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赤着脚穿着一双大球鞋。”是病句吗?

11月初我跑去杭州拍了个马拉松,坐在赛道上拍得腰酸背痛之时,一位“赤脚大仙”闯进了我的取景器。

要知道,我被分配到41.5公里的位置拍摄,我背后一个转弯就是终点了,而他依然步履坚定,丝毫不见任何不适与疲惫。

赛事结束,我赶紧跑去休息区找这位“赤脚大仙”,他说他也玩户外,偶尔还会赤脚走个轻装短线。

前年去大五台时,我便见过苦行的僧人赤着双脚,他身后背着铺盖,双手抱着僧袍,走在碎石路上,有如我们穿着拖鞋走在自己家里。

我原来一直以为,这种“赤脚大仙”,只能出现在《荒野求生》这样的影视节目,或者是修行的苦行僧身上。虽然也听说有人赤脚跑马拉松,这次还是第一次亲眼得见。

赛事拍完了,我就找到了这位“赤脚大仙”,对他一番夸赞之后,他马上对我摆了摆手。

我已经循序渐进地跑了五年,这才能跑下一整个马拉松,虽然平时也有过赤脚徒步的经历,但也不过是1日的轻装线路,多日的行程还没走过。

看来这还真不是随便谁都能当的。

在大五台,时不时就能看到这样,背着自己的铺盖,赤脚前行的苦行僧人。

这“赤脚大仙”我是真心佩服!不说别的,失去了大底的保护,甭管是跑步还是徒步,这一趟下来,脚掌一定是伤痕累累。

除了大底的保护,中底的缓震、鞋帮的包裹与支撑、防刮擦、防水也都一下子没有了,像我这样脚踝力量不足的人,别说是赤脚了,没有中高帮鞋的保护,我就面临着崴脚的危险。

其实挑选户外鞋,我们可以从假设自己赤脚开始。

很多品牌是这么给户外鞋分类的:

  • 一至三天,十公斤以下轻装,接近鞋或低帮徒步鞋;
  • 三至五天,背负十至二十公斤重装,中帮徒步鞋;
  • 五天以上,荒野重装,高帮徒步鞋。

这个概念已经十分普及,但每个人条件不一样,要去的地方不一样,所以不可一概而论。低头看看我们自己的脚,从赤脚开始,我们的脚都需要什么样的保护,那么就是我们选购户外鞋时的需求了。

每个人对鞋子的需求不同,比如我一个身高快190公分的朋友,身材壮硕。由于体重大,每次下山都觉得膝盖疼。后来听说Hoka的跑步鞋中底厚实,缓冲好,便买了Hoka的越野跑鞋当徒步鞋穿,欣喜地跟我说:“好使”。

这可能只是个别现象,不过在户外,没有完全“正确”的穿鞋方式,只有适合自己的。老话说得好,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如今网络销售已经成为大家购物的常态,服装背包以及装备类的产品,网购不难,但户外鞋还是建议去到实体店中,坐下来试一试,才能了解这鞋是否真的适合你。

前往实体店购物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向户外店的导购了解,自己心仪的户外鞋,是否符合你所要前往的户外线路的要求。

有个玩摄影的大哥,曾经跟我说过这么一句话。

什么徒步鞋、越野跑鞋、接近鞋,只有适合自己与线路的鞋,其实这句换反过来说,你有什么样的鞋子,决定了你能去哪里,去玩一个什么玩法。

最近越来越多的朋友选择更快捷的户外玩法,对于传统的多日重装、轻装徒步表示不感冒,因为都太慢了。越野跑、速攀越来越流行,但不论想怎么玩,根据运动挑选鞋子也是必须的。

所以挑选户外鞋,你需要了解至少三点,才能挑选到称心如意的户外鞋。

  • 你想进行哪一种户外运动;
  • 你的脚需要鞋子提供哪一方面的保护多一些;
  • 你所要前往的线路对鞋子有什么要求。

根据这三条原则去挑选适合你的鞋子,不必被徒步鞋、越野跑鞋、接近鞋这些分类拘束,只有适合的,没有正确的。当然了,雪线上的高山靴并不在这个范畴内。

对于户外鞋,大家的观点可谓五花八门。两年前就有人跟我说,越野跑鞋完全可以替代初、中级的徒步鞋,而我把这句话复述给我一个户外店的朋友时,则得到了“纯粹就是扯淡”这样的回答。

正方觉得越野跑鞋提供的保护完全覆盖初阶徒步鞋,而反方则觉得越野跑鞋大底太软,穿着爬山不如硬底儿来的舒适。

结果我分析了一下,正方的朋友身高170,体重55公斤,而反方的朋友身高192,体重100公斤,这二位的矛盾确实存在,只不过他们自身的条件扩大了矛盾点。

虽然每个人的体制是不同的,去玩的线路也不相同,那么我们就需要了解鞋子都给我们提供的那些保护,针对寻求挑选鞋子才是王道。

一说橡胶大底,大伙第一想到的,基本都是V底(Vibram,意大利著名橡胶生产商)。可以说,V底曾经一度是户外鞋底的象征。V底在户外的辨识度有多高呢?有个好玩的现象,国内二流、甚至不入流的户外鞋生产厂家,特别喜欢在自己的鞋底留一块黄色的小橡胶,你甭管那小黄橡胶上写着啥。

这两年,更多的橡胶生产商进入户外鞋大底这个领域,其中包括马牌、米其林等国际知名的橡胶生产商。

大底是我们第一需要的,对赤脚跑步有兴趣的朋友第一个过不去的关卡,就是没有了大底的保护我们的脚便会被伤害。

这鞋底的小黄橡胶上写的真不是Vibram!

