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2018微信注册账号申请号退出!在从新下载怎么就上不了

“异乡人”的情感和生命体验
您当前位置:
——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熊辉教授谈阿彤的诗歌创作
  1号店副总裁刘彤先生的诗词集《为你而来》即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刘彤先生笔名阿彤,现兼任北京林业大学MBA社会导师,曾做过外交官,也曾在世界500强企业戴尔公司和恒天然集团担任过大中华区执行董事、中国区副总裁、大中华区及印度区副总裁等高层职务。
  文学创作是“发乎情”的产物,而“情”之由来无外乎个体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最富心灵性的诗歌或歌诗由此便成为人们抒发情感的主要方式。阿彤出生四川东部,起伏的丘陵和潺潺的溪流赋予了他感知世界的灵性;而后求学京城,又因工作之故游历世界,精英的知识素养和丰富的海内外见闻养成了他洞察世事的高度,每为景物或人事所动,诉诸文字便能自成高格。中国诗歌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舍弃了繁琐的平仄音韵,与“乐”的联袂越来越少,于是诗歌和歌词之间的差异愈加显现,歌词在音韵上较诗歌更为考究,而且往往借助诗句或诗节的重复造成回环和复沓的音乐效果。阿彤的很多作品从文体的角度细分,理当划归歌词的行列,但歌词在广义上也是一种形式独特的诗歌,所以在此姑且将他的作品当成诗歌解读,也具有学理上的合法性。
  对于锐意进取的人来说,他必然会离开家乡去广阔的异乡闯荡;而对于把故土家园作为生命起点的人来说,故乡不仅仅是空间意义上的地理名词,更饱含着厚重的精神和文化要素,是诗人的精神原乡。所以,尽管在人生道路上收获了硕果,在京城的高楼与车水马龙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阿彤的心始终没有离开故乡。
  思乡是阿彤作品中最深沉的情感内容。阿彤少小离家,从风景秀美的四川只身到北京上学,后因工作需要而辗转世界各地,回家探望亲人的机会自然稀少。但那片融进了诗人无邪岁月的山水大地,伴随着美好的童年生活一直萦绕心中,在不经意的瞬间从季节深处姗姗走来,优美而感伤的风景触动了诗人内心的情愫,思乡之曲从心间流淌而出。在《归》这首诗中,秋蝉的低鸣和满眼的枯黄透露出衰退的迹象,让诗人领略到时间在无情地流逝,明亮而清冷的秋月朗照异乡,染上霜露的海棠使诗人想起了两鬓斑白的爹娘。远在千里之外的阿彤,只能借一壶清茶,遥寄对双亲的挂牵。冬天的皑皑白雪和刺骨寒风让人不自觉地想起温暖的家,亲人济济一堂的幸福成为慰藉流浪者的温馨画面,现实距离的分隔和情感的依偎只能加剧他内心的痛苦。等到春暖花开的时节,望着南归的大雁,看着西下的夕阳,诗人又想起了远在西南的故乡。叶落归根,田园耕作,这是诗人内心强烈期盼而难以成真的美好夙愿,因此乡愁溢满胸怀。每逢中秋月圆之夜,万家灯火点缀着他浓浓的城市论坛愁绪,桂花和月饼的香气伴随着夜半的清风破门而入,孤独的诗人似乎闻到了飘自南方的米酒味。千里共婵娟,月下的亲人想必也沉浸在节日欢愉的笼罩中,诗人在朦胧之中似置身于故乡的荷塘,老家的庭院布满万道霞光,亲人和故乡成为他情感深处一想起来就温暖的符号,折射出他在远方生活的漂泊感和孤独感。
  思念家乡是阿彤挥之不去的情愫,无论醒着或是梦中,家乡的亲人和草木都会闪现眼前。阿彤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想家的夜晚,面对当空的皓月和点点繁星,诗人闭上眼睛就会置身故土家园,父母当年的叮嘱萦绕耳畔,可时光无时无刻不在更改着他们的容颜。诗人闭上眼睛就会想起故乡的月亮,想起那片桃园和竹林的炊烟,他在《想起故乡月最圆》中禁不住要问“归乡的路到底有多远”??就是到了国外,每当“明月高挂”之时,阿彤就会想起故国家园以及逐渐老去的母亲,他“隔着大洋望过去 也在寻找家”。正因为阿彤对故乡和亲人具有深厚的感情,所以每次的还乡之旅既充满了温情,又潜伏着别离的感伤。短暂的相聚之后,就得告别亲人远走异乡;人到中年,杂事缠身,离别之后又不知何时才能再度相逢:“那一刻难说的再见/ 相逢是否还会遥远”。当然,离别之情不仅仅是针对亲人,也可以是和朋友的分别,甚至是和生命中仅有一面之缘的异性的缠绵别离。离别的痛苦在《离家的路上好孤单》中也多有流露,只身城市论坛的时候,我们渴望回到家乡;回到家乡的时候,我们祈愿有时间多陪父母;离开家乡的时候,不敢回头看亲人送行的脸庞。归去来兮,阿彤内心荡漾着幸福,也流淌着感伤,没有亲人在身边的日子,前行的道路洒满孤独。
