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成像技术信息获取技术的手段,不包括,

您现在的位置: >>
>> 遥感技术工作总结
遥感技术工作总结
来源: 时间:
【第一篇】:2011年遥感,遥感技术感中心 2011 年工作总结及 2012 年工作安排2011 年,中心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系统提 出的“紧扣中心求转型、搞好转型促跨越”的工作思路,认 真贯彻落实“全省领导干部大会”和“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 精神,以转型跨越、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为民服务、创先争 优、创新管理为抓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积极配合上级 开展农业遥感工作,争创省直机关文明和谐标兵。在全 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中心年初的承诺。现将全 年工作汇报如下:一、 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今年,中心共有五项重点工作。经过认真,合理安 排,积极推进,我们顺利完成了五项重点工作。1、设施蔬菜面积遥感监测围绕我厅百万棚设施蔬菜建设工程,通过与蔬菜办协 商,选择新绛、襄汾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设施蔬菜县,进行设 施蔬菜种植面积遥感监测。我们从编制监测方案入手,先于 年初订购适时的卫星图像,进行室内预判,然后组织专业技 术人员深入新绛、襄汾两县对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分乡镇、分 村逐级调查、调绘。设施蔬菜建设大部分在农闲时的秋冬季 进行, 为此, 中心专业人员通过实地确定解译标志、 野外 GPS 测量和新增设施蔬菜的补调,获取了及时准确的设施蔬菜种-1- 植面积数据,为省厅领导及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果树面积遥感监测开展果树种植面积遥感监测,是中心围绕厅水果双增工 程项目,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面向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 些焦点、难点和重点问题而开展的一项工作,目的是为农业 生产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我们与果业工 作总站研究,对统计面积与上报面积相差较大的襄汾和祁县 进行重点监测。通过对两景数据进行镶嵌、正射、融合和匀 色处理, 按照遥感影像特征、 果树种植特点和地理分布要素, 采用目视解译和自动分类的方法,建立解译标志,对 2010 年 12 月之前挂果期果树进行判读和解译。为保证监测精度, 进行了实地验证,对 2010 年 12 月底前的新栽果树、幼苗期 果树和已挂果果树逐村逐地块进行了野外调绘和 GPS 测量, 并对 3 年以下的和其它作物套种的果树进行了补调,做到了 定性、定位和定量,监测精度达 95%以上。3、盐碱地遥感监测为了配合完成我省提出的百万亩盐碱地改良工程,今 年,我们遥感中心对我省大同盆地盐碱地的范围、分布及盐 渍化程度进行了遥感监测,该项涉及三个市 14 个县。通过 对该区域 50 景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数据和 25 景日本陆地观测 卫星 ALOS 数据的遥感监测以及 26000 多个地面样点、 个 178 遥感样点的分析,完成了大同盆地盐碱地分布图、2010 年大 同盆地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为盐碱地综合治理提供了强-2- 有力的数据支撑,圆满完成了该项工作。4、山西冬小麦估产冬小麦遥感监测项目在我省已运行近二十年,在农业生 产管理与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项目主要是利用遥感 (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全球定位系统(GPS)即“3S” 技术对我省冬小麦面积、长势、墒情、产量进行遥感监测, 及时为各级领导和农业生产提供全省冬小麦生产的客 观准确数据,实现农业生产决策的科学化。我们的主要做法 是应用中巴资源卫星(2 号) 、美国陆地资源卫星(TM) 和 NOAA 气象卫星数据,结合布设的地面样方县和 59 个 地面样块监测情况,并选择不同区域、不同地类的县进 行实地调查,解译结果已及时上报有关领导。全年共发 布有关冬小麦生产、生长等监测信息简报五期,为领导 决策和农业生产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5、农业部五大农作物遥感监测根据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 2011 年全国大宗农作物遥感 监测工作安排,我们对山西、陕西小麦、玉米,河北棉花、 大豆和陕西油菜进行遥感监测。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将 整个工作分为冬小麦监测组、玉米监测组、棉花、大豆监测 组和油菜监测组。整个工作从三月份开始,一直到十月份结 束,中心全体人员克服种种困难,过雁门、跨黄河、翻秦岭、-3- 穿娘子关,不畏艰难,起早摸黑,冒酷暑、战高温,白天外 业、晚上内业,中午不休息,行程三万多公里,共调查地面 样方 451 个,比 2010 年增加样方 8 个(其中冬小麦样方 143 个、玉米样方 130 个、棉花样方 72 个、大豆样方 58 个、油 菜样方 48 个) ,解译卫星数据 24 景(其中环境减灾卫星数 据 4 景、ALOS 数据 9 景、TM 卫星影像 7 景、SPOT 卫星影像 4 景) 。通过大家的齐心努力,圆满完成了该项工作,及时向 农业部提交了相关数据和图件。在抓好重点工作的同时,我们还不断开拓创新,并实现 如下突破与发展。一是完善组织机构,提升监测能力。针对我省目前市、 县级机构不健全、人员老化、设备陈旧、监测手落后的现 状,这几年我们在全省建立了 10 个市级农业遥感监测中心 和 20 个县级农业遥感监测站,初步形成了省级遥感中心、 市级遥感监测中心、县级遥感监测站三级遥感监测体系。今 年,为了进一步提升市、县两级遥感监测能力和水平,我们 为 10 个市级遥感监测中心和 20 个县级遥感监测站配备了遥 感监测车、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以及 GPS 土壤水分测试仪 等相关遥感设备。二是强化监测精度,提供科学依据。在开展全省冬小麦 面积、长势和估产遥感监测、玉米种植面积遥感监测、全省 农业种植结构遥感监测、优势农产品(设施蔬菜、果树)基-4- 地县遥感监测等过程中,通过不断研究和探索,总结出一套 遥感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的农业监测技术方法,全面 提升了农业调查的精度和可靠性,为农业生产管理与决策提 供了科学支持。三是开发遥感潜能,扩大服务领域。今年,我们将遥感 监测领域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完成祁县、襄汾果树种植面积 遥感监测和新绛、襄汾设施蔬菜面积遥感监测。另外,我们 继续提高低空遥感的监测能力,完善信息源获取。通过对无 人机操控手进行和一年的试飞,已达到航摄水平。四是承担国家项目,开创新的局面。中心承担着国家发 改委、国防科工局两项国家级遥感工作项目,全面提升了山 西农业遥感在全国的影响力,对山西农业遥感技术的推广应 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山西农业遥感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在完成上述任务的过程中,今年中心进一步强化信息宣 传意识,加大信息工作力度,提高报送信息质量。日前共上 报各种信息 43 条(截止 11 月,上报农业信息 16 条,山西 农业网采用 2 条;上报每日要情 24 条,采用 24 条;上报党 建信息 3 条) ,超额完成信息报送任务。与此同时,我们积 极配合我省搞好重大,为“中博会”“农博会”的圆满 、 举办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二、自身建设情况为不断开创中心更好更快发展的新局面,为全省农业发 展、农村转型、农民致富献计献策,我们在做好重点工作的-5- 同时,也狠抓了自身建设。1、狠抓理论学习,明确时代发展形势 狠抓理论学习,明确时代发展形势 时代只有形势清,才能方向明。今年,中心组织大家学习全 省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胡锦涛总书记 “七一讲话” , 袁纯清书记、王君省长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通过学 习,中心上下对全省当前和今后的发展形势有了清晰的认 识,进一步认识到农业遥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上提 高全体职工搞好本职工作的热情和干劲,明确表示要充分利 用遥感高新技术为农业生产服务,为我省加快转型跨越发展 步伐做贡献。2、重视业务培训,提高中心工作水平 重视业务培训,提高中心工作水平 业务培训 中心为了提高中心的整体工作水平,我们除单位组织各种形 式培训外,还积极参加部里和遥感学会、区划学会组织的各 种业务培训。今年,先后组织机关业务骨干参加了农业部组 织在美国举办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培训 学习、 在合肥举办的 “全国大豆、 棉花作物估产技术研讨会” , 还参加了全国遥感协会、中国环境遥感协会、国家区划协会 等国家级遥感技术暨高分辨率卫星应用技术研讨和业务培 训,外出培训人数达 50 多人次。另外我们还邀请广西省区 划办和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的有关专家来我中心进行农 业动态遥感监测和农作物估产等业务知识的学习交流。今年,中心积极开展下乡住村和“一村一品”调研活动, 深入临猗县楚侯乡郭村和平定县柏井镇里牌岭村、乱安村进-6- 行调查研究, 了解当地农村的农业生产情况、 种植结构现状, 结合遥感技术,帮助制定该村的发展规划,协助他们围绕主 导产业找准项目,发展好项目,积极为农民群众送技术、送 人才、送信息。