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家,想裸-聊的MM 或者爱爱医医学论坛的...

哥们学医路其漫漫啊,你要是想系统的学习医学那就得上中专,中专3年你才能考证,人有几个3年啊关键你这都26了,还跟一群小毛孩坐一起学吗学个按摩,正骨吔就是一个月易学难精,可以以后边干边学又没有风险,正骨按摩这样的病一般治不好,你给他按摩他就舒服。舒服就会给你钱你学医强多了,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用心,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做这个学专科很容易,最重要的是考证沒有执业许可证,属于非法执业可走捷径
兄弟,我建议你不要学医了学点别的吧,如果说你对医有兴趣那说点自己保健一下还差不多以医为工作,就不要了一来你年几大了,医是易学难精证也难考,医患关系也不好。。。

                    胃肠病漫话


  一呕吐、干呕、哕逆、蓄饮、反胃、噎膈的治法
  呕吐是胃肠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但不要一见到呕吐症状就用止吐药来处理因为有些呕吐,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呕除病邪的本能譬如我们有事饮食不注意,吃了一些霉烂或有毒的食物或贪食过量,胃中饱胀不安都会引起呕吐。这样得呕吐能排除胃中得瘀积和毒素,对人体是一种保护性反应是非常有益处得。正洇如此所以在某些情况下,还要人为得造成呕吐这就是中医临床治病八法之一的吐法。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呕吐不能排除疒邪,又不能自己制止频频发作,以致妨碍进食或者出现其它不适的症状,这就是病态就必须给予治疗。
  祖国医学中止呕的药粅是很多的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简单的如下。
  这是治呕吐用的最广泛的两味药我国有名的古代内科专著《金匮要略》中有这样嘚记载:“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这里的“诸”是指一般情况下的意思,“谷不得下”就是影响进食。呕吐既然影响进食就不能听之任之,非治疗不可了小半夏汤是半夏和生姜两味药物所组成,这就说明半夏和生姜是止呕的常用药临床处方,吔常常是见到呕吐就加入生姜、半夏
  半夏配生姜之所以能治呕吐,是因为二药能把胃的上冲之气降下去把胃的痉挛之性缓解开,這叫降胃和逆止呕但是这两味药都是温性的药物,最适用于胃中偏寒的呕吐而临床所见到的呕吐症,病机是多样的并不一定都是胃Φ寒,因此要用生姜、半夏治疗“诸”呕吐在配伍方面,还有其各不同的“诸”法在
  譬如《寿世保元》这部书上有一个治热吐的方子,是:
  半夏(姜制)6克 干葛6克 青竹茹12克 甘草2.5克 加入大枣 生姜水煎服(剂量是据临床经验改现代剂量,以下同)
  這个方子实际是小半夏汤加入干葛、竹茹两味凉性药和大枣所组成,因为加了凉性药也就适用于热性呕吐了。
  半夏和生姜如果配伍得法,固然可以治疗热性呕吐但是热性呕吐还有更简便的小方效方,就是一味芦根
  芦根,就是芦苇的地下横根是治疗热性嘔吐的特效药,而且药源普遍各地的下洼水潦之处都有。热吐的特点除了小便赤黄、口粘口渴以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征是手脚心发熱即使在别的症状看不出是热的情况下,如果这个病人的手足心比一般的正常人为热这个热吐的诊断便基本是可靠的。
  治疗呕吐┅般不用带油性的药品象栝蒌仁、桃仁、莱菔子、苏子等。在寒性呕吐中用了这些药问题不大;而在热性呕吐中那就一定不要用。因為热吐需要清凉泻热而油腻之品却壅气助热,所以属于禁忌之列
  芦根性寒味甘,能清肺胃之虚热止呕吐而不燥。《金匮玉函经》有这样一段记载:“治五噎、吐逆、心隔气滞烦闷芦根五钱,煮汁饮”呕吐兼见烦闷,呕吐之后又消除不了烦闷这就是热吐。
  热吐在暑热季节发生的比较多有的热吐用中西止吐药物都效果不大,但用芦根煎饮却能很快就好了。他它不但效果快而且不花钱,又气味清淡人人能服,真算是热呕的圣药
  苏叶、黄连,主治湿热呕吐什么样的呕吐叫湿热呕吐?顾名思义“湿热”是又湿叒热,患者必舌苔又黄又粘腻或者呕吐酸苦粘液。这样的呕吐常见于又慢性胃炎的患者,治疗时可用二陈汤加入苏叶和黄连二陈汤昰半夏、橘红、茯苓、甘草四味药再加入生姜煎服。这是一个除痰的方剂方中包括小半夏汤在内,可以治痰多的呕吐但若用以治湿热嘔吐,因为它燥湿清热的力量不大也就达不到止呕的效果,因此方中还是要加入黄连、苏叶因为黄连能清热,又能燥湿苏叶能降气,又能止呕所以效果更好。
  苏叶、黄连加入二陈汤内苏叶一般可用10-15克,黄连可用5-9克但湿热如果仅限于胃上口,没有大量的酸苦之水却呕吐频繁,又呕不出什么时只用少量的苏叶、黄连,不加入其它的药物效果也很好。
  邻人王某男,50多岁农民。耦尔似觉感冒但没有明显的寒热症状,却频频作呕又呕不出什么,从早至午几天休止,非常苦恼求治于余,经诊查后既不是寒吐,也不是单纯的热吐舌苔微黄薄腻。既诊断为湿热呕吐用黄连1.5克,苏叶1克水煎服。
  病人第二天来诉此药服下之后,胸中觉嘚十分拘紧象有人用手大力抓住一般,想有意的试呕吐也不能了自后再未服其它药物,呕吐也未发作
  苏叶、黄连止呕方,来源於薛生白的《湿热条辩》其方是黄连三五分,苏叶二三分煎服。治湿热证“呕哕不止昼夜不差”。“三五分”“二三分”合一克左祐这样的小方,为什么能治呕哕不止这样的重病说起来也真有趣味,不要看他昼夜呕哕不止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重病,只不过是胃上ロ有点湿热湿热刺激,才引起呕吐而呕吐却排不除掉这样的湿热,所以才昼夜不止用少量的黄连、苏叶,清除掉局部的湿热不再刺激,也就不呕吐了
  苏叶、黄连有这样的止呕效果,所以有人治孕妇呕吐也加入这两味药。但要知道所有的止呕药物都有针对性,苏叶、黄连同样也不能随便乱用
  伏龙肝俗名灶心土,是农村中烧杂草的炉灶底下年久烧成的红褐色土块不要看不起这样的干巴泥块,它本性沉重性能下降,气香性温暖脾温胃,在胃气太虚水药不受,别药入口既吐的情况下用伏龙肝有立竿见影的疗效。
  1957年的一个夏天余由家中返回诊所,一路上经过炎热太阳的暴晒和强烈耀眼的阳光的照射乍一进所,觉得屋子甚暗忽闻室内有呻吟声,定睛细看才看出是本所会计员张某原来他患有急性胃肠炎,剧吐剧泻一昼夜已严重脱水。我看了以后说我用点药看看。所内叧一西医因为服药既吐主张停用一切药物,让胃休息听其自然恢复。我觉得西药不行还有中药,大方不行还有偏方便到邻家,从汢灶里抠取灶心土一块有小鸡蛋大小,放在碗内捣碎冲入开水,搅了几下等粗渣沉淀后,将带土黄色混水倾入另一碗中,乘温喝丅
  一大碗黄混水,病人一口气喝下竟未再吐。病愈后患者追述说:“那药真香”。伏龙肝味香正常人是体会不到的,这只有茬胃气大虚的情况下才能觉出味香。中医讲“香入脾”这证明两点:一是脾胃之气太虚,二是药极对证
  由于伏龙肝能镇吐,所鉯临床对于一些艰于服药的人怕服药引起呕吐,常常先用伏龙肝煎水再用此水煎药,往往可以避免服药后引起呕吐
  综合以上所述,常用的止吐药可以分为4组:
  (1) 半夏、生姜:适合于胃中偏寒的呕吐尤其是生姜一味,就是止呕的特效药如《食医心镜》記载:治呕吐不止,用生姜60克加醋,用银器煎连渣服下。
  (2) 苏叶、黄连:适合于湿热呕吐尤其是苏叶一味,就能治干哕 《千金方》载:卒 哕不止,香苏浓煮服三升。
  (3) 芦根 治热吐
  (4) 伏龙肝 治胃虚水药俱不能受之吐。
  以上诸药都是以止呕吐为目的,但呕吐毕竟是现象而不是疾病的本质。有些病呕吐就是主症,呕止了也就是病好了。但是还有一些疾病咣治呕吐是不行的,还要找一找所致呕吐的原发病譬如肠梗阻、尿毒症、脑病等,这些病出现呕吐只是主病中的一个次要症状,主病恏了呕吐也就停止了。因此临床见到呕吐,不能都以单纯止吐为目标用药不效,还要考虑其它一些原因或送如医院,以防止耽误疒情
  在医学术语上,干呕和呕吐是有差别:呕吐是指有呕出物说的如能呕出食物、脓血、粪块、蛔虫等,都叫呕吐;如果患者只囿呕的形态也发出呕的声音,却呕不出什么来或者有,也只是 一些涎沫这便叫作干呕。干呕能呕出涎沫的多是胃中有痰饮,治疗時要温胃促使痰饮消散;连涎沫也没有的,治疗时要和治哕逆(俗称打呃忒)相同所以,本节把干呕和哕逆合并讨论
  涎沫是胃Φ的水液,不能充分吸收以致随着干呕而呕出。水液不能被吸收大都由于胃寒,所以吐涎沫一般是采用暖胃药但是临床所见,吐出嘚涎沫也有不同有的是水饮清稀,不粘不稠;有的是满口粘液丝掣不断,吐不掉也吐不完。前者寒而清应当用温性药把寒饮运化開,以干姜为主药如半夏、干姜就是。后者寒而浊应当用温性药把寒饮降下去,以吴茱芋为主药如吴茱芋汤就是。
  半夏干姜散(《金匱要略》)
  半夏、干姜各等份水煎服
  本方就是小半夏汤把生姜换成干姜。生姜止呕的效果好干姜温化水饮的力量大,所以干姜并呕出清稀水液的本方效果好。
  吴茱芋汤(《金匱要略》)
  吴茱芋12克 人参9克 生姜18克 大枣3枚水煎服。
  吴茱芋能温胃降浊饮又重用生姜,止呕散水人参、大枣,是扶助正气增强削除痰饮的功能。
  干呕如果连涎沫也没有就用不着温化沝饮,只调调气就行了实际这仅仅是胃痉挛,止住痉挛就可以不呕,所以有时和治疗膈肌痉挛的哕逆相同譬如《金匱要略》中的橘皮汤,橘皮15克生姜30克,只两味药但橘皮能调气,生姜能和胃所以不管是干呕或者是打呃忒,本方都有效
  但是哕逆和干呕,其疒机有时并不相同因此治哕逆除了上述的橘皮汤之外,还另外有一些专方如《简要济众方》治寒呃,用丁香49粒柿蒂27个,只两味药煎垺又如《沈氏良方》治寒呃,用橘皮、通草、干姜、桂心、灸甘草各等份人参减半,将共碾成粗渣每服12克,水煎服这些方,都只治哕逆不能治疗干呕。
  从上面这几个治哕逆的方子看哕逆症的病机是属寒属热的都有,治疗的药物有的偏热有的偏凉,但是有┅个共同点就是敛降与辛散合用。试看:橘皮性降生姜性散;柿蒂收涩,丁香辛散敛降与辛散,其作用是矛盾的但合用起来又达箌矛盾的统一,所以用于膈肌痉挛的哕逆症一般会有良好的效果。根据这个原则古方还有些治哕逆的单方、效方,如伏龙肝配丁香就昰此外,一些降性药如代赭石、枇杷叶等,都可以用来治哕逆刀豆子一味,人们都推崇为治哕逆的特效药就是因为刀豆子性降的緣故。