  现代科技文明给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纵然我们远在天南海北,隔着千山万水,却可以在短时间内相逢,实现“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夙愿。但现代人的思乡病却并没有因为时间和距离的缩短而减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随着辞别故乡日子的增多,随着个人生活境况的变化,既定的回家之旅往往到最后都难以成行。阿彤因此在《有一种思念》中不免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何世界小了见面那么难/该见的时候没有时间”??他认为“忙碌不是理由谁没有空闲”,只要我们记住“谁家父母不盼望儿女多陪伴身边”,记住南方倚着门框等待远方子女回家的父母,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有多大的艰难险阻,我们都会踏上归乡的路途。
  对故土家园的思念源于它是精神的原乡,也源于它留下了诗人童年的美好时光,但更源于对家乡父母和亲人的牵挂。因此,阿彤的作品总是试图在时光的流逝中去固化父母年轻的面容,总是追忆那些遗落在家乡土地上的美好童年。与此同时,阿彤作品中的亲情也包含着他与儿子和妻子的感情,这些情感让他的生活道路充满阳光,人生有了奋斗和存在的意义。
  对父母的思念和挂牵是阿彤亲情的主要构成部分。“家”是一个意涵厚重的字眼,它包含着温暖、爱护、包容和牵挂。《父母所在永为家》这首诗清晰地刻画了父亲、母亲和子女三者在家中的情感角色,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家的意义。年少离家的时候,父亲希望将一生的经验交给子女,母亲则不舍亲身骨肉的分离而不停地流泪。离开家之后,父亲在书信和电话中总是不断地鼓舞子女,母亲则握着电话不愿挂断,儿女一直想着回到父母所在的家。终于有一天回到魂牵梦绕的家,母亲已是满头白发,父亲却担心儿女没有长大,儿女的脸上也开始爬满皱纹。时间改变了一切,随着父母的年迈,儿女再也回不到当年的那个家,只有发黄的相册留住了父母年轻的摸样,让人想起儿时的那个家。但“家”积聚的浓情会在岁月中弥久更新,儿女对父母的想念与日剧增,“父母所在永为家”,只有父母所在之处才是儿女情感的归宿地。诗人在《家是最温暖的床》中认为,“家”是抚育我们成长的地方;是一个无论我们身处贫困或凄凉,无论我们漂泊或流浪时可以避风的港湾;是一个不需要我们回报,对我们总是不离不弃的“温床”。因此,有了家才有远航的动力和方向。
  我们要历经生活的磨难之后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父爱。小时候,父亲牵着我们的手在生活的道路上慢慢前行,在父爱的搀扶下我们渐渐长大,而父亲却在岁月中老去。长大后,我们离开父亲外出闯荡,头也不回地走向远方,只留下父亲呆在生活的原地关注着我们永不消失的背影。如今,父亲与我们天各一方,在穿越了生活的迷雾之后,我们更懂得父爱的温馨和伟大,更愿意紧握着父亲的手,搀扶着年迈的父亲走到生命的尽头,唯有如此才能守住心中那份沉甸甸的父爱。如果说父亲是阿彤人生道路上的指引者,那母亲则是他一生中爱得最深最沉的人。《大声告诉妈妈我爱你》一诗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热爱之情:长大后离家北上,母亲的泪流和对子女的思念成了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因此他要“大声告诉妈妈我爱你”,以弥补不能时常陪伴在她身边的遗憾。类似的情感在《陪着爸妈,我愿慢慢长大》中也多有流露,这类情感具有明显的“中年”色彩,诗人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体味到了生命的短暂。我们试图握住时光不让它流走,但这只是徒劳,时间“慢慢地”将我们抛弃,最后只有望洋兴叹。诗人在时光的河岸看着岁月顺江而去,作为人父,儿子慢慢长大了;作为人子,父母早就发如雪。诗人多么希望时间能放慢脚步,父母永远是青春的模样,自己则可以陪在父母身边慢慢长大,永不分开。