随着橡胶生产商配方的不同,橡胶大底的耐磨性、防滑性、防磨性差距很大,这里就存在一些矛盾。

  • 更柔软的橡胶配合鞋底设计可以提供更佳的防滑性,但防磨性下降,说白了报废的快;
  • 更坚硬的橡胶大底不但防磨性强,在尖锐碎石等路面上,踩起来并不硌脚,但由于更硬,防滑性不佳。

我曾经去重庆山里拍一场越野跑比赛,我穿了双比较硬的V底徒步鞋,雨后的石板路可是苦了我。三步一踉跄,五步一扶地,就这么看了一段赛道。

所以针对我们所要前往的线路,是否多雨湿滑,便是我们所要考虑的一条因素,别指望一双鞋去哪都能穿。

随着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大底能为一双鞋提供的支持越来越多。比如由LA SPORTIVA与Vibram公司联合开发的IBS(Impact Brake System)缓震大底。这种鞋底是由30%的环保再生材料制作而成,通过特殊的鞋底花纹和材料,提供鞋子极好的弹性。

喜欢参加越野跑的朋友都知道,越野跑鞋基本属于消耗品。

中底的主要作用是缓震,吸收运动产生的冲击力以及回弹,所以往往由比较柔软的材质构成,比如EVA发泡中底。有时候我们会听到EVA一次泡或者二次发泡,那这EVA他到底应该发几次泡?又有啥区别?

EVA的物理性质有这么几个指标,硬度、延展性、比重、拉力强度、撕裂指数、永久形变和弹性,当然我们不需要全部了解,便于分辨发泡特点即可。

简单来讲一次发泡的EVA中底,更加柔软、轻便,缓冲效果好,但是很不耐磨,时间长了回弹会变差,也就是发生了永久形变,我们平时说“踩屎感”强的鞋子,往往中底中EVA一次发泡用的比较多。

Hoka的大厚中底成为该品牌跑鞋的标志。

而二次发泡的EVA材质会变硬,比重变大,延展性差,但耐磨、抗撕裂更佳。其实如今很多鞋品,会混合使用不同发泡程度的EVA材质,组合中底,为足部的各个部位提供不同的缓震与支持。

所以购鞋时,我们对于EVA中底的关注应该放在它的设计上,如此的中底设计,为我们提供了如何的支撑?是缓冲多一些?还是支撑回弹多一些?

我曾经跟国内某大品牌的跑步鞋设计师取经,关于EVA中底的设计问题。因为该品牌目前产品针对路跑更多,所以针对的路况环境是一样的,但他们还是出了至少三大系列,针对不同人群,这就是在环境相同的情况下针对自身情况选择品类。三个系列针对用户体重、跑步水平以及跑步姿势的区别进行区别,户外徒步鞋也是如此。

也有一些户外鞋采用了一次发泡的厚中底设计,和传统硬底徒步鞋的感觉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少人在选购徒步鞋时,将“带钩带V”作为选购的第一标准,所谓的“V”我们在上文已经提到,就是Vibram公司生产的橡胶大底,所谓“带钩”,是指GORE戈尔公司生产的Gore-tex防水面料,俗称“钩泰克斯”。

许多重装徒步鞋,在鞋面已经使用了防水牛皮前提之下,依然会采用Gore-tex防水面料在鞋内制作防水袜套。

驴友们将户外鞋采用Gore-tex防水面料作为这双鞋防水性能佳的标准,其实不然。国内外户外鞋生产商所采用的防水面料不一而足,可以达到Gore-tex防水效果的其他面料也是有的,所以不必迷信戈尔。

非采用戈尔面料的户外鞋也有不少防水性能出色的。

有一些户外鞋生产商会将一款鞋,生产采用戈尔面料款以及未采用款两款,供消费者挑选。这也说明,如今不少消费者认为,采用戈尔面料的户外鞋并非必要选择。

徒步鞋目前在市面上最流行的材质还是防水牛皮,头层牛皮、油面牛皮等等,这已经流行了几十年了。但是几年来随着高科技面料的发明,以及轻量化概念的传播,越来越多采用防水纤维面料作为鞋面,虽然这种材料更多的应用在登山靴以及越野跑鞋上,至于为什么,下文会详细指出。

鞋面材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足部的支撑与保护,防水便是其保护性的体现之一,此外还有防刮擦与包裹支撑。

我有一双鞋面采用极其柔软的牛皮,中底也厚,日常穿着极其舒适,官方将这款鞋定位为户外徒步鞋,我便试着穿着它上了山。结果很是失望,因为他顶多可以算是一款远足鞋,如果徒步强度很低,他可以胜任,但在地形复杂并且强度更高的地区,便不那么合适了。

不合适的原因有三,其一是他的鞋面太过柔软,在这款鞋包裹性还不错、并且还是覆盖了脚踝的中帮鞋的前提下,他对足部的支撑依然不足。爬山过程之中我数次差点崴脚,当然这从侧面再一次体现了我脚踝力量实在有点差。

其二这款鞋鞋头没有防踢橡胶,石子路、树根路、石板路一路爬坡下降,鞋头的皮子都遭了秧,这种情况下,爬不了几次这鞋就要报废。

其三其大底虽然橡胶质量不错,但并不是为了复杂地形而准备的,所以在多变的地形情况下,它的抓地力、缓冲能力均不足应对。

然而将我的脚暴露于危险环境之中的,不是这款鞋,而是我自己。我没有针对前往的环境选择正确的鞋子,将并不适合的鞋子穿在了脚下,所以针对所需面对的环境评论户外鞋,这是个耍流氓的行为。

我自己经常穿的LOWA,其实大底并不算很硬,但最近穿的厚EVA中底的鞋有点多,开始嫌弃他了。

低海拔我是不是随便穿一穿?

上文我选错了鞋,差点还自己崴脚,无独有偶,我身边由于选错鞋而是自己陷入险境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们应经了解了大底、中底、鞋面的材质与作用,再结合自己的身体特点,是不是已经对于,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户外鞋有了概念呢?别着急,再看看你要去的线路。

许多朋友觉得,我又不登雪山、不去沙漠、不那些十分危险的地方,那我是不是随便一双运动鞋就可以了呢?

