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孚少儿英语编程进入规定了吗?

少儿编程往刚需迈进,如何才能在这个千亿风口站稳脚跟?
芥末堆看教育
[ 亿欧导读 ]
2017年是教育投资领域的大年,无论是项目数量或融资额皆创下历年新高,而STEM领域中“少儿编程”成为近期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什么样的少儿编程可能能在风口上站稳?本文给你答案。
【编者按】2017年是教育投资领域的大年,无论是项目数量或融资额皆创下历年新高,而STEM领域中“少儿编程”成为近期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对于家长来说,科学素质教育缺乏“出口”,不如英语来得刚需,因此其续课率较低。然而,我们发现从17年开始,市场正发生变化,少儿编程逐渐往刚需迈进。
什么样的少儿编程可能能在风口上站稳?本文来自一位少儿编程设计师的分享,在他看来,一个好的编程案例,需要满足以下一些原则以及一些要素。
本文转自芥末堆,经亿欧编辑,共业内人士参考。
少儿编程在2017年比较意外地火了,火热的形势一直延续到2018年,越来越多的团队、资本、人才进入了这个行业。作为较早入局的从业者,我常收到一些请求,其中大部分是推荐合适的课程设计师,以及对课程开发或合作的咨询。由于少儿编程课程设计是一个新兴岗位,且难以从其他教育品类挖掘现成的人才,成熟的少儿编程课程设计师开始供不应求。
作为一个两年前进入少儿编程行业,并且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课程设计方面的人,我想通过两三篇文章分享自己成长的点滴和设计课程时的一些思考,希望对刚入行和正在成长的课程设计师有一些启发。
刚开始做课程设计的几个月时间内,我对课程设计还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而课程中编程案例又占了很多比重,因此,这个阶段我的主要工作放在了研发出好的编程案例。大部分刚入行的少儿编程课程设计师应该都处于这个阶段,因此第一篇文章主要讲讲如何设计出一个好的编程案例(主要指图形化编程)。
在我看来,一个好的编程案例,需要满足以下一些原则:
首要的原则就是要有趣,一个无趣的不能引起孩子兴趣的案例即使后面提到的几条原则都满足,也是不能接受的。我想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就像数学里的公理一样无需证明。不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案例是否有趣是一个极其主观的判断,如何有效地判断案例是否有趣,通过实际验课是最好的办法。观察上课时小朋友看到这个案例的反应,他们有没有觉得好玩,迫不及待地想把它做出来。
当然,现实条件可能并不允许每节课都去试课,那么研究小朋友的特点,他们喜欢什么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让案例有趣有不少技巧,其中一个办法是在案例中加入流行的游戏元素或者常见的游戏设计技巧,让案例显得酷炫、生动。因此,做课程设计时,我们都被鼓励要多玩游戏,尤其是小朋友喜欢玩的游戏。
案例很大程度上是为讲解编程概念和培养编程思维服务的,尤其在课程早期阶段,要让孩子先理解编程中的各种概念,一个贴切的案例是必不可少的。什么是不贴切的案例?那些不符合实际的,为了讲概念而生搬硬造出来的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反例就是我们小学数学常见的“一个水管进水一个水管出水,何时泳池被灌满”的练习题,以至于被这道题目虐过的90后调侃这个泳池管理员是数学课上五大奇人之一。
举一个我设计的案例作为说明,有一节课要讲解编程里布尔值“True”和“False”的概念,因此设计案例时我结合了游戏中冷却时间的效果做了做了改编。这是一个改编的“捕鱼达人”游戏,当按下空格键发射鲨鱼后,此时发射状态变为False,鲨鱼无法发射出去,等圆形圈重新填满后,发射状态重新变为True,鲨鱼可以再次发射。在这个案例中孩子们不仅能学习布尔值的概念,而且了解了游戏中冷却时间效果的实现机制,不仅贴切,而且有趣,在孩子中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我们常说少儿编程并不仅仅是让孩子掌握编程技能,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少儿编程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利用编程表达自己。那么,如何在课程或者案例中体现呢?这就需要保证案例的延展性。设计案例时我会预留几个作品改进的方向,保证孩子们可以在我设计的基础版本上延伸出去,在作品中添加更多自己的创意,从而慢慢培养他们发挥自己创意的习惯。
这一点来自一本书的启发,在文章中我经常推荐一本scratch编程的书 —— DK出版社出品的《Coding projects in scratch》。这本书讲述的是十几个编程项目实战,我很喜欢其中一个设计是在每个编程项目之后都有一个“Hacking and tweaks”的版块,列出这个作品可以改进的几个方向,让孩子看完后可以在引导下修改,创作出自己的版本。