为了增加现代农牧业生产和以沼气为主的农 村生态能源建设的感性认识,中心组织全体职工深入忻州原 平市对当地的现代农牧业生产进行参观学习,并参加了“全 省农村再生能源建设观摩会”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方式以及下乡驻村调查研究 的工作作风,中心职工在认识上有了新提高,从能力上有了 新提升,为更好地将遥感这一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 生产,服务我省“三农”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加强支部建设,构建文明和谐单位 加强支部建设,构建文明和谐单位 支部建设(1)丰富活动形式,凝聚职工人心 丰富活动形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积极响应系统提出的 “知党、 爱党、做党的好儿女,为党做贡献”的倡导,开展“六个一” 活动,即:组织一次党的知识竞赛活动,组织一次革命传统 教育活动,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观看一次革命题材 电影活动,组织一次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职工开展阅 读一本好书活动。此外,我们还积极参加省、厅组织的各项 活动:参加省妇女体协组织的健身健排舞培训,组织外经计 划总支的春节团拜会,参加建党 90 周年歌咏比赛,赴平顺 西沟、武乡进行 “弘扬太行精神,服务转型跨越” 的革命 传统教育活动,参加省农林水首届摄影展等。通过参加-7- 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心上下形成钻研业务、踏实工作、勇于 奉献的良好氛围。今年, 为了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 又先后投资十二万元, 更换了门窗,翻修了卫生间,为职工修建了洗浴室, 购置了健身器材,为活动室铺设了塑胶地板。同时,为了提 高办公信息化水平,我们还购置了视频会议系统。优越的硬件建设结合良好的工作氛围,使中心的硬环境 和软环境实现质的飞跃,从而有力地凝聚了职工人心。(2)狠抓组织纪律,加强内部管理 狠抓组织纪律, 今年,中心以建设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良好、 纪律严明的职工队伍为目标,结合省厅相关文件精神和中心 实际,完善了岗位责任、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财产管理 制度和地形图保管、 借用制度等, 使中心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有序开展。中心进步细化了每位职工的职责,逐步完善了考 核办法,努力提高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权威性,力求做 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与此同时,我们更注重抓落实。一是抓各项的 落实,做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以制度规范干部行为。二是抓岗位目标责任制落实,全年的工作任务做到层级清 晰,内容数量细化,并落实到人,做到以岗定人,以职定责。三是抓绩效考核,按程度、按标准考核,做到时间、任务、 质量相统一。四是抓组织纪律,严格执行“五不准” 。(3)加强班子建设,理顺工作关系 加强班子建设, 我们继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做到班子团结、 作风民主、-8- 管理规范。通过处级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座谈会等多种形 式开展批评与批评,制定整改措施,提出努力方向。中心在充分征求全体干部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单位 实际, 认真落实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改革, 理顺工作关系, 调动中心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4、常抓廉政建设,提高反腐倡廉意识 常抓廉政建设,提高反腐倡廉意识 倡廉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我们始终把党风廉政 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摆在首位,做到了与业务工作、和谐文明 建设和其它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中心成立党风廉政建设领导组,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反腐倡廉的各项任务分解 到单位领导和科室,处级干部建立了廉政档案。在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做到用大案 要案警示人,用政策法规规范人,用制度约束人,用先 进教育人。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 《反腐大案要案纪实》 录像片、电影《建党伟业》和《杨善洲》 ,进行多种形式的 教育,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领导 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防腐能力, 通过组织建设,中心广大干部职工在学习作风、工作作 风、纪律作风、生活作风的转变上成效明显,省直文明和谐 单位标兵创建成绩突出。机关连续多年荣获省直文明和谐单位标兵、省直先进基 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农业厅先进单位和先进-9- 党支部。在今年的省直文明和谐单位标兵创建活动汇报会 上,中心再次获得了省直工委领导的充分肯定。三、当前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困难 当前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困难 问题和1、部分重点工作投入的精力不足。虽取得一定成绩, 但与厅领导的要求还有距离。2、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监督力度需要进一步加 大。3、人员结构老化,应予充实。工作安排 四、2012 年工作安排 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省领导干部大会和省第十次 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转型跨越发展战 略部署,按照系统提出的工作思路,开拓进取,充分发挥农 业遥感定性、定位、定量的技术优势,为各级领导提供科学 决策依据。2、工作重点扩大果菜监测项目,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决策提供依据 (1)扩大果菜监测项目,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围绕 我厅百万棚设施蔬菜建设工程和水果双增工程项目,继续选 择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设施蔬菜县和果树种植县,进行种植面 积遥感监测。山西玉米种植面积本底调查。( 2)山西玉米种植面积本底调查。开展山西省玉米种 植面积本底调查,建立县级玉米种植面积信息系统,为我省 粮食生产管理与决策提供依据。- 10 - 山西冬小麦估产。( 3) 山西冬小麦估产。继续对我省冬小麦种植面积、 苗情、长势及产量进行遥感监测。农业部五大农作物遥感监测。( 4)农业部五大农作物遥感监测。按照农业部要求, 继续完成农业部遥感中心安排的山西、 陕西、 河北三省小麦、 玉米、大豆、棉花、油菜五类作物遥感监测任务,为农业部 农情监测提供数据支持。抓好两个国家项目。( 5) 抓好两个国家项目。全面完成国家发改委下达的 《山西省农业综合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和国防科工局下达的 高分专项两个家级重大项目工作,做好相关评审验收工作。总之,我中心要在今年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建设、强化 机制,坚持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为民 服务、创先争优,为全省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提 供更好的服务,为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作出自己 的贡献。山西省农业遥感中心 2011 年 12 月- 11 -
【第二篇】:遥感总结11,遥感技术工作总结资料第一章绪论1.遥感的概念(名解释)(1)狭义遥感:主要指空对地的遥感。即在离开地面的平台上(包括卫星、飞机、气球、高 塔等)装上遥感仪器,对地面进行探测。(2)广义遥感:指空对地、地对空、空对空遥感。它不仅把整个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作为研究对象,而且把探测范围扩大到地球以外的日地空间。(3)狭义遥感:利用电磁波进行遥感 (4)广义遥感:除电磁波外,还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5)遥感定义为从不同高度的平台(Platform)上,使用各种传感器(remote sensor) ,接收来 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 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从而对不同的地物及其特 性进行远距离的探测和识别的科学技术。2.遥感技术的要素(填空,简答)(1)对象:被感测的事物。(2)信息传播媒介:在对象和传感器之间起信息传播作用的媒介。如电磁波、声波、重力场、 磁力场、电力场、地震波等。(3)传感器:能感测事物并能将感测的结果传递给使用者的仪器。如摄影机、雷达等。能感 测遥远事物的仪器也可叫做遥感器。(4)遥感平台:装载传感器并使之能有效地工作的装置。如飞机、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 等。能够运动的平台也可叫做运载工具。3.遥感技术的特点(1)宏观性、综合性 (2)多波段性 (3)多时相性:重复探测,有利于进行动态分析。(4)快速、及时:有利于对灾害进行监测和评估。(5)客观 (6)经济效益好:成本低,收益高。4.