最近我有个热爱旅行的朋友去了雨崩,她并不是户外驴友,在雨崩偶遇了一些徒步驴友,没有徒步鞋没有登山杖,没有冲锋衣的她决定跟新朋友,走一波雨崩、神湖、冰湖、神瀑环穿。

幸亏她平时都有跑步健身,体能还是蛮好的,但由于没有专业的装备,半途鞋子湿了,穿着湿袜子又走了一天。她说雨崩的美景让她忘却了足部的不适,不过只要针对环境选一双合适的鞋子,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结合上文鞋履各部分所提供的保护,我们来分析一下雨崩环穿我们需要一双什么样的鞋?

雨崩常年多雨,泥路、石子路、湖边的鹅卵石路为主,这时候防水很重要,除非你跟上文的小姐姐一样,美景可以使你忘却。除了防水我会选择鞋底颗粒更大的大底,防滑性要好,别忘了我爱崴脚,所以最好再加上脚踝的保护,一双支撑好的中帮鞋。

同样的线路,小姐姐结识了一位越野跑爱好者,穿着了一双萨洛蒙的SPEEDCROSS。理由是这款越野跑鞋在湿滑鹅卵石路表现出色,同时采用戈尔面料,防水性也可以。

用越野跑鞋去代替低帮徒步鞋的朋友越来越多,原因有两点:很多人已经有了中高帮徒步鞋,低帮徒步鞋显得鸡肋;越野跑鞋在各方面的性能都更加优秀,不过损失了耐用性。

  • 越野跑鞋多采用针织鞋面,比采用传统面料的徒步鞋更轻,但更容易剐蹭损伤;
  • 大底采用更柔软、抓地力更强的橡胶,但失去了传统大底的耐磨性;
  • 中底厚实,缓冲与回弹出色。

其实大家可以看到,并不是越野跑鞋比徒步鞋更优秀,而是一条新路的选择。

同一条路线,徒步鞋、越野跑鞋都可以应对,因为每个人体制以及运动方法的区别,针对同一条线路,需要不同的鞋来应对。也许杭州那位“赤脚大仙”可以直接走下来,反正我是不行。

所以即便低海拔,我们再次提示一下我们的主旨,根据自身的情况以及线路特点,选择一双让自己最舒适的鞋子。

户外鞋的分类,区分的是运动。掌握的个人运动能力,了解自己即将前往的户外线路,选定自己的运动方式,才能真正选到最适合自己的户外鞋。

同样不必墨守成规,你看徒步女王张诺娅就是穿着越野跑鞋走长线的(请量力而行!)。

1、《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原文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小女孩说。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人要离去了。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译者叶君健,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2、《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重点问题解答与课文主旨,课后习题答案

1.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烘托了小女孩的孤独、可怜。对一般人而言,大年夜意味着快乐幸福、团圆美满。文章接下来写的却是一个小女孩的悲惨故事,快乐的节日氛围更衬托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2.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去描写那双鞋?

  作者着力描写那双大鞋是为了凸显小女孩家境贫寒。天冷极了,下着雪,小女孩连一双自己的鞋都没有,只能穿着妈妈的大拖鞋在路上走。她如此可怜还受到男孩子的嘲弄,让读者感受到小女孩的绝望和无助。

3.为什么小女孩没有注意到自己美丽的金发,却忘不了大年夜?

  她没有注意自己美丽的金发,是因为此刻她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无暇顾及这些;她忘不了大年夜是因为她对美味的食物和幸福的生活的渴望。这样的对比描写突出了小女孩生活的悲惨,使文章更具震撼力。

4.女孩又冷又饿,为什么不回家?

  卖不掉火柴,“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可见爸爸对她十分冷酷,没有父爱。“家里跟街上一样冷”,写出了她家的贫穷,也进一步突出她的可怜。

5.“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指什么?

  指的是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好的幻象中死去了。三个“没有”构成排比,写出了小女孩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对于她来讲,摆脱寒冷、饥饿和痛苦的唯一方法只有“死亡”,多么残酷!

6.课文中为什么几次提到“大年夜”?

  课文三次提到“大年夜”:第一次是在文章一开头,写小女孩在“大年夜”出去卖火柴。第二次是写小女孩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看着别人家窗户透出的灯光,闻着烤鹅的香味,心里忘不了这是“大年夜”。第三次是写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

  课文三次提到“大年夜”,这是给故事安排的特定时间、特定环境, 大年夜本应是欢乐的、幸福的,而小女孩却在大年夜走在街头,在大年夜看着别人家窗户里透出的灯光,闻着烤鹅的香味,在大年夜冻饿而死。这就更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惨,更引起人们对她的同情、怜悯, 体现了穷苦人民的悲惨生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本课叙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1.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大火炉,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我感到小女孩

  此时特别寒冷,她渴望得到温暖。第二次擦燃火柴看到了香喷喷的烤鹅。我感到小女孩此时非常饥饿,由于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所以她想到了烤鹅。第三次擦燃火柴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我觉得小女孩此时也渴望和富家的孩子一样享受圣诞节的快乐。第四次擦燃火柴小女孩看到了慈爱的奶奶。小女孩受尽了人间的苦难,她渴望得到亲人的疼爱。第五次擦燃火柴她看见奶奶把她带走了,带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我觉得这是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她的内心深处藏着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能够生活在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世界。

2.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

  小女孩擦燃了五次火柴。第一次擦燃火柴,她看到了一个烧得旺旺的大火炉,因为她太冷了,渴望得到温暖;第二次擦燃火柴,她看到喷香的烤鹅,因为她渴望得到食物;第三次擦燃火柴,她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她渴望在大年夜里得到节日的欢乐;第四次擦燃火柴,她看见了奶奶,说明她孤独、痛苦,渴望有人疼爱;第五次,在整把火柴的亮光里,小女孩和奶奶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这预示着小女孩即将死去。

  3.(1)这句话是说小女孩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像小女孩这样的穷孩子,那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只能是小女孩梦想中的天堂。