编程是很容易和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因此设计案例时我们要利用这个天然优势,结合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等学科设计案例,让孩子在编程中应用这些学科知识。举两个我喜欢的例子,有机构设计了“诗词大会”的作品,利用scratch编写一个简单的动画,让其他人猜是哪句诗词,这种作品既可以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结合了语文的学科知识;又比如有机构结合数学设计了万花尺的作品,让孩子在创作万花尺图案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知识,这些都是很好的案例。
当然,在此也提个醒,单个案例的跨学科容易做,整体的跨学科就难很多,因为那要考虑到另一个学科的进阶体系,同时顾及到两个学科的进阶,难度就不止是原有难度的平方了。在学习编程的同时去系统学习另一个学科的知识,这条路是否可行,我认为有待商榷。
满足了上面四个原则的案例应该算得上一个好案例了,但且慢,一个好的案例并不能单独地来看,还要把它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来看,因此作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他还需要满足下面的一些原则:
之前的文章中曾经介绍过美国的CSTA标准,可以作为少儿编程课程体系制定的参考。在我看来,课程的整体体系需要有进阶性,一个体系内的每部分内容、每堂课之间也需要有良好的进阶性。编程里有很多概念,事件、循环、条件判断、变量等等,在设计案例之前,需要先设定好这一系列课程的主线,案例设计时参照这条主线,否则会显得杂乱无章。
案例之间最好环环相扣,比如前一节课学习了循环这个新概念,下一节课的案例最好应用了循环,然后再学习一个新概念,比如条件判断,让孩子每节课都突破它的已知范围,慢慢地往外拓展,每次都让孩子迈上一个小台阶,既不会觉得过于挑战(台阶过大)又不会觉得过于无聊(原地踏步),如果能达到游戏设计中的flow状态就更好了。
2、前后呼应
案例之间如果能自然衔接或者前后呼应会让孩子有更多惊喜。比如我设计的一堂课,创作“海底世界”的小动画,这堂课里讲到了造型的重复变化,是对“重复执行”这种循环的应用,孩子上完课后自然会问,那能不能让动画里的鲨鱼把小鱼吃掉呢,而下一节课正好就是“大鱼吃小鱼”,讲解条件判断,如果小鱼碰到鲨鱼,那么消失,小朋友想实现这个效果,自然抱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听课。
再比如,一开始做的案例由于水平有限是采用笨一点的办法实现的,学到后面更高阶的知识后用简单的办法重新实现,孩子会产生一种我比之前更厉害的成就感,例如同样是播放一首小星星的歌曲,一开始实现的办法是不断复制叠加播放音符的代码块,到后面学习了列表知识后,用两三行代码就能播放任何歌曲,这就像学了更高深的武功一样。
人天生都是喜欢听故事的,尤其是孩子,如果设计的课程能具有连贯的故事,那是相当有吸引力的。这要求先构想出一个场景或故事出来,再用案例实现每节课的故事情节,同时还要兼顾上文中提到的各个原则,难度增加了不少。当然了,我们也可以借鉴已有的孩子耳熟能详的故事或电影来创作作品,比如制作“星球大战”的系列课程。
对于线上录播课来说,要求课程具有更多的故事性。这方面的代表是编程猫,一直在构建自己的IP形象和源码世界的故事。其他机构在这方面也有不少努力,比如西瓜创客引入了“孙小弟”的形象,贝尔编程引入了西游记的故事场景。其实西游记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非常适合改编。西游记不仅具有很多故事场景,便于发挥,而且大家耳熟能详,天然是个大IP。非常期待有编程西游这样完整的系统课程出来。我们小时候在电视上观看“西游记”,而这一代孩子在电脑上编程实现“西游记”故事,想想也是挺美妙的场景。
以上就是我认为的设计出一个好的编程案例需要遵循的一些原则(并不需要全部都满足),用下面几句话简单概括一下:
有趣贴切易扩展;
丰富多样跨学科;
合理进阶相呼应;
故事情境帮大忙。
当然,如何把一个好的案例变成一堂好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个人也在不断摸索中。这个话题放在后面的文章再来谈一些我的思考。
相关推荐阅读:
各工作岗位将被AI取代的概率
选择岗位,查看结果
制图员和摄影师
建筑造价师
计算机硬件工程师
石油工程师
采矿和地质工程师(包含安全)
电气工程师
核能工程师
景观设计师
生物医学工程师
土木工程师
航空航天工程师
化学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
制图员和摄影师
快来扫描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吧!