遥感的分类(填空)(1)按照遥感平台分类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 (2)按照探测电磁波的工作波段分类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等。(3)按照遥感应用的目的分类环境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地质遥感等 (4)按照资料的记录方式成像方式、非成像方式 (5)按照传感器工作方式分类: 主动遥感、被动遥感 (6)按遥感平台分类(概念) a.航天遥感 平台处于海拔高度大于 80km 的空中的遥感。以卫星为平台的遥感叫做卫星遥感。b.航空遥感 平台处于海拔高度小于 80km 的空中的遥感。这类平台是飞机和气球。c.地面遥感 平台放在地面上的遥感。地面平台有三脚架、遥感车、遥感塔和船等。D.航宇遥感 平台设置在星际飞船上,对月球系统外的目标的探测。(7)按应用领域分类 遥感可分为城市遥感、地质遥感、地貌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草原遥感、水文遥 感、测绘遥感、环境遥感、灾害遥感、土地遥感、海洋遥感、大气遥感和军事遥感等。(8)按遥感器的工作方式分类 a.被动遥感(无源遥感)(概念) 遥感器本身不发射任何人工探测信号,它只能被动地接收从对象那里来的信息进行遥感, 这样的遥感是被动遥感。b.主动遥感(有源遥感)(概念) 遥感器本身发射人工探测信息, 这信息碰到对象后有一部分被反射回来, 又被遥感器所接 收,依靠这种信息进行的遥感是主动遥感。5. 遥感技术系统(简答)定义:是一个从地面到空中直至空间;从信息收集、存储、传输处理到分析判读、应用的完 整技术系统。(1)空间信息采集系统(包括遥感平台和传感器) (2)地面接收和预处理系统(包括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 (3)地面实况调查系统(如收集环境和气象数据) (4)信息分析应用系统。6.遥感技术发展(填空)1962 年提出了遥感的概念并通过。第二章电磁波及遥感的物理基础(重点)1.电磁波(概念)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继而产生新的变化电场从而产生新的变化磁场。这种变化的电场 和磁场交替产生,以有限的速度由近及远在空间内传播的过程称为电磁波。2.电磁波谱(概念)将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或频率按其长短或大小,依次排列的顺序,表现形式是图表。3.遥感常用的电磁波波段及特性(填空四个)(1)紫外线(UV):0.01-0.4μ m,碳酸盐岩分布、水面油污染。(2)可见光:0.4-0.76 μ m,鉴别物质特征的主要波段;是遥感最常用的波段。 (3) 红外线(IR) 0.76-1000 μ m。近红外 0.76-3.0 μ m; 中红外 3.0-6.0 μ m; 远红外 6.0-15.0 μ m;超远红外 15-1000 μ m。(近红外又称光红外或反射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又称热红 外) 。(4)微波:1mm-1m。全天候遥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具有穿透能力;发展潜力大。2.黑体定义:指入射的全部电磁波被完全吸收,既无反射也没有投射的物体。性质:它在一定的温度下,比其它任何物质的辐射能量都要大,因此也叫完全辐射体。3.黑体辐射定义(1)定义:是指黑体的热辐射,它是在一切方向上都均等的辐射。(2)性质:黑体在任何温度下、任何波长处的光谱吸收率恒等于 1,即α 黑体在任何温度下、全部波长范围内的吸收率也恒等于 1,即 α黑(λ ,T)≡1 (λ ,T)≡1黑4.热辐射定义任何物体只要其温度高于绝对温度 0K 时,就存在着分子的热运动,它能够不地向外发 射电磁波。由于所发射的电磁波的能量大小及其光谱成分取决于温度,因此,这种现象叫做 热辐射。5.黑体辐射三大定律(1)普朗克热辐射定律 表示出了黑体辐射通量密度与温度的关系以及按波长分布的规律。W ?(?、T ) ?2?hc 2 1 ? ?5 e ch / ?kT ? 1(2)史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即黑体总辐射通量随温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它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因此,温度的微小 变化,就会引起辐射通量密度很大的变化。是红外装置测定温度的理论基础。?W0 ??02?hc 2 1 ? d? ? ?T 4 ?5 ech / ?kT ? 1(3)维恩位移定律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最大值对应的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是选择遥感器和确定对目标物进行热红外遥感的最佳波段的依据?max ? T ? bσ 叫做史蒂芬―玻尔兹曼常数,其值为 5.670×10-8 瓦?米-2?开-4(W?m-2?K-4)6.太阳辐射基本特征(填空) 太阳辐射是可见光和近红外的主要辐射源。7.大气对辐射的影响(1)大气的吸收作用(氧气,臭氧,水,二氧化碳) 氧气小于 0.2 μ m; 0.155 为峰值。高空遥感很少使用紫外波段的原因 (另外还有散射) 。臭氧:数量极少,但吸收很强,对航空遥感影响不大。主要吸收 0.3μ m 以下的紫外区的电磁波,另外 9.6μ m 处有弱吸收;4.75μ m 和 14μ m 处的吸收更弱,已不明显 二氧化碳:量少;吸收作用主要在红外区内。可以忽略不计。主要吸收带分别为 2.60~2.80μ m,其中吸收峰为 2.70μ m; 4.10~4.45μ m 吸收峰在 4.3μ m 处;9.10~10.9μ m 吸收峰为 10.0μ m; 12.9~17.1μ m 吸收峰为 14.4μ m,全在红外区。水蒸气:吸收太阳辐射能量最强的介质。主要的吸收带处在红外和可见光的红光部分。因此,水对红外遥感有极大的影响。主要吸收带在 0.70~1.95μ m 间, 最强处为 1.38μ m 和 1.87μ m; 2.5~ 3.0μ m 间, 2.7μ m 处最强;4.9~8.7μ m 间,6.3μ m 处吸收最强;15μ m~1mm 间的超远红 外区,以及微波中 0.164cm 和 1.348cm 处。(2)大气的散射作用 散射作用:太阳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影响:改变了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干扰传感器的接收;降低了遥感数据的质量、影像模 糊,影响判读。大气散射集中在太阳辐射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区。因此, 散射是太阳辐射衰减的主要原因。(3)三种散射作用 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 &λ ? :a 米 米氏散射(Mie Scatter ) a &=&λ ? 无选择性散射:a &λ a 指微粒的直径?8.大气窗口(选择遥感工作波段的重要依据) (填空,名词解释)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9.地物的光谱特性(名词解释,填空,问答,简答)例题:植被指数为何常用近红外和红外光来构建?为什么 地物反射光谱曲线会画,分析,综合应用见第七章植被遥感 定义:任何地物都有自身的电磁辐射规律,如反射、发射、吸收电磁波的特性。少数还有透 射电磁波的特性。地物的这种特性称为:地物的光谱特性。(1)地物的反射类别有哪些?(名词解释,填空) 镜面反射:满足反射定律自然界很少非常平静的水面 漫反射:表面粗糙度 h 与波长 λ 同数量级,均匀反射入射电磁波,按朗伯余弦定律反射。方向反射:实际地物表面由于地形起伏,在某个方向上反射最强烈。(2)发射率:地物的辐射出射度(单位面积上发出的辐射总通量)W 与同温下的黑体辐射 出射度 W 黑的比值。又叫比辐射率 (3)亮度温度:衡量地物辐射特征的重要指标。指辐射出与观测物体相等的辐射能量的黑 体温度。(名词解释) (4)发射体类别(四个填空) 绝对黑体:在任何温度下对任何波长的电磁波的光谱发射率恒等于 l 的物体。灰体:在任何温度下对任何波长的电磁波的光谱发射率都小于 1、且不随波长而变化的 物体,它的光谱发射率是一个与波长无关的常数。选择性发射体:光谱发射率随波长而变化的物体。绝对白体:光谱发射率和光谱透射率恒等于 0 而光谱反射率恒等于 1 的物体。亮度温度与实地温度的关系:总小于实地温度。(5)基尔霍夫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地物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W 和吸收率之比,对于任何物体都是一个 常数,并等于该温度下同面积黑体辐射通量 W 黑。在给定的温度下,物体的发射率=吸收率(同一波段) ;吸收率越大,发射率也越大。地物的热辐射强度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所以,地物微小的温度差异就会引起红外辐 射能量的明显变化。这种特征构成了红外遥感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卫星遥感平台及运行特点1.遥感平台(名词解释,填空)(1)概念:遥感中搭载遥感器的工具统称 (2)种类地面平台:三角架、遥感塔、遥感车和遥感船等与地面接触的平台称为地面平台或 近地面平台:高度一般在 100 米以下。航空平台包括飞机和气球。飞机按高度可以分为低空平台、 中空平台和高空平台。航天平台:包括卫星、火箭、航天飞机、宇宙飞船。2.卫星轨道参数(1)升交点赤经Ω 卫星轨道的升交点向径与春分点向径之间的夹角。(2)近地点角距ω 指升交点向径与卫星轨道近地点向径之间的夹角。(3)轨道倾角 i 指卫星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之间的夹角。即从升交点一侧的轨道面至赤道面。(4)卫星轨道的长半轴 a 指卫星轨道远地点到椭圆轨道中心的距离。(5)卫星轨道的偏心率(或称扁率)e (6)卫星过近地点时刻 t 和运行周期 T 卫星过近地点时刻 t:指卫星过近地点的时间 运行周期 T:卫星从升交点(或降交点)通过时刻到下一个升交点(或降交点)通过时 刻间的平均时间。3.地球同步卫星(静止卫星) (概念)T=24 时,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的卫星,它位于地球上空 35860km 处。卫星公转的角速度和 地球的自转角速度相等,相对于地球似乎固定于高空某一点。4.太阳同步卫星(极轨卫星) (概念)卫星轨道面与太阳地球连线之间在黄道面内的夹角不变,使卫星每天在固定时间(地方时) 经过每个地点上空,使资料获得时具有相同的照明条件。