出的,也包括感不到、测不出而只能是联得上、说得通的物质。“衡”是描写物质之间的关系的,阴阳是物质的“对应相干”关系,五行是物质的“连环相干”关系。对应相干关系的失衡就是“阴阳失调”,连环相干关系的失衡就是“五行欠X”或“五行旺X”或干脆叫“五行失调”。“失调”就是生病了,治病的方法就是把对应关系和连环关系协调好,使之“配置相适”,具体运用服药、推拿、针灸等手段去完成。待人体的阴阳、五行关系都平衡了,人就恢复健康了。
中医的传统理论认为人体中存在着精和气两种物质,精代表阴,气代表阳,故有“精阴气阳”之说。一个人精旺气弱或气旺精弱都是阴阳失调,生病了,需要让精与气平衡起来才能恢复健康。传统理论又认为,人体中的经络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人体中“气”这种物质的贯穿,穴位则是“气”衔接的地方。为什么针灸、推拿、按摩、拔火罐等等手段会收到疗效呢?因为某些“气”的线路(经络)或穴位处于休克状态甚至坏死,阻碍了精气的运行,造成身体各部的失衡,针灸等手段是对这些地方进行激活,使它得以畅通,达至身体复衡。中医传统理论还有个“情感相胜法”,属于症外考察和心理治疗,是五行的具体运用。
我认为,在中医范畴内,阴阳和五行说的意义在思想认识和具体运用上还应该扩大,而不仅仅限于“精阴气阳”、“情感相胜”一类的说法。主要精神是:紧紧把握住“衡”的命脉,充分认识人体各部分的对应关系和连环关系,认识各种药物的对应关系和连环关系,认识各种施治手段的对应关系和连环关系,在此基础上加以运用。在认识过程,除注意各事物的性质之外,还要注意它们的位置、向背、功能和作用。举一个例子说,一个人有32个牙齿——上16、下16,左8、右8。从整体来说,上与下、左与右都有对应关系;从个体来说,左下第一个磨牙与左上第一个、右下第一个磨牙都有对应关系,而与旁边的第二个磨牙是连环关系。不知人们有没有留意到,左下第一个磨牙坏了,跟着要坏的最有可能是右下的第一个,如果你把左下第一个剥掉又不给镶上义齿,右下第一个也将很快遭到灭亡的命运。随后是左下第二、右下第二……到最终是全牙毁灭。从这个例子可以说明事物相干关系的重要、衡的重要,而对应关系比连环关系显得更直接。&&&
&&&&&&&对应关系就是阴阳关系,连环关系就是五行关系,从牙齿的病变我们可以领悟这种关系。事实上,凡是中医生在临床诊断的具体过程都已自觉与不自觉地运用这种关系了。他们认为五脏与五官是相通的,通过望闻问切,通过观察五官就可以判断内脏的情况。在施治过程,也考虑彼此之间的关系,眼睛有病,不仅仅医眼睛,还与肝脏一齐医,以达到“清肝明目”的目的。
&&&&&&&我们说,“衡”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这个核心除体现在病理外,还体现在施治的思想上。我们常听到“阴虚”、
“滋阴”, “火盛”、&
“降火”一类的话,这就说明问题了。“阴虚”表示“阴”这个砝码缺损了,“滋阴”就是修补它的缺损;“火盛”表示五行中的“火”过量了,“降火”就是把它削减。这一补一削,在中医的术语中比比皆是,诸如祛风、逐寒、消暑、去湿、平燥、降火,这祛、逐、消、去、平、降就是削,就是把过量的东西削掉;而滋阴、提气、旺血、补肾、润肺、健脾、益肠中的滋、壮、提、旺、补、润、健、益就是弥补砝码一头的缺损。
削掉过量,弥补不足,以保持准衡状态,是中医学的主要理念,也是中医医学思想的核心。这种医学思想,是典型的哲学思想的运用,是最明确不过的宏观科学,中医生医病,就是对人体进行“宏观调控”。谁都不会反对,宏观科学也是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就可以无愧地说,中医是科学的,推而论之,它不仅有技术,而且有科学,李约瑟、吴大猷先生的话我们不怕讨论了。当然,历史上和民间中的某些医术带有“巫”的成份(如唐代太医院就有一科是巫术),它们应该摒除。
平心而论,中医有宏观科学而无微观科学,反过来,西医却有微观科学反而缺宏观科学。中医从整体考虑,注重于调理求衡,西医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医可以治好许多病,西医对人类的医卫事业作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它们各有各的长处,但也各有各的短处。好在,你缺的东西我有,我缺的东西你有,那最好的办法是互相取长补短,即毛泽东提出的“中西结合”。实践证明,凡中西结合得好的,医疗效果比单一的“中”或单一的“西”要好,2003年春天治疗沙士病毒感染,中国内地比香港等地的效果就好得多。因此,如果由世界卫生组织出面协调,组织力量,把中医与西医结合起来创造一种崭新的医药学,我想这是人类的福祉。