获取验证码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账号为用户名/邮箱的用户 选择人工找回
关联已有账户
新用户或忘记密码请选择,快捷绑定
账号为用户名/邮箱的用户 选择人工找回
获取验证码
创建关联新账户
发送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未完成注册的用户需设置密码
如果你遇到下面的问题
我在注册/找回密码的过程中无法收到手机短信消
我先前用E-mail注册过亿欧网但是现在没有办法通过它登录,我想找回账号
其他问题导致我无法成功的登录/注册
账号密码登录
关联已有账户
曾经使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网账户的用户
创建并关联新账户
曾用微信登录亿欧网但没有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的用户
没有注册过亿欧网的新用户
先前使用邮箱注册亿欧网的老用户,请点击这里进入特别通道
扫描二维码,下载亿欧客户端
Android & iOS
亿欧公众号
小程序-亿欧plus少儿编程进入规定了吗_百度知道
少儿编程进入规定了吗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如果你说的是减负的话,是没有的。因为少儿编程和应试类目不同,少儿编程更强调的是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而不是面向考试的能力。是会被支持的,有渔编程希望能帮助到你
采纳率:86%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芥末堆看教育&不错过
少儿编程教育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程序员?这是一个误会
少儿编程教育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程序员?这是一个误会
摘要:作者注:少儿编程教育并不是要培养未来的程序员,而是让孩子学会熟练地用科技表达自己,由科技时代的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
前两天有一篇报道,对“儿童学编程是否有必要”进行了探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大多对此只是呵呵一笑,对于少儿有没有必要学编程看法不一。”差不多同一时间,新京报也报道了少儿编程的火热现象,不过是以另一个角度,,文章指出“人工智能成了培训班使用的噱头。教育培训机构的口号这样说:‘不懂编程就是新时代的文盲’‘不会编程就失去与机器人、人工智能交流的能力,将来编程会像奥数一样热’”,一针见血地揭发了少儿编程教育机构滥用人工智能噱头的招生宣传乱象。近年来,随着政策和市场的利好,少儿编程教育关注度逐渐上升(百度指数呈上升趋势),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上述两篇报道一方面反映了媒体对于少儿编程教育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媒体和公众对于少儿编程教育还存在一些误解或者先入为主的偏见,当然也反映了由于市场火热导致的少儿编程机构的良莠不齐。一个典型的误解是,认为少儿编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未来的程序员,否则很有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作为少儿编程从业人员,我想以这篇文章加入这个探讨,谈一谈我对少儿编程的理解,或者说,聊一下我从工程师的人生轨道转投少儿编程教育行业的初衷。(Scratch 编程界面)我认为,少儿编程教育并不是要培养未来的程序员,而是让孩子学会熟练地用科技表达自己,由科技时代的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这也是我当初进入这个细分行业的初衷。因此,我推荐中国家长抽出一点孩子的时间,让他们接触一下少儿编程,尤其是以 Scratch(麻省理工学院设计开发的一款面向少年的简易编程工具)为代表的图形化编程。小朋友的想象力无疑是最丰富的,很可惜随着年龄渐长,由于教育体制的问题,大多数中国孩子的想象力都在快速衰退。就小朋友表达自己的方式而言,无非是讲故事(说出来)、写作文、画画。