轨道高度 800~1600km。太阳同步轨道:指卫星轨道面与太阳地球连线之间在黄道面内的夹角? 0 ,不随地球绕太阳 ?? 公转而改变。??0 与传感器观测地面时的太阳光照角有关,称为太阳光照角5.气象卫星NOAA 有主要哪些传感器,主要轨道特点是什么,AVHRR 遥感图像四波段的 (1)NOAA1-5 业务卫星: 年发射,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 1500km, 带有 VHRR(甚高分辨率辐射计)和 VTPR(垂直温度探测装置)可取得白天和夜间云 图,探测全球表面到 30km 的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和水气含量,其可见光和红外图象的分 辨率为 0.85km。TIROS-N/NOAA 系列: 年共发射了 13 颗,近极地太阳同步近圆形轨道,双 星系统,轨道高度分别是 833km 和 870km,轨道倾角为 98.9°和 98.7 °。载有 6 种传 感器――改进型甚高分辨率辐射仪 AVHRR(扫描带宽 2800km,3 条轨道颗以完全覆 盖我国,5 个光谱通道,空间分辨率 1.1km,重复观测周期 0.5 天,同一地点每天有 4 次过境资料) 、高分辨率红外辐射探测仪 HIRS/2、平流层探测装置 SSU、微波探测装 置 MSU、数据采集系统 DCS、空间环境监测器 SEM。AVHRR/3 参数包括 5 个波段,可见光红色波段、近红外波段、中红外波段和两个热红外波 段 (2)我国的气象卫星 1)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FY-1) 1988 年 9 月 7 日发射,太阳同步轨道,是中国发 射的第一颗环境遥感卫星, 其主要任务是获取全球的昼夜云图资料及进行空间海洋水色 遥感实验,所带传感器为 AVHRR。2)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FY-2) :1997 年 6 月 10 日发射,地球同步轨道,是中国第 一颗自旋稳定静止气象卫星。主要功能是对地观测,每小时获取一次对地观测的可见 光、红外与水汽云图。6.陆地卫星和海洋卫星(1)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MODIS 仪器的地面分辨率为 250m、500m 和 1000m,扫描宽度 为 2330km。(2)陆地卫星民用最高的分辨率是哪个卫星,分辨率是多少? (3)国内外海洋卫星 1)美国的“海洋卫星” 2)日本的“海洋观测卫星”系列 3)“欧洲遥感卫星”(ERS)系列 4)加拿大的“雷达卫星” 5)中国海洋一号(HY-1A)卫星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 传感器 TM 地面分辨率为 30m。Tm6 为热 红外波段,地面 分辨率为 120m 7 个波段(0.45 微米~2.35 微米) 16 天 8bit 时间分辨率 辐射分辨率 波段分辨率 第四章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1.四个分辨率(1)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定义 1:指像元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 小单元。定义 2:空间分辨率,又称地面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是针对遥感器或图像而言的, 指图像上以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尺寸, 或指遥感器 区分两个目标的最小角度或线性距离的度量。地面分辨率是针对地面而言,指可以识别的最小地面距离或最小目标物的大小。空间分辨率三种表示方法:象元(pixel)大小,线对数(line pairs),瞬时视场(IFOV) 。(2)图像的光谱分辨率 定义 1: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间隔愈小,分辨率愈 高。定义 2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所选用的波段数的多少、 各波段的位置、 及波长间隔的大小。即选择的通道数、每个通道的中心波长、带宽,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光谱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越高,则对地物特征的识别能力越强。(3)辐射分辨率 定义:是指传感器接受波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在遥感图像上表现为每一象 元的辐射量化级。或遥感器对光谱信号强弱的敏感程度、区分能力。(4)图像的时间分辨率 定义:指对同一地点进行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采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影响因素:飞行器的回归周期,遥感探测器的设计等。2.摄影机(不是重点)摄影:是通过成像高备获取物体影像的技术。传统摄影:光学镜头、感光胶片 数字摄影:光敏元件 1、多幅式摄影机:一次曝光得到目标物地一幅像片, 2、全景式摄影机:又称扫描摄影机,依结构和工作方式可分为:缝隙式摄影机,镜头转 动式摄影机,全景摄影机焦距较长,可达 600mm,主要用于军事侦察 3、多光谱摄影机:可同时直接获取可见光和近红外范围内若干分波段影像 4、数码摄影机:成像原理与一般摄影机相同,结构也相似。所不同的是其记录介质不是 感光胶片,而是光敏电子器件。如 CCD(电荷合耦器件 Charge Coupled Device)3.像点位移在中心投影的像片上, 地形的起伏除引起像片比例尺变化外, 还会引起平面上的点位在像片 上的位置移动,这种现象称为像点位移。4. 中心投影和垂直投影(概念,区别)(1)定义:中心投影:摄影光线交于同一点 垂直投影:摄影光线平行且垂直投影面。(2)中心投影和垂直投影的区别 中心投影:焦距固定,航高改变,其比例尺也随之改变。垂直投影:比例尺和投影距离无关。垂直投影:总是水平的,不存在倾斜问题 中心投影:若投影面倾斜,航片各部分的比例尺不同。垂直投影:总是水平的,不存在倾斜问题。答第一投影距离的影响垂直投影图像的缩小和放大与投影距离无关, 并有统一比例尺; 中心投影则受距离影响,相片比例与平台高度 H 和焦距 f 有关。第二:投影面倾斜的影响:投影面倾斜时,垂直投影的影像比例尺有所放大,但是想点的 相对位置不变;中心投影时,比例尺明显变化,且各点的相对位置和形状也发生变化。第三:地形起伏的影响:垂直投影时,随地面起伏的变化,投影点之间的距离与地面实际 水平距离成比例缩小,相对位置不变;中心投影时,地面起伏越大,像上投影点水平位置的 唯一量就越大,产投影误差。5.光/机扫描成像概念:依靠机械传动装置使光学镜头摆动,形成对目标地物逐点逐行扫描。探测元件把接受 到的电磁波能量能转换成电信号,在磁介质上记录或再经电/光转换成为光能量,在设置于 焦平面的胶片上形成影像 (1)瞬时视场角:扫描镜在一瞬时时间可以视为静止状态,此时,接受到的目标物的电磁 波辐射,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角度之内,这个角度称为瞬时视场角。即扫描仪的空间分辨率。(2) 总视场角扫描带的地面宽度称总视场。从遥感平台到地面扫描带外侧所构成的夹角, 叫总视场角。6. 遥感器的分类(名词解释,分类了解)定义:遥感器是收集、量测和记录遥远目标的信息的仪器;是遥感技术系统的核心。依基本结构原理来看,目前遥感中使用的传感器大体上可分为如下一些类型(1)摄影类型的传感器; (2)扫描成像类型的传感器; (3)雷达成像类型的传感器; (4)非图像类型的传感器。7. 遥感器的组成(填空)(1)收集系统(收集器) :收集地物辐射来的能量。在紫外、可见光、红外波段中,收集系统的主要元件是透镜或反射镜, 在微波中是微波天线。(2)检测系统(又名探测系统,探测器):将收集的辐射能转变成化学能或电能。检测系统的核心是感光胶光或光电敏感元件、固体敏感元件、微波检波器等。除胶片是将电磁辐射转化为化学能外, 其它检测元件大多数是将电磁辐射转化为电流、 电压, 这叫做光―电转化,然后再送至信号转化系统。(3)信号转化系统(处理器) :对收集的信号进行处理。将检测系统送来的电流、电压信号放大,再转化为可见光信号,显示在荧屏上,或用电流、 电压信号控制小氖灯的明暗变化,叫电―光转化。有的遥感器把电流、电压信号转化为磁信号,记录在磁带上,这叫电―磁转化 (4)记录系统(输出器) :输出获取的数据。两种记录方式。直接记录方式是将前一级的输出信号直接记录在胶片上或荧光屏上。间接记录方式是先将信号记录在磁带上,以便长期保存,以后要用时,先将磁带回放,产生 电信号,再通过电―光转化,显示图像。8.固体自扫描成像(推帚式成像) (名词解释) (传感器有哪些)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 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电子藕合器件 CCD: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具 受波谱范围宽、畸变小、体积小、重量轻、系统噪声低、灵敏度高、动耗小、寿命长、 可靠性高等一系列优点。扫描方式上具有刷式扫描成像特点。探测元件数目越多,体积越小,分辨率就越高。电子藕合器件 CCD 逐步替代光学机械扫描系统。9. 光机扫描传感器(1)红外扫描仪:接受地物的红外辐射能量,并把它传给探测元件。(2)多光谱扫描仪(MSS):与红外扫描仪基本类似,其不同之处是,外加一个分光系统, 把来自地物的电磁波信号, 分成若干个不同的波段, 同时用多个探测器同步记录相应波段的 信息。而红外扫描仪只在红外波段工作。(3)专题制图仪 TM:专题制图仪 TM 的成像原理与 MSS 一致,与 MSS 相比,空间分辨 率由 80 米提高到 30 米;探测波段由 4 个增加到 7 个10.高光谱成像光谱扫描(1)成像光谱仪:既能成像又能获取目标光谱曲线的“谱像合一”的技术,称为成像光谱 技术。按该原理制成的扫描仪称为成像光谱仪。(2)特点:高光谱成像仪是遥感进展的新技术,其图象是多达数百个波段的非常窄的连续 的光谱波段组成,光谱波段覆盖了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区域全部光谱带。光谱 仪成像时多采用扫描式和推帚式, 可以收集 200 或 200 以上波段的收据数据。使图象中的每 一像元均得到连续的反射率曲线,而不像其他一般传统的成像谱光仪在波段之间存在间隔。 11. 微波遥感(1)概念:微波遥感是利用某种传感器接收地面各种地物发射或反射的微波信号,藉以识 别、分析地物,提取所需的信息。