  在阿彤抒写亲情的诗篇中,除乡情和父母之情外,最多的就是写他与儿子的父子情。阿彤通过形象的生活实例和自然景物给儿子启示人生的哲理,比如让儿子看河川,是要告诉他“水流有直有弯”,人在现实面前要能屈能伸;让儿子跨过梯坎,是要告诉他“道路不总平坦”,每个人都要攀爬生活的山路,方能达到理想的顶点。阿彤对儿子寄予了厚望,他希望儿子“挂起风帆”,志存高远;在高远的天空中“宏图大展”,遨游云端。但实际上,除去那些虚无的声名和“事业”之外,阿彤更希望儿子能够一生平安,“哪怕最平凡”也足够让自己感到慰藉。生命在代际之间传递着轮回的迹象,那个从四川东部的丘陵地带独自来到北京的阿彤,在离家后的二十多个岁月里背负着想家的重担,以及那份与父母永远难分难舍的亲情。待到自己的儿子离家的时候,阿彤也如曾经的父亲那样眼噙泪花,收到儿子的信件后,臆测儿子是否如他一样也开始想家,而妻子也如曾经的母亲那样“哭得稀里哗啦”。阿彤在回望走过的人生道路时,总是感谢有父母和家人的关爱。《因为有你》这首诗所抒写的情感具有较大的张力,前两节可以理解成感恩父母的诗,因为有了双亲浓浓的关爱,他的生活才会像彩虹一样七彩斑斓,才会有人在风口浪尖上替他“挡住强烈的风”,在失败的时候重拾信心和勇气。该诗第三四节可以理解成喜得儿子的诗,因为儿子降临人世,才让诗人的生活充满了欢声笑语,才让他在奋斗的路上不畏艰辛,对未来充满希望。但不管是哪种情感,阿彤都因为拥有浓厚的亲情而使自己的幸福“与众不同”。
  阿彤写给爱人的诗歌充满了坚贞和浓烈的爱意,与一般的爱情诗不同,他的情诗不是写给恋爱中的女友或有缘无分的红颜知己,而是写给婚后的妻子。阿彤认为自己的生命就是为着陪伴爱人而生,为了她“优雅的幸福”,他愿意一生风雨无阻的守候在身旁。《为你而来》这首诗借用了佛教的生命观念,但不论前世、今生或者来世,命中注定他和妻子会相约凡尘,共渡生命的波澜起伏,平静地相守一生。且以其中两节为例:
  我为你而来
  是否前世你曾叮嘱
  我们今生再见
  还要终身托付
  我为你而来
  是否前世我曾辜负
  若能今生重逢
  用我一生弥补
  阿彤希望每天早上醒来就看见妻子甜蜜的笑脸,快快乐乐地开始一天的生活。他恪守着恋爱时“给你幸福”的诺言,虽然他们“不再是青春少年”,婚后的生活或许“简简单单不再有诺言”,但只要相互体谅并爱着对方,“平淡的生活也是一种浪漫”。阿彤时常想起妻子年轻时的模样,虽然岁月的艰辛增添了脸上的皱纹,但妻子在他心中一直都是二十多年前那个“美丽的姑娘”形象。他们不曾老去,也不曾远去,“只要在一起”,永远都是彼此的新娘和新郎。
  我们一生都行走在养成心智的道路上,儒家倡言“日三省吾身”,在讲求内敛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在面对当下物质欲望不断膨胀的社会现实时,写诗无疑成为我们拯救自我的朝圣之途。
  阿彤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完善自我修养,追求清雅幽静的田园生活。《薰衣草》表达了阿彤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他在“很久以前”就知道薰衣草是花不是草,他喜爱此花“紫紫的颜色”和“淡淡的味道”。素朴的外表和清幽的香气不是诗人对薰衣草钟爱有加的理由,它“静静的低调”和“隐隐的骄傲”才足以折服世人。唯有品格高洁者,方能“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颜色”,故而薰衣草低调素雅的品格其实是诗人人格的投射。阿彤之所以会对薰衣草产生同情,源于他对宁静生活和幽雅环境的向往,他在《山居》一诗中勾画了一幅流动的美丽场景:在青山绿水之间有一处房子,瓦檐上有丝丝竹叶飘落;头顶是蓝蓝的天,白云悠悠地飘荡着;处所前有一条溪流,清凉的山泉水撞击着山石,跌宕起伏的河床散发出流水的音韵。此乃诗人心性向往的“世外桃源”,堪比陶潜隐居的“南山”。诗人心中一直有着浓厚的“田园梦”,这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异化有很大关联,与科技文明和物质文明带给人的负面情绪有关。我们行走在钢筋水泥之间,为着永无止境的物质诱惑忙碌着,在主客二分的哲理思维中只关注着外在世界,忽略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建构。白天忙不完的工作和应酬,晚上睡眠时间严重不足,我们能保住肉体的健康已经不易,哪还有精力和时间去顾及精神和思想呢??而往往只有文化人,不管多忙多累,都会给心灵留下憩息之地,从滚滚的物质红尘中侧身而出,在山水自然中释放压力,求得内心的平和安宁。可我们毕竟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拥有社会属性,因此就难以真正逃离俗世的困扰,阿彤一句“明朝还归尘嚣中”,道出了多少现代人的痛苦和无奈。