而以 Scratch 为代表的图形化编程工具则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利用 Scratch 创作互动式故事、动画、游戏、艺术作品,这种表达方式更生动、更好玩,也更强大。不信你去上看看那么多天马行空的作品,相信一定会感到一丝震撼,因为这种表达方式更与时俱进。“00后”这代孩子被称作“数字原住民”,从小就接触各种电子设备。如果他们只会在这些设备上玩游戏看动画,无法利用这些设备创造点什么,很难说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数字原住民”,只能算是一个熟练的 “数字消费者” 。关于这一点,Scratch 的创始人 &在一场&说得非常清楚。为什么要这么重视让孩子表达自己呢?因为时代不同了。事实上,今年少儿编程火热原因,有一部分是因为人工智能大战引发的。人工智能大战对我们最大的启发是,人类在逻辑思维方面和机器相比已经完全无法匹敌,而且差距会越来越大,即使是人类最聪明的少年天才棋手柯洁在阿尔法狗面前也只能俯首称臣,更别提普通人了。大家(尤其是少儿编程机构)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弄错了重点,宣传时以人工智能为噱头,却只强调少儿编程对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这未免有点缘木求鱼了。即使学习编程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有帮助,但这种帮助在面对未来更加强大的人工智能时也是不值一提的。那么,十几年后,等“00后”这一代孩子成长起来进入社会,拿什么和机器竞争?唯一的答案是创意、想象力。小朋友天生就充满想象力,但我们需要给这些想象力一个出口,让他们表达自己,尽情释放自己的想象力。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应试环境下,许多老师或出于无奈或无意地忽视小朋友的想法,小朋友即使有了想法,总是得不到任何的鼓励和反馈,慢慢的也就把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丢失了。我觉得 Scratch 很了不起的一点是,它用小朋友喜欢的方式把创作的门槛大大降低,而且鼓励小朋友分享,在其他小朋友的基础上再创作。如果小朋友掌握了Scratch 这个工具,至少多了一种表达自己的选择。在学习和创作的同时,小朋友不仅慢慢学会了如何组织、完善自己的想法,将自己的想法变成一个生动的作品,也会培养起创意方面的自信心,这些都要比单纯的掌握编程技能更可贵。当然,家长们也不用操之过急,Scratch 适合8岁以上的孩子,如果想让孩子提早接触的话,建议体验针对年龄段更小的 Scratchjr(一款适合5-7岁孩子学习的编程软件)应用或者 code.org 上面一些针对低龄孩子的编程项目。在选择培训班时,也建议家长们选择在课堂上重视引导小朋友表达自己和完善自己创意的机构。以上就是我推荐家长们让孩子接触少儿编程最重要的原因。由于竞争激烈及教育体制等原因,中国家长在考虑让孩子学什么的时候,常常以 “是否对孩子升学有帮助” 为衡量标准,这让中国家长一直背负着 “功利” 的坏名声,也让孩子们的成长有点 “拔苗助长” 的意味。许多培训班乐得利用家长这种焦虑和功利心态,在宣传上不断强调这一点。少儿编程的宣传为了迎合家长,也慢慢强调编程对孩子以后升学可能产生的种种好处,我并不太认同这种做法,这容易让家长支持孩子学习编程的心态也变得急功近利,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兴趣养成。不过,现实情况确实不太乐观,现在中国在少儿编程方面的教育可以说是完全落后。Scratch 的统计显示,中国目前学习 Scratch 的人数只有 20 万不到,而美国和英国人口远少于中国,却分别有 近900万和近200万的学习者。所以,如果你家孩子开始学习 Scratch 了,从世界范围来看,也不是跑得比别人更快了,只是没有落后于国外的孩子罢了。在中国推广少儿编程学习的路还很长,希望和各位同仁一块推动少儿编程在中国的落地,为更好的教育尽一份力。本文来自投稿,作者许毅松。
1、本文是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告诉我们。
想知道谁回复了你的留言?登录后即可查看~
总共8条评论
登录找回红脸蛋
金程已经推出AQF量化金融分析师课程啦!打造金融+计算机编程量化投资的综合复合型人才,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大环境下,增加自身核心竞争能力。量化研究所学习加这个Q群
来不及了!快上车!