  (2)第一个“幸福”指她曾经有过的幸福,就是她擦着火柴时出现的幻象,她在美丽的幻象中死去。第二个“幸福”指在新的一年里她摆脱了寒冷、饥饿、痛苦的生活,她死了对于当时的她来说就是“幸福”的。通过两个“幸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悲愤,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4.读了这首小诗我很受感动。小诗人把自己对“小女孩”的爱与同情都倾注到诗歌之中。给“小女孩”棉衣,一起分享食物与快乐,所有这些都代表了我们少年儿童的心声。我也有几句话想送给小女孩: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找到幸福与快乐,请快到我们这里来,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国度里,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我会把你请到我的家中,把妈妈买给我的美食送给你,我要带你去学校,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游戏,让快乐永远围绕着你。

3、《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重点句子解析与段落大意

1.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下着雪的大年夜,穿着一向是妈妈穿的又大又旧的拖鞋,根本是起不到保暖作用的,说明小女孩家很穷,她自己根本没有鞋。

2.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

  这句话讲小女孩想从许多火柴里抽出一根来,擦燃了暖暖手,但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自己却燃掉一根火柴,她爸爸会打她的。难忍的寒冷逼得她顾不得挨打,终于抽出了一根。

3.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这道“奇异”的火光,使小女孩看到暖烘烘的大火炉,得到了短暂的温暖和满足。在这雪花漫天飞舞的“又冷又黑的晚上”,这对于一个“赤着脚”、“一双小脚冻得青一块紫一块”、“蜷着腿缩成一团”、“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的小女孩来说,实在是非常可贵的。

4.她赶紧擦着了一整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对小女孩来说,这世界上没有光明,没有温暖。奶奶的出现使她无比留恋。她清楚地知道,火柴一灭,慈爱温和的奶奶就会不见的。所以,她不顾一切,“赶紧”擦着了“一整把”火柴。这句话反映了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也反衬了当时社会现实的冷酷。

5.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只是小女孩的幻想和愿望。在小女孩所处的社会里,“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要想真正过上没有寒冷、饥饿的、痛苦的生活,只有推翻人剥削人的社会。小女孩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幻想,正说明她在那个现实世界中有的只是寒冷、饥饿和痛苦。小女孩就是怀着这美好的幻想,被寒冷、饥饿和痛苦折磨死了的。

  这句话中,两个“曾经”表明小女孩是怀着多么美好的愿望死去的。而这样美好的愿望却又是“谁也不知道”的,说明了谁也不关心她。这些美好的愿望,与“谁也不知道”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小女孩长着一头金黄的头发,那头发打成可爱的卷儿披在肩上,可以看出,这是个美丽的小姑娘。但是,她没有心思去关心自己的美丽,她一心想的是今天是大年夜──一年的最后一天。在这样一个本应幸福温暖的夜晚,她却光着头,赤着脚,走在又冷又黑的街上,眼巴巴地看着有钱人家窗户里透出的灯光,无可奈何地闻着街上飘着的烤鹅香味。只因为她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即使在这样的夜晚,也必须出来卖火柴,为家里挣一点钱维持生活。多么“可怜的女孩”啊!这段描写,深深地透露出作者对小女孩的同情。

  第一段(1-4):在大年夜的风雪中,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大街上卖火柴,她一根也没卖出去。

  第二段(5-9):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了各种幻象。

  第三段(10-11):写小女孩在大年夜悲惨地冻死在街头。

4、《卖火柴的小女孩》生字拼音组词近反义词与词语解释等知识点预习

  柴chái(火柴、打柴、骨瘦如柴)

  冷lěng(寒冷、冷冻、冰冷)

  旧jiù(新旧、陈旧、旧衣服)

  裙qún(裙子、围裙、连衣裙)

  怜lián(可怜、怜惜、同病相怜)

  饿è(饥饿、饿鬼、忍饥挨饿)

  乎hū(几乎、在乎、似乎)

  焰yàn(火焰、烈焰、焰火)

  蜡là(蜡烛、石蜡、蜡笔)

  烛zhú(烛光、烛芯、烛台)

  富fù(富有、富饶、丰富多彩)

  诉sù(告诉、诉说、诉苦)

  离lí(离开、离别、分离)

  卷juǎn(卷尺、卷烟、胶卷)

  挣zhèng(挣钱、挣脱、挣扎)

  几jī(几乎、几率、茶几)

  燃rán(燃烧、点燃、自燃)

  晃huǎng(晃动、摇晃、晃眼)

  划huá(划船、划火柴、划桨)

  喷pèn(喷香、喷喷香、喷红)

  奇异一一奇特 穷苦一一穷困 慈爱一一慈祥

  温暖——暖和 精致——精巧 温和——和蔼

  飞快——缓慢 温暖——寒冷 精致——粗糙

  慈爱——冷酷 明亮——暗淡 光明——黑暗

  快乐——痛苦 一向——偶尔 穷苦——富裕

  精致:质量很好。精,精巧,完美;致,精细,讲究。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摇摆摆的样子。

  慈爱:仁爱,喜爱。这个词一般用于长者对幼者。

  灵魂: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旧时迷信的说法,指能离开肉体而存在的精神。)

  拖鞋:后半截没有鞋帮的鞋。

  摇篮:供婴儿睡觉的家具。形状略像篮子,可以摇动,使婴儿容易入睡。

  围裙:工作时围在身前保护衣服或身体的东西。

  哆哆嗦嗦:哆嗦:由于生理或心理上受到刺激而身体颤动。本课中的哆哆嗦嗦指饥寒交迫使小女孩浑身不住地颤抖。

  烤鹅:一种挂在特制的炉子里烤熟的鹅。

  圣诞树:圣诞节用的松树、枞树,树上装饰着小蜡烛、玩具和赠送的礼品等。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多数教会规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

  大年夜:就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也叫除夕。

  富商:拥有大量财产的商人。

  橱窗:指商店临街的玻璃窗,用来展览货物的样品。

  喷香:形容香气非常浓厚。

5、《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原文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小女孩说。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人要离去了。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译者叶君健,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6、《小真的长头发》课文朗读与课文原文

