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CIO是什么意思思

中国教育信息化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中国教育信息化
中国教育信息化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准的期刊杂志,具有CN和ISSN刊号,杂志期刊刊号可以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查询。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编辑部对投稿的稿子质量要求严格,其编辑出版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刊物在业内享有较高的声誉。外文名称China Education Info语&&&&言中文类&&&&别教育期刊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创刊时间1995出版周期半月刊国内刊号CN 11-5572/TP国际刊号邮发代号82-761定&&&&价15元
期刊名称:中国教育信息化[1]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周期:半月刊
国内统一刊号:CN:11-5572/TP
国际标准刊号:ISSN:
主办单位: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面向教育行业秉承“传播信息知识,推动教育发展”的,及时宣传教育信息化方针政策,大力推动教育技术理论和应用研究。及时报道党校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区域发展动态,为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门和党校找寻沟通交流平台。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直属媒体机构,负责编辑出版《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参考》、《世界教育信息》三本刊物,同时承办论坛、展会、巡展、培训等活动。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唯一国家级教育信息化权威刊物。
1995年8月创刊,当时杂志名称是《管理信息系统》,刊名由启功先生书写;
2002年更名为《教育信息化》;
2007年更名为《中国教育信息化》。将原国际标准刊号:ISSN 和国内统一刊号:CN 11-4829/TP,改为现在的刊号。
编委会主任 展涛
编委会副主任 罗方述
编委会委员 略
社长 周 一
总编 祁 伟
副总编兼主编 苏福根
编辑部主任 郭桂真 王晓明
美 术 编 辑 石兴虎
版 面 设 计张 娜
理事会负责人 杨 阳设有栏目有:专题、网络建设、软件开发、资源建设、教学探索、技术应用等栏目。.全国教育信息化类发行量最大的期刊
.拥有全国日点击数最高的教育信息化网站
.“教育信息化”关键词网络搜索排名第一
.教育政府采购中心政府招投标信息指定发布媒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权威性——依托部委资源,为读者提供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针政策及经验的深度报道和权威信息。
高水准——依托全国一流教育信息化专家资源,深入探讨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读者提供高水平、可借鉴的理论文章。
市场性——面向市场,贴近读者;适应全国各地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学校校长、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教学科研人员的不同需求。
普及性——突出体现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普及和应用,进一步促进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手段的提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探讨和交流经验的平台。论坛
(4)网络环境下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6)国内精品课程与MITOCW网络教学资源的对比分析
胥旭 徐恩芹 张桂娟
(12)数字校园信息门户管理研究
罗辉琼 聂瑞华
(15)基于本体的高校基础数据组织研究
毛莉菊 李恒贝 彭其军
(18)试论我国地方师范院校财务网页的建设
(20)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学习资源共享研究
杨思炜 高东怀 宁玉文
(24)支撑PBL课堂教学的网络资源平台设计与研究
朱敬东 陈其梅 方琦
(27)中国农业大学校园网升级中堆叠问题的解决
彭隽 班利军 邹仁明
(29)一种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设计
丁佩芬 刘建华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二十冶信息化建设体验会成功召开
二十冶信息化建设体验会成功召开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十冶)是中冶科工集团下属的大型综合性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具有冶炼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房屋建筑工程、化工石油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等多项资质,并具有国外工程承包权。其信息化建设走过了一段不平常的道路,日下午,建筑企业CIO发展联盟2014年会主题大会结束短暂的午餐后,由两辆大巴车满载的来自全国各地近百位建筑企业决策层和CIO齐聚上海宝山区的中国二十冶总部大楼,进行不同层级多角色的深度体验,感受不一样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践。
【认识二十冶】
会议开始前,嘉宾们首先参观了二十冶荣誉陈列室,房建与冶炼总承包双特级资质、13座鲁班小金人、以及200多项各类优质工程奖项,使嘉宾们对二十冶的历史与实力有了充分了解。
本次现场体验会在二十冶内部从上到下引起的广泛关注,提前一个月开始准备相关接待工作,体验现场的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选择二十冶就是选择放心&的理念;活动亦得到了二十冶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体验会由总工程师曹杨亲自主持。
【董事长致辞】
会议首先由中国二十冶集团董事长张孟星先生致辞:张董事长代表二十冶对本次到来的各地企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二十冶信息化由基础建设、到改造融合、再到价值提升的三个发展阶段做了简要回顾,充分显示了二十冶高层对信息化的关注与重视。