五行说是朴素唯物主义,阴阳说则是简单的辨证法,运用得好,会大大推动科学事业的向前发展,可惜,因为缺少微观科学作凭证,它们被大量用到宗教迷信和占卜星相方面去,被蒙上浓浓的迷信色彩,这是中国科学的悲哀。事实的确如此,从老子到张载的1000多年间,许多宇宙学的假说,本来包含着丰富的宏观科学内容,但也由于缺少微观科学作凭证,这些假说同样被带上迷信色彩,连老子本人竟被封为“太上老君”,科学家当起法力无边的神来了。
&&&&&&传统的中国,只注重全局、整体、原理性的宏观科学而缺少微观科学,而西方却恰好相反,注重实验,讲求实证、实据。我主张把两种科学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以求得到更好的效能。这一点,早在300多年前就有人提出来了,他就是明季“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方以智指出中国重“通几”(哲学)而轻“质测”,西方却“详于质测而拙于言通几”,大家都有不足,主张“寓通几于质测”。这是十分正确的主张,可惜时至今日“质测”与“通几”仍然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
第四、保健延寿
怎样才能强身健体?怎样才能延年益寿?目前有一句值得商榷的流行语,叫做“生命在于运动”。这“运动”特指体育运动,乃因有相当一部分人误解,认为只要多做、强做体育运动就能使生命延伸下去。诚然,体育运动是十分重要的,但“生命在于运动”的提法绝对化了,太片面了,弄不好,不但不能延寿,还会折寿呢。
让我们细心观察一下这个世界,通过观察,你会发现许多事物都是对称的。对称,不仅仅是美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平衡。这又回复到我前边的理论:宇宙之所以存在和发展,靠的是哲学上的“二”,“二”撑起了整个宇宙,撑起了一切。有性生物,靠两性维持一个物种的存在,即使无性生物,也靠两种物质合成而产生后代。人体的两条腿,撑起人的躯干、颈项和头颅;脊柱的两边,构成了人的躯体;左右两只手、两个肩、两只眼睛、两片耳朵、两排牙齿……每一个“二”都是为了一个“一”的存在。物形如此,运动也一样:食与排、吸与呼,无不体现这个规律。实既如此,虚也一样,动与静就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容易被忽略的形态中的“二”,它撑起了一个“一”,这个“一”就是生命。换句话说,生命既需要动,也需要静,只有动静结合,动静相宜,把动与静作出合理安排,长期让它们处于一个平衡(实为准衡)状态之中,才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最好办法。“生命在于运动”,只讲动,不讲静,只有天平的一头,没有天平的另一头,天平怎么维持得了?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生命在于平衡”。
当然,让生命持续下去,仅有动与静的平衡是不够的,还应该有各种各样的平衡,突出的是心智上的平衡,饮食上的平衡。这里,我们就选出包括动与静在内的这三种平衡来谈谈。
先讲动与静。人活在世上,自然有动也有静。动多了,疲劳了,会忍不住打盹、睡觉;静多了,也会忍不住深呼吸、伸懒腰,说明动与静是天平上的两个砝码,是自然安排的衡。人类是智物,文化通过这智物生发出来。而文化的功能是改变自然,那动与静这“自然安排”便可转化为一种文化行为,即变“自然安排”为自觉安排。“生命在于运动”是一种自觉安排,可惜这种安排错了,错在把一个砝码无限加大加重而放弃另一个砝码。天平好比生命,只有一个砝码的天平会怎么样,大家不妨想想。现实生活中会向我们提供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你能举出长期从事强劳动的人、长期开展极限运动甚至超极限运动的人能成为百岁老人吗?一些大型的长跑项目为什么会有几个人同时猝死呢?相反,一些喜欢打太极拳、喜欢轻松体育运动、喜欢散步、喜欢从事轻劳动又注意休息的人,他们能成为老寿星者却不乏其例。
&&&&&&我不反对体育运动,相反主张积极开展体育运动,但这种动是静中求的“动”,而不是无限制的超极限的动。体育运动应成为一种娱乐而不应成为一种负担,凡是感觉到负担的便是超了。看到训练场上,一些孩子超负荷地训练,哭了一场又一场,我就感到,这不是体育运动,这是对身体的摧残!
