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都是微信/微信支付宝扫码大变支付,QQ支付却从没见过

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QQ推PC抢红包,是对微信的内部竞争OR围剿支付宝的马前卒?距离春节不到40天,红包大战又该来了。毫无疑问,新年红包战役,是腾讯与阿里的年终对决,但这次,打响这第一枪的却是QQ。近日QQ的PC版推出PC端抢红包,几乎同时,支付宝带有AR红包功能的10.0版本也来了。那么,QQ这次的发版,是对微信的内部竞争,还是腾讯围剿支付宝的马前卒?QQ微信争相发版,年终PK火药味渐浓QQ和微信在腾讯内部的竞争是公开的秘密,也正是这种竞争机制,促使两家。而微信最近接连发布微信10秒视频和朋友圈修图功能,微信小程序也有新动作,着实吸引了用户以及开发者的目光。而我们看到,QQ的策略是——提前打响红包战役。QQ的同学为何如此有信心?几方面原因:一是用户基数,腾讯2016年Q3财报显示QQ月活跃用户为8.77亿,这8.77亿的用户遍布了各个年龄段;二是目前腾讯游戏,如DNF、LOL、CF以及视频的发展,让PC端QQ的活跃度仍然保持了高活性;第三,就是习惯,QQ靠PC端起家,很多中老年用户,也习惯于在PC端上使用QQ。当然,QQ此次发版也略显仓促。尽管QQ是目前唯一可以在电脑上抢红包的软件,但QQ尚需完善相关功能才能让用户在抢红包上拥有更好的体验。比如,我们只能在这个版本的QQ上抢红包,但不能发,这就使得这项从移动端移植到PC端的功能略显鸡肋,当用户因为这项功能升级QQ时,希望看到的是一个马上就能体验红包功能的QQ,而不是只能等着。说得直白一些,QQ在红包功能上进行创新的本意是好的,但是细节并没有研究清楚,红包是一个双向的社交行为,“发”与“收”这两个行为让红包具有了传递性,而QQ在PC端上线的是行为末端的“收”,这让用户对于这项功能的认知时间延长,无法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当然,只有在春节过后,我们能够看到有多少用户通过PC端QQ抢了红包,这些用户在QQ活跃用户中的占比是多少,有了这些数据才能够佐证这个功能是不是一次成功的创新。但是,毫无疑问,QQ团队的抢先发版,一定会给微信团队以压力,同时也可以以围剿支付宝为名,规避内部竞争落人口实。这一点上看,QQ团队的策略明确。QQ和微信围剿?支付宝AR红包能守住线下吗?说完了QQ,我们看看支付宝。全中国人民都知道,支付宝想在两方面突破:社交和线下。在支付战场,支付宝恰恰让微信通过社交的方式(抢红包)抢占了市场,而线下目前也被威胁。随处可见的微信支付二维码,京东也找来了沃尔玛和永辉超市,亚马逊研究的“拿了就走”亚马逊Go实体店,支付宝如果不想输,必须硬着头皮上战场。
上一页&1共3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支付战终极对决:支付宝微信火拼线下场景、海外市场|支付宝|腾讯|微信支付_新浪科技_新浪网
支付战终极对决:支付宝微信火拼线下场景、海外市场
支付战终极对决:支付宝微信火拼线下场景、海外市场
  小马哥(马化腾)并不吝于为自家产品站台,但为同一项业务连续几次披挂上阵,却是小概率事件:继两个月前在合肥亲自示范如何刷“码”乘公交后,11月16日,马化腾出现在广州,再次示范了一把如何用乘车码扫码入闸搭乘地铁。
小马哥现身广州示范“乘车码”搭乘地铁
  乘车码——这个马化腾的“一把手工程”在线下疯狂扩张,背后是微信支付在公共交通领域跑马圈地。
  最近一段时间,微信支付在交通出行领域中与老对手支付宝近乎“肉搏”。对这两大覆盖中国移动支付市场逾九成份额的国民级App来说,公共交通这一高频、高粘度的应用场景是移动支付最后的一块必争之地。
  据一位微信支付内部人士称,过去微信几乎布局了便利店、超市、餐饮等所有高频场景,今年微信支付的地推逻辑是联合“小程序”打造线下生态,这里面的“头号工程”便是乘车码。蚂蚁金服方面则表示,支付宝的目标是要布局全国的交通领域。
  微信支付需要在这场乘车码的争夺中胜出。今年上半年的市场数据显示,在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腾讯财付通(微信支付+QQ钱包)份额出现了下滑:据艾瑞数据,2017年第二季度,财付通份额从上季度的40%环比回落至39.8%,支付宝占比则从54%扩大到了54.5%。
  这是支付宝在微信支付的步步紧逼下,又一次重拾升势。自2014年微信红包推出以来,支付宝的市场份额便一直在被微信支付蚕食,占比从80%下滑到逼近50%。中金公司基于支付清算协会数据测算,2014年至2016年,支付宝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8.6%,而微信支付增速高达326.9%。
  腾讯猛攻线下生态化,蚂蚁金服也在今年调整了策略,放弃社交,回归线下支付和金融。微信、支付宝决战线下,未来的移动支付格局会发生改变吗?
