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我是谁?

热门相关推荐阅读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去何方
我是谁 我是谁,谁是我,这是哲学研究最困难的命题之一。世界的每个人都是绝对独立的生命体,可我们却拥有基本相似的五官和体型,我们都是会呼吸会吃饭有感情。我是谁,我和别
我是谁,谁是我,这是哲学研究最困难的命题之一。世界的每个人都是绝对独立的生命体,可我们却拥有基本相似的五官和体型,我们都是会呼吸会吃饭有感情。我是谁,我和别人如何不同,我的存在是为什么?等等这些疑问都是人类哲学的基本问题。
我来自哪里
我来自哪里是人类哲学的第二个终极难题,按照生物学的角度分析,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起来的生命体,这是唯物主义对我来自哪里的看法。可唯物主义解决不了人类终极来历的难题,从思想的角度分析人类这样一个有情感有思维的高级生命体到底是来自哪里呢?
我要去何方
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天起就注定了要死亡,可以这样说我们生下来的终极目标就是死,每个人都无法逃脱死亡的宿命。历经几千年的人类对死亡已经认识的非常深刻,我们不惧怕死亡,我们惧怕的是死后我们去了哪里、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去何方&&这三个问题是人类乃至所有物种的终极哲学问题,也是一个始终无法解答的问题。佛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凡事皆有定数&,既然是定数我们又何必去一味的追问呢?随遇而安吧!
相关关键词标签:
全站最新文章
更多精彩请看下页:上一篇: 下一篇:               
x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
  偶然读到一个寓言故事:&你是谁?&
  一日,一住妇人晕倒在地。她觉得自己的灵魂正在往天堂飘去,这时,一个声音问道:&你是谁?&
  妇人回答:&我是市长的妻子。&
  &我没有问你是谁的妻子,而是问你是谁?&
  &我是四个孩子的母亲。&
  &我没有问你是谁的母亲,问的是你是谁?&
  &我是教师。&
  &我也没有问你做什么职业,就问你是谁?&
  &我是一名基督徒。&
  &我没有问你的宗教信仰,只是问你是谁?&
  就这样一问一答进行了很久,可是那个声音始终不满意,说:&我不是问你这些,而是问你是谁?&
  后来,妇人醒了过来。她开始思考:我是谁?并且下定决心要找出答案。
  这则寓言故事,改变了我之前的想法。从前,我认为自己职业体面、事业有成,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标准的丈夫。信耶稣之后,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基督徒,并以此身份为荣耀。这些难道不对吗?那我到底是谁,你能回答我吗?
  &&信徒,平安!
  谢谢你,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每个人,从出生到成人都在被外界环境定义和评价,以至于所认识的自己不过是别人眼中的我。追求认识自己是成长的目标之一,只是其过程必然充满曲折。
  圣经《出埃及记》3--4章,记载了摩西的一段特殊经历。那里摩西问上帝,我是什么人?与你的问题&我是谁&类似。藉着回顾上帝对摩西的回应,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根据记载,事情发生在何烈山,摩西在山上放羊。他看见大异象,荆棘被火烧着,却没有烧毁,上帝在荆棘中向摩西显现。上帝对摩西说: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实在看见了;他们因受督工的辖制所发的哀声,我也听见了&&故此,我要打发你去见法老,使你可以将我的百姓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
  这次与上帝的相遇,摩西感到非常意外和惊奇,他甚至还未回过神来,上帝已经向他宣布一项重大使命,带领以色列百姓出埃及。面对新的挑战,摩西推三阻四,上帝与他之间展开了一场对话。这场艰难的对话像是一场辅导,摩西不知道自己的症结在哪儿,上帝却是一位全知全能的引导者,与他进行五个回合的谈话,摩西顿悟,于是,他的人生遭遇又一次大反转。
  第一个回合,摩西几乎冲口而出:我是什么人(有译:我是谁?)竟能去见法老呢?
  摩西之所以说出这句话,有几个原因。
  第一,按照他以往的经验,靠自己的力量拯救以色列人失败了,他因同胞受苦杀了埃及人,惹怒了法老,开始逃亡生涯。
  第二,从前在王宫生活,摩西大概已经淡忘,而现在历历在目的是逃亡时的困苦流离,他的棱角早已被磨去,但他却变得犹豫不决又缺乏担当。
  第三,他成了一个牧羊人,生活在米甸,跟米甸祭司的女儿结婚生子,他对目前的状态已经习以为常,安逸稳定的家庭,他舍不得放弃。
  第四,摩西自知能力有限。
  他提出问题,既是推托,也在陈述一个事实,更是他多年来的恐惧担忧和思索:我到底是谁?他的确想不明白自己是谁,也忘记了耶和华是谁。这个问题中既包含他的逃避和自卑,也表现出他直面上帝和自己的勇气,他盼望从上帝那里得到答案。
  上帝对他说:我必与你同在。意思是,你就是&上帝与你同在&,这就是你的身份。这是上帝差遣摩西的一个证据。上帝使他明确:不在乎你是谁,重要的是差遣你的是谁,我必与你同在,必保守你,荫庇你,在你里面成为你的力量,除此之外,你就不再需要什么了,因为你是我的使者,如若依靠外在的能力,你谁也不是,也无法完成我的托付。
  上帝没有正面回答摩西,没有用具体的特征回答他。上帝既不从物质的角度给摩西贴标签,比如,身体健壮、外貌英俊等等;上帝也没有从社会的角度来评价摩西,比如,他的地位、角色等等;上帝也没有从心理的角度评价摩西,比如,智力、性格、能力等等。
  上帝并非告诉摩西: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人,他应当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上帝从人与他的关系角度来回答,那就是,我必与你同在。
  第二个回合,摩西听了上帝的话,说:你说我的&我&不算什么,你的&我&才是重要的,好吧,那就算我到了埃及人那里,对他们说,是你,他们祖宗的上帝打发我来的。他们肯定会问:你说是我们祖宗的上帝,他叫什么名字呢?摩西假设了这个问题,其实是他内心的疑问:那你能说说你是谁吗?你叫什么名字?