&&&&&&当然,我也反对只静不动。如果说,“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有真正价值的话,那就是在睡虫的床边用上了它,因为睡虫也是容易折寿的。
总之,“过犹不及”,“静”是不及,超量的“动”是过。不及不好,过了也不好,过了等于不及,那最好便是“衡”了。
再讲是心智上的平衡。心智上的平衡要求有两个:第一是思维活动的平衡。思维活动即脑力劳动不可能没有,也不可能过度。没有就是空虚,等于生理上的静态,等于不参加体育运动或体力劳动。脑子空虚的人是一个不健康的人,他们是会折寿的,所以要多开展思维活动,形象思维也好,逻辑思维也好,除了入睡都应该有,有的甚至入睡了也会不自觉地进行,这就是梦。但思维活动不能过度,过了,等于极限或超极限的体育运动,是没有好处的。传媒曾报道,中青年科学家健康状况堪忧,平均寿命仅得五十几岁。为什么?长期的超负荷的脑力劳动所致。这是第一个要求。第二是情绪上的稳定。情绪是感情的流露。情绪是不能没有的,没有就是对一切客观事物都不感兴趣,对一切客观事物都麻木不仁,这种无情绪的人也是不健康的,是要折寿的。但同样,情绪不能“过”,凡放纵情绪,经常怒不可遏、哀愁莫禁,不伤身也怪。即使喜与乐也不能过,没听说过狂笑致死、乐极生悲的故事吗?这都说明情绪不能无也不能过的道理,是掌握衡、运用衡的道理。
为什么许多书画家、博学家、思想家、老中医、山中和尚等普遍都比一般人高寿?这是因为他们无论身体的动与静、心智的动与静都在力求达到一个“衡”字的缘故。
&除外,饮食上均衡也很重要。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质的均衡,另一个是量的均衡。
质的均衡在于不要偏饮偏食。人类是杂食的,他的“杂”超过任何一种动物,这是因为人体由极其丰富的元素构成,是生理上的需要,是作为智物的需要的缘故。既然有这种需要,人就不要偏饮偏食,以摄取多种元素,使人体的根基得以巩固并获得全面发展,令健康得到保证。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另一种均衡——既要杂食又不可饥不择食,有毒的、难消化的、影响健康的就不食。这样一来,就能全面地体现质的均衡了。
量的均衡是既不可捱饥抵饿又不可暴饮暴食。饥与饱是量的一对矛盾,饥饿能使人死亡,饱也不好受,不注意收敛还会折寿,所以医学专家提倡八成饱,提倡少食多餐,使食量处于均衡状态,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总之,一个人要想获得健康,要想延年益寿,就要从生理上、心理上每一组矛盾中取得平衡(准衡),切忌强调一方放弃一方,“生命在于运动”之所以不合理正是强调一方放弃一方。
衡,存在于整个宇宙所有角落之中,它无时无地无处不在,我们作任何计划、干任何事,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各文化形态,都要想到它、驾驭它、运用它。都做到了,事情就好办了。
“一分为二”与“衡”
“一分为二”与“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衡”由“二”去产生,是两个分立体的对应势力,起着既不使对方失存又不许对方独存的互济互制作用。由此可以说,没有“一分为二”就没有“衡”,没有“衡”也没有下一个层次的“一分为二”。
“一分为二”始见于中国古代名著《易经》,但《易经》不说“一分为二”,而说“分而为二”,“一分为二”一词最早由隋代的杨上善提出。然而,“一分为二”的思想源于“分而为二”,故它最早应归于《易经》。如果说,《易经》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我想,最伟大之处就是“分而为二”,其次是阴阴说。至于那些卦与爻,则是探索未知的错步,至今仍起这方面的作用是该书的消极因素。
宋代出现多位哲学家,他们都用上“一分为二”思想,直至南宋朱熹,更把事物概括为“只是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尔”。此后明清两代,“一分为二”思想延绵不断。20世纪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的1949年汉译文有“一分为二以及吾人对其矛盾组成部分的认识”一句,于是,它又成为马列著作的用词。1957年后,毛泽东多次论述和应用,说“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辩证法”。因为属于马列主义的辩证法内容,“一分为二”一词就风行全国了。时至今日,人们还作为经典保留下来。