他提到:中国二十冶的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09年到2011年为助机启动阶段,中国二十冶为适应企业高速发展步伐和特级资质,重新就位的要求,开始启动信息化建设,完成基本功能建设并如愿获得了冶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考评。2012年至2013年,为字形改造阶段,源于自身更深层次的IT认知,中国二十冶开始关注信息技术和管理流程的有机融合,通过引入专业管理咨询机构,针对即有信息系统开始集成化一体化改造,逐步形成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模块。2014年至2017年为价值提升阶段,未来三年中国二十冶将以财务指标为抓手,推动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突出工程结构的调整,突出海外市场的开发,突出管控模式的改变,突出管理责任的落实,突出技术产品的创新,突出分配制度的完善,突出人才队伍的建设。与此同时信息化建设将如是拘禁助力企业转型发展,提升企业核心价值,为未来信息社会的全新发展提供永不落后的生产力,信息驱动、管理变革、数据成就,企业价值。信息化关乎建筑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提升永无止尽。让我们与梦想携手与责任同行,科技引领、精彩还将继续。
【信息化建设经验分享】
企业文化部部长&CIO单海波先生对二十冶信息化建设情况做了系统介绍:包括了信息化建设动因、规划目标与蓝图、实施过程与支撑、应用特点与成效等,使参会嘉宾对二十冶信息化建设全过程有了全面了解,并表现出浓厚兴致,会后提问交流不断。
他还重点分享了在二十冶信息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六大支撑保障体系&,分别是&行之有效的归口管理体系、明确的管理责任分配体系、分工明确的系统运维体系、形式多样的培训推广体系、即时反应的问题反馈体系和基于问责的绩效考评体系。其汇报与时俱进,深入浅出,技术与实践相结合,深深感染了每一位现场听众。最后他言及:中国二十冶利用信息化一直致力于解决施工企业传统的多层级多专业综合性大项目管理难题,力求实现高效集团式管控,引领企业管理创新,转型升级,由速度规模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为企业精益化管理提供助力。
【系统演示】
信息部冯军详细演示并介绍了二十冶的门户系统、BI系统、ERP系统、报销系统、协同以及采购平台等核心系统的应用与价值。
通过真实数据+生动形象的演示,为嘉宾呈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系统,让大家对二十冶信息化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知,也让大家更深刻感受到信息化的强大力量。
【互动交流】
最后的互动交流环节充分显示了本次活动的热度,嘉宾们从设计规划到功能应用、从基础构建到实施保障,与二十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不断的咨询与提问使得原定16:30结束的体验活动整整延迟了40分钟。
部分嘉宾参观了二十冶网络中心机房,与系统管理人员就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交流。
随着大巴车相继驶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现场体验会圆满结束。
近几年建筑行业信息化脚步逐渐加快,建筑企业对于信息化的关注程度与关注层级也在不断上升,这也是像此次二十冶信息化现场体验活动受到如此多企业决策层关注的主要原因。
本次体验会为建筑行业树立了一个新的信息化应用标杆,有效提升了用友建筑行业品牌形象。让我们一起抓住建筑行业信息化大发展的时机,利用好本次会议创造的商业机会,持续跟踪,深度经营,为用友公司持续创造价值,为建筑行业带来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应用标杆。
2014年行业市场风起云涌,全新的状态下的软件产业与传统软件产业之间的博弈不断,&第七届中国软件渠道大会&旨在帮助广大软件厂商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不仅秉承了多年的成功经验,搭建软件行业权威、导向性的行业平台,还汇聚了众多软件厂商的参与,将最新的软件技术进行全面展示,为各界参会嘉宾提供无与伦比的参会体验,致力打造软件产业的&权威盛会&。
最新企业资讯文章
搜索关键词政府信息化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政府信息化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政府信息化是指主要为了迎接信息的到来,利用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对传统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进行改革。主要是相对于商务信息技术。
政府信息化[1]包括三方面的基本任务:统一的平台建设、统一的环境建设、建设重点业务系统,其中最、最的是统一的数据环境建设。
政府信息化,从上说,就是工业时代的政府(即传统政府)向信息时代的政府(即现代政府)演变的过程。具体说,政府信息化就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以及对政府的和拥有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决策质量、调控能力、廉洁程度、节约政府,改进政府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全方位地向社会民众提供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的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这个定义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2]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和数字网络技术,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技术的;第二,电子政务处理的是与政权有关的公开事务,除政府机关的行政事务以外,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第三,电子政务并不是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和业务流程的。政府信息化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3]
]1.rl]政府url]间的电子政务(GovernmenttoGovernment,即rl]GtoGurl]);b] GtoG是各级各地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
(1)电子法规政策系统。对所有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现行有效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行政命令和政策规范,使所有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电子公文系统。在保证信息安全的下在政府上下级、部门之间传送有关的政府公文,使政务信息十分快捷地在政府间和政府内流转,提高政府公文处理速度。政府信息化(3)电子司法系统。在政府司法机关之间共享司法信息,通过共享信息司法工作效率和提高司法人员综合能力。
(4)电子财政管理系统。向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审计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分级、分部门历年的政府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包括从明细到汇总的财政收入、开支、拨付款数据以及相关的文字说明和,便于有关领导和部门及时掌握和财政状况。