支付宝和财付通合计占据移动支付市场94.3%的份额(来源:艾瑞咨询)
  公共交通:最后的必争之地
  “乘车码所覆盖的公共交通系统,是下一个高频、高黏度、低额度的交易场景。”马化腾在合肥推广乘车码时这样表示。
  9月以来,微信和支付宝一直在公共交通领域“攻城略地”。根据腾讯公布的数据,目前腾讯乘车码已登陆广州、青岛、驻马店、佛山、合肥等11座城市的公交系统。公开资料显示,支付宝也已和全国10多个城市的公交系统达成合作,其中杭州、武汉两个城市的公交车已经全线覆盖。
  11月16日,腾讯发布广州地铁乘车码,这是腾讯首次拿下地铁领域的移动支付系统;支付宝也在布局北京地铁系统,预计明年一季度北京所有地铁线路和车站都能接入。
  11月23日,微信支付正式接入12306铁路售票平台,这是一个原本由支付宝全面主导的移动支付市场。据悉,支付宝接入12306时,还通过对其进行了技术输出。
  此外,11月以来,香港的出租车和地铁市场也相继被微信和支付宝“攻克”。
  腾讯副总裁郑浩剑表示,乘车码只是腾讯构建整个城市智慧公交系统的一个切入点。此前腾讯已投资滴滴和摩拜,乘车码在公交、地铁、铁路等公共交通系统的布局,使得腾讯在交通出行领域的移动支付布局日渐清晰。
  目前,腾讯已形成一个“0-1-3-5-7”智慧交通布局(0公里:停车场无感支付;1公里:共享单车;3公里:腾讯乘车码;5公里:滴滴打车),初步完成了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完整覆盖。
  腾讯内部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城市公共客运量近1300亿次,在公共交通领域每天有超过4亿笔交易,这接近微信支付每天6亿笔的交易规模;且公共交通目前移动支付渗透率低,目前仍在大量使用现金或交通卡进行交易。
  在易观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师王蓬博看来,这也是线下支付的最后一块必争之地,“交通的特性是高频、刚需,现在看来,有这两个特点的领域几乎已全被占满”。
  微信支付:乘车码背后的秘密
  随着交通大战的打响,移动支付的竞争已全面转入线下。但有趣的是,腾讯设立的“游戏规则”是通过乘车码,而非简单的进行移动支付改造。为什么?