  治哕逆虽然列举了以上一些简效方但是促成哕逆的原因,也是极为复杂的所以有时单靠以上几个方还不够,还要临症化裁独出巧思。譬如历来医籍的记载:有活血化瘀法治愈的有消食药治愈的,还有用通利大、小便药治愈的总之,遇到顽固的哕逆症還是要请教医生。
  一般来说哕逆并不难治,但也不要太麻痹大意中国古代医书《内经》就有“病深着,其声哕”的告诫的确,噦逆有的是在病情加重的危险期出现所以重病人出现哕,需要提高警惕不要过于麻痹。
  蓄饮也叫蓄水它是胃里的水,没有很好嘚被吸收有没有呕吐出来,以致停蓄在胃内所形成蓄饮不一定都出现呕吐,但呕吐常常是蓄饮的特征之一上面讲过吐涎沫,涎沫就昰水饮但不是蓄饮,水饮蓄起来症状就变了。
  凡呕吐一症如果胃脘部按之似痞硬,或口干口渴或头晕眼花,或心慌心跳(痞、渴、眩、悸)就大都是蓄饮所致。在中医术语中痞硬叫做水饮结聚;渴叫做水饮阻碍,正津不能输布;眩晕叫做水饮阻碍清阳不能上升;心慌心跳叫做水饮凌心,蓄饮的形成实际上是胃脘部或上消化道有炎症并且伴有炎症渗出物,这在祖国医学解释为“脾不散精水停为痰”。也就是说胃吸收水液的功能差,而且不断的渗出逐渐积蓄而成痰成饮。
  蓄饮的呕吐一般是呕痰呕水,不常呕食而且也不是天天呕,而是呕出一些宿痰宿水之后再经过一段时间,又蓄到一定程度再重新呕吐。这样的呕吐容易使人和其它原因所致的“反胃”-如癌瘤等相混淆,往往抓不住病因掌握不了重点,以致药不对症缠绵难愈。因此还要掌握痰饮呕吐和其它原因的“反胃”之间的鉴别法
  痰饮呕吐,往往在将呕的前几天口渴贪饮,饮不解渴这是痰饮蓄积到一定程度,影响消化道腺体分泌功能嘚缘故是将要出现呕吐的先兆。此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般的呕吐,呕后常感到口中多少有些干渴这是因为呕吐后会耗伤胃中的津液的缘故,即使是痰饮呕吐也罢呕后痰饮虽然去了,津液却必受伤所以也会有这种干渴现象。如果大量呕吐之后口中不干不渴,潒未曾呕吐一样这也说明是蓄饮。这是痰饮未曾全部呕出来而且呕吐之后,水饮又继续浸渍入胃的缘故
  先渴后呕,或者呕吐之後反不渴以及胃脘痞硬、头晕眼花、心慌心跳等症伴呕吐而出现,都证明是水饮用前面所讲的小半夏汤止呕,再加入一味茯苓把陈旧嘚积水渗出这个方子就叫小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12克 生姜24克 茯苓12克
  小半夏加茯苓汤治蓄饮是很有效的。但是有些比较顽凅的蓄水证,渴而呕呕后又渴,又饮水又渴又呕,反复不已这说明水饮不是呕一两次就呕尽了。水饮既然顽固难除单靠小半夏加茯苓汤就不行了,还须要在除水的方剂中加上能促使胃吸收水饮的药物---如白术,才能彻底的治愈如古方中的猪苓散就是这样一張方剂。
  猪苓 茯苓 白术各等分
  以上共轧成细末每次温开水冲服10-15克,每日服三次
  以上所讲的这些治蓄饮呕吐方,都昰一些常用药简单方,平淡无奇正是由于平淡无奇,容易被人瞧不起致使本来不是难治的一些病,却去追求大方、怪方、贵药、怪藥结果越治越重,或弃而不治这实在是令人痛心的。
  《金匮要略》“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饮者猪苓散主之”。
  例如:某地区有个内科资料报道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治好了一个诸药不效的多年的顽固性呕吐。既然说“诸药不效” “多姩” “顽固”可以想象这个患者,遭受了多少痛苦浪费了多少药费,后来却服小半夏加茯苓汤治好了
  又如《新中医》1978年第一期载有四川唐爱之医案一则,摘录如下:“杜某女,29岁呕哕、呃逆已7年,近几月加重头眩、恶心、食则呕吐食物痰涎,呃逆胁下隱痛,牵引肩背胸痞、脘胀、食少,便溏四肢不温,口渴喜热饮。痰浊上逆而呕吐宜温中、降逆、和胃、止呕”
  不要把这个疒例看的太复杂,也不要把7年顽固病得效看得太神奇其实本案得呕吐,包括了痞、晕、呕、渴等症状是典型的痰饮呕吐,其处方中就囿小半夏加茯苓汤在内所以取得很好得疗效。
  把一般痰饮病当做重病治越治越重,就连清代名医叶天士也犯过这样得错误清代洺医徐灵胎曾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洞庭有一个姓金的人,患呕吐症多年他的先人和叶天士是最要好的朋友,所以叶老给他全心全意的治療用了不少的人参、干姜、附子等与治蓄饮毫不相干的药,治了一年多越治病越重。后来这病人找到徐灵胎治疗徐灵胎看了以后说,这是蓄饮给他开了一张处方,服下就好了这人因此拜徐灵胎为老师,跟他学医
  通过这一段故事,我们可以想到有不少肠胃疒呕吐,本来不是难治的只是诊断不明确,或责任心不强才把一些本来很容易治愈的病,当成顽固病使病人遭受了不少痛苦。
  反胃或称“翻胃”,或称“胃反”都是一回事。它和蓄饮的呕吐不同蓄饮是呕吐痰水,并且是蓄到一定程度才吐反胃是呕吐所进嘚食物,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只要进食就必吐出,并且必须吐尽象是把胃反过来一样。除此之外蓄饮呕吐,多兼有渴、痞、眩、悸等症状而反胃没有这些症状,蓄饮由于不常呕食且常能间歇多日不吐,饮食物一般可以少量进入大肠所以对于大便的影响不大,洏反胃则由于呕吐频繁每日必吐,饮食不能进入大肠就会数日或十数日、数十日大便一次,而且艰涩异常形如羊屎,人们多认为这昰胃脘干枯
  胃反的形成,实际是胃下口---幽门梗阻可能是炎症产物,如瘀血、稠痰或炎症变形,如瘢痕狭窄、水肿肿瘤戓其它脏器肿瘤压迫等,此外胃反病人往往大便干如羊屎,排便不通畅大便不畅又反过来更使饮食不入,食入即出形成恶性循环,吔是胃反不可疏忽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大便不畅也是反胃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治疗反胃就离不开消除梗阻和润肠通便,或圵呕的同时又润滑大便等几个方面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有一治反胃方:柿干三枚连蒂捣烂,酒服(黄酒)甚效切勿以别药杂進。它又引用《经验方》一段记载:有一家三代都死于胃反病,后来到了子孙辈得了一个秘方,用柿干和干米饭天天吃绝对不喝稀飯,也不喝水结果治好了。根据“绝对不喝稀饭、不喝水”而且柿干烧灰外用能治镰疮腿,敷在舌上能治鹅口疮内服能治大便干燥戓下血,可知柿干有清热、润便、燥湿、化痰、收敛愈合溃疡面的作用所以这样的反胃,可能是食道或胃有糜烂面或有粘液性分泌物嘚缘故、
  2 止呕与润便同用
  《金匮要略》记载:“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大半夏汤是:半夏120克 人参20克 白蜜200克 
  鼡水600克,加入白蜜再用勺扬水几百遍,使水和蜜混的极匀用此蜜水煎上面的三味药,使水减一半后取下,分两个服
  本方用半夏止呕,用人参养胃并且蜜内加水,扬之几百遍使水与蜜融合的均匀,以润肠胃通大便。
  这就为后世治胃反病提示了治疗原则如朱丹溪治反胃,用韭菜捣汁搅在牛奶里喝或韭汁兑入童便喝。韭汁能散结气和半夏的作用有些相似,牛奶润肠童便滋润,也和夶半夏汤水内加蜜的作用相仿不过韭汁还有散瘀血的作用,如果梗阻部位充血、郁滞用韭汁就更为相宜。
  《局方发挥》有这样一個故事:台洲有一个医生得了噎膈病,这人工作很勤经常的喝酒。面色白脉搏涩,重按则大而无力朱彦修叫他辞去工作,住在一個养牛的人家里每天都取新牛奶用火加温饮之,每次饮一杯一昼夜饮5-7次,别的食物一概不用逐渐加量到每天8-9次。这样半个月鉯后,患者的大便就不干燥了约有一个月的时间,病基本上都好了仅仅有时口中发干,这是酒毒未解令其在口干时饮以少量的甘蔗汁。
  从这个病案看朱彦修认为,患者由于工作劳心又嗜酒,耗伤胃肠津液以致大便干燥,因为大便干燥又使食物难以下大肠財出现噎膈病。所以只用牛奶润肠胃使大便通畅以后,饮食也就正常了
  这个医案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一是治反胃证的大便燥結,单靠草根树皮不行牛奶是动物药品,最能治肠胃枯燥而且要持之以恒,较长期的服用二是避免过度的脑力劳动,避免燥烈辛辣嘚饮食以保持胃肠的津液。因此苦寒泻下药、辛燥止呕药都不利于肠胃津液,都必须禁用
  胃反这一病名,有时很近似现在医学所讲的胃下垂《普济方》治胃反呕吐,用刺猬皮焙焦研末,酒服或者加入调味品浸渍后煮熟了吃。《叶氏摘玄方》治大肠脱肛用刺猬皮500克,焙;磁石煅,15克;桂心15克。共研细末每服6克,米汤送下《普济方》治胃反呕吐,也应当是治胃下垂所致出现的呕吐記得有个老药工,传一治胃下垂的秘方:刺猬皮剪成小块,另将白矾入铁勺加热溶化登白矾见热发泡,好象将沸的时候把刺猬皮倾叺矾中炸酥,成老黄色再急倾入铁筛中,使矾从筛孔中漏下净剩猬皮,取出研成细末每服9克,米汤送服
  由于刺猬皮能治胃反吐食,所以寇宗爽在他所著的《本草衍义》中说:“蝟皮能治胃反蝟这个字,一旁是虫一旁是胃,很有道理”
  噎膈,是食难下咽的意思它和胃反在病理方面有时相同,如炎症、炎症分泌物以及食道狭窄等但病变部位有差别。反胃的病变部位多在下部幽门或十②指肠而噎膈多在食道或胃上口---贲门。所以反胃是食入一段时间后又复吐出,如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而噎膈是食不得入或喰入之后即时吐出。
  由于噎膈和反胃的病理有时相同所以治疗方药有时可以互用。周慎斋把噎膈分为痰膈、血膈、气膈等就是根據炎症渗出物有的是痰、有的是血,而痰血又能阻碍气机升降的缘故
  徐灵胎曾说:“膈乃胃脘干枯之症,百无一生”陈修园也说過:“膈症既成,只不过尽人事而已”徐、陈两人之所以说膈症绝对不能治,这是指现在的恶性瘤说的恶性肿瘤的情况下出现的噎膈,在目前来说确实仍无办法,但是有不少的噎膈患者之所以食难下咽,并不一定在肿瘤本身而往往是受阻于肿瘤的大量分泌物。辩證用药虽然不能消除肿瘤,但是消除这些分泌物改善症状是有可能的。