非常赞同作者的观点,少儿编程能够让孩子找到表达自己、创作想象的机会,而非一再被包装成为培养逻辑思维的工具,能为培训机构忽悠家长的必备技能,很多新的事务在发展的初期引导不合理就容易误入企图,起到反作用,那就可悲可叹了,我们国家一直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探索青少年科教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中引入少儿编程已经有一些改版的教材试点,希望我们的孩子可以通过编程玩出自信、玩出创意,分享给身边的同伴,快乐成长!
许毅松回复游客2
嗯,很希望知道中国的真实数据,有朋友和我说广深两地已经将 Scratch 纳入教材了,江浙推广也比较大,看来这个数据确实严重偏少
登录找回红脸蛋
游客2回复许毅松
中国绝对不止20万,但显示这么少是因为大量的本土分享平台以及海量的学生使用的是离线客户端
许毅松回复游客1
Scratch 官方没有公布他们是按照什么方式统计各地区人数的,不一定是通过上传官网来判断,我猜想是否有其他方式,比如客户端采用何种语言,或者几种因素综合考虑,我也觉得中国20万的人数有点偏少,但和欧美的差距巨大却是事实
登录找回红脸蛋
最后的数据不太客观,在中国很多学生制作后分享官网的还是少
感觉一个东西火热的时候,人们都被概念忽悠了,就像「分时租赁被包装成共享经济」,其实少儿编程的逻辑是「T·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课>少儿编程」!
编程是信息时代的一种表达方式!单媒体式表达·文字(写作)/图片(绘画)→多媒体式表达·编程!
想象力﹑创造力﹑创意直观表达的窗口!
观察全教育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动态发展
发现业内具备创新与机遇的公司和产品
解读政府政策及市场变化
及时高质地为业内各方提供深度价值信息
手机号或者验证码错误
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获取验证码
【电脑】请您打开手机微信APP,可选择“扫一扫”识别下方二维码进行支付;
【手机】长按下方图片,可选择“识别二维码”进行支付。
请您稍等片刻,付款成功将自动关闭!
有问题请联系电话:010-世界AI人才储备战中,少儿编程能起到多少影响?世界AI人才储备战中,少儿编程能起到多少影响?芥末堆看教育百家号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人才储备无疑是重要的一环。人工智能应是一种可以深埋于任何产业中的底层技术,与医疗结合可以提升影像资料的检阅效率,与工业结合可以提升分拣速度……在未来,或许每家企业都会配备一个AI部,正如目前每家公司都配备IT部一样。AI和每一项科技主导的产业都一样,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密度与高度。有报道称,目前全球AI人才存量仅仅30万,而市场需求却在百万起步。人才争夺已经成为了各个国家AI战略布局的关键,如今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级AI的两大巨头,两者各有优势,中国拥有更庞大的数据流量,美国拥有更强大的研发实力。相较之下,人才储备几乎成为了双方最大的差距。(图片及数据来自《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by腾讯研究院)把美国称为全球AI人才储备最完善的国家一点都不夸张,除了图中所示的高校数量优势,美国有14所学校挤进世界人工智能领域学术能力20强,且包揽前八名。2006年至今,在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会议发表超过30篇论文的204位学者中,有60%来自美国。为了弥补短板,中国采取了多端齐发的人工智能人才战略,一方面提供优越的政策薪资引进和留住人才,另一方面在教育中培养未来人才。中国已经下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并给出了不同建设阶段的具体的时间表。但和美国相比,中国AI人才储备更弱的一环其实在少儿教育方面。AI预备军从孩子抓起,中国为什么抓不起?去年,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但即便如此,从中小学建立AI预备军的想法实施起来依然困难重重。 和更擅长于学科教育的中国不同,欧美国家通常实行STEAM教育,比如少儿编程、机器人编程这类重实操和思维方式培养的领域。