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二三个二千年的老祖宗的老话群葬在同一墓中怎么排序为好?

到期公墓真的不再续租了吗? 管理方和墓穴拥有者都纠结 | 北晚新视觉
到期公墓真的不再续租了吗? 管理方和墓穴拥有者都纠结
日讯,林女士这几天有点上火,让她着急的是最近看到的一篇新闻,上面说公墓到期后将不再续租,而她去年刚给父亲买好了墓地,母亲惦记这事都吃不下饭。到期公墓真的不再续租了吗?
公墓到期续不续租,管理方其实也很纠结
10月21日,本市多家媒体报道:市民政局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绿色生态殡葬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实现50%生态殡葬的目标。同时,对于租用合同到期的传统墓穴,原则上不再以传统墓穴的形式续租。
这条消息引发许多人关注,因为北京的很多墓地都将陆续到期。八宝山人民公墓负责人去年曾介绍,八宝山人民公墓现已有三成左右的墓地超过了20年的使用期限。
看到新闻报道后,林女士有了疑问:“不再续租究竟是指在2020年之后买的墓地,还是在那之后到期的墓地都不续租?可是我们买的时候,没跟我们说不能续啊。”林女士的疑问也是很多人的想法--在此前的相关规定中,墓穴是可以续租的。1996年出台的《北京市殡葬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墓穴及骨灰格位的一个使用周期最长为20年,在墓穴或骨灰格位的20年使用周期到期时,拥有者可以续租。
那么,市民政局真的规定了公墓到期不续租了吗?记者在北京市民政局的官方网站上搜索《意见》原文,但这份文件并没有在网站上公开。记者辗转找到了这份序号为“京民殡发〔号”的文件,看到 “对于租用合同到期的传统墓穴,应以适当方式进行节地生态化改造,原则上不再以传统墓穴的形式续租。鼓励将传统墓穴进行节地生态化改造”的字句。
随后,记者以市民名义打电话到北京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咨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是新闻报道错了,我们的规定是传统墓穴,如果租用者不主动续租,我们鼓励转成生态安葬,比如树葬或者草坪葬,愿意进行生态化改造的,政府还会给补助。”
文件中的规定和殡葬管理处工作人员的解释,并不一致。在究竟是不是“原则上不续租”的问题上,似乎管理部门也很纠结。
【批注】免费深埋
北京市殡葬管理处处长王琦之前曾介绍,由于目前法律上尚无明确规定,所以无人续租的老墓基本都由陵园根据自身情况处理。北京通惠陵园建了一个深埋式生态节地安葬设施,对于既不愿续租又不愿改造的老墓内的骨灰,可免费深埋。
20年到期后,还续不续租
其实,在是否续租墓穴的问题上,纠结的不仅仅是管理部门,很多墓穴的拥有者也有点拿不定主意。
续:合同写明可以续,费用也不高
林女士是坚定的续租者,她们家去年花费11万多买了墓穴,把父亲安葬在昌平的一家陵园里。林女士现在四十出头,她表示等到20年后,她肯定要给父亲的墓地续租。“我们买的这块墓地在那个陵园属于中等偏上的吧,贵的还有七、八十万的。合同上是写明可以续租的,续租的费用也不高。我公公婆婆也都埋在那里,到时候,即便我妈妈不在了,我也肯定会续租的。”
不续:树葬或者草坪葬都挺好,没必要再多花钱
而六十出头的姜先生态度跟林女士就正好相反,他前年花了将近五万买了墓地把老伴安葬在昌平的陵园里,“等到期了,如果我还在,肯定就不续租了,如果我不在,闺女非要续租我也拦不了。”姜先生觉得完全没有必要非得买墓穴安葬:“其实我媳妇跟我一个想法,树葬或者草坪葬不都挺好,或者干脆攘了。要尽孝,我们活着的时候对我们好就行,等我们两腿一蹬,就没必要再多花钱了,我们又看不到,那都是给别人看的。可是我闺女非要给她妈妈买墓地,我也拦不住。”姜先生说,他已经跟闺女反复交代了好几次,“等我没了,火化了之后骨灰撒海就行,或者攘了都行。周总理的骨灰都能撒海,我们有什么想不开的!”