  现代人在欲望的陷阱中越陷越深,对人情世故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不管你是声名鹊起还是腰缠万贯,不管你是碌碌无为还是穷困潦倒,我们始终不能舍弃人情而孤立存在;但在物化的时代里,有人为了搭成利益的合谋而走到一起,有人为了有所需有所图而一团和气,但人情的冷暖只有自知。所以,阿彤在《忘记》中写道:“有多少人常和你联系/ 有多少人愿与你相偎依/ 有多少人希望陪伴着你/ 有多少人把思念藏在心底”??虽然诗人说写此诗的目的是要记住一些朋友,但此诗读起来却让人产生世态炎凉之感。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流行过一首歌《像我这样的朋友》,其中有词如下:“风雨的街头,招牌能够挂多久;爱过的老歌,你能记得的有几首;交过的朋友在你的生命中,知心的人有几个”??阿彤的作品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对当下人情感的叩问。尽管如此,阿彤具有比较豁达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在《如果老了》这首诗中,他认为生命的衰老并非意味着人世的短暂,反而会让我们在没有青春的时候,冷静地思考生命的意义,“苍老是生命完整的诠释”。诗人设想自己老了之后,不会在乎容颜,也不会在意荣誉,“没了欲望也不再功利/放下是生命纯粹的意义”。只有懂得舍弃的人,才会收获快乐和幸福,成天在功名利禄之间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人,他们得到的“身外之物”,于生命本身的质量而言并无份量。所以,阿彤认为“放下”才能抵达生命本真的存在状态,也才能成就生命本真的存在意义。中年时期的阿彤就有如此体会,相信他会在未来的生活中轻松自如,用强大的内心去傲视物欲的泛滥,从而提升自己的心性和品格。
  人到中年,阿彤感受到了时间的无情压力,喟叹生命的短促和时光的流逝成为他作品中不可避免的内容,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灿然之美的叹息。青春时期的韶华时光略显局促,就像每一种植物的花期都非常短暂,因此我们在最美的年华里,总是企盼有位佳人如约而至,驻足并欣赏如花岁月吐露的芳华。然而,并非每个生命都能在最美的年华里盼到知音的来访,就像幽谷里的兰花,就像素雅的薰衣草,在来来往往的人流中“有谁嗅你浅浅弯腰”??所以,错过了花期,陨落了年华,生命便只能在寂寞中如水东逝。诗人对时间的叹息在《如果再有一次童年》一诗中表达得十分突出:童年的时候,我们总是盼望长大的一天,总是希望摆脱父母的管教自由行事,因此那时候总嫌时间过得很慢。但无忧的童年转瞬即逝,诗人于是只能在时间的背后感叹:“曾经嫌时间太慢/ 曾经嫌出生太晚/转眼童年一去不返// 多想再有一次童年/ 喜欢追蜻蜓的夏天/ 多想再有一次童年/ 心和小鸟一起飞远”。咏叹时光的诗篇自古很多,追忆童年的佳作也不在少数,但阿彤的作品却能够捕捉到童年生活的动人之处,比如夏天的蜻蜓,爱美的女生,窗台上的小鸟等;同时传递出儿童特有的所思所想,比如上学时想偷懒,遭到父母或老师批评时希望没有人管束;并通过成年人的视角去返观儿童生活的天真无邪,因此这首诗兼具了儿童和成人的思考,内容和情感丰富圆润。
  我们永远无法摆脱造物主的宿命安排,无法阻止时间向前的步伐,但内心却执迷不悟地抗拒着既定的生命模式,只要我们存有快乐向前的积极心态,生命便会注定是一场精彩的演出。观纷繁人间,惟叹人世短暂,刚见春花开,却闻秋花残。但世人“莫悲沧海与桑田”,认真过好每一天,快乐便会永相随。
  优秀的诗人绝不会将诗情停留在自我情感的浅吟低唱上,他必须具有关注大众的宽广胸怀,由此才能提升作品的社会价值。