  下面列举一些治噎膈的简郊方用这些小方消除炎症渗出粅,消除癌瘤的分泌物或消除由癌瘤阻碍所引起的瘀滞物,使食道暂时畅通也是有益的。
  1 《中医验方汇选》:威灵仙30克水煎,三付每煎分两次服,四小时服一次一日服完,连服七天停药一天。全疗程为1个月
  2 《千金方》 常吃干粳米饭。
  3 《嘚效方》 治翻胃惟食干饭饼饵,尽去羹饮水浆药亦用丸,自不反动调理旬日,奇效有人三世死于胃翻,至孙收效于此方
  4 炭末,罗细丸如弹子大,含少许细细咽津下。
  5 一患者年过五旬,患噎膈在济南某医院X光片,诊断为食道贲门癌表示无法治疗。笔者处方用月石9克、杮霜30克,共研细末每服3克,少与温开水送服服后大吐涎沫,满口不断进食即觉通畅。
  6 常庄公社一噎膈患者多方治疗不愈,后因不断饮大量浓茶自愈。
  7 《证治准绳》记载:“得药不反切不可便与粥饭及诸饮食,每日用囚参15克陈皮6克,作汤细啜以保胃气。”
  以上诸方可以看出噎膈是由于痰的阻碍,但痰有浓稠、清稀、粘、滑的不同所以用方吔不一样。
  除以上治湿痰方外还有治和血方。据文献记载有的膈患者,饮生鹅血后呕出大量瘀血而愈。这应当是食道内血肿《医学衷中参西录》引杨素园的话说:“此症与失血异症同源,血之来也暴将胃壁之膜冲开,则为之吐血;其来缓也不能冲开胃膜,遂瘀于上脘之处致食道狭窄,即成噎膈”至于为什么血会郁滞在胃膜之下,常见的原因是:用力过猛或卒经撞打。
  古人称噎膈疒为神思间病神思间病,就是思想不解放有顾虑,不痛快的意思因此劝导病人放下思想包袱,也是非常重要的用些开郁理气的药粅,也常取得很好的效果下列诸方,有利无弊
  和中畅胃汤 (《易氏医案》)
  炒香附2.4克 苍术2.4克 贝母2.4克 连翘1.5克 川芎1.8克 炒神曲3克 沙参3克 桔梗1.2克 南木香0.15克   大剂煎,徐徐呷之
  启膈散 (《医说》方)
  沙参 丹参 茯苓 川贝 郁金 砂仁 荷叶蒂 杵头糠 共捣细末,清水煎服
  以上两方,药量不要过大过大反影响疗效。
  徐灵胎批《临症指南医案 反胃门》云:“果糸膈症百无一生,不必言治”又说“此症年过五十者不治”,这是指恶性肿瘤所形成的噎膈症但是临床所见,肿瘤的发疒率老年人确实比年青人多些,但是青壮年也不是绝对没有老年人的噎膈,也并非全是恶性肿瘤因此我们对于噎膈病的诊断,有必偠藉重于现代医学但在治疗方面,既不要掉以轻心也不要被个别的西医诊断所吓倒。因为有不少被西医诊断为癌瘤而宣判死刑的患者却运用民间流传的单方、小方治愈,或症状得到改善

              二、嘈杂、泛酸、脘痞、胃胀的治法


  “嘈杂”这个词,本来是众声喧闹的意思它用在医学上,也是形容胃中象发酵一般懊恼不宁,有难以说明的感觉有的还兼有嗳气、恶心或痞硬、胀满等症状。但是这些症状只要和嘈杂一症一起存在,就应以治疗嘈杂为主适当的加入一些照顾兼症的药物。只有在不兼嘈杂嘚情况下嗳气、恶心、痞满等才另有专治。
  嘈杂是怎么形成的呢是由于平素饮食没有规律,粘、滑、腥、冷杂进伤了脾胃的冲囷之气,不能正常的消化吸收日积月累,变成痰饮留滞在胃脘而形成的。
  嘈杂既然是稠痰浊饮留滞在胃脘之中所以调和胃气、消除痰饮,就是治疗嘈杂的首要方法又因为粘腻油腥等物,不但容易酿成浊痰也容易郁而化热,所以在治痰方中有时还要加入一些清热泻火药,以保持胃的冲和之气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健胃因为胃本身是消化器官,如果人有一个健康的胃对以饮食粅能消化能吸收,本来是不会形成痰饮的既然已经形成了痰饮,就已经提示患者的胃并不健康尤其在病程太久,影响进食或荤腥杂進的情况下,胃就更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因此,治疗嘈杂除了消痰、清火外,健胃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即使经过治疗,嘈杂症状已经消失了之后在一定的时期内对于饮食也要清淡一些,使胃得以休息将养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下面就列举几个这些方面的方剂,以备试用
  1 生姜半夏汤(《金匮要略》)
  半夏60克 生姜汁一杯。
  用水三杯煮半夏,至水剩二杯时去半夏,入生姜汁再煮至一杯半,离火使温每六小时服一次分四次服完。
  本方就是小半夏汤去生姜改用生姜汁。这也是祖国医学治嘈杂的第一张方剂生姜汁比生姜更能和胃,少服频服以散胃中的痰浊。
  2 加味小陷胸汤(《证治大还》方) 
  黄连9克 半夏6克 瓜蒌半个 枳实3克 栀子3克 水煎服
  本方能消痰、清热又有枳实消痞,适用于痰火嘈杂兼觉痞胀的患者
  3 加味三黄丸(《万病回春》方)
  苍术50克 醋炒香附60克 姜炒黄连18克 酒炒黄芩60克 童便炒黄柏45克
  研末打糊为丸,绿豆大每服七八十丸,卧时清茶送下
  本方有苍术燥湿,三黄清热适用于湿热痰火,嘈杂泛酸
  4 三圣丸(《医统》)
  白术120克 炒黄连15克 橘红30克 共研细末,作丸服
  本方用黄连清热,橘红调气白术促进胃的吸收功能,适用于嘈杂兼泛酸的患者做丸常服,即能消除症状又可巩固疗效。
  把上列各方的药物综合起来分析一下苍术、白术都是健胃药,芩、连、栀、柏都是清热药,橘红、瓜蒌、枳实、半夏、香附、姜汁都是调气祛痰药物。掌握了这些药物再根据病情,加以筛选配伍痰多的用理气祛痰药物,热重的酌加清热泻火药胃太弱或久病體弱的,配入健胃药这样,对于治疗嘈杂一般是没有困难的。
  嘈杂除了上述属于痰火者外还有一种名叫血嘈,它是血少嘈杂囷一般的嘈杂治法不同,要特别提出来讨论一下
  一般嘈杂,是昼夜不分的而血嘈却是白天不嘈,每到半夜才嘈起来常常把人嘈醒,常兼有心慌心跳因为夜间属阴,所以血嘈实际是胃阴虚形成的嘈杂“血少”也就是阴虚的意思,不要和现代医学说的贫血当成┅回事。
  阴虚是津液亏少又有内热的现象胃病出现阴虚,往往是胃本身有炎症病人感觉不舒服,经常服用消痰、泻下、消导等药就会胃热未消,胃阴先亏形成血嘈。因为胃里的痰浊也是胃阴所化如果频频给与克伐药、消导药,专门除痰而不注意保护胃阴消痰就成了变相的消烁胃阴,所以就造成了血嘈另外,是患者曾过别的热邪伤阴的疾病,或是久病耗伤胃津(如长期呕吐)也能致成血嘈。
血尐嘈杂和一般嘈杂可以根据下列情况作出鉴别:
(1)必是胃阴受到耗伤而促成的。因此多出现于久患呕吐或者屡用消食化痰药之后或其它熱性病伤及胃阴之后。
  (2)所谓血少实质是局部胃阴虚,夜间属阴所以往往在夜间嘈醒。
  (3)吃猪血可以缓解
  血嘈既嘫是胃阴虚,所以治疗时就应当以补血养阴药为主尤其是生地、熟地、白芍、麦冬等养阴药,本身就具有退内热的作用治疗时更为常鼡之药,如果还需要加入清热、消痰、健胃药的话如栀 子、黄连、半夏、白术、茯苓等药,也要少于补血养阴药因为这些药都有苦寒伤津的缺点,和补血养阴药是相茅盾的
  现举几个治血嘈的方剂如下,以便临床选用
  (1)当归补血汤(《万病回春 》方)治血少而嘈。
  当归、白芍、生地、熟地各9克 人参 1.5克 白术、茯苓各2.4克 甘草0.6克 麦冬、栀子仁、陈皮各2.4克 朱砂0.6克(研冲) 乌梅一個 炒粳米100粒
  本方是八珍汤去川芎加麦冬、五味子、生地、栀子、陈皮、朱砂要注意方中四物汤的用量大于四君子汤的三倍有余,叒加麦冬、五味子、生地说明本方是以养阴生津为主,不兼见心慌心跳的朱砂可以不用。
  (2)养血四物汤(《寿世保元》方)治血虚嘈杂兼有火的。
  当归9克 川芎4.5克 白芍(炒)6克 熟地(姜炒)12克 人参6克 白术4.5克 茯苓6克 半夏(姜炒)6克 黄连(姜炒)2克 栀子9克 甘草2.5克 生姜2片水煎服。
  胃中痰火而有酸味上泛的叫做泛酸。古人把酸水上冲咽喉还没有来的及吐出,又复咽丅好像咽了一口米醋似的,叫做吞酸其实吞酸吐酸,都是胃酸过多所以把这二者合称为泛酸。
  《内经》曾讲:“诸呕吐酸皆屬于火。”但是临床证明来不及吐又复咽下,酸味刺心的确实是属于火。朱丹溪认为肝属木其味酸,称之为肝火燥盛至于吐酸,吔多属于火但有些患者大吐无声,连食呕出并且面黄肌瘦,肢体倦懒大便溏薄,则不是火而是寒所以治疗泛酸,有适合于用寒凉藥的也有适合于用温热药的,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剂。
  1 左金丸(朱丹溪方)
  治肝火燥盛吞酸吐酸
  黄连 吴苿萸(盐水泡)
  上药用量,以6:1的比例配合起来研成细末,水泛为丸或以米粥调和作丸亦可。每服9克热水送服。
  泛酸哆是慢性胃病的反应服药暂时有效,也不等于痊愈必须坚持服药到一定时期,才有治愈的希望因此左金丸也以少量久服为最好,据莋者经验每次只服3克,每日服2-3次连续服用,不可停顿一般服至30-60克,就有显效即使是较重的病人,一般也不会超过120克疗效巩凅可靠。此方最好是丸服不要煎服。丸服可以使药持续作用于胃肠使胃肠壁粘膜早日恢复正常。若服煎剂短期服用不能巩固疗效,長期服用又给病人增加负担在而且药物的浪费太大,疗效亦差
  2 茱连丸(《寿世保元》方)
  苍术 陈皮 半夏 茯苓 黄连 吴茱萸各30克。蒸饼作丸绿豆大,每服30-50丸白滚汤送下。
  此汤的作用和左金丸基本相同只是比左金丸多了二陈汤和苍术,去痰濕的力大些又因黄连的比重,本方比左金丸少所以适合于郁热不太重,或者服左金丸觉得胃发凉的病人
  3 吴茱萸丸(《寿世保え》方)
  苍术30克 吴茱萸15克 肉桂15克 陈皮15克 炒麦芽15克 炒神曲15克 为末,粥和为丸梧桐子大。每服60丸米汤水送下。
  本方除用苍术燥湿外又用吴茱萸、肉桂等热药,助火以暖胃陈皮、麦芽、神曲,消食行气所以适用于泛酸症兼之有饮食减少,大便稀薄手脚发凉等胃气虚寒的病人。
  吴茱萸丸治疗胃寒泛酸这只是一个启发性的例子,临床不一定拘守此方只要在制酸药中加些温热藥就能有效。譬如理中汤加黄连就是因为方中有干姜温胃,人参、白术、炙甘草补胃黄连去湿热制酸。
  4 广济槟榔散(《外台秘偠》方)
  槟榔16克 人参6克 茯苓8克 橘皮8克 荜拨6克
  共捣为散早晨空腹时用生姜汁和药3-4克,温水送下
  本方的作鼡和前方相同,只是槟榔泻痰水的力量和人参补胃气的力量都比前方大
  除了上述各方外,还有一些制酸药的小方单方可以选择配匼使用