(5)电子办公系统。通过电子网络完成机关工作人员的许多事务性的工作,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如下载政府机关经常使用的各种表格,出差费用等。
(6)电子培训系统。对政府工作人员提供各种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网络教育课程,对员工的专业培训,员工可以通过网络注册参加培训课程、接受,参加考试等。
(7)业绩系统。按照设定的任务目标、工作和完成情况对政府各部门业绩进行科学的和评估,等等。
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overnmenttoBusiness,即GtoB);
GtoB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进行电子采购与招标,精简管理业务流程,提高办事,方便快捷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
(1)电子采购与招标。[4]通过网络公布政府采购与招标信息,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提供的帮助,向他们提供政府采购的有关政策和程序,使政府采购成为作业,减少和操作,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节约政府采购支出。
(2)电子税务。使企业通过政府税务网络,在家里或企业办公室就能完成税务登记、税务申报、税款划拨、查询公报、了解税收等业务,既方便企业,也减少政府的开支。
(3)电子证照办理。让企业通过因特网申请办理各种证件和执照,缩短办证周期,减轻企业,如企业营业执照的申请、受理、审核、发放、年检、项目变更、,统计证、土地和房产证、建筑许可证、环境评估报告等证件、执照和审批事项的办理。
(4)信息咨询服务。政府将拥有的各种信息对企业开放,方便企业利用。如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数据库,政府经济,统计资料等信息。
(5)中小企业电子服务。政府利用宏观管理优势和优势,为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提供各种帮助。包括为中小企业统一的政府网站入口,帮助中小企业同电子商务供应商争取有利的能够负担的电子商务应用解决方案等。
3.政府对的电子政务(GovernmenttoCitizen,即C)。
GtoC,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的各种服务。
(1)教育培训服务。建立全国性的教育平台,并资助所有的和接入互联网和政府教育平台;政府出资购买教育资源然后对学校和学生提供;重点加强对信息技术能力的教育和培训,以适应信息时代的挑战。
(2)就业服务。如开设网上或,提供工作职位缺口数据库和求职数据库信息;在就业管理部门所在地或其他公共场所网站入口,为没有计算机的公民提供接入互联网寻找工作职位的机会;为求职者提供网上培训,分析就业形势,指导就业方向。政府信息化(3)电子医疗服务。通过政府网站提供医疗保险信息、医药信息、执业医生信息,为公民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可通过网络查询自己的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和当地公共医疗账户的情况;国家新审批的药品的成分、功效、试验数据、使用方法及其他数据,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查询当地医院的级别和执业医生的资格情况,选择合适的医生和医院。
(4)社会保险网络服务。通过电子网络建立地区甚至全国的社会保险网络,使公民通过网络及时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账户的明细情况;通过网络公布最低收入家庭;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办理有关的社会手续。
(5)公民信息服务。使公民得以方便、容易、费用地接入政府法律法规规章库;通过网络提供被选举人资料,促进公民对被选举人的了解;通过在线评论和意见反馈了解公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改进政府工作。
(6)交通管理服务。通过建立电子网站提供对交通工具和的管理与服务。
(7)公民电子税务。公民个人通过电子报税系统申报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个人税务。(8)电子证件服务。居民通过网络办理结婚证、离婚证、出生证、死亡证明等有关证书。如建立与居民这册信息系统,可以帮助政府对每个居民实行不分地区、不分单位的管理,以解决由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人口流动性增加所引起的原来户籍管理制度与新形式之间的矛盾。总的来说,政府信息化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政府部门内部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办公;
政府部门之间通过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
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企业和大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互动。政府信息化推行电子政务,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政务管理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行政能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支持各级政府职能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信息技术正以空前的和渗透力,不可阻挡地改变着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电子政务不仅是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信息社会的核心构成部分。政府作为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者和推动者,必须顺应发展趋势,主动融入发展潮流,把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与政府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网上办公为突破口,力促政府办公提升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我们已深深地感到,政府行政的社会环境已发生了变化。全球化的经济要求每一个政府都必须作出有效而的反应,产生并依赖于工业化时代的传统政府运转方式,因其程序、效率低下、成本较高而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改进政府行政方式、创新政务流程势在必行。