  上帝忽略摩西话语中的情绪,直接正面地回答了他:我是自有永有的(原文&我是&),这就是我的称号。英文:I am who I am,中文则译为:我是我所是的那一位,或者我就是我。&我是&表明上帝不仅在时间上是自有永有的,在空间上是无所不在的,在本质上他就是一切,他就是那个&我是&,这个&我是&是万物的源泉,所以有了他就有了一切。圣经注释家指出,按照语法,&雅威&&&耶和华译为&我必是上帝&。
  这次,上帝回答摩西:我是我,你去对以色列人说,是我打发你去的。
  第三个回合,摩西说:他们肯定不听从我,不相信我。他想表达的是:这太可笑了,你让我回埃及去对他们说你的名字,他们不单会嘲笑我,还会嘲笑你呢,他们一定会说,看哪!这就是耶和华派来拯救我们的人,可是耶和华到底是谁?我们根本不相信他呀!话语中臆藏着摩西的不信。
  这时,上帝再次行神迹,显明他的大能。上帝把摩西手中的杖变作蛇,又使他手长大麻风,一会儿又使长大麻风的手复原。上帝说,如果这两个神迹他们都不信,你可以行另外一个神迹,把河水变作血。
  上帝完全了解摩西的怀疑,特意行神迹给他看,随后又赐给他行神迹的权柄和能力,加增他的信心。
  第四个回合,摩西指向自己,说:抱歉,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我本是拙口笨舌的。有学者认为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摩西在语言上有缺陷,所以,这是他自轻自贱的说法。其实摩西大可以说他在米甸多年,以至于埃及话变得生疏了,忘记了宫廷中说话的技巧。
  上帝不否认摩西的话,照样忽略他话语中的抱怨不满,上帝这样回应他:你是你,因为我创造了你,你很特别,只有当你愿意外界的标签贴到你身上的时候,标签才会贴得住,你在乎那些评价的时候,它们才会左右你。所以现在去吧,我必赐你口才,指教你所当说的话。
  第五个回合,实际上,摩西的心结已经被上帝融解,但是他无法突然放下自己,于是耍无赖,说:主啊,你愿意打发谁,就打发谁去吧!反正我不去。终于,上帝发怒了。想想,之前摩西表现出自卑、怀疑、推卸,上帝都在积极回应他。为什么上帝这时发怒了?是摩西不负责任、无所谓的态度激怒了上帝。
  怒气之后,上帝仍有恩慈,说:不是有你的哥哥亚伦吗?他是能言的,会协助你。你要拿着杖,好行神迹。上帝再次给摩西承诺和权柄。
  这时,摩西答应了,回家去向岳父请示此事。摩两透过环境搭建起来的自我评价,都是不可靠的。第一次,他在王宫获得的优越感,在逃亡中被困苦瓦解;第二次,在米甸他感到自卑挫折,他遇到了上帝,上帝不否定他,不指责他,而是循循善诱,让他认识了自己,重拾信心。
  摩西不再追问自己是谁,不再顾忌自身的弱点和缺陷,这其中,他学会了放弃评价自己,放弃外在的标签,于是他,变化了。于是,他的自我变得成熟,才能够担当重任。
  至此,谈话圆满结束。
  耶稣将要上耶路撒冷之前,曾经问门徒:别人说我是谁?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耶稣又问:你们说我是谁?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
  这段经文让我们看到,耶稣在离开门徒之前,最重要的考验不是外在的,不是讲道进步了没有,文章写得好不好,打鱼的技术过关了没有,获得过多少奖项。耶稣非常清楚,如果要问他们是谁,他们会争先恐后地回答:我是你的大弟子,我是你所爱的门徒,等等。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标签,让门徒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结果有两个:一是妄自尊大。像建造巴别塔的人想要传扬自己,让天下人记住他们的名字一样;二是妄自菲薄,像摩西这样推卸责任。但耶稣所要的是,门徒认识他.知道谁是基督,这就够了。
  今天,带着疑问,我们遇到上帝.会听到他的回应: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谁,重要的是我与你同在。如果你一定要问,我只能告诉你:你是你,你是唯一独特的,因为我创造了你。你越相信我的爱,就越不会在乎你是谁。
  最后分享,张国荣写的《我就是我》几句歌词:
  I am what I am
  我永远都爱这样的我&&
  每个人都是造物者的荣耀。
  不用躲闪,为我喜欢的生活而活,
  不用粉墨,就站在光明的角落。
  我是什么,是万世沙砾当中一颗,
  我很庆幸,万物众生中磊落做人,
  怀着诚恩,告诉世界何谓勇敢。
相关文章:
·经文注释·
       
Copyright &
Jnmd.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又名: )
邮箱: (#改为@) 网站QQ群:  客服QQ:
基督福音网站,内容由热心肢体亲笔或惠寄或转投,部分为本站扫描收集整理,版权归基督所有,若有侵犯您的权益,请作者联系我站处理,谢谢!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 - 知乎17被浏览4536分享邀请回答29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别问我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