(2)特点 1) 能全天候、全天时工作; 2) 对某些地物具有特殊的波谱特征; 3) 对冰、雪、森林、土壤等具有一定穿透力; 4) 对海洋遥感具有特殊意义; 5) 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第五章遥感图像处理1.颜色的性质(填空)所有颜色都是对某段波长有选择地反射而对其他波长吸收的结果。颜色的性质由明度、色调、饱和度来描述。(1)明度:是人眼对光源或物体明亮程度的感觉。物体反射率越高,明度就越高。(2)色调:是色彩彼此相互区分的特性。(3)饱和度:是色彩纯洁的程度,即光谱中波长段是否窄,频率是否单一的表示。2.三原色(填空)若三种颜色, 其中的任一种都不能由其余二种颜色混合相加产生, 这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混 合,可以形成各种色调的颜色,则称之为三原色。红、绿、蓝。3.数字遥感图像概念:遥感数据有光学图像和数据图像之分。数字图像是能被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使用的用 数字表示的图像。.4.假彩色,真彩色影像的概念假彩色图像:是指图像上影像的色调与实际地物色调不一致的图像。真彩色图像:真彩色图像上影像的颜色与地物颜色基本一致。5.几何校正,几何误差概念1)几何误差:由于搭载传感器的遥感平台飞行资态变化、地球自传、地球曲率等原因引起 的图像几何益畸变。2)图像几何校正:是从具有几何变形的图像中消除变形的过程。把存在几何畸变的图像, 纠正成符合某种地图投影的图像,且要找到新图像中每一像元的亮度值。6.辐射校正,辐射误差概念辐射校正:由于传感器响应特性和大气的吸收、散射及其它随机因素影响,导致图像模糊失 真,造成图像分辨率和对比度相对下降。这些都需要通过辐射校正复原。辐射误差:由于传感器的光电变换,大气的影响,光照条件的不同从而降低了图像的质量, 造成图像辐射的畸变,引起误差。7.遥感图像校正的概念由于辐射误差和几何误差对图像的影响,造成图像分辨率,对比度相对下降和图像变形,通 过校正复原,减少误差。8.遥感图像增强的概念定义:为了增强目视效果;提高图像质量和突出所需信息;利于分析判读或作进一步的处理 过程。其内容: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指对图像的某 些特征,如边缘、轮廓、对比度进行强调或尖锐化,以便于显示、观察或进一步地分析与处 理。9.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概念定义指专业人员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辅助判读仪器在遥感图像上获取特定目标地物信息的 过程。10.遥感图像计算机解译概念定义:以计算机系统为支撑环境,利用模式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根据遥感图像 中目标地物的各种影像特征(颜色、形状、纹理与空间位置),结合专家知识库中目标地物的 解译经验和成像规律等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 实现对遥感图像的理解, 完成对遥感图像的解 译。11.遥感图像分类的概念基本原理:不同的地物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同类地物具有相同货相似的光谱特征。图像分类:基于数字图像中反映的同类地物的光谱的相似性和异类地物的光谱差异性。监督分类:由经选择的代表性样区数据得到各类别的统计数据,然后据这些统计数据对整个 图像分类。(有有关类别的先验知识) 先学习后分类。非监督分类:各类统计特征事先未知,仅据图像数据本身的统计特性及自然点群的分布特征 对整个图像分类。(无有关类别的先验知识)。12.遥感图像监督分类的概念监督分类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实验区或训练区, 用训练区中已知地面各类地物样本的 光谱特性来“训练”计算机,获得识别各类地物的判别函数或模式,并以此对未知地区的像 元进行分类处理,分别归入到已知的类别中。13.遥感图像非监督分类的概念非监督分类:是在没有先验类别(训练场地)作为样本的条件下,即事先不知道类别特征, 主要根据像元间相似度的大小进行归类合并(即相似度的像元归为一类)的方法。 第六章遥感图象目视解译与制图1.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指专业人员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辅助判读仪器在遥感图像上获取特定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2.遥感图像目标地物识别特征(1)目标地物特征 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特征:是地物电磁辐射差异在遥感影像上的典型反映。按其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色、形、位”三大类色: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颜色,包括色调、颜色和阴影。形: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形状,指地物的形状、纹理、大小、图形等。位: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空间位置,包括地物分布的空间位置、相关布局等。(2)目标地物识别特征 1)色调(tone):全色遥感图像中从白到黑的密度比例叫色调(也叫灰度)。色调标志是识别目标地物的基本依据,依据色调标志。2)颜色(colour):是彩色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识别的基本标志。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的颜色是地物在不同波段中反射或发射电磁辐射能量差异的综合 反映。按照遥感图像与地物真实色彩的吻合程度,可以把遥感图像分为假彩色图像,真彩色图像 3)阴影(shadow):是遥感图像上光束被地物遮挡而产生的地物的影子,根据阴影形状、 大小可判读物体的性质或高度。阴影的长度、方向和形状受到光照射角度、光照射方向和地形起伏等影响。不同遥感影像中阴影的解译是不同的,例如侧视雷达影像中目标地物阴影由目标阻挡雷达波束穿透而产生; 热红外图像中目标地物阴影是由于温度差异所形成, 例如夏季中午飞机飞离机场不久进行热 红外成像,地表仍会留下飞机的阴影。4)形状(shape):目标地物在遥感图像上呈现的外部轮廓。如飞机场、港湾设施在遥感图 像中均具有特殊形状。用于图像判读的图像通常多是垂直拍摄的,遥感图像上表现的目标地物形状是顶视平面图, 与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物体形状不同。5)纹理(texture):也叫内部结构,指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内部色调有变化造成的影 像结构。如航空像片上农田呈现的条带状纹理。纹理在高分辨率像片上可以形成目标物表面的质感,在视觉上看上去显得平滑或粗糙,如幼年林看上去像天鹅绒样平滑; 成年的针叶树林看上去很粗糙。6)大小(size):指遥感图像上目标物的形状、面积与体积的度量。如湖泊、池塘,可主要 依据它们的大小来区别。判读地物大小时必须考虑图像的比例尺。根据比例尺的大小可以计算或估算出图像上物体所 对应的实际大小。影响图像上物体大小的因素有:地面分辨率、物体本身亮度与周围亮度的对比关系等。7)位置(site):指目标地物分布的地点。 目标地物与其周围地理环境总是存在着一定的空间联系, 并受周围地理环境的一定制约。例 如水田临近沟渠。位置分为地理位置、相对位置。依据遥感图像周框注记的地理经纬度位置,可以推断出区域 所处的温度带,依据相对位置,可以为具体目标地物解译提供重要判据,例如位于沼泽地的 土壤多数为沼泽土。8)图型(pattern):目标地物有规律的排列而成的图形结构。例如:住宅区建筑群在图像上呈现的图型,农田与周边的防护林构成的图型,以这种图型为 线索可以容易地判别出目标物。9)相关布局(Situation and Association ):多个目标地物之间的空间配置关系。例如:教室与运动操场,货运码头与货物存储堆放区等都是地物相关布局的实例。3.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填空,简答)(1)目视解译方法 1)直接判读法:根据遥感影像目视判读直接标志,直接确定目标地物属性与范围的一种 方法。直接判读法使用的直接判读标志包括:色调、色彩、大小、形状、阴影、纹 理、图案等。对于边界特征清晰的目标物体,可以根据其形状、图型等解译特征直 接确定其分布范围。2)对比分析法 包括同类地物对比分析法、空间对比分析法和时相动态对比法。同类地物对比分析法是在同一景遥感影像上,由已知地物推出未知目标地物的方法。如 大中比例尺的航空摄影像片上城市,城镇和村庄的识别。空间对比分析法是根据待判读区域的特点,判读者选择另一个熟悉的与遥感图像区域特 征类似的影像, 将两个影像相互对比分析, 由已知影像为依据判读未知影像的一种方法。时相动态对比法,是利用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成像的遥感影像加以对比分析,了解同一目 标地物动态变化的一种解译方法。如:稻田面积信息的提取 3)信息复合法:利用透明专题图或者透明地形图与遥感图像重合,根据专题图或者地形 图提供的多种辅助信息,识别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的方法。4)综合推理法:综合考虑遥感图像多种解译特征,结合生活常识,分析、推断某种目标 地物的方法。如:公路与铁路的区别 5)地理相关分析法:根据地理环境中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借助专业知识,分析推断某种地理要素性质、类型、状况与分布的方法。(2)步骤 (1)目视解译准备工作阶段 1)明确解译任务与要求; 2)收集与分析有关资料; 3)选择合适波段与恰当时相的遥感影像。(2)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 初步解译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解译区域特点,确立典型解译样区,建立目视解译标志,探索解 译方法,为全面解译奠定基础。野外考察:填写各种地物的判度标志登记表,以作为建立地区性的判度标志的依据。在此 基础上,制定出影像判度的专题分类系统,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在室内初步解译的工作重点是建立影像解译标准。(3)室内详细判读: 统筹规划、分区判读,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去伪存真、静心解译。