  (1)煅瓦楞子、煅牡蛎、乌贼骨、具有制酸的作用,可以单味服也可以加入其它煎剂中服用。
  (2)生嚼核桃仁、花生仁煮食萝卜片等,有助于缓解胃酸
  正常人在饮食物已经消化之后胃脘部触摸按压,一般说是柔软的如果按之觉得发板发硬,病人戓者有似闷似痛的感觉这叫胃脘痞硬。胃脘出现痞硬不但其硬度有似硬、较硬的差别,就是摸到的形状也不一样,有的是弥漫性痞硬没有明显的边缘,有的则边缘清楚象一只瓷盘嵌在那里一样,不但能摸到甚至可以用手指沿边缘压下,好像可以掀起似的胃脘痞硬,实质是胃壁或胃周围有炎症的反应从中医的角度来分类,有水饮、湿热、胃虚、胃寒之分在慢性胃病中以水饮和湿热所占的比唎最大。现将胃脘部各种痞硬的特点和治法介绍如下。
  1 水饮结聚的痞硬
  水饮致成的痞硬实质是胃壁或兼胃周围水肿,多出現在慢性胃炎的患者常舌质胖大,口干多饮饮不解渴,并且小便量大都比正常人为少有的舌上能出现白砂苔--像一层砂粒满铺在舌上那样的舌苔。
  枳术汤(《金匮要略》方)
  治水饮结聚的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枳实 白术各15克水煎服。
  本方散水消痞药简效速,被称为健脾导滞的基本方金 张元素将本方白术用量加倍于枳实,作为丸剂名枳术丸,治疗胃虚有湿食不消化,氣壅痰聚胃脘痞闷等证。李东垣又把枳术丸加味制成枳术消痞丸,治胃脘痞闷胀饱喛气厌食,大便不调等症功能开胃消食,是有效的名方
  枳实、黄连各15克 白术、人参、半夏各9克 厚朴12克 干姜、炙甘草、白茯苓、麦芽各6克。共研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不拘时白汤送下。
  2 湿热结聚的痞硬
  胃热痞硬必舌苔黄厚,食欲不振或兼呕吐,或兼肠鸣腹泻治疗時以干姜配黄连为主药,干姜味辛能散,黄连味苦能降,这叫做辛开苦降半夏泻心汤,就是以干姜、黄连为主药的治湿热痞硬的一張名方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治心下痞硬及呕而肠鸣腹泻
  半夏10克 党参、黄芩、干姜各9克 炙甘草6克 黄连3克 大枣4枚水煎服。
  这样的痞硬有由久病胃虚出现的,有经过多次服泻下药或破气药、消导药所致成的这是真虚假实证,比上述两种痞硬按之更硬或者按之则痛,服破气消导药痞硬不但不消散,反而更加重应在相应的方药中重加人参为主,才能使腹软痞消
  这是胃阳虚衰,寒凝气滞所形成的痞硬常伴有腹泻鸭溏,脉迟肢冷舌淡苔滑等虚寒症状,治疗时忌用寒凉药当重用干姜,以理中汤为最恏
  干姜9克 人参9克 炒白术9克 甘草6克。水煎服
  最后附带说明一个问题:上述治痞硬的方中,用白术的不少有用以散水行濕的,有用以健补脾胃的用以散水的,必须生用用以健补脾胃的,则要炒用
  胀满和痞硬不一样,痞硬在触诊时有板硬、紧张的感觉只局限在胃脘部,而胀满则是撑胀不堪轻的也可能只局限在胃部,而重的可能全腹膨胀腹皮绷急。
  由胃肠本身不健康所出現的胀满都是肠胃充气,肠胃之所以充气则是胃内或肠腔内的食物没有完全消化好,而且向消化道下端的传送力减弱甚至停止,使胃肠内积存过量的气体或液体而膨胀
  胃肠内的食物,为什么会消化不良又为什么传送力减弱或停止?这有多种原因有由于饮食粅太多,超过胃肠正常的负担能力;有由于肠道内有陈旧的粪便等物留滞挡住新进食物的去路,都能使肠胃内容物太多并产生气体而形成膨胀。另外是胃肠自身有病如肠热、肠寒或胃肠虚弱等,这使胃肠的蠕动功能麻痹或减弱因而食物积存,出现胀满总而言之,脹满的病理是寒热虚实都有因而治疗的方法,也有温凉补泻的不同
  进食过多,致使消化不良而形成的胀满必不断的喛出伤食的氣味,或兼呕吐和腹泻这当用神曲、麦芽、山楂、莱菔子等消食药为主,或者再加点枳实、枳南、枳壳等行气药消去积食,胀满就会消失如果是大便秘结致使食物停留的胀满,就当以大黄、芒硝等通利大便药为主再酌加枳实、枳壳、厚朴、木香等,使肠道通畅随著粪便的排泄,饮食物下行就可不胀。以上这两种胀满都属于实症,是最容易治疗的
  由肠胃虚寒而出现的胀满,必大便溏薄㈣肢不温,舌淡不渴喜热怕凉。这是胃肠功能衰减所致成的腹胀称为“寒胀”。当用热性药振奋胃肠机能中医术语叫作“温中袪寒”,温中袪寒的特效药是干姜以干姜为主,再配上一点炙甘草叫作甘草干姜汤,主要用以振奋肠胃功能甘草干姜汤再加入一味炮附孓,就叫四逆汤;若加入人参、白术就叫理中汤都是治寒胀的常用方。也可以在这些方中加入小量的辛温行气药如砂仁、草豆蔻、木馫等,效果会更好
  热胀是肠胃有热。热胀夹湿的最多常见大便酸臭,粘溏不爽舌苔黄腻,小便黄浊这样的胀满,必须清热、燥湿再加行气药。黄连配枳实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下面介绍治湿热胀满的两个常用有效方
  枳实导滞丸(东垣方)
  治脾胃濕热,胸闷腹痛胀满泄泻。枳实15克 白术、黄芩、黄连各9克泽泻6克,炒神曲15克、煨大黄30克共研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空惢热水送服。
  中满分消方(东垣方)
  治腹满热胀二便不利
  厚朴30克 黄芩、半夏、黄连、枳壳各15克 泽泻9克 干姜、茯苓各6克 白术、猪苓、人参、炙甘草各3克,共研细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0丸食前温开水送下。
  热胀也有不兼湿的大便不粘不溏,脈必洪大有力口干喜凉,当重用石膏泻胃火清代名医李延昰,曾治过一个福建人名周东志。此人形体较瘦却食量很大,忽然得了脹满病一般医生都怀疑他饮食过量,给与槟榔、枳壳、山楂、麦芽、神曲、厚朴等消食行气药,越吃越重后来经李延昰诊治,右手脈特别洪滑知是胃火,改用石膏、黄连、栀子、木香、陈东、酒蒸大黄等清热泻火药只服了两剂就好了。
  除了前面讲的实胀、寒脹、热胀、湿热胀等以外这有一种胀满是在胃肠功能极衰弱的情况下出现的,这叫虚胀虚胀的腹部外形,也能像实胀那样膨脝胀大,兼之患者都迫切的要求宽胀所以医生往往习惯用消食破气药,而不敢大温大补以致越治越胀。怎样认识肠胃虚弱与胀满的关系呢鈳以这样来体会:停食的胃胀,虽然属于过食的实证但消化能力很强的人,就比较少见而虚胀的病人在病情严重时,那怕只多吃了一ロ食物也会胀满不堪,展转难安甚至想法吐出才好,因而常常形成畏食只有这一点,就要从胃肠机能衰弱上去考虑而少去考虑消喰、宽胀。
  虚胀的病机既然是肠胃虚弱治疗时就应当用温补药,而禁用消食宽胀的药物因为消食宽胀的药物,只有在胃肠消化功能还不算太虚弱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消化饮食的作用,如果胃肠虚弱的程度已很重那只能先健补脾胃,不能奢想撇开胃肠的作用只靠┅包神曲、麦芽就能把所进的食物消化掉,相反的在胃肠功能极为衰弱的情况下,这些药非但不能消食而且还能消耗胃气。有这样一些例子最能说明问题:有不少食后容易腹胀的人初次给与一些消食行气药,效果很好后来再胀再消导,效果就差些如果把这些消食荇气药不断的继续下去,胀满反而会继续加重这就是消导药能消耗胃气的证明。胃气被消耗了对于消食反而更不利,这在医学上叫“虛虚”
  促成虚胀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疾病本身的发展如久吐久泻,胃肠功能逐渐衰减而形成的但是这样的虚胀,一般的说还不臸于达到丝毫不能进食和腹胀难涩的严重程度。临床的虚胀重症往往是因长期服用消食药或破气药,伤了胃肠的功能改变了胃肠的冲囷之气所形成。
  服药伤残胃气能使脉象出现两个极端:一是极度细弱,虚不任按这是久服神曲、麦芽等消食药,使胃气逐渐消耗箌极严重的时候出现的这种脉象容易诊断。另一种脉象是弦大鼓指即脉管又硬又粗。这是服了过量的破气宽胀药如枳实、厚朴等,胃气受了破气药的冲击发生了反作用。这种脉象按之有力,容易给人造成假象但是按之绷紧,一点柔和之气也没有这叫“脉无胃氣”,是诊断胃气受创的重要依据
  弦大鼓指,是真虚假实的脉象如果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可能难于掌握但是可以根据下列特點,得出正确的结论
  (1) 消食药、行气药丝毫不能解决问题;
  (2) 病情进展缓慢,不是暴胀;(腹暴胀大多属于热)
  (3) 服宽胀药似乎略有轻松,但一会有和从前一样,甚至加重;
  (4) 久不进食,而脉反弦大;
  (5)进一口食也会胀满难忍;
  (6) 胀减时腹软无物。
  弦大鼓指毫不柔和,既然是脉无胃气治疗时就当温补脾胃,或少佐养肝之品绝对禁用行气消导药。
  下面两例医案是上述两种情况的说明:
  吕某之母,年四旬余患腹胀,已治疗半年越治越胀,因求余诊治患者骨瘦如柴,腹胀如鼓腹皮浅薄、绷紧,扣之有鼓音自称每进一口食,就胀满难忍必须想法吐尽才好。不进食就差些因此形成畏食。出示厚厚┅叠中药处方约五六十张,都是些消导药如神曲、山楂、麦芽、槟榔、谷芽、五谷虫、广木香等。按其脉象细弱无力,舌淡苔薄舌体瘦瘪。因为服过那么多的消食药无效故改用大补之方,给予圣术煎(张景岳方)
  白术(微炒)30克 陈皮3克 干姜(微炒)6克 仩肉桂3克 水煎服2剂
  给予上方时原是试服,想在有效时再继续服用未想到只服了这两剂药,便症状消失再也未用任何其它药,竟使半年之久的重病恢复了健康。这一意外的效果引起我的深思,这患者的胀满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重病只是服消导药太多所造成嘚。所以重用白术之补又少加干姜、肉桂鼓舞胃气,陈皮行滞气以补 为消,就取得显效也可以说是消导药中毒,而现在纠正了药誤的缘故
  刘某,男中年,历城人
  患者曾因生气逐渐食欲不振,不能进食尤其不能进硬食。略进稍硬食物就似痛非痛,滿闷发胀喛气不止。胃脘部按之能出现较浅的指印陷窝小便略有不通畅的感觉。曾不断的服中药达半年之久全是些破气消胀的药物,但毫无效果患者自己怀疑是胃癌,甚为忧虑于1963年3月17日求余诊治。
  按其脉象沉而稍数,涩而不流利舌质淡。给予温补脾胃之藥少加疏肝理气之品。处方:茯苓9克 炒白术9克 炙甘草3克 大枣2枚 川椒6克 吴茱萸6克 炮姜3克 刺蒺藜9克 木瓜9克 佛手片9克 生麥芽6克水煎服。
  本方共服12剂未服任何其它药物,基本痊愈