  严格来说,“腾讯乘车码”是基于微信小程序开发的服务模块。乘客用微信打开小程序产生二维码,然后将二维码对着扫码器,刷码成功后即可乘车。据微信相关人士透露,腾讯的“无感支付”也是一款小程序,在停车场一键绑定车牌,即可实现入场无需领卡、离场无需扫码的支付体验。
  今年1月9日,微信正式上线小程序。“腾讯一直在为微信支付寻找更多的落地场景,并希望通过小程序创造新的生态”,上述微信人士告诉全天候科技。例如,用户用乘车码乘坐地铁后,还可以根据腾讯信用分,直接在乘车码小程序内免押金使用摩拜——这是摩拜首次推出免现金押金服务。
  10月31日,微信上线小程序“红包店”,微信联合300家品牌商户,用户可通过“社交+消费”的方式获得红包,时间持续至日,腾讯预计累计补贴红包的金额将超过1.88亿元。
  微信小程序与红包店的联合作战,使得微信进一步深入到支付宝优势的线下零售领域。据小程序统计平台阿拉丁的监测,目前零售类小程序占比为20%,在数量上仅次于工具类小程序。
  艾瑞发布的《2017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监测报告》指出,第三方支付已进入线下消费时代,未来,酒店、娱乐、医疗等平均消费相对较高的场景将是线下支付规模增长的爆发点。
  同时,艾瑞报告也指出:截至2016年底,线下二维码支付业务(不含个人码当面付及聚合POS扫码产生的交易规模)中微信支付市场份额已过半,暂时处于领先地位。2017年初有报道称,马化腾在内部宣布微信支付线下份额已全面超越支付宝。
  据全天候科技了解,下一步微信进攻线下的路径有两条:一是通过微信小程序、二是三四线城市的拓展。分析认为,随着微信的用户和社交场景进一步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微信支付的优势将进一步展现出来。根据《2017微信数据报告》,截至2017年9月,微信支付月线下支付次数较去年增长280%,月社交支付次数较去年增长23%。
  支付宝:修复增长路径
  即便如此,支付宝仍在二季度扩大了与微信支付的份额差距。据全天候科技了解,这与两个策略有关:
  一是依靠蚂蚁金服的理财、保险、信用、银行等金融生态体系,对抗微信支付高频的冲击。据天弘基金公告,2017年上半年规模比去年年底激增80%,达到了1.43万亿元。
  其二,支付宝今年将重心转到线下,特别在便利商超、休闲娱乐、交通出行等小额高频领域。为此,支付宝在今年2月推出收钱码,服务线下数以千万计的小商户,并提出提现免费延长3年。
  收钱码的推出,直接对标微信的“面对面收付款”,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去年,面对微信支付的竞争,支付宝曾尝试通过高频服务提升活跃度,并做了一系列社交方面的尝试,如支付宝圈子。蚂蚁金服副总裁袁雷鸣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去年)确实走过一段弯路,现在重新聚焦小微商家服务,综合优势就出来了”。
  在“去社交”之后,支付宝开始着眼线下。除收钱码外,今年年初,支付宝成立线下支付事业部,并通过支付宝口碑打通“二维码-店铺-支付”通道。
  在线下领域,支付宝继承了阿里系强大的地推能力。今年6月艾瑞的一份移动支付调研报告显示,过去三年口碑的线下参与商家数从原来的2万增加到了200万,日均交易笔数超越美团。报告认为,口碑属独立业务线,已成为微信支付线下竞争新的劲敌。
  袁雷鸣指出:“线下支付的市场增长非常快,超出我们的预期,而且空间非常大,可以说线下支付体量是线上的10倍,如果丢失线下市场,会失去很大的一个机会。”
  去年10月以来,全力推进新零售战略。据全天候科技统计,一年之内阿里已投资500亿元加快商场、超市等线下布局。“新零售的搭建,也将为支付宝开拓更多的线下场景。”王蓬博表示。
  海外圈地:社交PK电商
  随着国内支付格局趋于稳定,移动支付的中国故事,正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上演。其中,香港是最大的国际化试验场。
  今年,微信和支付宝分别在香港推出了WeChatPay HK(微信香港钱包)和“支付宝HK”App,从此,香港用户的移动支付生活体验与内地全面接轨。从便利商店、出租车到地铁,在香港这个与内地粘合度最高的市场的争夺中,微信和支付宝的拓展速度几乎同步。
  作为总部在深圳的港股王,腾讯与香港有着天然的联系。马化腾年初就表示,今年腾讯会努展香港线下移动支付应用场景。