像比尔盖茨、乔布斯都从小就接受过编程教育,当时他们使用过的语言可能早就退出历史舞台了,但人们认为他们如今的成就,和自小接触编程培养起的工程思维不无关系。就拿少儿编程来说,一方面中国缺乏师资,少儿编程需要跨学科知识,既懂得教育学又懂得计算机科学。如今我国IT开发人才基本都集中于互联网和科技企业中,而这些人又对教育一无所知。最终导致编程教育缺乏可靠的师资,甚至整体行业以销售和加盟为导向。另一方面大多数家长也不理解少儿编程。在一二线城市之外,可能很多家长对于编程所知甚少,更别提了解可视化编程、硬件组装、树莓派等等之间的区别,只能依赖于可能并不专业的少儿编程教师。最终的结果,就是中国在培育人工智能人才时缺乏基础,学生进入高校时并不具备编程、机器人等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接触相关高等教育的门槛更高,效率却更低。加上人工智能有和各个产业底层深度融合的特性,未来在医疗、工业、金融等等方面会需要越来越多的跨学科人才。无法从小培养起工程思维,也会让人才在进行多领域学习时遇到困难。先鉴者的踪迹:我们能从美国的AI人才培养中学到什么?想要改变这一现状,或许我们可以把目光看向人才储备最成熟的美国,从中找到以下两个解决方案。第一种是快速推行行业标准。在美国,少儿STEAM教育和计算机教育正在快速接近标准化,比如美国成立了CSTA,全称 Computer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即计算机科学教师协会。成员中不光有教师,还有大学教师、工业界和政府成员。CSTA所做的就是发布K12计算机科学标准,并要求不管是各州学校还是商业化培训机构,都要根据标准制定课程。以免出现市场混乱,学生无从选择的情况出现。另外CSTA在企业界招揽了大量合作伙伴,如谷歌、微软、甲骨文等等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和机构承担了举办行业会议、培养计算机科学教育教师等等方面的工作,用自己的先进经验提升行业整体的教学水平,保证传授给孩子的知识不是脱离实际应用的空想。多方角色的加入让少儿编程和其他少儿计算机教育一起迅速标准化,减少了教学内容鱼目混珠、教师资源无法可持续发展等等的可能性,推使少儿编程走向一种更为健康的产业化状态。第二种是打造适用于少儿的编程教育产品。在教育行业中,能否打造出一款合适的教育产品,有时甚至会影响一代人的教育成果。尤其是编程这种枯燥的理工学科,把成人适用的教学方式照搬给少儿,丝毫起不到结果。如今中国很多少儿编程教育更是落入了一种怪圈,自从文件颁布之后,各种信息竞赛也被列入了中高考加分项目。很多培训机构以应试加分为唯一目的,根本起不到所谓的思维模式培养、逻辑能力培养等等作用。最近几年开始流行的游戏化编程、图形化编程反而更接近培养“AI预备军”的初衷。游戏化编程起源于美国的CodeCombat,通常做法是把编程教育可视化,设置出背景故事和一个个关卡,让少儿在游戏的过程汇中感知编程教育,养成编程逻辑思维。虽然中美少儿教育基础不同,但面对游戏中奖惩系统,同样会受到吸引,让少儿更容易接受编程这一看似枯燥的学科。 国内比较流行的编程猫、Scratch也应用了类似的逻辑,最近网易教育还着手引进CodeCombat,将其命名为极客战记,今日将在中国区上线。或许当市场活跃度提稿,这种教育模式会进入更多的少儿群体。当然,面对中国在人工智能人才储备的落后,仅仅引进一款海外编程教育产品是完全不够的。但提升各个年龄段的科学教育补充、快速建立起行业内标准一定是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必备基础。中国的人工智能人才现状,其实和我们一直崇尚学科理论、崇尚应试教育却忽略了工程化教育基础有关。如今的中国,正在一步步的赶上那些曾经落下的路程。没有一座楼阁能凭空而立,AI从娃娃抓起虽然看似是一句玩笑话,实际蕴含的却是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另一种可能,越早开放出知识的传输和获取,就能越早让知识在一代人中得出成果。本文转自脑极体,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芥末堆看教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教育行业垂直新媒体。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儿编程培训机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