电子政务建设西方走在了前列。据公司对22个国家的调查显示,在网络服务和电子政务成熟度方面,加拿大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新加坡、美国、丹麦、澳大利亚等国。我们国家的北京、上海等城市电子政务系统也比较完善。这些国家和城市的政府行政效率普遍较高。哈尔滨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必须在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行政效能方面率先迈开步伐。为此,我们遵循“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共同建设,加强协调,讲求实效,资源共享,安全”的原则,以建设远程及移动办公系统为口,加快推进网上办公“一三延伸”工程,实现了网上办公从一般工作人员到市政府领导的闭合运行;市政府与所属各地区和各部门之间的公文办理网络化闭合运行;采用无线移动技术,将市政府的办公桌面与空间位移绑定,实现了可移动办公,取得了“两升一降”的好效果。
提升了办公效率。网上办公的新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公文处理纸质拟稿、人工送审、铅印、集中交换等复杂而繁琐的工作,文件从起草到下发全过程均在网上运转,极大地了公文运转效率,从过去的平均4-5天提高到现在的1-2天,急件即时就可办结。
提升了办公。制定了标准化、格式化的电子公文格式,规范了文件格式、大小、类型等元素,并可随时查询文件的登记、拟办、批阅等所有环节的文件运转的状态,实现智能查询、痕迹保留、查看、记录备案等功能,有效提高了办公质量。
降低了办公成本。通过网上办公,减少了大量印刷费、计算机耗材费、费、燃油费等办公成本。初步测算,全市每年可节约办公300万元以上,大幅度了行政成本,实现了政务办公的一次革命。我市政府网上办公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为政府流程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开辟了新的,在工业、农业以及全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上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作用。政府信息化以门户网站建设为突破口,力促公共服务水平
电子政务本质上就是通过互联网建立政府网站组成“虚拟政府”,使得公众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政府网站获取政府的信息和服务。电子政务的建构与技术有关,但其核心不是技术,而是技术来重塑一个更有效率、服务水平更高、服务体系更完善、公众更满意的政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电子政务是技术创新与政府管理相结合的典范,其最终体现在提高政务活动的公开性、透明度,实现政府与社会、公民的互动,改善公共服务环境上。
坚持把政府网站建设作为电子政务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点和突破口,本着“以人为本,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的办网宗旨,紧紧围绕“政务公开”、“在线办事”和“公众参与”三大服务功能,在网站上设立了政府机构、政府公告、政策解读、政府规章、党政文件、行政许可事项等20余个栏目,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
一般认为,政府是最大的信息创制者、采集者、使用者和发布者。国外成功实施电子政务的国家无不重视政府信息的公开,在法律中明确规定获取政府信息是公众的一项权利。我国也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以,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的所有政策、决策,我都通过政府网站在第一时间向全社会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
加强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通过“服务企业”、“市民”、“办事”等栏目,提供了表格下载、在线申报、办结、在线咨询和在线投诉等网上服务功能。发布行政审批、管理服务事项58类1440项,建立了“网上行政服务大厅”,对已经上网的事项实行“网上办理”。实现了基本业务的电子审批。同时,还开设了“便民问答”、“导航”、“服务旅游者”、“服务投资者”等面向全社会的公共服务栏目。
保障群众对政府工作的参与权、权,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的内在要求,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网站开设“市长信箱”、“民意征集”、“纪报信箱”等栏目,为公众广泛参与、监督政府工作提供了多种和窗口。总之,通过门户网站,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大事小情”,就可以行政审批事项,就可以参与政府的决策、监督政府的工作。以数字化管理为突破口,力促城市管理能力提升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与政府传统管理方式相比,最大的改变就是使政府各类信息数据库互联共享成为可能,让政府信息资源利用更、更合理、更有效率,并且通过网络能够实现和大规模的远程数据采集和分析,跨地域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及时响应,大大管理者的核对、监管能力,大大提升公共管理能力。城市管理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管理能力和水平的高低,体现得最、最、最有力的就是管理。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公共管理能力,应首先从城市管理做起。
坚持把数字化手段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开发应用,作为增强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突破口来抓,按照建设现代化、化都市的标准,大力推行数字化管理、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实现了城市管理的“一个转变、一个拓展”。
实现了管理模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形成了“大”格局。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先天上就有着获取信息滞后、处理问题被动,职能交叉、责任不清、多头管理、管理粗放、低下等不足。而数字化城管,将城市管理信息纳入一个平台互通共享,将各专业部门的职能、众多城市管理责任主体的管理行为“一网打尽”,实现“一口受理、一网协同”。形成了面向全市条块结合的机制。同时,通过采用监控、通讯、无线数据监管、信息等先进技术,推动了城市管理从被动等待到主动出击的转变,一大批群众关注的道路塌陷、房屋漏雨、水热电气、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等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理的运行效率。