  不过总体而言,支付宝出海圈地的步伐比微信支付更大。资料显示,包括香港在内,目前支付宝已在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接入了线下商户门店,微信支付也已登陆超过13个国家和地区,支持12种以上的外币结算。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在境外用支付宝付款的人次同比激增7倍多,人均消费金额达1480元。
  微信支付出海与微信全球化面临的问题一样,虽然曾拿下多个国家社交排行榜第一名,但微信在使用广泛程度上不及美国的WhatsApp、日本的LINE。例如在香港,最受欢迎的社交软件便是WhatsApp。而支付宝在境外推广中重要的形式还是电商,例如在俄罗斯、巴西等热衷于从淘宝海淘的国家,支付宝与当地的支付合作正在落地。
  微信和支付宝都瞄准了出境游这一快速增长的群体。相对而言,双方真正来自境外的用户数增长并不多。以支付宝为例,截至今年8月,支付宝海外版的用户数为 4000 万;相比之下,截至今年6月,支付宝在国内的活跃用户已经达到5.2亿。
  据第三方数据公司对全天候科技透露,在境外线下消费时,只有通过国内登记的银行卡通道生成的支付数据才被计入支付份额,由于境内人群出国消费属于低频场景,因此,移动支付海外使用情况对二者市场份额的影响并不大。
  王蓬博认为,未来移动支付的增长点主要在海外和付费市场。11月7日,微信支付公告称,自日起,将对每位用户每个自然月累计信用卡还款额超出5000元的部分按0.1%进行收费。
  对于收费的原因,腾讯方面解释称,用户的每一笔还款都会产生支付的通道手续费,财付通对此一直在投入补贴。随着信用卡还款业务的迅猛增长,补贴的支付通道手续费也大幅增加,为了适当平衡成本和可持续发展,不得不对业务规则做出调整。2016年,微信和支付宝也相继宣布了提现收费的规则。
  “当用户数量和交易规模增长到了一个分水岭,微信和支付宝会考虑减少支出,并开展一系列业务获得盈利,例如互联网金融,以及推出针对B端的营销、增值服务类产品。”王蓬博分析称。
  实际上,微信支付的崛起,正在对腾讯的整体收入产生积极影响。腾讯最新财报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腾讯支付相关服务及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43%至人民币120.44亿元,线下支付月交易次数同比增加280%。
  相比之下,蚂蚁金服尚未公开财务数据,市场估计,蚂蚁金服每年获利高达200亿元人民币。11月初在香港表示,未来12至18个月都不考虑蚂蚁金服上市计划,上市地点也未能确定。
新闻排行榜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支付大战简史:支付宝 vs. 微信支付
我相信未来微信支付会抢占支付宝一定的份额,但无法致命。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号行者慎思(ID:shensing),作者陆树燊。
昨天(8月11日)支付宝App迎来了它的又一次涅槃&&是的,它又一次大改版了。
我看到很多评论文章,大家都在讨论支付宝的改版如何如何,也有人说:支付宝要做社交很简单,只要做个&附近的有钱人&功能就行。
要聊一个产品的改版是为什么,我们就要去看它的历史和现状,再来评论。
其实大家都没有注意到,这次改版只是过去四年支付大战的一个延续而已。这促使我决定写这样一篇文章,给广大互联网人和希望拥抱互联网行业的传统行业朋友们介绍一下这次大改版的背后逻辑,以及整个支付大战的基本历史。
为了更好的跟大家讲述,我先对我自己的相关经历做个介绍:
1.前支付宝资深产品经理,因为岗位的原因,曾经有机会全面的跟进了整个支付宝钱包各条业务线的情况;
2.在加入支付宝团队之前,是微信创始团队成员,从2011年-2013年经历了微信包括微信客户端、开放平台、公众平台以及微信支付的若干重要功能设计开发过程;
3.离开微信和支付宝之后创业做O2O业务,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
最近微信支付做一个活动,相信很多朋友都有参与,看看你是微信支付的第几个用户。点进去之后,我发现,我是第8位,非常早非常早,那是13年微信支付刚刚开始开发时,我留下的记录,而微信支付要到13年8月才正式发布。
介绍完毕,我们来聊聊支付宝的改版。
支付宝爱改版是出了名的,曾经是改一版换一次界面,每一次改版更新后,用户打开App一看:
咦这是什么鬼?!
我什么时候装的?!!