“一分为二”,除了译者在列宁的著作里用过外,西方似乎不曾应用。不知是疏忽了还是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而接受不了,抑或瞧不起中国的古代哲学,“一分为二”在西方的学术界里没有位置,他们的科学研究只看一点,向“一”里取证,用“一”去作答,把每个问题都孤立起来,心中没有“二”字。
在解释宇宙万物方面,中国古代固然只有一些玄乎其玄的说法,而西方呢,虽然科学技术普遍比中国先进,创造了许多科技奇迹,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对于万物万象的为什么,对于宇宙秩序的形成,却显得茫然无策。
其实,“一分为二”与由它派生出来的“衡”理论已具备了解决根本问题的条件,只要用上它们,再与西方的验证科学结合起来,神秘的世界就不会再神秘。
当然,至目前为止,我们对“一分为二”的理解和运用都是不足的,凭着原来的理解和运用是不能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的。
说不足,表现为:
&&&&&&&第一,把描写事物结构与描写事物发展混淆起来。杨上善引《易经》的“分而为二”变为“一分为二”是对的,好的,作了浅释和深入的贡献。但他的“一分为二”只限于对事物的发展和变化的描写,那就不够了。“一分为二”最可贵之处是揭示事物的结构。
第二,强调它的政治意义。20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哲学界有过一场论争,由康生、陈伯达指挥的“一分为二”理论狠批杨献珍的“合二而一”论。康、陈等的“一分为二”论,强调社会的分化,强调凡事物都在分化,尤其是阶级分化,实际上强调阶级斗争。杨献珍所说的“合二而一”,是说事物既有一分为二,也有合二而一,暗示分化可以统一,表示团结。一派强调斗争,一派强调团结,大家都注重于政治化。
第三,强调在待人处事中运用。社会上普遍对“一分为二”的理解是:看事物要有“两分法”、“两面性”,要坚持“两点论”。认识好事中藏着坏事,坏事中藏着好事,看一个人既要看到他的优点也要看到他的缺点,在看到他的缺点时又要看到他的优点……
以上对“一分为二”的看法都是不足的,甚至有点儿庸俗化。我认为朱熹的看法最值得推崇,他看到的是整个世界事物都“一分为二”,不限于政治、社会、阶级关系、人格因素。其次是“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尔”,作出无限深入的剖析。朱熹对“一分为二”的论述应该是最本质、最透彻的论述了。
“一分为二”是我们认识世界最根本的方法,而它又必须通过联系物质去理解。物质有纵统计和横统计,纵的每一层都有横,横的每一个点都有纵,构成了物质的多样性。而每一纵层每一横点都“一分为二”,反过来都由“二”去合成“一”,“二”是差异性,“一”是同一性。这种“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构成了整个宏观世界。
&&&&&&&我们的目光最好集中在“二”字上。这“二”既然“异”,就有一“缺”一“余”之分了。“余”者往“缺”里补就是“粒子交换”或称“粒子运动”,整个世界的运动就是这样产生的。而“缺”和“余”这两个“一”其实就是“衡”了。“衡”是两种对应势力,它们互济与互制,从整个宇宙而言,永远都处于这种态势,于是我们就说,宇宙就是靠物差形成的衡而运动而存在而发展的。这是我们认识世界最根本的根本了。
不错,西方的验证科学使世界有了很大的进步,没有它就没有现代化,我们应该感谢西方科学界作出的巨大贡献。
但是,可能我是孤陋寡闻,我觉得西方似乎没有人去谈“一分为二”,没有人认真去研究“衡”,这无疑是一个缺失。因为这个缘故,令许多难题都得不到解决,其中尤以宇宙秩序为最,人们至今仍处在茫然中。
必须承认“衡”的存在。其实要了解“衡”也不难:为什么世界上有男又有女?为什么多数生物都有雌雄两性(即使有些不以雌雄两性为表现,实际上已隐藏着由两种不同的物质混合而成这一事实,包括非生物在内)?为什么男人的平均寿命低于女人?为什么鲤鱼以万计之卵愽取个计之鱼?而鳢鱼却是以千计之卵愽取个计之鱼?……凡此种种,不足以说明“衡”的普遍存在吗?