[qq-video vids=m]16.小真的长头发 小叶和小美留着长头发,她俩美得不行。小真呢,留的却是短短的妹妹头。 小叶和小美说:“我们的头发还能长长呢。 “哼,能长多长?”小真问。 “长得啊,能盖过腰。对吧,小叶?” “对,能到腰呢。” “怎么,你们的头发才能长那么长?我的啊,能长得更长呢!”小真说。 “嘿!能长多长?” “老长老长老长老长老——长!说起那个长来啊…… “要是从桥上把辫子垂下去,就能钓到鱼呢。挂上一点儿鱼饵,河里的鱼,不管什么样的,都能钓上来。还有呢….. “要是从牧场的栅栏外面,把辫子嗖的一下甩过去,连牛都能套住呢。一下子就能套到牛角上,只要用劲拉啊拉的,一整头牛就是我的了。还有呢….. “就是在露天地里,也能睡大觉。只要把头发像紫菜卷那样卷在身上,就成了暄腾腾的被子了。还有呢….. “要是把右边的辫子和左边的辫子绷紧了拉在树上,家里洗的所有衣服就能一次全晾完啦。在衣服晾干以前,我就读上十本书。妈妈还会对我说:‘谢谢小真啦。” “可是,那么长的头发,洗起来不是很麻烦吗?”小叶说。 “再说,怎么梳呢?那么长的头发。”小美也说。 “这太简单了。当头发长到那么长的时候,我就已经有十个妹妹了。我只要悠闲地坐在椅子上就行了,十个妹妹会卖力地给我梳头的。好玩极了!”小真说,“抹上香波一揉, 那泡沫啊,高得能够着云彩,好像一个大大的大大的蛋卷冰激凌。唯一遗憾的是不甜。而且啊…. “躺在岸边,让河水冲洗头发,头发就在水里轻轻地荡来荡去,好像海带一样。而且啊…… ” “但是,那么长的头发,平时不是很碍事吗?” “是啊。拖在地上不难受?” 小叶和小美一起问。 “没关系。到那时我就把头发烫起来。于是,我的头发就会变成树林!小鸟、松鼠、小虫子们,都来到这里,这座树林别提有多棒了。” 小叶和小美听得入了神,羡慕地说:“哦,这真是太好了。” “哦,真是太好了…..” 小真的头发快点儿长长就好了。

7、《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课文原文与课文朗读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

  太阳开始学发光,学着怎么上山下山。它也试过做别的事但是都没有成功。譬如说唱歌,它粗糙的声音,把这个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

  月亮不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学发光吗?白天它觉得这主意不好,晚上它又觉得这主意不错。它一直无法决定,只好反反复复,一阵子这样,一阵子那样,所以看起来有时圆有时缺。它学会的是不断的变化。

  水开始学习流动。它很快就学会了,因为只有种方式,那就是:一直往低处流,往低处流,往低处流……

  那时候,生活就是这么简单。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

  世界在慢慢变化,万物在自由生长。雨从云里落下,滴进泥土里;人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哦!不要往下讲了,最好再从头开始。这个故事没有结局,却有很多开头,很多很多开头。

  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本文作者是英国的于尔克·舒比格,译者林敏雅,选入课文时有改动。

8、《青蛙卖泥塘》课文原文与课文朗读

  青蛙住在烂泥塘里。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换几个钱搬到城里住。

  于是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三个字。

  “卖泥塘喽,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起来。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老牛不想买泥塘,走了。

  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撤在泥塘周围的地上。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

  青蛙又站在牌子下面,大声吆喝起来:“卖泥塘喽,卖泥塘!”一只野鸭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野鸭没有买泥塘,飞走了。

  青蛙想,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于是他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接起来,用它们把水引到泥塘里来。

  等泥塘里灌足了水以后,青蛙又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起来:“卖泥塘喽,卖泥塘!”可是泥塘还是没有卖出去。

  小鸟飞来说,这里缺点儿树;蝴蝶飞来说,这里缺点儿花;小兔跑来说,这里还缺条路;小猴跑来说,这儿应该盖所房子;小狐狸说……每次听了小动物的话,青蛙都想:对!对!要是那样的话,泥塘准能卖出去。于是就照着他们的话去做,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

  “卖泥塘喽,卖泥塘!”有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下吆喝起来,“多好的地方!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青蛙说到这里,突然愣住了,他想: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

  于是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9、《小柳树和小枣树》课文原文与课文朗读

  院子里有一棵小柳树和一棵小枣树。

  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小柳树看看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春天,小柳树发芽儿了。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她看看小枣树,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啊?你看我,多漂亮!”

  又过了好些日子,小枣树才长出了小小的叶子。这时候,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她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

  到了秋天,小枣树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人们把枣子打下来,坐在院子里,高高兴兴地吃起来。

  小柳树看看自己,什么也没结。她想:从前我总是说枣树不好看,这回她该说我啦!可是过了一天又一天,小枣树什么也没说。小柳树实在忍不住了,她问小枣树:“你怎么不说我呀?”小枣树不明白,问道:“说你什么呀?”小柳树低下头,说:“说我不会结果子呗……”

  小枣树温和地说:“你虽然不会结果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荫下乘凉,那有多好哇!”