哦,是支付宝啊。
13年底我刚加入支付宝的时候,主管支付宝国内业务的总裁老樊找我聊天,我跟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以后能不能不要再大改版了,产品经不起折腾的啊&,他说嗯这版之后就不大改了。
看来他又反悔了&&这就是阿里,一直在&拥抱变化&。
关于阿里的&拥抱变化&文化,最夸张的一个案例,就是有一个员工,在一年里他的直属上级换了8次,一时成为笑谈(阿里员工谈到他时,其实是苦笑)。
老樊找我聊天最主要的主题是,我个人怎么看未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竞争形势。我说:&既然我决定过来,肯定是相信支付宝有未来,我相信未来微信支付会抢占支付宝一定的份额,但无法致命。&
当时整个阿里上下对微信已经是无以伦比的恐惧,从马云如此疯狂的推广来往就可以知道了,当然这种恐惧一直延续到现在。
当时我的思路是这样的:
(这份资料是我为写本文从自己过往的笔记中发现的,文件创建日期是2014年7月,实际的写的时间更早,是13年底我加入支付宝前写的评估两个产品的竞争形势,原先是手写笔记,后来整理笔记时将其录入电脑。全文如下)
微信支付 vs。 支付宝 竞争分析
(2013年12月,陆树燊)
微信支付:
优势:装机量、入口优势(社交传播途径)、扫一扫用户习惯充分、交互体验优雅、传播效应好、天然关系链、安全设备功能
劣势:后台支持能力不足、品牌认知混乱(多方合作弊病、链条过长)、用户认知不够、购物端后劲不足、收货地址等数据源有限、消费限额不高、用户绑卡量不大、合作银行不多、线下支持薄弱、商户合作有限
后续猜想:群体支付、当面付、商城、财付通导入、离线支付、拉动绑卡、水电煤、线下实物扫码购物、低额度捐款、公众平台文章看赏(统一做)、易迅实物货到付款扫码付、理财基金、拍卡识别、支持回乡证、支持外卡
优势:专业性、后方数据支持充足、个人账户、余额宝导入方便、传统用户认知度高、绑卡量大、合作商户量大
劣势:传播途径有限、用户装机量和用户活跃度有限、产品定位不够清晰、关系链不足
可优化:打通线下支付场景(大份额)、打通购物-支付-晒单闭环、提高客户端用户活跃度(提高可玩性、下发提醒机会)、提高新功能点曝光率和集中度、充分发挥移动端特点、通过其他途径带动客户端下载量、推进用户关系链建立、打通用户通讯录、安全设备
其他猜想:打的付款、货到付款支持、超市付款、理财记账服务、卡券服务带动使用率、航班值机、银行客服、银行网点等
刚刚看到这份曾经的笔记时,我发现自己是&预言家&,我&预言&的大部分功能当时远远还没有,但是现在基本都已经做出来了。
比如微信的群体支付、当面付、商城、财付通导入 、水电煤、公众号文章打赏、低额度捐款、理财基金等;
比如支付宝的打的付款、超市付款、理财记账服务、卡券服务带动使用率等;
微信公众平台文章的看赏功能是2015年才做的,支付宝的推进用户关系链建立、打通用户通讯录,就是现在正在努力做的事情。
我当然不是掐指一算就能预言,事实是,由于我非常了解两家公司的情况,所以我能够做出一些符合常理的判断。
在这一系列的文章中我会把我了解的整个过程跟大家分享。
第一章 支付宝简史
蚂蚁金服官方对这次9.9版本大改版的说法是:希望通过贯穿消费、生活、金融理财、沟通等多个领域的生活场景,打造以每个人为中心的一站式生活平台。
什么是一站式平台,我们来看看消费、生活、金融理财、沟通分别是什么?
1.消费:即是&口碑&中各种对标美团、大众点评的生活服务;
2.生活:指包括支付在内的各种常用工具,比如转账、付款、水电煤物业还款、信用卡还款、手机充值等等;
3.金融理财:指余额宝、招财宝、娱乐宝还有借呗、花呗、芝麻信用和互联网保险服务;
4.沟通:就是大家广泛诟病的抄袭微信的服务窗、聊天和生活圈功能;
这分别对应了支付宝App里的四个页面,而这些功能在上个版本的支付宝就已经有了。新版本的支付宝,并没有增加大功能,只是把生活圈提升到第一屏重点露出,并把产品的整体打通,使得体验更流畅、更完整。
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这些功能都是怎么一步步做出来的。
支付宝进化史
第一阶段:,支付工具
包括两个部分:
淘宝及其他平台的支付工具;
民生类支付(各种付款、转账功能);
第二阶段:,生钱管钱的工具
2013年初:增加卡券功能(改名:支付宝钱包);
2013年中:余额宝及其他各种宝、保险;服务窗(复制微信的公众号功能);
2014年:将支付密码改为6位密码(学习微信);增加原来的&探索&中的&附近&和&快抢&功能,即现在&口碑&的原型,提供各种消费场景(对标大众点评、美团)。
第三阶段:2015~现在,花钱的工具
2015年、2016年春节的两次红包更新和敬业福。
为了让用户抢红包更方便,官方一改过去强调安全的格调,鼓励用户关掉手势密码;
2015年中:新&口碑&独立运营,支付宝中给口碑的消费场景业务提供了一个单独的入口;
2015年底:聊天功能(像素级复制微信的聊天和朋友圈功能);
2016年(现在):调整了界面,重点突出生活圈,希望用户在支付宝里面互动起来。
以上就是我根据对支付宝的了解总结的基本脉络,一条非常清晰的发展线条:
支付工具&&生钱管钱的工具&&花钱的工具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我把聊天、红包都归入花钱的工具,也许看完全文你就知道了。
有没有发现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2013年。在这一年,此前9年一直坚持的定位突然改变,还为之改名叫&支付宝钱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支付宝为之疯狂?