(4)野外验证与补判 野外验证包括:检验专题解译中图斑的内容是否正确;检验解译标志. 疑难问题的补判:对室内判读中遗留 (5)目视解译成果的转绘与制图 两种方法成图方法手工转绘成图:一般在有灯光的透图台上进行。转绘仪转绘成图:是在精确几何基础的地理地图上进行。上面遥感图像目视判读五个阶段,仅是判读过程的一个基本流程,在实际判读中,往往多 次重复以上基本过程或其中部分过程。4.定量遥感(1)概念定量遥感是当前遥感发展的前沿。它利用遥感器获取的地表地物的电磁波信息, 在计算机 系统支持下, 通过数学的或物理的模型将遥感信息与观测地表目标参量联系起来, 定量地 反演或推算出某些地学、生物学及大气等目标参量或地物定量信息。(2)模型:哪几类 1)物理模型:根据物理学原理建立的模型,模型中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模型通常 采用数学公式描述。不足:此类模型通常是非线性的,方程复杂、输入参数多、实用性较差,为了求解通常 对多个非主要因素进行忽略或假定。常见的“物理模型”有:植被二向性反射的辐射传输模型、几何光学模型等。2)统计模型:又称为“经验模型” ,其建模思路是对一系列观测数据作经验性的统计描 述,或者进行相关分析,建立遥感参数与地面观测数据之间的回归方程。优点:简便、适用性强,参数较少。不足:理论基础不完备,缺乏对物理机理的足够理解和认识,代表性差,模型应用受到 区域实用性的限制。3)半经验模型综合统计模型和物理模型的优点产生的混合模型。“半经验模型”建模思路既考虑模型的定 性物理含义,又采用经验参数建模。例如 Rahman 的地表二向反射模型。5.遥感影像图的概念概念:以遥感影像和一定的地图符号来表示制图区域地理空间信息的地图。第七章 3S 综合与遥感应用1.3S 技术中的作用(填空)(1)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 3S 技术中的作用 1)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应用地理信息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科学管理 和综合分析地理数据,提供管理、模拟、决策预测预报等任务所需的各种地理信息的技 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地理信息采集、存储功能 地理数据管理功能 空间分析与属性分析功能 地理信息的可视化功能 (2)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在 3S 技术中的作用 1)全球定位系统2)空间定位系统的种类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轨道导航卫星系统 双星导航定位系统 3)全球定位系统在 3S 技术中的作用 精确的定位能力 准确定时与测速能力 (3)遥感技术及其在 3S 技术中的作用 1)GIS 的数据源 2)利用遥感数据影象获取地面高程,更新 GIS 高程数据植被遥感植被的光谱特征 1、健康植物的反射光谱特征四个反射峰、五个吸收谷。(1)在可见光波段 0.55μ m (绿光) 附近有反射率为 10%~ 20%的一个波峰两侧 0.45μ m (蓝) 和 0.67μ m(红)则有两个吸收带。这一特征是由于叶绿素的影响造成的, 叶绿素对蓝光和红光吸收作用强, 而对绿色反射作用 强。(2)在近红外波段 0.7μ m~ 0.8μ m 间有一个反射的陡坡, 0.8-1.3μ m 附近有一峰值,反射率 至 高达 40%或更高,形成植被的独有特征。这是由于植被叶的细胞结构的影响,除了吸收和透射的部分,形成的高反射率。(3)在中红外波段(1.3~2.5μ m)吸收率大增,反射率大大下降,特别是以 1.45μ m、1.95μ m 和 2.6 ~ 2.7μ m 为中心是水的吸收带,形成低谷。这是受到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植被指数 1)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 ) RVI=NIR/R 研究表明(陈述彭,赵英时,1990)RVI 是绿色植被的一个灵敏指示者,它与叶面积指数、叶干生物量、叶绿素含量等植被参量 相关性好。在高覆盖度下,RVI 将变得对植被十分敏感,与生物量的相关性最好, 但当植被覆盖小于 50%时,RVI 不能很好地地识别植物密度差别, RVI 对大气状况极为敏感, 大气效应极大地降低了对植物检测的灵敏度, 尤其在 RVI 值高时, 其影响相当显著。2)归一植被指数(Normalized Vegetation Index )NDVI=(NIR-R)/(NIR+R) 实验证明:NDVI 对土壤背景的变化较为敏感,它与叶面积指数、叶干生物量、叶绿素含量、 植被覆盖度、光合作用等植被参量相关性好。当植物覆盖度小于 15%时,数值高于裸土的 NDVI 值;植被可检出,但不易反映出植物生 物量,如干旱区 植物覆盖度由 25-80%时,NDVI 值随着植被量呈线性增加, 当植物覆盖度大于 80%时,NDVI 值对植被检测灵敏度下降(陈述彭,赵英时,1990)。且在地 面覆盖度较低时,如干旱或半干旱地区,作为生物量指标则效果较差(John A.,1995)。3)修正植被指数(TVI) (TVI-Transformed Vegetation Index) TVI=[(NIR-R)/(NIR+R)+0.5]0.5 此指数并不比归一化植被指数含有更多的信息,同样是 RVI 的函数,但该指数在许多情况 下,表现出比归一化植被指数与生物量有更好的线性相关性。4)土壤修正植被指数 (SAVI-Soil 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式中 L 为一常数,可依据经验进行确定,目的是减少植被指数对土壤背景变化的敏感性。对于中等植被水平,L 值一般在 0.5 左右。式中(1+L)可保证 SAVI 值的范围与 NDVI 相同,即在区间[-1,+1]之内。Huete 和 Jackcon (1987) 的研究表明, 在植被低覆盖情况下, SAVI 是一个较好的植被指数。5)环境植被指数 (EVI-Environmental Vegetation Index) 近红外光与红光波段之差,又称为差值植被指数。 EVI=NIR-R EVI 对土壤背景的变化较 RVI 要敏感, 在植被覆盖度为 15-25%时,它随植被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大, 当植被覆盖 80%时它对植被的灵敏度有所下降 6)正交植被指数 对 NOAA 卫星而言 PVI=1.6225(NIR)-2.297(R)+11.0656 对 LANDSAT 而言 PVI=0.939(NIR)-0.344(R)+0.09 7)垂直植被指数PVI=[(PSR-PVR)2+(PSIR-PVIR)2]1/2 式中PSRDD土壤在红光光谱段反射率; PVRDD植被冠层在红光光谱段反射率; PSIRDD土壤在近红外光谱段反射率; PVIRDD植被冠层在近红外光谱段反射率。遥感植被解译的应用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草场资源调查 林业资源调查 农作物遥感估产 作物长势监测(精确农业) 农业区划(布局)遥感 植物病虫害遥感 植被制图 城市绿化调查 生态环境评价 全球变化遥感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遥感
【第三篇】:资源与遥感信息技术课程sky@#¥,遥感技术工作总结作为 21 世纪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之一,在当前我国 农业发展中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遥感技术已 经广泛地应用在军事、国防、农业、林业、国土、海洋、测绘、气象、 生态环境、水利、航天、地质、矿产、考古、旅游等领域,影响了人 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为人类提供了从多维和宏观角度去认识世界的 新方法与新手段, 关键词:应用 探索 3S 发展趋势 一 、引言 遥感是现代空间信息学的主要技术之一,可以客观、准确、及时 地提供作物生态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各种信息,它是精确农业获得田间 数据的重要来源,作为一种高效的探测、获取、分析和处理空间信息 的先进手段,广泛应用于土地管理、城市建设、林业、环境、农业等 各个部门[1]。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在获取地球表面和深部的时空信息 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随着全球化资源、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激化, 数字地球战略的竞争,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问题迫切需要依靠遥感技 术进行解决。二、 遥感技术的应用 1、地质遥感 遥感技术应用于大面积的地质灾难调查,可达到 及时、具体、准确且经济的目的。在 2008 年“5.12”汶川大地震的 后续救援工作中,遥感技术就发挥了突出作用,第一时间提供了地质 地貌变化情况,为政府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了依据。在舟曲泥石流灾害 中,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科研人员就使用遥感技 术,重点提取了 6 条沟谷与泥石流发生有关的信息,得到集水面积、 流域平均坡度、流域落差和植被覆盖度等参数。经过分析,科研人员 判断出,当地哪些地方仍存在泥石流隐患,哪些地段发生大型泥石流 的可能性较小,让前方人员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安排救灾工作。2、林业遥感 在林业方面,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清查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火灾和 病虫害。火灾是林业的大敌,利用航空红外遥感技术,不仅能发现已 燃烧起来的烈火,而且可以探测到面积小于 0.1-0.3 O小火情,还能 及时预报由于自燃尚未起火的隐伏火情。利用卫星遥感,一次就可探 测到上千平方千米范围内发生的林火现象。卫星遥感防火监测服务在 吉林省森林和草原防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人烟稀少的原始 林区,能及时监测到t望岗哨难以发现的火点,为林火的扑救赢得时 间。3、测绘遥感1 人造卫星每隔 18 天就可送回一套全球的图像资料。