  小柳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10、《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想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是这篇童话的特点,也是这个凄美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安徒生出生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市欧登塞。父亲是一个穷苦鞋匠,曾在拿破仑军队中当过雇佣兵。父亲死后,母亲靠洗衣度日,祖母有时还上街行乞。因家境贫寒,安徒生幼年未进过正规学校,14岁独自去哥本哈根,在剧院里打杂。后来在一些艺术家帮助下,获得了助学金,才正式上学。他刻苦学习,终于从文盲变成了作家。

  在17岁那年,安徒生发表了诗剧《阿尔夫索尔》,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安徒生写过一些剧本、小说、游记和诗歌,但他的主要作品是童话。他的童话立足于现实生活,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创作了168篇童话故事。安徒生在《我的童话人生》中写道:“我的文字,完全是我跟小孩子讲故事的表述口吻,我渐渐得出结论,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喜欢这样的文字风格。孩子们最喜欢童话里描写的哪些花里胡哨的装饰,而另一方面,成人则对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深刻寓意更感兴趣。把童话变成孩子和成人都能看的读物,我相信,这也是今天任何一位童话作家的写作目的。他们找到了开启童话的大门,领悟了童话的精神。”《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喜欢的童话作品之一,作为教材内容,有着以下3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课文结构清晰,首尾相互照应。课文共有11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故事的起因(1—4自然段),描写了小女孩的处境:大年夜的街头又冷又黑,天下着雪,小女孩还在街头卖火柴。第二部分是故事的经过(5—9自然段),写了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飞走。第三部分是故事的结果(10—11自然段),写小女孩冻死在街头。文章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时间是大年夜,地点是街上,人物是小女孩。写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又冷又饿,坐在一座房子的墙角,不敢回家。文章结尾写了故事的结局,时间是第二天清晨,地点还是在这座房子的墙角,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了。对于一般人而言,大年夜意味着快乐幸福、团圆美满,而故事结局却是小女孩的悲惨死去,快乐的节日氛围更突出小女孩命运的悲惨,故事首尾相互照应,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是想象丰富生动,虚实交替呈现。课文从第5到第9自然段写了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了奇妙的幻象。小女孩每次产生的幻象都是与她现实的生活密切联系的,她幻想暖和的火炉是因为她非常的寒冷,她幻想喷香的烤鹅是因为她极度的饥饿,她幻想美丽的圣诞树是因为渴望得到快乐,她幻想慈祥的奶奶是因为她缺乏疼爱,她幻想跟着奶奶一起飞走是因为她想到一个没有痛苦的地方。这一虚一实交替呈现,突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让读者产生怜爱之情。每一次的幻想内容结构相同,先写小女孩擦燃了火柴,然后写小女孩产生的幻想,最后写火柴灭了,小女孩又回到了残酷的现实。每次幻想的内容丰富生动,富有画面感。如第一次擦燃火柴,“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同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想象的内容奇特而又美好,一根火柴的热量让小女孩感受到大火炉的温暖;想象的情感真切而又细腻,小女孩把小手拢在火焰上,竟然让她感到暖烘烘的,舒服极了;想象的语言生动而又形象,“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奇异的火光”“闪亮的同脚和铜把手”,这些描写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三是人物命运悲惨,故事凄美感人。文章中多处写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第一部分中,对小女孩一双拖鞋的描写,穿着妈妈的拖鞋,被两辆马车冲过来跑掉了,一只找不到了,另一只被一个男孩拿跑了;对小女孩一双小脚的描写,“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对小女孩卖火柴的描写,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害怕爸爸打而不敢回家。这些描写一方面揭示了小女孩命运的凄惨,一方面为下文的幻想打下了伏笔。第二部分中,对小女孩动作、心理的描写,更让人感受到小女孩的不幸与可怜。“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她又擦了一根”“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火柴是小女孩一家生活来源,一根火柴对小女孩来说是非常珍贵的。第一次擦燃火柴是因为太冷了的缘故,给她带来了幻象,带给她片刻的幸福和欢愉,所以后面她不假思索地一次又一次擦燃火柴,表达了小女孩强烈的内心需求,她渴望幻象中的一切能成为现实,永远不消失。尤其是慈爱的奶奶,她不惜擦燃“一大把”火柴想留住幻象中的奶奶,“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小女孩内心的独白,表达出小女孩的痛苦、无助与渴盼,让故事充满着凄美,令人感动无比。

  1.认识“旧、饿”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挣、几、晃、喷”,会写“柴、冷”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描写小女孩幻想与心理的句子。

  3.朗读课文,体会小女孩想象的奇妙,体会小女孩美好的愿望与不幸的遭遇。

  4.能讲述故事,在讲述故事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朗读课文,体会小女孩想象的奇妙,体会小女孩美好的愿望与不幸的遭遇。

模块一:名著导入,感受童话

活动1:名著导入,感受童话

  1.名著导入: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一起阅读《安徒生童话》这本书,这是丹麦作家安徒生送给全世界孩子和大人共同的礼物。你读过《安徒生童话》中哪些故事?说说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人物。(学生交流阅读收获)

  2.介绍作家:是啊,善良的拇指姑娘、历经磨难的丑小鸭……我们在读这些故事的时候,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悲伤。安徒生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美的童话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

  (1)出示安徒生相关内容与照片,让学生读一读。

  安徒生出生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市欧登塞。父亲是一个穷苦鞋匠,曾在拿破仑军队中当过雇佣兵。父亲死后,母亲靠洗衣度日,祖母有时还上街行乞。因家境贫寒,安徒生幼年未进过正规学校,14岁独自去哥本哈根,在剧院里打杂。后来在一些艺术家帮助下,获得了助学金,才正式上学。他刻苦学习,终于从文盲变成了作家。在17岁那年,安徒生发表了诗剧《阿尔夫索尔》,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安徒生写过一些剧本、小说、游记和诗歌,但他的主要作品是童话。他的童话立足于现实生活,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创作了168篇童话故事。

  (2)让学生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

  3.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读读《安徒生童话》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起来到那个大年夜,来到那个又冷又黑的晚上,去体会小女孩那奇妙的幻想。

本单元是童话单元,本册“快乐读书吧”安排的必读内容是《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安排在本单元的第一课。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本册阅读书目,让学生说说阅读《安徒生童话》的感受与收获,体会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即一边读一边想象,把自己想出成故事中的主人公,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悲伤。这样为阅读本篇课文奠定方法与情感的基础。

模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活动1:自主朗读,读通课文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拼音读准课文的生字与注音字。

  (2)标出自然段,说说课文写了小女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故事,结果怎样。

  2.自主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根据自读要求进行自主学习。

  3.小组交流:同学们自己朗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了解了课文内容,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4.全班交流:同学们通过小组交流,你们觉得哪些生字的字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根据学生交流情况相机出示生字词。