第二章 &克星&的诞生
因为这一年,微信商业化了。
很多朋友看到支付宝几乎像素级别地拷贝微信,都会有个疑问:微信&&或者&社交&&&对支付宝来说,真的有那么重要么?
是的,非常重要!
2013年初,微信用户破3亿,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已经是前所未有的国民应用了,而且还长势凶猛。
也同样是13年初,在腾讯公司年会上,公司总裁刘炽平跟全公司员工说&2013年是微信的商业化元年&。这一年,微信发布了微信支付、游戏中心、表情中心,这三个志在让微信实现商业化的产品。
1.游戏是腾讯公司的历来营收重点,借助微信的大用户量、高活跃度和强关系链,这种优势也从PC端迁移到手机端;
2.表情包在QQ时代就一直是中国网民的爱好,但并没有给腾讯带来很好的营收,但是微信的日本同行Line成功地通过表情赚得盆满钵满。于是微信就努力地试试,结果并不好,中国果真和日本不一样,网民到了移动端也没有改变这种不愿意为表情付费的习惯&&所以现在微信的表情现在基本转为免费策略;
3.而支付就是腾讯成功逆袭的一条啊战线了。下面重点说。
在QQ时代,腾讯有财付通,作为对标支付宝的工具,财付通只做到了防守,却做不了进攻。
腾讯在支付和电商上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因为财付通做得不好,所以电商的交易环节出问题;因为电商的整体情况不好,所以财付通交易量少,因此就更难得到资源和机会去优化和提升。
腾讯做电商明显不擅长,为什么过去死活要做电商,因为腾讯的财付通需要支付场景啊!可以说,腾讯之所以后来敢把电商业务打包给了京东(2014年3月),彻底放弃自己在电商上的尝试,就是因为在微信支付上看到了希望。
当然,在发布&支付+游戏+表情&这样的三套马车之前,微信内部曾经有过一个更加野心勃勃的商业化计划:
附近的商家 + 我的卡包 + 微信支付
&附近的商家&对标大众点评和58同城;
&我的卡包&对标大众点评的优惠券和会员卡;
&微信支付&对标支付宝。
但在尝试过之后,我们发现,整个团队太不懂商业了&&即使当时微信已经非常强大,微信团队作为一个擅长社交产品的产品开发团队根本做不好电商业务(现在称之为O2O)。
于是,最后把这个计划减少为&先做好微信支付&。后来&我的卡包&直到2014年底才发布,而&附近的商家&以腾讯入股大众点评和58同城,在微信中给点评和58同城开通入口告终。
2013年8月,微信支付正式发布,支付宝的&克星&诞生了。
第二章完,下次发文将发布第三、第四章。
相信你已经发现,我讲这些故事都在强调一个&基因论&&&企业及其业务的发展方向与其团队基因有无限大的关系,跟其用户群体的基因也同样有无限大的关系。
那支付宝今天的尝试是不是它的必然,微信支付又做了哪些事情使得支付宝频频改版,直到这次闹这么大的动静呢?
我会在后续的文章里,从双方产品优劣、红包大战全过程、线下支付大战过程、支付宝何去何从等各个方面和大家分享我的观点。鸡年红包大战,微信、QQ和支付宝各怀什么心思?