利用遥感技 术,可以高速度、高质量地测绘地图。4、军事遥感 在伊拉克战争中,遥感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打击目标的确 定,水源的发现,地下坑道的发现,隐藏所的目标锁定等。为战争的 战略指挥和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最大限度的发挥攻击效益,极 大的增强了军队战斗力。自动化侦察系统,搜集预处理情报系统,自 动化通信系统,气象侦察等,充分保障了空中、地面作战的进行。遥 感技术获得的信息探测范围大,资料新颖,而且为动态变化,还可迅 速成图,搜集方便,不受雨雾、地形等条件的限制。5、农业遥感 农业遥感是指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业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 状分析,农业病虫害监测,农作物估产等农业应用的综合技术, 是当前遥感应用的最大用户之一。在 2007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写 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农业生产中积极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 理信息系统、遥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可见遥感在农业中的重 要地位。①.农作物估产与监测 2004 年以来,利用遥感估产运行系统 得到的冬小麦、玉米的长势、墒情、面积和产量监测结果一直纳入农 业部“农情信息发布日历”,成为农业部粮食会商的 3 大信息渠道之 一,通过农业部官方网站对外发布。像遥感站所进行的冬小麦监测、 玉米监测就是遥感估产运行系统中的地面调查系统。②.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在小麦生产中,小麦条锈病是损失 大、危及范围最广的一种病害。长期以来,我国对小麦条锈病的监测 工作仅限于田间取样调查。但是,针对大面积病害的监测,采用人工 调查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监测效率很低,等病情上报到有关 部门时,往往病害已大范围暴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中 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马占鸿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 已能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我国主要小麦品种实施条锈病病情监测。和人工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相比,采用卫星遥感监测效率更高,精 度更高。③.农情监测 农情参数的获取可以用于指导农田的生产管理, 实行变量投入,达到优化生产、提高生产率、减少污染,是现代化农 业发展的趋势。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大、探测周期短、现时性强、 费用成本低的特点,为农情参数快速、准确、动态地获取提供了重要 的技术手段。6、环境遥感 遥感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上既可宏观观测空气、土壤、植被和水2 质状况,为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也可实时快速跟踪和监测突发环 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发展, 及时制定处理措施, 减少污染造成的损失。[3] 1 ○.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 利用红外扫描仪监视石油污染 ,全球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及其 制品高达 1000 万吨,利用多光谱航片可对海面石油污染进行半定量 分析,将彩色航片同步拍照与近红外片做的彩色密度分割图相比较, 更精密地判断和解译信息,参照图片画出不同油膜厚度的大致分级 图。。2 ○.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美国、欧盟、日本和俄罗斯的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组成的静 止气象卫星监测系统昼夜不停地观测地球的气候变化, 得到全球范围 内的大气参数、海洋参数、地表状况、辐射收支和臭氧分布等信息, 对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的研究非常重要。3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自然灾害 遥感技术对于暴雨、水土流失、地震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调查与 监测也很有效。比如说地震与地球活动构造块体分布及其活动方式密 切相关, 利用卫星预测地震技术主要集中在电磁波辐射和电离层异常 监测、地表形变监测、红外辐射监测以及卫星重力监测等方面。三、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光谱信息成像化,雷达成像多极化,光学 探测多向化, 地学分析智能化, 环境研究动态化以及资源研究定量化, 大大提高了遥感技术的实时性和运行性,使其向多尺度、多频率、全3 天候、高精度和高效快速的目标发展。1.遥感影像获取技术越来越先进 1 ○随着高性能新型传感器研制开发水平以及环境资源遥感对高精度 遥感数据要求的提高, 高空间和高光谱分辨率已是卫星遥感影像获取 技术的总发展趋势。遥感传感器的改进和突破主要集中在成像雷达和 光谱仪, 高分辨率的遥感资料对地质勘测和海洋陆地生物资源调查十 分有效。2 在对地 ○雷达遥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获取影像以及穿透地物的能力, 观测领域有很大优势。干涉雷达技术、被动微波合成孔径成像技术、 三维成像技术以及植物穿透性宽波段雷达技术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成 为实现全天候对地观测的主要技术, 大大提高环境资源的动态监测能 力。2.遥感信息处理方法和模型越来越科学 神经网络、小波、分形、认知模型、地学专家知识以及影像处理 系统的集成等信息模型和技术,会大大提高多源遥感技术的融合、分 类识别以及提取的精度和可靠性。统计分类、模糊技术、专家知识和 神经网络分类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复合的分类器, 大大提高分类的精度 和类数。多平台、多层面、多传感器、多时相、多光谱、多角度以及 多空间分辨率的融合与复合应用,是目前遥感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不确定性遥感信息模型和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应用也有待 进一步研究。4 3.3S 一体化 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 信息共享的需要以及地球空间与生态 环境数据的空间分布式和动态时序等特点,将推动 3S 一体化。全球 定位系统为遥感对地观测信息提供实时或准实时的定位信息和地面 高程模型;遥感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自然环境信息,为地理现象的空 间分析提供定位、定性和定量的空间动态数据;地理信息系统为遥感 影像处理提供辅助,用于图像处理时的几何配准和辐射订正、选择训 练区以及辅助关心区域等。在环境模拟分析中,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的结合可实现环境分析结果的可视化。3S 一体化将最终建成新型的 地面三维信息和地理编码影像的实时或准实时获取与处理系统。[4] 4.建立国家环境资源信息系统 国家环境资源信息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环境资源数据库是国家环 境资源信息系统的核心。我们要提高对环境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为 我国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和决策 支持[5]。四、结语 目前,“数字地球”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战略制高点,世界各国政 府和有识之士正在付出巨大的关注和行动,作为对应策略,我国的 “数字中国”规划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总之,随着科学的进步,遥 感技术会越来越先进,其所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参考文献:[1] 秦文俊.《遥感图像处理》课程在地理学专业中5 的探索与实践.现代测绘,):45~48. [2] 杜培军.遥感原理与应用[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06. [3]任源,杨晓晶. 遥感技术在现代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应 用. 环境保护科学第 33 卷第 3 期,2007 [4]. 徐铁兵. 3s 技术集成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河北环境科学 第 3 期,2002[5]. 施益强,陈崇成,陈玲. 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 应用中的进展. 科技导报,20026