  第一组:火柴、擦燃、蜡烛、可怜、告诉。

  (“柴、烛”读翘舌音,“诉”读平舌音,“燃”读前鼻音,“蜡、怜”读边音。)

  第二组:挣钱、几乎、明晃晃、喷香、打成卷、划出。

  (加点的字都是多音字,让学生读准词语中的读音,然后再用另外读音组词,如:挣扎、几个、晃动、喷水、试卷、计划,体会不同读音表示不同的意思。)

活动2:再读课文,读懂课文

  1.出示要求:课文从哪个自然段到哪个自然段写了小女孩擦燃了火柴,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后看到了什么?再读读课文前面部分和最后部分,想一想写了什么。试着填一填下面的内容,然后再说一说。

  在又冷又黑的(时间),小女孩赤着脚在(地点)走着,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又冷又饿,坐在一座房子的(地点)。小女孩擦燃了次火柴,她分别幻想到了、、、,最后和。第二天(时间),小女孩(结果)。

  2.自主默读: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要求自主学习。

  3.小组交流:请同学们根据填空内容在小组里交流。

  4.全班交流:请一两学生说一说。

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个模块,充分利用学生学习生字的经验进行自主识字,通过小组交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掌握生字的字音。教师预设的两组生字主要是容易读错的字和多音字,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加以强调,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根据任务进行自主默读,根据问题与支架提取主要信息,完成内容填空,练说课文主要内容,从而突破三年级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教学难点。

模块三: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活动1: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1.出示要求:读读课文第1—4自然段,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感受。

  2.自主阅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4自然段,根据要求自主学习。

  3.小组交流:让学生围绕要求在小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说说感受。

  (1)小女孩很穷,没有自己的鞋子,穿着妈妈的大拖鞋,在寒冷的大年夜,穿着这双大拖鞋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2)小女孩被人欺负,两辆马车向她冲过来,吓得她把鞋跑掉了;男孩子捡到一只拖鞋不仅不给她,还嘲笑她。

  (1)小女孩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2)那么冷的天,又下着雪,小女孩赤着脚,可以想象小女孩是多么的冷。

  (1)小女孩长得很漂亮,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

  (2)小女孩顾不上自己的漂亮,她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希望自己能过上一个幸福的大年夜。

  (1)小女孩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她不敢回家。

  (2)墙角很冷,家里和街上一样冷,小女孩没有爸爸的疼爱,也没有家的温暖,非常可怜。

“品读课文,交流感受”这个模块,一方面是为了达成课后练习3的内容,即“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说你的感受”;另一个方面也是为第二课时品读想象部分内容打下基础,让学生学习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模块四:重点指导,书写生字

活动1:观察字形,学会书写

  1.这节课,我们要写的生字比较多,哪些字你觉得比较难写?学生交流。

  2.重点指导:柴、裙、饿、焰、离。

  指导观察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交流。

  3.教师范写,讲解书写注意点。

  柴:上面“此”部写得扁一些,下面“木”部略宽一些,托住上面部分,撇捺要舒展。

  裙:左窄右宽,左边是“衤”,两点不要少;右边“君”的撇要注意穿插。

  饿:左窄右宽,右边的“我”写得紧凑一些。

  焰:注意右下部的“臼”,笔顺是:撇、竖、横折、横、横,先里面,后封口。

  离:上边的横要长一点,盖住“凶”,“凶”要写得扁一点儿,笔画要紧凑。下边部分写得宽而扁,稳稳地托住上边部分,第9笔是撇折。

  4.书写练习。学生在书上描红一个,临写一个;教师行间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5.评价反馈。围绕要点,学生互动点评;点评后再写一个,与前字对照,力争有进步。

活动2:自主书写,互评反馈

  1.出示本课剩下的生字。

  2.学生自主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评价反馈。围绕要点,学生互动点评。

【本课生字比较多,对于比较难写的或容易写错的生字进行重点指导,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把握书写的要点。其他生字采用尝试书写、互动点评的方式让学生自主书写,提高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的能力。】

模块一: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活动1:品读幻想,体会小女孩

  1.出示要求: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来到了一个又冷又黑的大年夜,看到卖火柴的小女孩赤着脚走在街上,她又冷又饿,坐在一座房子的墙角下。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她擦燃了一根火柴,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女孩那奇异的幻象中吧!

  (1)默读课文第5—9自然段,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后看到了什么?联系课文前面内容,想一想小女孩为什么会看到这些事物?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

  (2)和小组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说你的感受,再把这种感受读一读。

  2.自主阅读:学生根据要求开展自主学习,边读边圈画思考,做好小组交流的准备。

  3.小组交流: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1)小女孩擦燃了第一根火柴看到了一个大火炉,因为小女孩太冷了,“小脚冻得红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小女孩擦燃火柴想暖和一些自己的小手,所以她看到了大火炉。

  (2)课文把大火炉写得很美好,“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小女孩太希望有个大火炉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和小脚。

  (3)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小女孩感到很失望,很难过,要读出小女孩惊奇、失望、难过的语气。

  (1)小女孩擦燃了第二根火柴看到了烤鹅,因为小女孩太饿了,“她又冷又饿”,今天是大年夜,“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她也想和别人一样过大年夜,吃着烤鹅,所以小女孩看到了烤鹅。

  (2)课文把幻象写得很奇妙,“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室内的布置很精致,“雪白的台布”“精致的盘子和晚”;烤鹅非常诱人,“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从盘子里跳下来……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3)火柴灭了,烤鹅又不见了,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小女孩又失望了,感到很难过。

  (1)小女孩擦燃第三根火柴看到了圣诞树,因为今天是大年夜,有钱人家都装扮着圣诞树,感受圣诞树给节日带来的快乐。小女孩也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圣诞树。

  (2)课文把圣诞树描写得很漂亮,“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

  (3)火柴灭了,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小女孩又一次感到失望与痛苦。

  (4)“‘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小女孩说。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人要离去了。”读到这里心里十分难受,小女孩不知道要离去的人就是她自己。带着这种惊喜、失望、难过的语气读一读。