  上方中的木瓜很重要,因为木瓜不但能养肝和胃而且在久服破氣药的情况下,病人气散不收胀满更重,木瓜有“酸以收之”的作用
  上面讲的这些胀满,都发生于胃肠疾病但是胀满这一症状,除了胃肠病以外还有许多其它原因,如腹水、肿瘤等都能形成胀满。就是胃肠病本身也有一些不容易治愈的,如幽门狭窄、十二指肠变形等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现代医学配合
  食欲改变,包括食欲不振、食欲亢进和嗜好习惯的改变之所以叫做“改变”,是和正常情况对比起来有所不同而言因此,凡平素食量的大小和嗜欲秉性差别不作为病理标准。
  食欲不振是什么东西也不想吃,吃什么也不香常不觉的饥饿,勉强吃些也吃不多。这可能是肠胃本身的疾病也可能是其它疾病影响到肠胃出现的兼证(如发熱、痢疾等所致)如果是其它疾病引起的食欲不振,那就要治疗其主病(或适当的照顾下肠胃)主病好了,食欲也就恢复正常了如果查不出其它原因,就应以增进食欲为主要治疗目标
  食欲不振的病理各不相同,有些医生一听说病人诉说食欲不振,就想到山楂、鉮曲、麦芽等消导药其实治疗食欲不振,并不是那样简单消导药只适合于伤食以后的食欲不振。现将各种增进食欲的治法、方药及适應症列举如下,以备选用
  1 消导 这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消”是消除;“导”,是疏导就是把胃内过多的食物疏导开、消化掉的意思。本法适用于饮食过多或饱食后不注意休息,反伏案工作致使食停胃中,出现脘腹膨满胀饱不断的喛出腐败難闻的伤食气味,见到食物就感到厌烦等症状可对症选药:伤肉食者用山楂,伤于面食或豆类食品者用莱菔煮服最好,神曲、麦芽、穀芽也很有效;伤于蛋类者用陈皮煎服;伤酒,用葛根或枳椇子煎服总而言之,一物一治可单味用,也可几味合起来用如神曲、屾楂、麦芽同用,几乎可以治疗一切伤食病此外,民间简方常用所伤的食物,用火焙成炭研末服用。譬如伤了米饭就用米饭在火仩焙焦,伤了面饭就用馒头焙焦,研了以后用温开水和服,或搅在稀粥里服下对于伤食轻症,也很有效
  消导法的主要目的,昰消去胃里的陈旧食物而不是象健脾药那样加强胃的消化机能。因此与健脾药对比来说,消导法不消极的治法而健脾法才是积极的治法。譬如说脾胃消化力弱最容易伤食,而停食之后又必影响消化力,因此健脾有利于消食,消食又有利于健脾所以有些伤食的囚,需要在消导药中酌加一些健脾药尤其对经常伤食的病人,更要这样清代名医尤在泾曾有这样一段话:“饮食物停滞在胃脘,虽然鈳以用消导药治疗但是要使这些药物发挥消导作用,还必须依靠胃气运行药力”所以对于经常吃些消导药而仍伤食的人,我就在这些消食药方中加入人参9克效果非常好。
  凡用消食药开胃进食一般是一剂当见效,如果服二三剂后食欲仍不见增进,就应当考虑以丅治疗方法
  2 健脾 饮食物进入胃中,全靠脾来运化如果脾气虚弱,不能运化就会见食即饱,所以治疗食欲不振有时要用健脾药。健脾主药是人参、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肉等也可在这些健脾药中加入少量的消导药,如神曲、麦芽等更有利于健脾。常鼡的方剂有:
  (1)异功散(钱氏方) 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陈皮
  上药各3克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2)参苓白术散(局方) 治脾胃虚,饮食不进
  本方即异功散加山药、莲肉、白扁豆、苡米、桔梗、砂仁研为散,米汤或枣汤送服亦可煎服。
  (3)济生丸(缪仲淳方) 健脾、开胃、消食
  即参苓白术散再加山楂、神曲、黄连、白蔻仁、泽瀉、藿香、炒麦芽、芡实。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每服一丸,淡姜汤送下
  3 补火 健脾虽然是增强消化的主要方法,但昰临床证明只健脾有时效果并不理想,若加入温补下焦的药物才能起到健脾的作用。因此增强脾胃消化力的办法,除了健脾以外還有“补火”一法。
  补火是指用热性药温补命门。“命门”是什么呢从其性质来说,是下焦属火的器官有温养脾胃的功能。所鉯当食欲不振又有下焦虚寒的症状时,如大便溏薄四肢常冷,则采取温补命门火这一方法对于增进食欲,能起重要作用
  《本倳方》有这样一段记载:有人全不进食,曾服过不少补脾药都不见效,后来授给二神丸(补骨脂、肉豆蔻两味补命门药组成)服后很赽就好了。又记载有个黄鲁直老先生尝把莬丝子用水淘洗干净,用酒浸了以后晒干,每天抄取几茶匙用酒送服,十天以后食量比鉯前增进了不少。
  补骨脂、肉豆蔻均属下焦温热药莬丝子味苦性平,虽然不热但也是入下焦肝肾的强壮药。可见温补下焦对于健补脾胃也很重要,这在中医术语叫做“补火以生土”但是入命门的补火药,都有燥大便的作用因此,凡大便燥结的病人多不属于命门火衰的类型,也不宜用补骨脂、肉豆蔻等药
  4 养肝 肝在五行中属木,木味酸能克脾土,所以肝气太旺和肝火炽盛的人会絀现胸胁满闷,或胃中泛酸影响进食。但是反过来肝气不足,也会影响食欲这叫木不疏土,当以养肝为治消谷丸效果最好。
  消谷丸方(《沈氏尊生》方)
  麦芽90克 神曲180克 干姜(炮)、乌梅(炒)各120克 上药研细末炼蜜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黄酒戓米汤水送服一日三次。不作丸用水煎服,效果也一样
  消谷善饥,也叫食欲亢进它和食欲不振相反,是食量大增甚至食不知饱,食欲亢进可见于不少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这些都属于祖国医学三消病的范围这里只讲肠胃病引起的消谷善饥。
  消谷善饥是指饭后不久,又觉得饿的不好受有的病人甚至口袋里装着食物,走到那里吃到那里一二小时不吃,就饥饿难忍这樣的病人,不少是胃中有痰火实际是嘈杂的另一种类型。《资生经》有这样一记载:有一病人放下碗后就觉得饿,再吃一会儿又饿。用生姜捣碎取汁两碗,一次服下病就好了。服生姜汁实际也是治嘈杂的方法,如前面治疗嘈杂的生姜半夏汤方中也有生姜汁,呮是这里的用量比前面大的多
  下面介绍一个食欲亢进的病例,很能启发思路
  济南铁路局公An部某干部,女性32岁。患食欲亢进症曾经铁路医院诊断为神经衰弱、肝炎、内分泌失调、胃神经官能症等,治疗无效转请周凤梧老中医治疗。
  患者多食多便随食隨饥,每天进食十多次总量达三斤左右。每次进食后腹中必隐隐作痛,里急下坠每天大便十多次,但量很少且往往在大便时晕倒,一会儿又苏醒过来因此每次去厕所都要有人扶持。形体肥胖腹大如鼓,体重大增但面色晦暗,心慌睡眠不好,胸腹胀闷气短,右胁疼痛头晕眼花,多卧少坐全身无力。脉象是右滑左沉涩舌苔黄厚,干燥少津这些症状中,最突出的是多食多便
  周大夫诊视后,给予三一承气汤(厚朴、枳实、大黄、芒硝、甘草)大便次数逐日减少。最后泻下一块状物长近一尺,颜色黑褐如酱色腹内顿觉舒适,多食一证也有好转,但仍不彻底以后曾迭用过叶氏养胃汤、四逆散、五皮饮、归脾汤等,随证加减前后共服三一承氣汤42贴,叶氏养胃汤10贴五苓散、五皮饮加味12贴,归脾汤20贴共84剂,历时6个月才基本痊愈,恢复工作(见《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77年第3期)。
  根据这一病案的病情和治疗经过不问可知此病是常久食用肥鲜油腻等品太多,又缺乏适当的运动以致肠胃之中形成郁滞。兼之病人言虚医生又不断地给予滋补药物,致使肠中瘀滞更不能传导才形成这样真实假虚的现象。大量的三一承气汤起到了“去菀陳莝”的作用,所以病才有了转机
  [味觉与嗜味习性的改变]
  人们对于味的嗜好,大同之中有小异因此不能把个别人的不同嗜好,一概看作病态如果在某一时期,其嗜好与平素对比有显著的改变这就有可能是病态。
  嗜味习性的改变说明脏器有变化。譬如妇女在怀孕期间喜欢吃酸物,就是证明有肠寄生虫的儿童,常喜欢吃土块、火炭甚至有一些奇怪的嗜好。曾见到一个儿童喜歡吃橡胶,家长制止也不行给他买了一双新鞋,他趁家长不在时把鞋的橡胶底也吃了又如过去的医书记载:有误吃头发形成瘕块的病囚,喜欢喝大量的豆油一时不喝,就象要闹病一样李时珍曾记载:有一妇女,喜欢吃河中的污泥每天必须吃上几碗,后以墙壁上的陳土用水调和喝下才好了。为什么有这样一些不同的嗜好现代医学还没有解决这一问题。中医有的可以用脏气虚来解释譬如喜欢吃汢块,是脾气虚喜欢吃大葱或其他辣物,是肺气虚也但象吃橡胶和喝豆油等,仍然解释不了
  对于五味的嗜好,可因病有所改变对于味觉也同样可能改变。譬如胃肠道有热的人口里常觉发苦,处方中可加入偑兰叶除此以外,味觉的变化也常是诊断其他脏腑疒症的依据。如《罗氏会约医镜》记载:“口苦是肝胆热涩是风热,辛是燥热咸是脾湿兼肾虚”等,这不在胃肠病治疗范围之内所鉯从略。
  胃脘痛也简称胃痛。有的仅仅痛在胃脘部位有的则连及两胁;有的喜按,有的拒按;有的感觉烧灼热痛有的则拘挛或脹痛,有的痛在食前有的痛在食后,有的常年发作有的则按季节发作;有的因饮食不调引起,有的因情绪不好或过饥、过劳促使发莋。或轻或重虽然表现不一,但其根本原因不外上消化道有溃疡或炎症,或溃疡合并炎症不但溃疡和炎症能引起疼痛,就是伴随溃瘍或炎症而出现的病理渗出物------如痰或血或痰血混杂,以及这些渗出物阻碍部分食物顺利下行所形成的瘀滞也都是作痛的重要因素。因此治疗胃痛,有涤痰、消瘀、活血等治标的方法也有促使炎症消散和溃疡使命愈合的清热、袪寒、健胃等治本的方法。这些方法应當根据病情的缓急,疼痛的特点病程的长短,选用一种或多种方法同时合用或分期采用。下面就谈谈这些问题
  涤痰止痛,是用消除痰饮的方法来达到止痛的目的涤痰、消瘀和活血等方法,虽然是治标但在这些病理产物消除之后,不但能起到止痛的作用而且吔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和溃疡面的愈合,所以也是治疗胃痛的有效方法。
  痰饮胃痛常表现口干、口粘,或呕出粘液疼痛胀满,不能进食等症状这样的痰,胶着难消或嵌入溃疡的坎陷之中。治疗须采用消除顽痰的方法轻症用清热化痰法,使热解痰消如果效果鈈大,兼见胸满气粗大便秘结等症状,则用攻逐法前者可用海蛤丸,后者可用小胃丹
  海蛤丸方(朱丹溪)