实现了管理职能从单方面到多领域拓展,发挥了“大功能”作用。数字城管是一个信息共享、指挥统一、监督有力的工作平台。通过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信息城管通等手段创新城市管理流程,在数字城管的平台上逐步向社会、城市交通、应急管理等公共管理领域拓展和延伸。数字城管系统试运行以来,及时处置城市应急抢险事件326起;实时发现城市安全、社会稳定等突发事件23起;为198起社会治安、交通肇事、违章案件提供了有力证据。几年来,以“数字城管”为主线,还相继建成了《数字城市管理系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数字房产工程系统》、《环保系统网上电子报表系统》、《价格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筑市场监管系统》、等多个政府资源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建成,极大地推动了信息化手段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建设和应用,有力地提升了公共管理能力。
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推行电子政务,有助于理顺管理关系、优化管理模式、规范管理行为和提高工作效率,是实现现代行政理念、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增强执政能力、提升政府的必然选择。将进一步以电子政务建设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全面提升政府管理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能力和水平,更好更快地推动大发展、快发展。1.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2.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3.增加政府管理服务的公平、公正及透明度
4.提高的能力政府信息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府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信息资源中心”,政府管理国家的过程便是信息、加工处理,并进行的过程。政府职能的正确履行依赖于适时的信息。政府是其民众的代表,它必须了解民众的需求;政府是社会发展的者,需要把握社会变迁的趋势,从而作出准确的战略选择。政府是社会问题的治理者,这要依赖于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判断和把握。政府是市场失灵的者,而政府对市场失灵矫正的前提是最大程度地掌握信息。因此,信息及信息网络是现代政府地。而政府信息化无疑对政府搜集信息提供了极大地便利。具体说来,政府信息化对政府管理乃至整个社会地进步具有一下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政府地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地品质。政府信息化可使政府运用所和的国家、经济、发展诸准确的、可靠的信息,以制定正确的决策,作出的判断并采取积极的行动,进而提高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的水准和质量。促进信息流通利用和平等共享。在网络社会,信息就是和的。政府不仅是最大的信息收集者,而且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因此,若能利用此资源,实现政府信息流通和共享,必将有助于国家的整体发展。政府信息化可以使人力和信息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和。随着人才和只是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政府的行政和管理主要靠和智力;政府信息化的发展使政府工作人员面临着更多的知识和智力的压力,他们不断地去学习和更新自己地知识和。同时,网络地发展也为政府工作人员了更多的机会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工作效率也讲大大提高。各级政府掌握着大部分的社会、经济文化信息以及全部的政策和法律信息,使信息不再使国家数据库种的毫无作用的文字和数据,而是可以为社会所用,成为创造价值的富有生命力的。也只有在政府信息化的前提下,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社会和一体化才形成并发挥作用,信息的共享也才不是一句空话。政府信息化政府信息化的发展使政府的呈现出一种动态和透明的趋势,有利于加强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消除官僚主义和反腐倡廉。网络管理克服了传统管理的时滞性和静态性的弱点,而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网络信息传递的快速和,使信息的发布和反馈能够及时进行,为政府的动态管理提供了可能。政府上网后,政府通过网络宣传了各种政策,扩大了服务职能,提高了办事效率,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这有利于进而消除官僚主义,也有利于,便于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政府信息化有利于政府重组,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率。政府信息化必讲对政府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产生冲击。政府信息化使传统的部门组织朝着网络组织方向发展,打破了低于、层级、部门的限制,促使政府组织和职能进行整合,使政府的程序和办事流程更加、;政府信息化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中国的政府信息化建设是沿着“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如、等“金”字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这一条线展开的。总的说来,中国的政府信息化进程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推进阶段,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的内部信息办公网络。1992年,为了推进政府机关的自动化程度,在政府机关普及推广计算机的使用,国务院办公室下发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全国政府行政首脑机关办公决策服务系统的通知》((1992)25)。该文件下发以后,在国务院办公厅统一指导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近十年的积极努力,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末)
1993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要求当时的电子部与有关部委大力协调,抓好几项重大的信息工程。政府信息化1993年底,为适应全球建设信息度公路的潮流,中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三金工程是中国中央政府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是中国政府信息化的雏形。
“”工程又称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它是建设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这项工程的建设,对于提高中国调控和决策水平以及信息资源共享、推动信息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金关”工程又称为联网工程,其目标是推广电子数据(EDI)技术,以实现货物通关自动化、国际贸易无纸化。