【第四篇】:1遥感总结,遥感技术工作总结点 (1)大面积的同步观测(空间特性) (2)时效性(3)信息的综合性和可比性(4) 经济性 (5) 局限性 2 遥感技术应用领域举例 ? 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及其动态监测 ? 主要农作物的遥感估产 ? 重要自然灾害的遥感监测 与评估 ? 城市发展的遥感监测 ? 天气与海洋 ? 其他领域如军事、突发事件等 3.遥感学常使用的电磁波分类名称和波长(λ)范围 紫 外 线 0.01 ----0.38 μ m 可 见 光 0.38 ---- 0.76 μ m 近 红 外 0.76 ---- 3.0 μm 中红外 3.0 ---- 6.0 μm 远红外 6.0 ----15.0 μ m 超远红外 15 ---- 1000 μm 微 波 1 ---- 1000 mm 4 黑体:在任何温度下,对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全部吸收。5 地物发射电磁波的能力以发射率作为衡量标准;地物的发射率是以黑体辐射作为参照标 准。6 瑞利散射(分子散射) :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主要由大气中 的原子和分子引起。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大气颗粒对可见光,距离地面 9-10km,电磁波长小于 1um)----天为什么是蓝的?日出日落时天空是橙红色? 7 .TM 图像(30 米分辨率) 1:10 万 ETM(15 米分辨率) 1:5 万 SPOT5(5 米分辨率) 1:2.5 万 SPOT5(2.5 米分辨率) 1:1 万 IKONOS(4 米分辨率) 1:2.5 万 IKONOS(1 米分辨率) 1:3000 Quickbird(2.44 米分辨率) 1:1 万 Quickbird(0.61 米分辨率) 1:2000 8.波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9 辐射分辨率是指传感器接受波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10 目视解译:指专业人员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判读仪器在遥感图像上获取特定目标地物信 息的过程。11 直方图的作用:直观地了解图像的亮度值分布范围、峰值的位置、均值以及亮度值分布 的离散程度。直方图的曲线可以反映图像的质量差异。12 几何畸变是平移、缩放、旋转、偏扭、弯曲等作用的结果。13(1)监督分类 首先需要从研究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训练场地作为样本。根据已知训练区提供的样本,通过 选择特征参数(如像素亮度均值、差等),建立判别函数,据此对样本像元进行分类,依据样本类 别的特征来识别非样本像元的归属类别。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区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 “学 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2)非监督分类 非监督分类的前提是假定遥感影像上的同类物体在同样条件下具有相同的光谱信息特征。是在没有先验类别(训练场地)作为样本的条件下,根据像元间相似度的大小进行归类合 并。14 图像的预处理又被称作图像纠正和重建,其主要目的是纠正原始图像中的几何与辐射变 形,即通过对图像获取过程中产生的变形、扭曲,模糊和噪音的纠正,以得到一个尽可能在 几何和辐射上真实的图像。15 几何畸变的原因: 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地形起伏的影响;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大气折射的 影响;地球自转的影响。16 直方图的性质(1)直方图反映了图像中的灰度分布规律。它描述每个灰度级具有的像素个数,但不包括 这些像素在图像中的位置信息。(2) 任何一幅特定的图像都有唯一的直方图与之对应, 但不同的图像可以有不同的直方图。(3)如果一幅图像仅包括两个不相连的区域,并且每个区域的直方图已知,则整幅图像的 直方图是这两个区域的直方图之和。(4)由于遥感图像数据的随机性,在图像像素足够多且地物类型差异不是非常悬殊的情况 下,遥感图像数据与自然界的其他现象一样,服从或接近正态分布。17 直方图的应用根据直方图的形态可以大致推断图像的反差, 然后可通过有目的地改变直方图 形态来改善图像的对比度。一般来说,如果图像的直方图形态接近正态分布,则这样的图像反差适中;如果直方 图峰值位置偏向灰度值大的一边, 图像偏亮; 如果峰值位置偏向灰度值小的一边, 图像偏暗; 峰值变化过陡、过窄,则说明图像的灰度值过于集中,反差小。(见下页图) 18 噪声的统计特征 。1. 根据空间域分布模型分类:高斯噪声、瑞利噪声、泊松分布、脉冲噪声、均匀噪声 等。2. 根据频域谱波形分类,有白噪声、1/f 噪声、 α f2 噪声等,这里 f 为频率。3. 根据空间上或时间上的相关、不相关分类。4. 根据在统计上平稳、非平稳分类。19 大气窗口:受到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20 扫描系统:电子扫描系统,光机,推扫式,成像光谱仪。21 直方图:图像直方图描述了图像中每个像元值(DN 值)的像元数量的统计分布。它是通 过每个亮度值的像元数除以图像中总的像元数,即频率直方图。22 黑体:在任何温度下,如果某物体对任何波长的电磁波辐射能全部吸收。23 辐射量的测定:辐射测量和光度测量。24 传感器组成:收集器,探测器,处理器,输出器。25 遥感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几何处理,辐射处理,图像滤波与增强,图像变换,特征提 取,遥感分类,信息融合,图像压缩与存挡,专题信息提取与目标识别,其他高端处理。26 目标解译方法: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断法,地理相关分析法。27 目视解译步骤:目视解译准备工作阶段,初步解译与判读区野外考察,基于遥感影像判 读标志的室内详细判读,野外验证,疑难问题的补判,目视解译成果转绘与制图。28 直方图应用:数字化参数,边界阈值选择,综合光密度。29 图像校正:从具有畸变的图像中消除畸变。几何校正:消除几何畸变。辐射校正:消除辐 射量失真。30 图像几何校正包括粗校正和精校正。31 几何校正过程:准备工作,输入原始数字影像,建立校正变换函数,确定输出影像范围, 像元几何位置变换,像元的灰度重采样,输出校正数字影像。32 几何校正步骤:选择控制点,建立整体映射函数,校正模型求解,像元亮度值重采样。33 几何校正方法:多项式校正法,共线方程式校正法。34 遥感图像自动分类处理过程:图像选择与预处理,特征选择特征提取,分类处理,结果 检验与后处理,成果输出。35 遥感应用技术流程:问题分析与遥感信息源选择,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数据统计分析 与模型建立,结果解释表达与应用。36 资源遥感:矿产资源遥感,土地。城市遥感:城市扩展遥感监测,城市生态环境遥感, 城市人口遥感估算,城市规划遥感。环境遥感: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灾害遥感洪灾遥感,火灾,地质灾害。农业遥感:作物估产,作物生长状态监测,农业病虫害监测。37 方差是所有像元亮度值和均值之差的平均平方值。其平方根值为标准差 (又称均方根差) 。标准差越小,图像中像元亮度值就越集中于某个中心值,反之,则越发散。38
【第五篇】:2014年遥感监测方面总结,遥感技术工作总结项目情况简述根据《省农业遥感监测技术规程》 ,我市承担盂县玉米样方 监测和全市种植业结构监测。其中在盂县布设玉米监测样方 10 个,在全市布设监测样段 30 条。一般情况概述:今年除降雪量稀少外,六、七月份的降水以 及八月中旬前的降水都比去年同期偏少, 有春冻和雹灾,全市温 度出现两次高温周期。略有伏旱,比去年长势明显有一定差距。如果降水量正常,总产量有望接近正常年份的八、九成。总的来 讲,略有旱象,伏天降水不太充足,作物长势一般及略差。一些 人为管理不好的地块、 一些玉米品种选择不好的地块以及部分受 旱坡地长势较差。除去上面的因素外,大部分面积的作物普遍长 势接近正常年份。占三分之一的坡地不耐旱,总体比去年减收 10%-20%。降水正常的乡镇牛村、北下庄的坡地没受影响,受旱 灾影响较重的乡镇西潘、梁家寨有一小部分坡地减产将近 50%。样段分析样段总长度 17986 米, 其中空地 (荒坡) 381 米, 占 2.12%, 比去年减少 0.09%;弃耕地 527 米,占 2.93%,比去年减少 0.93%; 还林草地 1119 米,占 6.22%,比上年增加 0.54%(主要是核桃); 玉米 11346 米,占 63.08%,比上年增加 1.55%;豆类 910 米,占 5.06%,比上年增加减少 1.92%;薯类 894 米,占 4.97%,比上年减 少 1.59%(主要是马铃薯减少);谷子 1273 米, 占 7.08%,比上年增 加 2.91%;高粱 79 米, 占 0.44%,比上年增加 0.02%; 糜粟 182 米, 占 1.01%,比上年减少 0.12%;菜地 265 米,占 1.47%,比上年减少 0.53%;瓜类减少 0.09%,没有西瓜种植;油料 (由向日葵转向花生) 119 米,占 0.66%,比上年增加 0.17%;经作其它(主要是万寿菊) 12 米,占 0.07%,比上年减少 0.06%;占用耕地 879 米,占 4.89%, 比上年减少 0.14%。虽取路段有一些不小的变化,但总的来讲空地、弃耕地、豆 类、薯类、糜粟、经作菜地、经作其他等比上年有减少的趋势。还林草地、谷子、玉米、高粱、油料、占用耕地等面积有上升的 趋势,特别玉米、谷子、还林草地有大的上升趋势。从长势看, 除一些管理差的地块及一些地方外普遍长势接近正常年份。一些 样段选在公路傍边,由于公路绿化,林木对玉米的影响大,监测 到种植的豆类、薯类作物有所增加,玉米面积比实际略有下降。同时样段受数量和监测工作量的限制, 不可能全部反映本地的种 植结构,小麦(夏玉米) 、菜地、果园、苗圃、林地、药材等经 济作物没能反映出真实的情况。开矿、筑路、建厂等占用农业耕地比较突出,农业种植面积 进一步缩小。去年的小米价格较高,今年的谷子面积增加,表明 市场对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起着决定性作用。瓜类中西瓜也种植 少了。薯类中马铃薯面积少了,红薯面积多了。药材种植及玉米 覆盖面积有所扩大。施工地附近的弃耕荒地有所减少。从农户市调查情况,使用除草剂的地块在增加,成为农药使 用主流,费用在 15~20 元左右。从化肥投入、种子价格看,与 去年相差不大。耕作、 收获使用机械的面积扩大, 成本有所提高, 成为除种子、化肥外主要的资金投入,高的每亩投入 200 元。从 玉米的出售行情看,今年的玉米价格是每斤 1.01~1.03 元,和 去年持平。今年的玉米价格和玉米的历史高价 1.10 元相比,不 升反降。由于今年降水偏少,产量明显受到影响。好的平地比去 年减产5%左右,山坡地减产 10~20%左右。每亩可能比去年减 少收入 70 至 100 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ed可见光通信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