作者:钛媒体
分类 : 新闻中心
  春晚实在呱噪,但并不被允许吐槽,原因你懂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在除夕这个美妙的日子里看到一场大,那就是春节红包大战。
  和阿里的春节红包大战已经持续了三年,它的存在就像是年夜饭里的饺子,如果没有,总会觉得不是那么点意思。所以,在微信宣布今年没有做春节红包活动之后,仅剩下和争雄的春节红包大战依然引发了无数人的关注。
  因为,在很多人的眼里,这场年度大戏,不仅仅事关腾讯和阿里究竟谁会在社交和支付的战场上最终获胜,在今年,它还关系到更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在人口红利已经渐渐消失的今年,谁最终能够站在下一个风口。
  盘点今年的红包大战,我们就先从三年前挑起这场战争的微信说起吧!
  微信:此时无招胜有招
  尽管微信主动宣布今年不再做春节红包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微信真正的就退出了春节红包大战,否则,微信就不会在刚过除夕的时间就迫不及待的向外界展示自己的肌肉。
  根据显示,除夕当天微信红包的收发总量达到了142亿个,相比去年增长了75.7%,在除夕24:00达到峰值,收发总量达到76万个/秒。
  有如此威力的数据,在张小龙看来,微信自然不需要通过B2C红包(平台发放红包)的方式来助力。毕竟B2C红包原本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旦玩不好,就会跟去年的支付宝那样“人财两空”。
  对微信来说,在前两年红包大战的基础上,只用红包的方式(用户之间发放红包)来参与到春节红包大战中,无疑是最聪明的抉择。相比B2C红包,C2C红包就是最为典型的“降维攻击”。一个最明显的证据,平台发放B2C红包的目的,无非就是希望用户之间能够使用C2C红包,之后才会有支付市场的事情。
  从实际结果来看,即便是QQ和支付宝的春节红包活动再热闹,显然也很难在红包这个层面与微信抗衡了。到网上微信支付笔数已经超越支付宝的传言,更加做实了微信在社交和支付这两个市场的底气。
  至于今年微信推出的“面对面红包”,从实际体验来看,有一定的因素是在培养用户的线下扫码支付的习惯,但我猜测,最大的可能,这还是一项“政治正确”的决定,毕竟现在行业里有太多“微信占用了大家太多时间”的看法。
  如果把“面对面红包”看作是微信想要实现用户线下社交的目的,显然张小龙应该不会犯如此的错误,社交平台就是将用户从线下拉到线上,如果想反过来,恐怕既有为社交平台的初衷,又不会那么容易。
  而对于今年春节红包大战“科技之争”的主题,微信显然是不会过多参与的。暂且不提AR技术的成熟度,就目前微信发展的势头来看,肯定不会让自己冒然去尝试一个“不确定”的东西。如果有一天,你看到微信在力推什么技术,那么,这个技术一定会大有未来。
  QQ:成功的完成了使命
  如果把今年的春节红包大战看作是QQ和支付宝之争,那么从用户口碑和数据上来看,显然QQ占到了一定的便宜。我们来看下QQ的数据:
  根据QQ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此次参与QQ“LBS+AR天降红包”和“刷一刷红包”去重的总参与用户数为3.42亿,其中90后占比达到68%,用户共领到37.77亿个现金红包和卡券礼包。
  1月27日除夕当天,参与“刷一刷红包”的用户数达到2.72亿个,刷出现金红包和卡券礼包17.27亿个;1月20日-1月24日,参与QQ“LBS+AR天降红包”的用户数达2.57亿,用户领取卡券和现金红包的次数达到20.5亿次。
  对于QQ来说,今年红包大战的目的无非是两个:一个是在微信缺席的情况下,代表腾讯和支付宝进行社交支付的攻防战,另一个则是继续打AR,借助春节红包这个大平台进行与AR的强关联和绑定。
  从这两个方面来看,QQ显然完成了使命。
  一方面是在与支付宝的社交支付攻防中并没有吃亏,甚至略占到了一点便宜,另一方面在AR方面,尽管技术上,QQ AR最多也就是Pokemon Go的水准,离未来真正的AR世界还有一定的距离,但这并不妨碍现在很多人已经不会将AR与QQ分开了。
  在腾讯内部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腾讯每六年是一个阶段,第一个六年,腾讯完成了上市,第二个六年,腾讯跟360之间开启了3Q大战,第三个六年,微信横空崛起让腾讯市值飞向2000亿,而从2017年开始是腾讯的第四个六年,这个阶段对于腾讯来说,最大的任务就是在人口红利消失的情况下,从公司转型到科技公司。