“”工程又称工程,它是借以实现金融电子化和商业流通现代化的必要手段。
在部分“金”字工程推动下,部分政府部门的网络建设,电子化的的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了一定的经验。(1999年-2001年)
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丁“政府上网工程”,其目标是在1999年实现6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在2000年实现8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通过启动“政府上网工程”及相关的一系列工程,中国迈入“网络社会”,提供政府信息资源和应用项目,政府站点与政府的办公自动化连通,与政府各部门的职能紧密结合,使政府站点演变为便民服务的窗口,实现人们足不出户完成与政府部门的办事程序。利用政府职能启动行业用户上网工程,如“上网工程”、“上网工程”等,实现各行各业、联入网络,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多种社会功能,形成“网络社会”。
2000年1月,国家经贸委信息中心、中国邮电总局联合发起的“政府上网工程”百家城市政府上网推进交流大会召开。来自全国13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主管科技、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各个参会城市电信部门政府上网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参加。
据统计,中国目前已有70%以上的地市级在网上建立了办事窗口,政府网站也已经多达3000多个。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网络建设获得了长足的进展,政府信息化的的必要条件已经。(2002-至今)
国家不断培育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宏观环境。2002年是政府信息化逐渐由“由变成现实,由争论转入实施,由含混转为”的一年。从“”向“统一”发展。
日,国家信息府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作出了“中国建设信息化要政府先行”的重要决策。政府信息化日,在国家信息化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组织了上百位专家对国家电子政务进行研究,在所发布的十七号文件重,明确了“十五”期间中国电子政务的目标以及发展框架,将政府信息化建设纳入一个全新的整体规划、发展阶段;
日,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日,由、、中国科协联合主办的“2002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该会为中国电子政务提速助力。
国家对政府信息化的空前重视,开辟了未来一段时间电子政务在中国的发展空间,为政府和企业搭起了共同发展的。
中国政府信息化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各类政府机构IT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相当完备,网络建设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已获得了长足的,大部分政府职能部门如税务、工商、海关、公安等部门都已建成了覆盖全系统的专网。
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的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政府机关办公业务和辅助领导科学决策需求的电子信息资源建设初具规模。70%以上的地市级在网上建立了窗口,政府网站也已经多达3000多个。
早期启动“金”字工程已经发挥作用,其他“金”字工程也已陆续启动。“金税工程”二期在遏制骗税和税款流失上取得了显著的收效。2001年由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督办了57起虚开发票案件,57起虚开发票案件共113户企业。其中,属于2000年金税工程开通以前虚开的有40户,2001年上半年虚开的有68户,日金税工程全面开通后,下半年虚开的只有5户。可见,金税工程实施后,案件数量明显下降。“金财”工程、“金盾”工程也已经陆续启动;“金水”工程、“金质”工程被列为重点发展的十二各业务系统之一。
地方政府建设数字城市的步伐也明显加快,、、、等沿海开放城市纷纷提出建设数字化城市或数码港的概念,其中电子政务的建设是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有些地方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电子政务的时间表,如北京市提出电子政务具体目标是:力争用两年时间,到2002底初步实现政府企业和市民的、管理和务上网进行,政府内部初步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年时间,到2005年底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联互通的网络体系,最终建成北京市政务系统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库,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政府信息化1992年,为了推进政府机关的自动化程度,在政府机关普及推广计算机的使用,办公室下发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全国政府行政首脑机关办公决策服务系统的通知》((1992)25)。在该文件的指导下,政府机关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1993年底,为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度公路的潮流,中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这标志着我国“金”字工程的正式启动。
1998年4月,青岛市在互联网上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政府网站“青岛政府信息公众网”。这标志着中国电子政务工程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丁“政府上网工程”,其目标是在1999年实现6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在2000年实现80%以—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同年5月,gov.cn下注册的政府域名猛增到1470个。
2000年1月,国家经贸委信息中心、中国邮电总局联合发起的“政府上网工程”百家城市政府上网推进交流大会召开。来自全国13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主管科技、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各个参会城市电信部门政府上网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参加。