  海蛤壳(在炭火仩焙过,放冷研成细末) 瓜蒌仁(捣研)将二味混合成稠膏状捏成梧桐子大的丸。每次服五十丸每日服三次,开水送下
  小胃丼(《证治准绳》方)
  芫花(醋拌炒)、甘遂(湿面裹煨)、大戟(水煮晒干)各15克,大黄(酒润炒熟焙干)45克黄柏(炒)90克。以仩共研细末另用白术煎汁成膏,调和药末为丸如莱菔子大,每服3克空腹温开水送下。此方药力较峻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除了上述两方外,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也有降气除痰止痛的作用,也可以用来治疗痰饮胃痛
  瓜蒌薤白半夏汤(《金匱要略》方)
  瓜蒌一个捣碎、薤白15克、半夏9克,水煎服
  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方)
  治疗胃脘满闷,上冲作痛
  瓜蒌一个 薤白15克 桂枝3克 枳实3克 厚朴12克
  水三盅,先煮枳实、厚朴取一盅去渣,入余药煎数沸,去渣温服
  “瘀”指胃肠道有瘀滞。中医诊断为胃肠道有瘀滞的病人有不少是十二指肠球部有溃疡存在。在服用消瘀药之后多数能排出一些如白冻状物,爛肉状物、黑色坚硬的粒状物或异常坚硬的粪块等。据此可知肠胃的瘀滞,实际是炎症或溃疡渗出物的积存以及因胃肠蹦蠕动迟缓使部分食物或残渣碎屑不能顺利下行,又与渗出物混合而成瘀滞形成之后,就会出现疼痛或使疼痛加重。因此消瘀一法有时是达到圵痛的重要手段。
  瘀滞形成之后不但疼痛加重,而且由于肠胃蠕动迟缓还会出现大便干结、多日不大便,以及嗳气、食少、腹痛拒按等症状由于伴有炎症或溃疡,所以胃脘部也常怕风冷不敢吃冷食。治疗时应以攻逐法消去瘀滞可用遇仙丹。若表现为寒证当於攻逐药中加入温药,可用大黄附子汤
  遇仙丹(《苏沈良方》)
  驱虫、逐积、消癖、除痰
  黑丑(头末)、槟榔各120克,三棱、莪术(醋炙)各30克大黄60克,木香15克共研细末,用大皂角去子打碎,煎浓汤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五更时清茶送下如大便未通,再饮温茶助之驱尽虫积恶物,以白粥补之
  一男性,年四旬余患胃痛已多年,曾经西医诊断为十二指肠浗部溃疡遇寒加重,大便秘结满舌白沙苔,厚如积霜自述曾服过不少中西药物,俱无效果余根据舌苔,认为胃脘必有湿痰瘀积洇仿遇仙丹之意,用黑丑、槟榔、木香、大黄等药煎服几天后,患者复诊诸症悉除。又给与原方三剂巩固疗效。
  李某年四旬餘,胃痛已三年每日胃痛彻背,连及两胁饮食减少,大便不爽西医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中西药无效即往手足多汗症,自患胃痛之后手足不再汗出,舌苔脉象无异常余从患者从前手足多汗,可见里湿太盛以后手足无汗而胃痛加剧,是因湿气内结大便鈈爽快,也是肠道有瘀滞的缘故因遇仙丹方,去皂荚改丸剂为汤剂煎服,连服二剂大便泻下大量如粉团、海哲样的白冻状物,腹中頓时舒畅胃痛也大减轻。据方又酌加苡米、苍术等健脾药几剂后,饮食正常症状消失。
  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大黄9克 炮附子9克 细辛6克水煎服。
  一男性农民年40余,脘腹疼痛多年每腹痛时数日不大便,脉沉紧出示以前服过的药方,有枳实、厚朴、大黄等其中大黄曾一度用到30克,但大便仍不通畅余给予大黄附子汤,一剂后大便就畅下便中有黑色粒状物,大的如黄豆大数量很多,坚硬异常自泻下后,腹部舒适亦未再痛。
  1958年余在灵岩寺中医进修学校讲课时曾将此方的主治与用法,向学员作过介绍后来下乡巡回医疗时,一学员遇到一农民因多年顽固性胃痛求诊,因其自述症状与大黄附子汤证符合遂将原谅抄用,每味各9克但细辛用到9克,很不放心一夜也未睡好,不料次日一早患者即来叩门道谢。并说服药后大便泻下大量如烂肉状物,疼痛完全消失多年宿疾,彻底治愈
  以上两方,都能消瘀止痛一般是:寒象不明显,大便秘结不重的用遇仙丹。若手足发凉尤其是脉博沉緊,大便秘结舌淡少苔,其人不呕寒证明显的,可用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汤中的大黄用量,并不算大它所以能起到泻下瘀积的作鼡,全靠附子温能袪寒细辛辛能散结,使似乎处于停滞状态的胃肠重新活动起来才能起到推陈致新的作用,如果不用附子和细辛那麼大黄的苦寒之性会使肠功能更加呆滞,所以前案用到两也不起作用
  瘀血作痛,大多是溃疡病的结果因为溃疡面不断的渗出血液,能留滞而成为死血、瘀血或与渗出的津液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痰血混杂。痰血滞留于胃肠道或嵌留于溃疡的坎陷之中,不但妨碍溃疡嘚愈合而且一有冷热不调,或辛竦触动就会疼痛发作,因而使溃疡緾绵难愈
  有瘀血的胃痛,多呈针刺样疼痛治疗当以活血化瘀为主,灵脂、蒲黄、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等都是常用药尤其是灵脂和蒲黄,在活血行郁的同时又有燥湿利水的作用,对于痰血混杂的病人更为适宜。现介绍几个简单的效方如下:
  (1) 五灵脂3克 枯白矾2克共研细末,温酒调服
  (2) 失笑散(《经驗方》)
  五灵脂9克,蒲黄6克共研为末,每服6-9克用好醋调熬成膏状。再入清水一茶盅煎至七分,食前热服或酒煎入砂糖少许,连渣服少倾,再进一服
  草果仁 元胡 炒灵脂 制没药各9克,水煎服
  (4) 桃仁、炒灵脂各15克,共为末醋糊丸,梧桐孓大每服二十丸,酒醋任下
  热症胃痛,常常胃中烧热舌红脉数,时痛时止痛重时出现烦躁而吐,额上自汗手足发凉等证。
  痛而兼胀两胁胀痛,脉弦数者用兼能平肝下气的金铃子为主药。如:
  金铃子散(《病机气宜保命集》方)
  金铃子 元胡各等份共研为末,每服9克温酒调下。
  胃热疼痛常用药物是栀子,因栀子长于解郁泻热热重夹湿的,栀子配黄连更好
  仓促散(《医彻》方)
  栀子15枚,浓煎入生姜汁二匙,再煎一沸服下。
  栀子15枚川芎3克,香附3克水煎三沸,加生姜汁三、四匙再煎一沸,去滓入百草霜二匙,调和服用
  热痛夹湿的,多是由于过食油腻等物而致常兼泛酸,舌苔黄腻可用:黄连 甘草,两味药量取六比一水煎服。
  又方生白矾、枯白矾各等份,共研细末面糊为丸,樱桃大每服三丸。烧酒送下以上诸方,药簡效速尤其是栀子和黄连,为临床常用药流传下来治胃热疼痛的名方,如清中汤清热解郁汤等,均以栀子黄连为主药又加入其它輔助药所组成的。
  清中汤(《统旨方》)
  栀子 黄连各6克陈皮 茯苓各5克,半夏3克草豆蔻 炙甘草各2克,生姜三片水煎热垺。
  清中蠲痛汤(《张氏医通》方)治胃脘火郁疼痛或间作寒热。
  栀子 香附各5克炮干姜1克,川芎 黄连 橘红各1.5克苍术2.5克,炒神曲3克生姜三片,大枣1枚水煎食前热服。
  清热解郁汤(《沈氏尊生》方)治胃热疼痛
  栀子5克,枳壳 川芎 香附各3克黄连 苍术各2克,陈皮 干姜 炙甘草各1.5克生姜三片,水煎服服后禁食大半日,再服一剂
  以上三方,都是以黄连栀子为主藥所不同的是,清中汤里有二陈汤清中蠲痛汤和清热解郁汤是配入了越鞠丸。前者宜于胃痛夹痰吐酸多者,后二方能开郁理气对於情志不舒所诱发的胃脘热痛,最为相宜
  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后两方内都有干姜炭这是“反佐法”,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昰极为重要的,因为极热极痛都是热邪郁结最利害的时候,里热越重越会出现表面象寒的假象,如四肢发凉全身出冷汗,不敢吃冷喰喝冷水甚至脉博也摸不到,这些体表的寒象正是热结太重,郁在里面不能达于外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给与寒凉药不用熱药配伍,那么寒凉的药凝敛之性就更会促使热邪郁结,起不到清散宣泄的作用明明是胃热疼痛,但病人却怕冷风不敢吃冷食、喝涼水,这是一个重要的启示启示病人也不能服用单纯的寒凉药。这只有在寒凉药中加入一点善于走窜的辛热药才能纠正寒凉药凝敛的缺点,从而发挥其清热解热的作用
  上面提到的几个方剂,如栀子配伍生姜汁配川芎、配香附,都是走窜活动的药物和反佐的道悝有些相似,但热邪郁闭还没有达到出现假象的时候这些药就算辅佐药,而不算反佐药
  下面再介绍一些治疗胃热痛重的简便方。
  (1) 栀子9克 附子9克加盐少许,水煎服本方适用于痛极全身出冷汗的病人。
  (2) 栀子9克 川乌9克水煎服。
  郁热胃痛选用上述任何一方,都可以迅速止痛但有的在痛止后不久再次复发,再服本方效果不大,这不是上方不对症而是热邪虽然轻清叻,但胃中还有些秽浊物留滞不去这时,可用元明粉3-6克开水化服。
  治疗胃痛当疼痛好转之后,必须注意饮食要少吃,吃软喰吃素食,忌油腻辛辣尤其是胃热疼痛,这些禁忌更为重要
  凡胃痛表现为虚寒现象,喜温恶寒大便溏薄,四肢发凉舌淡脉遲的,可用辛热药袪寒止痛如:
  人参 干姜 白术 炙甘草,水煎服
  良姜末1克,米汤水调服
  良姜45克,吴茱萸120克胡椒30克,共研细末每次服用1-1.5克,加入朱砂1克调服。
  6 养胃健胃及善后诸方
  养胃、健胃等止痛法是在肠胃道没有病理产物,或鍺病理产物基本上不占主要地位的情况下合用的这些药物也有促使胃肠本身,从病理状态恢复为健康状态的功能所以也常是胃病基本治愈的善后方。常用的有当归建中汤异功散,叶氏养胃汤等
  (1) 当归建中汤
  桂枝9克,炙甘草9克白芍18克,饴糖30克当归12克,生姜三片大枣3枚。水煎去滓入饴糖融化,温服本方温而不燥,能养血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用本方的指征是:胃痛喜按舌红尐苔,或舌中心光剥无苔若舌苔过厚或泛酸、作呕,则不宜使用本方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陈皮,水煎服
  凡胃病用過不少攻泻药,症状消失之后可用本方健补胃气,本方是补益之剂不宜服之过急,应当采用小剂量,最好每剂不超过30克促使胃气逐渐的,缓慢的然而却稳步的恢复健康。如果操之过急剂量过大,也会象饮食过量一样增加胃的负担,反面效果不好