  (1)小女孩擦燃第四根火柴看到了奶奶,因为小女孩被人欺负,赶马车的人不顾小女孩的死活,小男孩也拿走一只大拖鞋,连自己的爸爸都因为卖不掉火柴而要打她,小女孩希望有人疼爱她,而疼爱她的只有奶奶。

  (2)课文把奶奶写得很温和、很慈爱,小女孩看到奶奶非常的幸福,但小女孩也非常的担心,因为有了前面的经验,火柴一旦灭了,就什么也看不到了。读一读,读出小女孩的期盼与渴望。

预设5:幻想跟奶奶一起飞走

  (1)于是小女孩擦燃了一大把火柴,想留住奶奶,奶奶的是那样的高大,那样的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小女孩有着奶奶的疼爱,非常满足。

  (2)小女孩跟着奶奶一起飞走了,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说明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小女孩被冻死了,读起来既充满着向往,又对小女孩充满着同情。

活动2:品读结局,同情小女孩

  1.出示要求:默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和同学交流。

  2.自主阅读:学生根据要求开展自主学习,边读边圈画思考,做好交流准备。

  3.小组交流: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1)小女孩冻死了,“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感受到小女孩是在幻想中死去,在满足中死去,小女孩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死去,和我们一样大的小女孩是多么的不幸。

  (2)两个“曾经”和两个“幸福”,更让我们感受到小女孩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幸福,小女孩的幸福只是她的幻想和跟着奶奶到那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

本模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达成教学目标“朗读课文,体会小女孩想象的奇妙,体会小女孩美好的愿望与不幸的遭遇”的主要教学环节。在教学中,从学习方法上看,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学习方式,充分彰显学生的学。从学习内容上看,重点抓住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产生的幻想展开,感受小女孩美好的愿望,体会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设计中做了充分的预设,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必面面俱到,主要让学生去体会,去感受,教师适时点拨。

模块二:讲述故事,表达感受

  1.指导讲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让每一个读者都深受感动。两百多年过去了,安徒生作品中这个充满幻想的孤苦伶仃的小女孩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这么感人的故事要讲给别人听。

  2.练习讲述:根据故事的结构练习讲故事。

  3.小组讲述:在小组里讲一讲。

讲故事是第二学段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通过讲故事,一方面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进行内化,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模块三:拓展阅读,抒发感受

  1.朗读诗歌:同学们,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是这样的痛苦,幻想是这样的美好,而结局是这样的悲惨。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有个叫刘倩倩的中国孩子读了这个童话,写下了一首小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

  (1)自由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

  早晨,妈妈给我两块蛋糕,

  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中午,爸爸给我穿上棉衣,

  我一定不把它弄破。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下午,哥哥给我一盒歌片,

  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

  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

  把棉衣给她挡风雪,

  在一块唱那美丽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谁吗?

  那你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

  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2)试着仿写一段,读给同学听,说说你的想法。

  爸爸给我一罐糖果,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妈妈给我系上围巾,

  我一定不把它弄脏。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2.拓展阅读:同学们,童话王国给我们带来动人的故事、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感受,我们课后继续阅读《安徒生童话》这本书,一边读一边想象,把自己想出成故事中的主人公,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悲伤。下课。

在教学的最后一个模块中,让学生读读刘倩倩写的《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这首小诗,这是刘倩倩9岁时在联合国举办的世界儿童诗歌比赛中荣获“菲利亚”金质奖章的作品,发表于《儿童文学》1981年1月刊。刘倩倩这种真挚的、纯真的、美好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能唤起人们对卖火柴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怜,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在这里让学生读一读,仿照写一段,更能深化学生的感受与理解。

  (本文选自《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淘宝网“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旗舰店”有销售)

  纵观本篇课文,是按照小女孩卖火柴、擦火柴、冻死街头的顺序来写的,这个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 。小女孩卖火柴是现实,擦燃火柴部分时幻想的;小女孩擦燃部分也是有现实有幻想。因此 ,课堂上我紧扣让学生感悟文本的写法进行教学。

  一、紧抓“可怜”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在了解文章内容、理清顺序之后,我就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围绕“小女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一问题默读第一自然段,在书上批批画画,批注感受,学生学得极其投入,他们自读自悟,交流感受,悲惨的小女孩既饥饿、又寒冷还痛苦,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体会虚实结合的写法

  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直接学习擦燃火柴部分,而是问学生:“如果把11、12自然段加上,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读一读,看是不是这样?那么,为什么还要写擦燃火柴部分呢?加上和去掉又有什么区别呢?”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小女孩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么?能不能去掉?

  之后,进入擦火柴部分的学习,让学生把小女孩擦燃火柴把看到的用波浪线画出来。之后重点学习第一次擦燃火柴,让学生走进小女孩的情感世界,思考为什么小女孩会看到温暖的大火炉 ?小女孩看到温暖的大火炉的感受是什么?带着惊讶之情读一读这几句话。通过朗读,同学们感受到小女孩激动、兴奋、盼望温暖的感受。学生读完,我马上追问:“火柴灭了呢?”是啊,孩子们,幻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美好的幻想和残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让我们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这就是虚实结合的写法。教师的总结,升华了情感,交给了写法,一举两得。其它几次擦燃火柴则略讲,带着学生读一读,进而了解小女孩的内心世界。

  安徒生一生致力于童话创作,写下了168篇童话,而《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让让一个凄美的故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更加感受到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及当时社会的黑暗。

  学习这篇课文,紧扣写法进行教学,学生走进了小女孩的内心世界,体悟到了文章的写作方法,感受到了名著的无穷魅力。

11、《搭石》课文原文与课文原文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记下所用的时间,完成课后练习。

  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 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进人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本文作者刘章,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12、《肥皂泡》课文原文与课文原文

  小的时候,游戏的种类很多,其中我最爱玩的是吹肥皂泡。

  下雨的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母亲总教我们在廊子上吹肥皂泡。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眼睛里,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本文作者冰心,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他喜欢踢足球和乒乓球修改病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