200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和应用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36号)。积极推进了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
2000年7月,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开通“海淀园数字园区”,并于日对园区所辖企业全面实施网上办公,从而实现了“一网式”电子政务。“海淀园数字园区”是我国第一个“数字园区”,真正体现了电子政务的基本原则,在技术的使用、内容和管理等诸多方面都突破了现有电子政务系统的局限性,对我国当前建设电子政务具有参考价值。
2000年12月,召开2000年全国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工作会议。这是本世纪末政府系统信息化方面的一次重要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与会代表共同探讨如何推进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研究解决当前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规划和讨论今后几年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并讨论《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年规划纲要》。
2001年,制定了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的5年计划,即《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年规划纲要》(国办发【2001】25号)。对我国政府信息化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日,海关总署、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国家工商外汇管理局、、、铁道部、民航总局、信息产业部等12个部委共同参与的“”在全国各口岸推广实施。 “中国电子口岸”将上述部门分别管理的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等电子底帐数据集中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在统一、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物理平台商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
国家各行政管理部门可根据执法和管理需要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网数据核查,企业也可在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相关手续。政府信息化2001年8月,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国务院总理亲自任领导小组组长,国家副主席、副总理、、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均在该领导小组中担任副组长。
2001年12月,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提出了推进中国信息化建设须遵循五大方针。其中第二条即强调电子政务建设:政府的信息化建设要从中央政府抓起,进一步加快和完善“金关”、“金税”、“金卡”、“金盾”等工程的建设,明确把电子政务作为的工作来抓。这次工作会议上确定2002年国家信息化的重点是电子政务建设,而且是中央牵头由上而下推广。在这次会议上,朱总理强调:“中央各部门和各级政府都要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工作。领导干部要加强信息化知识的学习,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政府有效管理,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政务公开和建设。”这表明我国政府将全面推动政府信息化。
2002年1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京成立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全面启动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为有效支撑我国电子政务工程的建设,加快电子政务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目前,已主持研究制定了《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和《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一部分》的第一版。《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的印发,标志着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已经正式启动。
2002年2月,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在举办科技知识讲座。等领导听取了国家信息化专家博士做了题为“电子政务全球透视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报告。
2002年3月,国务院信息办在主持召开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研讨会,研究如何规范和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并提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即需求导向,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层推进;与政府职能转变密切结合;加强管理与服务并举,近期以加强管理为主;充分利用现有,增量投入与存量整和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已建成电子政务系统的作用。
2002年7月,召开二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化信息发展的重点专项规划,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振兴我国软件产业的行动摘要。并以“17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指导性意见。政府信息化日,国家信息化发展论坛在召开,天津信息化办公室负责人提出:“今后几年内天津信息化发展战略是以市场需求和信息技术应用为主导;以电子政务为;以城市,信息化推动城市。加快政府职能,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促进信息化发展。”
2002年12月,首届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次大会推动我国电子政务实施,为技术供需双方提供平台,促进技术进步和信息化应用。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