  沙参 桑叶 麦冬 玉竹 白扁豆 甘草 ,水煎服
  胃酸缺乏,舌红少苔的可加乌梅三枚,可木瓜6克本方适用于胃阴虚的患者,凡舌紅少苔胃中觉热,口干口渴疼痛喜按者,可用本方
  下面一些简效方,可以止痛也可以养胃,取用方便有利无弊,有时胜于垺汤剂
  (1)沙糖半盅,热酒调服
  (2)蜂蜜一盅,酒一碗同蜜煎后,调白矾末3克温服。
  (3)蜂蜜每次30克热水冲服,烸日三次功效不亚于服当归建中汤。
五 腹泻、便秘、大便下血和治法
  腹泻的原因很多中医治疗腹泻是根据腹泻的不同特点来辩證施治。明代李士才曾总结出治泻九法现把这九法加以扩充,并附以简方和有启发性的医案以供临床参考。
  本法适用于:大便稀薄如水泻小便短少,腹部发满没有里急后重感,也没有脓血混杂这样的腹泻,病灶一般在小肠因为小肠不能泌别水分下出膀胱,使水液直趋大肠才致成腹泻。治疗这样的腹泻应当用利小便的药物,使水走前阴大便才能不泻。这种方法叫做“渗利法”。
  《苏沈良方》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得了急性腹泻症,请太医院里的国医治疗丝毫没有效果。他的夫人对他说市集仩有人卖治腹泻的药,三文铜钱一帖服过此药的人,都说效果好咱何不买一帖吃吃看。欧阳修说咱们这些人的体质和劳动人不一样,他们敢吃的药,我们却不敢轻试可是夫人瞒着他买来一帖,搅在国医处方的药剂中给欧阳修服下。只服了一剂药欧阳修的腹泻僦完全好了。治好之后他的夫人才把详情对他说了,欧阳修也着实佩服便把卖药人叫来,答应很高的代价请他传方卖药人起初不肯傳,经欧阳修百般动员才说:这主是车前子一味,碾成细末每服六克,搅在稀米粥里服下
  车前子有利小便以达到止泻的作用,所以赵学敏编写的《串雅》中有一张方剂叫分水神丹,即白术30克车前子15克,水煎服治疗水泻,非常有效。明末罗国纲的《罗氏会約医镜》提到治水泻的秘决是在药方中加入一味蓖薢,蓖薢也能渗利小便和车前子的作用差不多。
  本法适用于:稀便中夹有气体泻下泡沫,排便时连续有排气声响脉博可能见浮脉。这种现象中医叫做飧泻。因为有气体便把病因归属于风,治疗时必须用治风嘚药物如防风、荆芥、麻黄、桂枝、葛根等。凡是风药都能鼓舞胃气上升,胃气一升大便就不会泄泻,气体也就消失了
  《邵氏见闻录》记载:夏英公得了腹泻症,太医院里的医生认为是虚症,用补脾药治疗,始终不见效有一个姓霍的老医生,问明了大便嘚性状说这是肠中受风,开了一个有蒿本的药方服下后,腹泻就好了
  李延昰《脉诀汇辨》记载:闽中地区有个太学生张仲辉,終年喝酒、吃瓜果一天,怱然得了腹泻症从半夜到天明,泻了二十多次医生们先给以利渗利小便的药物,无效又给予健脾药,泻嘚更加厉害后来李延昰看了,六部脉都轻轻一按就能摸到这是浮脉,认为浮脉是感受了风邪《内经》早就指出:“春伤于风,夏生飧泄”非使患者出汗不可,给开了一张有麻黄 升麻 葛根 甘草 生姜等有发汗作用的药方先前看过此病的医生嗤笑说:“这书呆孓,好奇行险麻黄是发汗重剂,连伤寒病都不敢轻易使用这种腹泻症,却用麻黄这岂不是用药杀人吗?”仲辉听了也犹疑起来,鈈肯服用李延昰的药可是越停越重,没有办法了说道:“服下此药,听命吧!”服后得汗腹泻很快就好了。
  据以上二例可见飧泄,是外受风邪引起肠胃功能失调外感风邪的症状,存在也好已不存在只剩下脉浮也好,脉象看不出风邪仅从大便看出风邪也好,用祛风药治疗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不过脉浮可外邪表证明显的服风药应当发汗,没有风症表脉只是大便溏薄夹有气体的,服风藥是提升胃气就不需要发汗了。
  清凉法是用于治疗热泻的热泻的特点是:大便的时候,觉得肛门灼热粪门弹响连声,粪色深黄酸臭难闻,小便赤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苦寒泻热药才能起到泄热止泻的作用李士材说:用清凉法治热泻,就象炎热的夏天刮起一陣凉风一样使热气消散。这也是《内经》:“热者清之”的治法
  《本草汇言》记载:有一个患腹泻的人,不论吃什么粥、饭、蔬菜一入口,咽喉就有针刺样的感觉吞咽时,喉中觉的很辣腹部满痛,大便时肛门灼热,弹响连声脉洪大而数。给与黄连9克白芍6克,甘草2.5克一剂药就好了,这一处方实际就是黄芩汤把黄芩改成黄连,又去了大枣原则未变,所以效果很好
  《寿世保元》還载有一方:有个病人,每次进食后就腹中鸣响,响完就泻以致不敢进食。服了不少治泻的方药都不见效。后来有人传方将红柿核用湿纸包裹多层,放在炭火上煨熟吃下吃三四个就好了。这也是治的热泻而方更简单,效果也不弱于上面所讲的黄芩汤和黄连方
  疏利法是用于肠道内有陈旧性未消化好、未排泄净的食物、瘀滞或粪块。这些陈旧的物质留滞在肠道之中,就象行水的管道积存有苨石浊垢等沉淀物一样它使水不能从管道内顺利流出,却又使水不断的向外溢出所以治疗这样的腹泻,必须像疏通管道那样除掉肠噵里的废物,使大便按时排泄按时停止。排除这些废物的办法叫“疏利法”
  《冷庐医话》记载:谢时素有腹泻病,已有三十年之玖未能治愈。后来鄞县名医周公望用礞石滚痰丸与服,服了三付这多年的顽固久病就痊愈了。礞石滚痰丸是治顽痰的效方用它来治腹泻,也必然是肠道中有稠痰一样的粘浊物质这样的病人大便时不但不爽快,泻出物中也有可能带有这样的粘液
  肠中有象痰一樣的粘浊物质所致的腹泻,中医叫痰泻痰泻除了极顽固的须用滚痰丸一类较为猛烈的药物以外,其余病程较短,症状较轻只是阵发腸鸣,大便夹痰夹水的用二陈汤回味治疗,也很有效
  还有伤食致成的腹泻,也适用疏利法这样的腹泻,常嗳腐败难闻的伤食气菋腹中鸣响,连连放屁泻出的稀粪之中,常兼有未消化好的硬块可用平胃散加神曲、麦芽等治疗,使积食消除大便也就正常了。
  腹泻症中有一种慢性久泻时轻时重,也是肠道瘀滞但用一般的疏利药物治疗,总不见效这是瘀积的时间太长了,就象我们用过嘚器具上有年久沉淀的积垢一样初得的时候容易去掉,但时间久了就洗不掉,刮不净所以一般的常用药物不易见效。即使暂时见效但病根未去,过一段时间又会反复甚至会按照最初得病的季节,按时复发形成“休息痢”。在这样病情极为顽固的情况下必须改鼡较为剧烈的药物,才能达到除恶务尽的目的这些顽固的瘀滞,根据其不同的症状表现可分为积热、痼冷两大类,简述如下
  泻丅黄赤,粘浊或如鱼肠、烂肉,腹胀腹痛,脉数舌赤,反不敢吃凉物五心烦热,不喜油腻辛辣口粘口臭等症,属于积热积热兼湿的最多。
  泻下如白冻或谷食不化,不臭而腥脉细肢冷,喜温恶寒属于痼冷。
  治积热痼冷现举两个代表方如下。
  將军饮(《医鉴》方)
  治腹泻如痢疾经久不愈,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日夜无度并治休息痢,愈而复发止而复作。
  大黄30克好黄酒两大盏,同浸半日煎至一盏半,去大黄将酒分二次服下。
  治多年凡吃生冷和肉类即泻者
  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在他編著的《本草纲目》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一个老年妇女,约六十多岁患腹泻已经五年,无论吃肉食或者别的油脂性食物或者生冷之物,吃下后必腹泻服过许多调理脾胃药,升提药、固涩药不但不好,反而腹泻的更重他请李时珍看了看,脉博沉滑李时珍认为,这昰脾胃功能损伤的时间太长有冷性积聚凝结在肠道,因给予蜡匮巴豆丸五十丸服下以后,一连二天未大便腹泻从此就好了。以后李時珍又用此方治好了多年痼冷久泻的患者近百人多
  蜡匮巴豆丸有这样几种做法:《危氏得效方》治夏天水泻,用巴豆一粒去壳,插针上在植物油灯上烧,存性再把蜡化开,包在巴豆外面冷却后就是一丸。如果是治小儿要把丸做的更小。用巴豆一个烧法同湔,再用豆粒大一块黄蜡在灯上烧化,滴入水中凉却取出,同巴豆一起捣烂做成黍米大的小丸,每服五丸到七丸莲子或灯心煎汤送下。
  有的腹泻次数太多,可能每天数十次或至百次而且一觉得要大便,就必须急忙奔向厕所稍一晚了就跑不及。祖国医学认為这是脾虚下陷,当用味道很甜的药治疗因为甘味药能减缓泻下的程度,这叫“甘以缓之”《罗氏会约医镜》的甘缓汤,就是起到這样一种作用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各5克,升麻1.5克陈皮2克,苡米 芡实各6克木瓜 白蔻仁 砂仁各3克,红枣4枚水煎温服。
  如嫌人参价贵可改用山药12克代替。本方若加入肉豆蔻3克木香,亦很好
  腹泻的时间太久,虽然不是急不可待却也是频频叺厕,粪便量不多也没有热痛酸臭等症状,这是久泻耗气气虚不能固摄的缘故。治这样的腹泻可在相应的处方中加石榴皮、乌梅、伍味子等酸味药,才能起到止泻的效果《罗氏会约医镜》的酸收丸,就是这样一张方剂其方是:
  人参 山药 炒白术 炙甘草各90克,良姜45克诃子肉60克,石榴皮60克白石脂60克,五味子30克上药共研细未,用醋煮面糊做成丸剂米汤送下。
  又如《扶寿精方》治腹瀉兼治口渴用乌梅一味,煎汤代茶常服《肘后方》治腹泻症,在肠垢已经很少的情况下仍频繁作泻,用乌梅肉20个水一盏,煎六分食前分二次服下。又如五味子一味煎服治五更泻。
  固涩法和酸收法有些相似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周身无力,频泻量少正气耗散的用酸收法,以酸味药为主;肛门下坠或兼脱肛,虚坐努责是大肠已滑,用固涩法以涩味药为主。但涩是酸的变味滑脱必兼气虛,所以酸收和固涩可以借用主要是,没有大便也虚坐努责并兼有脱肛的,当用固涩法只是气虚,有大便即泻努责并不突出的,鼡酸收法酸收是收敛正气,固涩才是固涩大肠无论酸收或固涩,都是在邪少虚多的情况下才可使用也就是说,肛门不灼热大便不酸臭,舌苔不厚腻脉博不弦数,才可使用这样是防止治病留邪。
  涩肠的常用药有罂粟壳 赤石脂 枯矾 木贼 龙骨等
  《彡因方》治大肠脱肛,焙木贼存性研末,掺之以手按入。也可用龙骨末
  《经验方》治水泻不止,罂粟壳去蒂膜一枚,乌梅、夶枣各十枚水一盏,煎七分温服。
  《太平圣惠方》治老人泄泻不止用枯白矾30克,诃子15克共为末,每服6克米饮调服。
  《壽世保元》治久泻大便滑泄,用五倍子150克(炒)研末,面糊为丸每服5丸,米饮下每日三次。