  显然,在微信主要是守住当下的时候,QQ作为先锋再合适不过,再加上QQ上年轻人本身的好奇心驱使,更让这一使命顺理成章。从这个角度来看,QQ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腾讯赋予它的使命,或许用不了太久,就能看到有更多新奇技术的尝试。
  值得关注的是,QQ今年恐怕最大的收获不在于春节红包大战,而是一个小功能——“面对面红包”。与微信不同的是,QQ的”面对面红包“没有有效期限制,这样它就能够被分享到朋友圈、和微信公众号上。或许用不了太久的时间,很多微信公众号的媒体就会用QQ“面对面红包”给用户发福利了。
  支付宝:真的没有想清楚
  去年写过支付宝脑袋进屎的阿蝉今年再发雄文,直指支付宝完全没有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对于此,我深表赞同。
  今年支付宝并没有在除夕夜大张旗鼓的宣布自己的数据,只是公布了今年集齐五福的用户为1.68亿,这些人最终平分了两亿现金。
  对于支付宝,我们暂且不论它在支付和社交这两个行业的“精神分裂”,单单就从支付宝这个玩法上来看,实在是让人想不通。那个叫冠华的产品经理,或许真的应该被开除了。
  “规则越复杂,期待就越高”,这样最简单的道理,我不知道支付宝的产品经理有没有想到过。从1月18日持续到27日,10天的时间让用户集福,用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抱着很大期待的时候,最后分得1块多钱,你让用户怎么想……这根本不是任何竞争对手的原因,而是支付宝自己给自己挖的一个巨大的坑。
  实际上,前面说B2C红包是一把双刃剑,这里面最大的风险就在于,能否让用户满意。毕竟再土豪的公司,均摊到几亿人,也不会有很好的数字。支付宝对这一点看的深度实在是让人难以恭维。
  我们就对比QQ,QQ今年做了很多春节红包活动,参与用户数也应该比支付宝多,发的钱也就比支付宝多5000万,但是用户骂QQ就相对少的多。
  为什么?其实QQ就用了一个最简单的方式,用户“所见即所得”,不用耗费太多的就能领取到红包,当场兑现,这样用户本身就不会有那么高的预期。而支付宝,真是攒了一个大招……我有一个敬业福、我有一个万能福、boom!
  再来看另一个问题,支付宝为什么要做社交?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在打开频率决定一切的时代,支付宝如果没有社交,它就只能作为一个后台的支付工具,坐等被微信彻底打垮,所以支付宝即使知道自己做社交很难,但依然是百折不挠。
  但是,尽管现在已然很糟,但还没有到最糟糕的时候。对于支付宝来说,因为用户交易笔数这个相当于二级市场的交易,在一级市场,也就是金融这方面,支付宝其实还有非常大的优势,什么时候,腾讯在金融方面真的赶上来,那么支付宝的日子将会是非常不美妙。
  所以,如果要对支付宝总结,我首先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如果今年早点知道微信不做春节红包活动,支付宝还会做么?”我猜答案依然是“是”,因为无论如何都不能放过这个机会再去尝试一把社交。
  第二个是,支付宝现在真的没想清楚,自己到底是否需要社交?在社交和支付的定位上,支付宝的取舍应该是什么。
  好在现在只是二级市场的争夺,但愿在一级市场上,支付宝不会再跟着对手的节奏去走。
  如果说每年的红包大战都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聚会,那么对于微信、QQ和支付宝来说,它们每年或许都怀着完全不一样的心态来参与这场大战。
  它们可能看起来一团和气——都口口声声说今年没有红包大战,但实际上又暗自较劲,貌合神离;它们又可能一边打着社交支付的大旗,另一边却在窥探着别处。
  我们不知道对于这些平台来说,这场红包大战究竟意味着什么。但是我们唯一知道的是,春节撒币之外,大家都是各有所图。
[ 责任编辑:郭文 ]
比特网 10:46:02
互联网+升级到智能+,开启万物智联新时代
中国互联网消费市场,发展潜力一片大好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支付宝二维码合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