犹豫:兄弟五六个,谁也不敢出头,都忌讳着
在记者采访的几十个北京市民中,像林女士和姜先生这样,态度坚决的还是少数,多数人还处于犹豫不定中,而这种犹豫多少都带着“被裹挟”的意味。宋先生兄弟姐妹五个,母亲去世已经21年了,父亲也在14年前就去世了,13年前,宋先生兄妹花了几千元买了两块墓地,把父母葬在门头沟的陵园里。最初,兄弟几个还在清明的时候一起去扫墓,当天下午全家聚会,这几年都是各自去各自的,“我二哥就住在门头沟,二嫂家的老人也埋在那里,跟我们一起不方便。姐姐家的孩子去年有了小孩,我姐姐让孩子给栓住了,来去匆匆的,也不跟我们约了。”对于墓地到期后,是否续租,宋先生个人觉得生态化改造挺好的,“有个念想就行了。其实很多时候,活人给死人办事,都是给活人看的。愿意想着的,没有墓地也能想着,何必非要那个形式。”不过,宋先生承认,他绝不会跟兄弟提这个想法:“兄弟姐妹多了,大家都互相看着呢,谁都不敢出头,互相都忌讳着。我既不是大哥,也不是幺儿,我就随大流,到时候大哥怎么说我就怎么办吧。”
【批注】家属难找
去年,北京八宝山人民公墓曾经对外公布了一个数字,墓园共有6万多个墓穴,到期和面临到期的超过3万个,但其中已经完成续租的墓只有六、七千。续租比例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家属难找。
【专家意见】
墓地租期宜以30年为好,不续租
一些接受采访的市民表示,他们之所以希望续租,关键是觉得20年的时间太短。宋先生就提出,“墓地的租用期要是能延长一点就好了,等我们这一代人去世了,下一辈跟爷爷奶奶之间的感情比较淡,墓地或者改造甚至推倒重来,他们都能接受。”
北京的墓地一个使用周期最长为20年的现状,最初的依据其实来自1992年民政部发布的《公墓管理暂行办法》中一个规定。这条规定明确了“经营性公墓的墓穴管理费一次性收取最长不得超过20年”。目前,全国出台了明细规则的各地,对续交时间、续交标准的差别也很大。比如,上海的规定是墓地的使用周期为70年,不续租。
上海理工大学教授、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乔宽元告诉记者,“推广节地生态葬式涉及千年旧俗,没有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毅力是不行的。特别是在已建几十年的老墓中,非零起点,就涉及在租约期内或租用合同期满需续租的老墓穴的节地生态改造问题,就直接与契约当事人有关联了,处理不当,易产生误解,甚至矛盾。北京市民政局率先破题,这是值得称颂的。新的政策设计,本意是为公众提供了选择空间,但增加了对长远预期的不确定性,可能引发新的矛盾。”
乔宽元认为,“墓地的租用期宜以30年为好,不续租。”原因在于代际年龄增长,从20年拉长到30年左右。“代际年龄的变化反映到墓穴的年限上,就成了20年的年限,相当于儿子要看着老子的墓被挖出来,这是很多老百姓不能接受的,也不符合我们的习俗。但是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让孙子解决爷爷的问题,就比较好办。到时候,如果需要继续保存,可以将骨灰迁葬在生态密集葬葬区中,使骨灰占地在土地承载力的范围之内。”
【批注】先续10年
去年清明节前,北京市殡葬管理处负责人曾经透露,北京市老墓到期普遍是先办理10年续租手续:缴纳土地租赁费和墓穴管理费,前者为城区每平方米1500元,郊区每平方米1000元,后者按当初墓穴造价的5%计算。
把墓园建成文化生态园
上海理工大学教授、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 乔宽元:
推广节地生态葬式,首先需要创新运作模式,在老墓穴的节地生态改造中,尽可能让市民在经济上的支出减少,降低负担。如能形成“政府补一点、公墓贴一点、市民出一点”三个一点的格局,节地生态改造就可能更顺畅一些;
二是创新生态节地葬式。老墓穴的节地生态葬式改造应与墓穴所在的墓区的整体改造相结合。仅是单个墓穴的节地生态改造,景观效果常常得不偿失的。因此,公墓方先要提出墓区的整体改造方案,使墓区更美、更生态,让市民满意,乐意接受,就可以减少许多矛盾;
三是老墓改造中节地与生态并举,应以节地优先。在一定期间内,个别墓穴的生态改造,并不对宏观生态环境即刻产生根本性影响。因此,应着力创造性突破在既定墓地上安葬多具的骨灰,使老墓区担当起安置更多骨灰的责任,呈现老墓地入葬量的“倍增效应”,以解墓地稀缺的急迫之忧。
还应加强墓园文化创新。墓园本质上是文化园地。把墓园一旦建设成为具有人生文化特色的文化园地,把公众对骨灰的过度纠结转变为逝者人生文化的保存上,则使一个城市多了一座文化资源不断增加、充满乡愁和历史记忆的文化生态休闲旅游胜地。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主笔:周明杰 插图:宋溪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网页至朋友圈(点击二维码隐藏)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
新视觉·新媒体
北晚新视觉微博
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北京晚报APP
北晚新视觉微信
新视觉影社微信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205室 电话:010-邮箱:takefoto(at)vip.sina.com
工信部备案号:公安机关备案号:09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祖宗十九二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