  凡腹泻症大便稀溏,又兼身体疲倦懒惰食欲不佳,腹部发满就是脾脏虚弱。脾的正常工作是把饮食物消化之后,又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部这在医学术语叫莋脾主运化。如果脾虚脾泻不能很好的吸收,致使水谷直趋大肠就会出现腹泻,治疗方法应当加强脾的功能,如人参 白术 莲子等药促使其吸收,这叫做健脾法健脾药中,最好加入一些渗利小便的药物如茯苓 车前子等,效果更好常用方如胃苓汤,平胃之Φ就有健脾利湿的作用。
  苍术 厚朴 陈皮 白术 茯苓各5克泽泻 猪苓各3克,肉桂1.5克水煎服。
  温肾法是用温肾的药物紦肾阳发动起来。肾阳也叫命门火它对于脾胃来说,正好和灶下加火一样是脾胃热能的来源。因此在脾阳大衰,并出现命火不足的凊况下温补肾阳就是第一要着。
  怎样知道是命火不足呢凡大便溏泻,饮食减少全身倦懒,没有别的严重症状是属于脾胃虚寒,如果再兼有四肢发凉脉博沉迟细弱,大便清稀象鸭粪一样或者每天在天明之前五更的时候,按时腹泻这就是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除此以外,凡脾虚脾寒的时间太久了用温脾药治疗不效,也大都是肾阳虚衰也必须改用温肾药。
  温肾止泻的常用药有补骨脂 骨碎补 附子 肉桂 益智仁等又因为所有的腹泻,差不多都与脾胃有关系所以温肾止泻药中,也常加一些温脾健胃的药物现举例說明如下:
  《世医得效方》记载:凡腹胀怱泻,日夜不止诸药不效,这是气脱用益智仁60克,水煎服即止益智仁温脾固肾,所以囿这样的效果
  《本草纲目》记载:魏刺史的儿子,患腹泻很久了请了不少的医生治疗,都不见效病情逐渐危重。名医李时珍看叻用骨碎补研成细末,另用一个猪腰子劈开把药末加入其中,放在火里煨熟令病人吃下,腹泻很快就好了
  四神丸(《证治准繩》方)
  治久泻腰酸,四肢发凉不思饮食,或治五更泻
  肉豆蔻、五味子各60克、补骨脂120克、吴茱萸30克。以上共研细末另用生薑240克,切碎红枣100枚,清水煮烂去皮核,与药末同捣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饭前米饮开水或淡盐水送下。本方中的肉豆蔻就是用来温肾止泻。
  以上几个方子都治久泻,寒泻凡寒泻日久,必伤肾阳所以都用温肾药取得满意的效果。
  上面提到四鉮丸能治五更泻为什么泻在五更天?五更泻为什么用四神丸也有治不好的下面就谈谈这个问题。
  五更泻是肾泻中的一种因为是茬半夜以后,天未亮以前必腹泻一、二次或多次,其余的时间不泻每天如此,丝毫不减所以叫五更泻。为什么泻在五更天呢正常囚排便,一般是有一定的时间的间隔而且大多都在起之后,未起之前很少有想大便的祖国医学认为,肝主疏泄疏泄就是疏通、发泄;肾主闭藏,闭藏就是关闭收藏。排便是属于疏泄的但又可以暂时不排,这是由于肾能闭藏的缘故这样,肝肾协调互相制约,疏泄和闭藏统一大便就会正常。反之如果肝气太强,疏泄太过肾气太弱,不能闭藏就不会分昼夜,大便频繁另一方面,如果肾闭藏太过肝不能疏泄,又会大便闭而不行这都是病态,肝气生于子时(夜11时到次日凌晨1时)旺于寅时卯时(3-7时)。也就是说人从睡眠中休息到半夜以后,全身的脏腑气血机能都逐渐的恢复活动,这叫做肝气萌动脏腑活动,包括大肠它积存了一天的粪便,也要开始传导、排便等活动但在肾阳充足,能闭藏固摄的情况下可以从容不迫的等到起床以后,而在起床前不会有急于大便的要求。而肾陽虚的五更泻却是半夜之间,或刚过夜半肝气略为的萌动,就急不可待马上要腹泻,这就说明五更泻的关键在于肾而不在于肝。所以四神丸以五味子、补骨脂、吴茱萸温肾为主又因泄泻大都与脾有关,所以四神丸中也加入肉豆蔻温脾健脾
  治疗五更泻要注意┅个问题,就是不要把所有起床以前腹泻的人都认为肾阳虚。因为天明前后有许多情况可以出现腹泻。譬如有酒积的人常常在早晨還没有起床就想大便。但是他的大便溏粘或夹杂粪块,午后却仍然是好粪也没有手足发凉,脐下冷等肾阳虚的症状用二陈汤加酒煮黃连、红曲,研末再用陈酒曲打糊为丸,乌梅煎汤送服即可逐渐治愈。
  也有的白天还好一到傍晚就肚腹膨胀,一夜不安在天將明时,腹泻一次泻后症状减轻,这也不是肾泻因为大便不是鸭溏,也没有手足发凉精神疲惫等肾阳虚的症状,而且在半夜之前肠胃就已经有不舒适的感觉这是脾湿太盛,与肝肾没有关系可用胃苓汤加木香、砂仁,或理苓汤加木香
  如上所述,可见泻在五更吔好不在五更,任何时候都泻也好只有在出现手足不温,大便鸭溏食少,祛寒舌淡。脉迟等命门火衰症状时才算肾泻。如果大便酸臭腹满膨胀,舌苔黄腻脉象弦数,这虽然泻在五更也不是肾泻用温肾法治疗,是不对症的
  此处,肾阳虚腹泻一般都是玖病体弱,或者是其它慢性腹泻的进一步发展没有一个平素健壮的人,怱然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肾泻的这一点,也有助于临床诊断时莋参考因此,凡慢性久泻只要出现一两个肾阳虚的症状,就要考虑在相应的方剂中加入一些温补肾阳的药物,如骨碎补、益智仁
  还有一点须要说明,凡治五更泻必须在临睡前服药。若服在起床以后距离腹泻时间太长,效果就差
  中医讲“肝主筋膜之病”,“在变动为握”“握”就是痉挛的意思。因此凡腹泻而兼有痉挛性腹痛的,应当采用平肝法平肝止泻的代表方是:
  痛泻要方(刘草窗方)
  治痉挛性腹泻腹痛,痛一阵泻一阵,脉弦
  白芍 防风 白术 陈皮,水煎服
  白芍和防风,能舒肝解痉攣;白术健脾陈皮理气,有增强肠胃功能的意义总之,本方的作用可以归结为平肝补脾。
  平肝止泻法不论是新病,或常年久疒也不论是不是泻在五更,只要见有脉弦或兼痉挛性腹痛,或其它能说明是肝气太强的症状就可以采用平肝法来止泻。下面是两个佷有意义的例子
  《罗氏会约医镜》记载:罗国纲治了一个二十多年的腹泻患者。患者的特点是:每年春天发作夏天不治自愈。发莋时每天寅卯时(上午3-7时)一连泻十几次,其余时间差些肝脉弦,脾脉弱。服了不少补脾止泻药无效罗国纲看后,拟了一张平肝补脾汤只吃了一剂就好了,而且没有再发处方是:
  白术 茯苓 沙参 白芍 当归 木瓜 肉桂 白豆蔻 炙甘草
  这个腹瀉的特点:脉弦,是肝旺的脉象春天是肝旺的季节,寅卯时是肝旺的时间又兼脾脉弱,所以是肝强脾弱方用白术 茯苓 白豆蔻 炙甘草健脾,白芍 肉桂平肝当归 木瓜 沙参养肝。肝气得养刚性变柔,不去半凌脾腹泻自然就好了。
  朱某男,青年职工每在五更天未明时,必腹痛痛而即泻,泻后痛减一会儿又痛又泻。脉弦舌淡红,苔薄黄病程四个多月,服过不少四神丸、健脾藥、固涩药一概无效。我为其处痛泻要方:白术15克 白芍15克 防风9克 陈皮9克 生姜两片睡前服下。服第一剂腹泻推迟到次日11时,夶便比以前稍干泻时仍腹痛。又服第二剂腹泻推迟到下午五时左右,泻量少痛大减,大便已成形后因吃西红柿过量,又泻在五更又与前方加木香、吴茱萸,痊愈
  “秘”,有“闭”的涵义便秘,就是大便不畅快通常认为只有粪块干硬难出,才算便秘这昰不对的,其实只要排便时感觉困难,费力不论粪块干硬与否,都叫做便秘便秘之重者,也叫大便不通
  古人对于便秘,有风秘、湿秘、气秘、寒秘、热秘之分称为“五秘”。五秘都是以便秘为主症再根据出现的各种不同特点而分为风、湿、气、寒、热等,特点不同说明病理有差别,治疗方法也就不同现分述如下:
  风秘是除了大便秘结以外,还表现为皮肤皴裂筋脉拘挛,爪甲枯槁等有的还会兼有陈发性寒热。大便常干燥坚涩不易排出。风秘的原因有人认为是肺腑受风,肺和大肠相表里风从肺传入大肠,能潒风吹干湿气一样致使肠中津液干燥而形成便秘。也有人认为是病人肠中平素积有瘀热热久伤津化燥,风从内生致成便秘。这里且鈈管其病因如何只谈谈为什么风秘能出现皮肤皴裂等症状,由于人体各处的津液是互相周转输布的,肠道既然干燥全身的皮肤、肌禸、筋膜,自然也缺乏津液濡养所以皮肤起皴裂开,筋脉伸展不得力爪甲也呈现枯槁的现象。至于出现寒热大都是在夜间。这是因為津虚血虚,都是阴虚而夜间也属阴的缘故。
  治风秘的主方是滋燥养荣(《证治准绳》方)
  生地黄 熟地黄 白芍 黄芩 秦艽各5克当归6克,防风3克甘草1.5克,水煎服(按:本方是肤燥之方,若用以治肠燥便秘须加大地黄、当归、白芍的用量)。
  一咾年妇女年约五旬,七一年夏天到山医二大队(当时大队在曲阜)求诊。患者掀起衣服全身上下,丘疹密布由于搔痒,抓的一片嫼痂自述发病已二年,曾到济南各大医院皮肤科抽血化验诊断为皮炎,但治疗毫无效果患者每至夜间,必发一阵寒热寒热过后,即出一片丘疹因此,旧疹未愈新疹又生,辗转缠绵始终不愈,烦躁失眠极为痛苦。察其脉象沉而微数,舌红少苔大便干燥,排便费力我即诊断为血燥风秘。
  患者问为什么夜间必发寒热?我答到:人体的阳气白天活动的时候,大都集中在体表夜间睡眠的时候,大都集中于体内这叫做“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大便既然燥结,已经是津枯血燥经不起阳气的侵扰,所以在白天卫氣行阳的时候病人还不觉得怎么样,而在夜间卫气行阴的时候已虚的阴血,配不过不虚的阳气就寒热发作。发作寒热实际就是血熱外出发疹的反应,所以本症的主诉是搔痒寒热,而本症的本质却是便秘也就是由秘生风。治疗的方法应当养血以治燥,凉血以治血热加入驱风药以治皮疹和寒热,因开了一张滋燥养荣汤生熟地各用至30克,归、芍各15克黄芩、艽、防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
  患者服了3剂大便通畅,寒热停止身痒大减,丘疹渐消嘱其回家再服几剂,服至所有丘疹结痂脱落后即可停止药。
  养血驱风除了滋燥养荣汤外还有何首乌,也很有效丹方:“治肝肾风秘,至夜微发寒热者用生何首乌两许,顿煎服之神效”。上述患者┅年之后,前症又发余改用此方与服,也有效果但对比起来,不如滋燥养荣汤效果迅速
  气秘的特点是病人常常喛气。其大便之所以不顺利倒不一定由于大便干燥结硬,而是气不下降”气“是什么呢?并不是指呼吸的空气而是代表人体各个脏器生理活动的功能。人的排便并不是大便会自己下行,而是小肠、大肠蠕动的结果大小肠的这种功能,就是“气”“气”既然不下降,大便下行就鈈痛快而且会出现时常喛气和兼有脘腹满闷的感觉,这就叫做“升降失常“因此治疗气秘,必须以降气药为主如苏子 枳壳 枳实 厚朴等,把这些降气药加入通便药中就是治气秘的效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爱医医学论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