把西方的验证科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分为二”等结合起来理解世界,世界将出现新的曙光。
“一”与“二”的哲学思考
宇宙复杂到难以言传,但概括起来只有“一”和“二”,而更高的概括却只有“一”。
怎么说呢?
一个宇宙,分成自然和文化两个方面,而自然和文化又各分成两个方面,如此往下串,每层都是“一”,“一”下面是“二”,无穷无尽的串,便如朱熹说的“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我把这一思想比喻成岭南盆景,所以在统论《包天》的第一章用上《宇宙如岭南盆景》作标题。
宇宙“一分为二”,也可以说“由一生二”,接下来就是“由二生四”、“由四生八”、“由八生十六”……直向无穷无尽处延伸。这是宇宙从上到下的结构描写。
反过来,从下到上层层都是“合二而一”,归结到最后最高处就只有“一”。宇宙只得一个,并没有两个,更不会有多个就是这个意思。说宇宙更高的概括只有“一”也是这个意思。
“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宇宙就是这样构成的。
“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二”,蕴含着宇宙的衡,整个宇宙就在衡的保障和制约下向前发展。
“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二”是两个“一”的意思,而这两个“一”总是不同的,不同就是差别,差别就产生运动,故我说“物异致动”。因为受“二”头上“一”的制约,“动”是不能乱来的,总要有个规矩,我叫“动而成序”。为什么动就能成序?因为有“一”支配,大家都要遵守“一”的规限,所以说到底是“二致动”、“一致序”。
“动”既然有规矩,那就是说运动有其必然性,于是我们就可以说,事物发展的本质是必然的,从这个角度看,运动只有必然性而无偶然性,这如世界的本原只有物质而不是既有物质也有文化(精神)这“二元论”。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必然性是事物发展的本质。
世界的物质本原后来派生出了文化(精神)成了“二”,“二”构成了世界的总体。运动的必然性后来生出了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这“二”又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总体。
为什么要生“二”,这是宇宙发展本质决定了的。“生”是使事物复杂化、多元化,因为只有复杂化、多元化才有事物的高级化和先进化。“二”是为了“动”,“一”是对“动”作规限,故“一”是为了“序”而存在。
其实,运动的偶然性也是必然性运行的结果,是依附于必然性的,我在统论《包天》里说“只有必然性而无偶然性”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改变一个自然观
仰望夜空,星斗满天,自然引起人们的遐想。在一些人眼里,天空有如一张大幕,星星是悬挂在幕上的天灯,天灯是散乱无序的。而有一定天文知识的人,却看出星星离我们有远有近,它们的排列是有序的,天文学家已把它们划分为88份,每一份称为一个星座,每个星座都给予一个名称,如大熊座、小熊座、猎犬座等等。然而,不管有序的认知还是无序的认知,星座与星座之间、星星与星星之间,彼此都是无形的意念关系,充其量也只能认识到它们是靠引力维系着彼此的关系。
“意念关系”,指的是在人的主观意念里才有关系,客观上并不存在关系。“引力关系”则已考虑到客观上存在关系了,这种关系就是“引力”。可是,什么是引力呢?它是怎么样的一种形态呢?
引力是如何把“悬空”的星星牵扯着使它们不乱跑乱飞的呢?我在《包天》里曾提到牛顿和爱因斯坦两位先哲不同的解释。在此,为了摆脱含糊和神秘的观念,干脆引入“物质”两字把问题讲清楚好了。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精神,茫茫天地设任何两物,不管距离多远,性质如何不同,它们都是互相联系着的。这种联系,不仅仅是人的主观联系,而首先是客观物质上的联系。
物质怎样联系呢?我看关键是对物质的认识。如果认为感得到、测得出才是物质,那星座与星座之间、星星与星星之间就存在着许多虚空的位置了,但如果连联得上、说得通都有物质存在,那天空就是物质的世界,一点虚空的位置都没有了。
承认了整个天空是一个物质世界,我们对天空的观念就可以改为:把一个个星系看成是一座座矿山,把一颗颗星星看成是一块块矿石,矿石与矿石之间、矿山与矿山之间都由土埌承托着、联系着,所谓地物相通、山水相连,那些矿石、矿山怎么可以乱跑乱飞呢?
天空决没有一颗孤悬的星星,犹如地上没有一块孤悬的矿石。
评“水是生命之源”
“水是生命之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