  阿彤创作了很多励志的诗篇,其中又以年轻人在北京的奋斗为主体。《北京,梦的天堂》以异乡人的姿态刻画了京城的庄严和繁华,那高高的城门、红墙、天安门城楼、故宫的琉璃瓦房等,在上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代表了亿万人民心中首都的政治和文化形象;而在当下市场经济语境中,北京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王府井”和“国贸大堂”映衬出商品社会下京城的经济形象。很多有梦想的人来到北京,他们希望在这座城市里“拥有一扇自己的窗”并“拥有一座自己的房”,然后在都市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记得那一年》、《北京,我的第二故乡》等诗篇便是诗人北京奋斗历程的写照。阿彤离开家乡来到北京之后,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创造,经历了“泪流”和“彷徨”的艰苦过程,渡过了一段“无悔的青春时光”之后,终于在北京安居下来,在这座充满梦想的城市里结婚生子,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所以他有时很自豪地称北京是他的“第二故乡”。在北京奋斗的人群承载了太多的希望和梦想,而这些希望和梦想却不只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阿彤在《北漂人的梦想》中认为,他从家乡来北京奋斗,不仅是为了父母不曾相像过的梦想,同时也是为了给“下一代开启更大的窗”,为子女构筑起更坚实的理想平台,“让孩子站得更高在希望的路上”。
  阿彤的作品既有对北漂人群的观照,也有对底层人群人性光芒的颂扬。在北京这个偌大的都市里,来来往往的人流穿梭如织,而底层人却如同尘埃一样渺小;在这个喧闹躁动的都市里,外来人群总是静默得发不出自己的声音。在这个媒体泛滥和资讯大爆炸的时代,“纷繁的话题”中,却没有一条与外来的底层人相关;在那些一再炒作的“流言蜚语的故事里”,却从来提不起底层人的兴趣。但他们却在这个与己无关的城市里奋斗着,在森林般拔地而起的高楼中,他们拥有淳朴而实在的梦想:“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 梦想有一天能住进去/ 我想有人能叫出我的名字/ 还想娶个温柔的娇妻/ 我想在大酒店请老乡聚聚/ 还开着我喜欢的奥迪”。年华行走不留痕迹,多少年过去以后,有多少“都市的外乡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又有多少“都市的外乡人”留在了这座熟悉而陌生的城市??没有人去细究他们生活的结局,没有人去关注他们的梦想,唯有在阳光遍地的白昼或灯火辉煌的夜晚,那些昏暗潮湿的地下室里仍旧人满为患。有时候,底层人质朴而勇敢的人性之光也会让诗人感动,比如在《守街的人》一诗中,阿彤刻写了一个平凡的卖报女孩的形象:“城的街边有个报亭/少女是那卖报人/熟悉这条街的人们/没有人知道她姓名”。但就是这位无名的卖报女孩,用瘦弱的身体去挽救了一个老人的生命,自己却离开了人世,她的善良和美丽成为那条街道永不消逝的风景。
  此外,阿彤的作品还具有一定的担当意识。工业文明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止于人类生活的异化,它对我们的生存空间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曾经的青山被桥梁隧道和矿业开发穿凿得千疮百孔,曾经的绿水被大坝和工业排污阻断或污染,曾经的蓝天也被沙尘和雾霾严严实实地笼罩,我们正经历着严重的生存危机。阿彤的《如果爱,就留给孩子一片蓝天》体现出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是诗歌对人类社会人文关怀的体现,也是对文化人社会使命意识的诠释。
  纵观阿彤的诗歌创作,他总是站在“异乡人”的角度去抒发对家乡和父母的思念之情,以一个现代人的身份去思考并鞭挞物化的社会现实,去洞悉都市生活的繁华与冷漠,同时以知识分子的立场去关注底层人的生活和人性的光辉。因此,阿彤的诗歌既婉约柔情,又犀利尖锐,反映出上世纪八十年代出走乡村的知识分子的理想情怀与现实境遇,记录了一代人的情感和思想历程,具有一定的艺手术和社会价值,值得品读推广。
  2014年9月
使用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微信注册账号申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